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某制革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管理前后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评估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管理对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控制效果。方法对该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学调查,对其实施清洁生产管理前后工作场所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进行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该制革企业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酸乙酯、丙酮、丁酮、粉尘等是该企业所存在主要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实施清洁生产前,开布车间开布机台、表处车间调油墨岗位的甲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最高浓度分别达61.72、117.84 mg/m~3,丙酮短时间接触浓度达453.26 mg/m~3,压延车间压延线高搅岗位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达10.70 mg/m~3,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实施清洁生产后,各种化学性职业有害因素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短时间接触浓度均低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较实施清洁生产前明显降低。结论清洁生产管理对以有毒化学物质作为原辅材料的人工制革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大庆油田某金属防腐厂技术改造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及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卫生学调查和现场检测结果,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短时间接触浓度苯0.6 mg/m~3,甲苯3.4~13.8mg/m~3,二甲苯5.8~26.2 mg/m~3;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苯0.6 mg/m~3,甲苯1.6~6.5 mg/m~3,二甲苯2.9~10.2 mg/m~3,丁醇4.8~14.7 mg/m~3;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的要求,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防可控的,所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某建材公司窑尾烟气脱硝工程在试生产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观察防毒降噪等措施的效果。方法根据原辅材料、生产工艺过程等调查资料,对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照相关法律及标准进行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该工程产生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氨浓度为0.07~7.3 mg/m3,一氧化碳浓度为0.2~1.9 mg/m~3,二氧化碳浓度为85.8~764.4 mg/m~3,二氧化氮浓度为0.01~0.08mg/m~3,二氧化硫浓度为0.6 mg/m~3,噪声等效声级为78.5~84.4 dB(A),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项目,试运行期间生产平稳、防毒降噪设施运行正常,职业病危害因素可防可控,职业病防护措施可行、有效,可以进行职业卫生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识别和分析无头带钢生产线(ESP)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控制效果,提出改进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根据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资料,并结合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对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ESP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一氧化碳、噪声、高温,本次检测粉尘长时间接触浓度0.42~0.67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0.37~1.77 mg/m~3;一氧化碳长时间接触浓度1.110~1.285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0.94~1.40 mg/m~3;噪声强度72.5~84.3 dB、高温26.9~31.4℃,以上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全部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防护设施性能参数符合要求。结论通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和分析,该ESP防护设施运行有效,应重点加强关键控制点的职业卫生管理,确保岗位工人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某医疗产品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及防护设施防护效果,对该企业进行控制效果评价,完善卫生防护设施,为同类行业防治职业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检测、风险评估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异丙醇、正己烷、二氯甲烷、环己酮、丙酮、丁酮、甲醇、粉尘、噪声等。检测结果显示,甲苯、正己烷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最大值分别为17.8和8.9 mg/m~3;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1.0~3.1 mg/m~3;噪声40 h等效连续声级结果为78.1~84.8 d B(A);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均低于最低检出限。213名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发现噪声禁忌证3名,未发现职业病患者和疑似职业病患者。结论该项目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个人防护措施到位和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的情况下,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相关职业卫生法规、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某除草剂甲磺草胺生产项目为对象,评价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合理建议,保障劳动者健康。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甲苯、二甲苯、乙醛、钠及其无机化合物、硫化氢、氨、氯化氢、氯气、粉尘、工频电场、噪声等。甲苯短时间接触浓度(C_(STEL))≤16.0 mg/m~3,二甲苯C_(STEL)3.3 mg/m~3,乙醛最高浓度(MC)6.7 mg/m~3,氯化氢MC0.5 mg/m~3,粉尘≤2.89 mg/m~3,噪声≤88.7 d B(A),除冷冻机房巡检点的噪声(不合格率20%)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外,其余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职工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与该项目相关的职业禁忌和疑似职业病患者。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企业采取的管道+反应釜+自动化投料+通风设施等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是切实有效的,但仍需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管理,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软包装印刷新建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其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采用定量分析法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异丙醇、丁酮、噪声;部分作业岗位的甲苯STEL浓度达184.1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00mg/m3);印刷、复合操作位的噪声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余检测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该建设项目已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有效、可行;但需加强对化学性有毒气体及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评价报告针对项目试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8.
余新天  朱志良  丁燕  俞小明 《实用预防医学》2013,(12):1476-1478,1473
目的 对某重工集团传动机械有限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识别、评价和分析,旨在有效控制重工传动机械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法、定量分级法、经验法、检查表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结果 该项目存在粉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丙酮、丁酮、乙酸乙酯、紫外辐射、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最大的CTWA为15.12 mg/m3、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最大的CTwA分别为133.9、10 254.1 mg/m3,噪声强度最高102.2dB(A),该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中其他岗位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结论 该项目属于较重职业病危害的项目,在按提出的建议完成整改后,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个人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莱芜市某扩建的年产25 000t/年海绵铁生产线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方法]2011年,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是粉尘、噪声、高温与热辐射、一氧化碳等。检测结果,各检测点空气中粉尘浓度均低于8mg/m3的PC-TWA卫生标准,一氧化碳浓度均小于相应职业接触限值30mg/m3;原料区域北部的8h等效声级为85.5dB(A),超过接触限值85dB(A),其他15个点均合格。对98名作业工人进行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基本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明确某公司燃气锅炉间一氧化碳浓度,分析其超标原因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出防护对策,以减少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方法 依据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采用现场调查及职业卫生检测的方法对该公司燃气锅炉间一氧化碳浓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该公司整改前燃气锅炉间生产过程中1#天然气蒸汽锅炉一氧化碳短时间接触浓度为56 mg/m~3,2#天然气蒸汽锅炉一氧化碳短时间接触浓度为38 mg/m~3;整改后燃气锅炉间生产过程中1#5 t/h天然气蒸汽锅炉一氧化碳短时间接触浓度为11.7 mg/m~3,2#10 t/h天然气蒸汽锅炉一氧化碳短时间接触浓度为11.3 mg/m~3。结论 该公司应加强尾气排放管道连接处的密闭性检查及一氧化碳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预防控制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沈阳市某汽车制造厂技改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在全面了解沈阳某汽车制造厂技改项目原辅材料和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调查和检测的方法,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1]。结果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最高值为1.9 mg/m3、铝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2 mg/m3、二氧化锰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最高值为0.01 mg/m3、一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最高值为0.3 mg/m3,作业场所噪声等效声级检测结果最高值为81.2 d B(A),均低于国家标准的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学要求、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辅助卫生设施、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健康监护等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连接器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并确定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测检验法、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法,对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结果品质检查课产品实验员接触的二氧化锡(按Sn计)浓度为0.03 mg/m~3、铜烟(按Cu计)浓度为0.000 6~0.03 mg/m~3,有毒物质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一层金属部品课高速冲床金属生产线操作位噪声强度超过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其余各操作位工人接触的噪声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二氧化锡(按Sn计)、铜烟(按Cu计)、噪声;噪声的危害程度较高,为关键控制点,噪声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应重点关注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及劳动者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等。  相似文献   

13.
某企业甲醛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某企业甲醛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本项目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对建设项目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特征、作业工人接触的有效时间进行综合分析,判定工人接触职业危害的实际程度。结果本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有甲醇、甲醛、甲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物理因素有高温和噪声。检测结果表明,甲醛监测点合格率为40%(4/10),其余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作业人员工作日内接触噪声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综合各方面分析,本项目职业病危害严重,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全面落实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救措施的前提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石灰石矿厂生产活动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防护措施效果。方法 2018年3月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对攀枝花市某石灰石矿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噪声等效声级66.5~98.6 d B(A);石灰石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4.3~12.4 mg/m~3;煤尘7.2~8.4 mg/m~3;其他粉尘(石灰尘)4.8~12.6 mg/m~3;一氧化碳6.50~10.90 mg/m~3;氧化钙0.609~0.889 mg/m~3。噪声、石灰石尘、煤尘、其他粉尘(石灰尘)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一氧化碳、氧化钙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结论石灰石矿厂采取的各项职业病危害控制和管理措施均能有效运行,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饮料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特征,并对关键控制措施施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学调查、危害因素定量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控制措施分析。结果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化学毒物、粉尘和高温。粉尘(含其他粉尘、活性炭粉尘和矽尘)浓度未超标;重点检测化学毒物有乙酸、丁酮、氢氧化钠、盐酸、磷酸,其中乙酸称量过程接触乙酸CSTEL浓度超标(8.7~34.5 mg/m~3),整改后符合标准要求;噪声强度为79.6~96.2 d B(A),噪声普遍超标。结论此类高度机械化企业噪声危害严重,化学毒物危害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石化行业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效果,明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作业人员接触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1.3 mg/m~3;甲硫醇、乙硫醇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0.13 mg/m~3;硫化氢短时间接触的最高浓度为0.53 mg/m~3;噪声的8 h等效声级为66.4 dB(A)及67.5 dB(A)。结论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氨、硫化氢、甲硫醇、乙硫醇、噪声等,正常生产过程中,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及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为严重;外操巡检岗位为职业病危害防护的关键控制点。建议加强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定期进行急性中毒事故应急救援的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涂料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及管理现状,为同类型企业职业病防治提供借鉴。方法于2018年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等方法,辨识该涂料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检测浓度(或强度)。结果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生产性粉尘、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检测结果中二氧化钛粉尘、石灰石粉尘和其他粉尘(0.29~2.37 mg/m~3),矽尘(0.34~1.30 mg/m~3),甲醛(0.027~0.183 mg/m~3),噪声[75.1~82.1 dB(A)]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接触甲醛的作业岗位未配备防毒口罩。结论北京市某涂料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整体防控效果较好,应加强个体防护,保障劳动者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及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危害类别,预测其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探讨防护对策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初步调查分析,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和经验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该项目的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一氧化碳、铅、砷及其无机化合物、氟化物、锑及其化合物等高毒物品,根据类比项目检测数据和现场调查资料等分析,粉尘、铅尘、铅烟、砷及其无机化合物浓度、噪声强度存在超标,粉尘的CSTEL和CTWA分别为5.6~19.9 mg/m~3、2.7~10.9 mg/m~3,噪声的等效声级是80.2~92.1 d B(A),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结论该建设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建设项目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某电子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对其生产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对其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予以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以及现场检测法,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设施开展检测与评价。结果该企业生产车间作业场所主要职业危害为:二氧化锡(C_(TWA)2 mg/m~3、el2.5),丙酮(C_(TWA)6.7 mg/m~3、C_(STEL)6.7 mg/m~3),丁酮(C_(TWA)4 mg/m~3、C_(STEL)4 mg/m~3),苯(C_(TWA)0.6 mg/m~3、C_(STEL)0.6 mg/m~3),甲苯(C_(TWA)1.2~6 mg/m~3、C_(STEL)1.2~8 mg/m~3),二甲苯(C_(TWA)3.3~3.9 mg/m~3、C_(STEL)3.3~5.2 mg/m~3),异丙醇(C_(TWA)0.3~3 mg/m~3、C_(STEL)0.3~4 mg/m~3),其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均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的要求,经对其局部通风设施的通风进行检测其防护效果达到防护要求。结论该企业对车间各工作场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有效的,使作业场所有毒物质的浓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达到了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作业工人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成都市某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估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为该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提供建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调查,识别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项目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检测检验,分析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再通过调查生产现场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综合评估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结果经现场检测,各岗位操作人员噪声接触值在61.0~72.6 d B(A)之间,8 h等效声压级未超过85 d B(A)的限值;二氧化锡检测最大值为0.98 mg/m~3,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各岗位最大值为0.8 mg/m~3;异丙醇检测最大值为12.73 mg/m~3,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各岗位最大值为9.02 mg/m~3。结论成都某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能够得以有效控制,该项目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