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室早图形判定其起源部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心电向量图中室早QRS空间最大向量的对侧是室性异位激动的起源点。Bisteni曾提出在胸前可以描记到QS图形的室早,它可能是或接近于室早的发生总部位。首先描记标准导联和胸前导联心电图,找到室早的R波幅度最低的胸前导联点,在此点的下或下一  相似文献   

2.
为简化电极板放置方式 ,使操作方便、快捷。将下肢 2条导联线置于同 1个电极板并放在任一下肢上。结果改进的连接方法和传统连接方法所描记的心电图形一致 ,但效率提高。心电图检查技术问世一个多世纪以来 ,描记技术不断更新、完善。在操作中怎样做到简化记忆、方便操作 ,我们做了改进 ,报告如下。把下肢 2条导联线同置于 1个电极夹两内面各电极板上 ,可放在任一下肢上描记图形 ,与传统的下肢导联线连接方式描记的心电图进行比较。讨论 习用的肢体导联连接方法是Einthoven 1913年提出的 ,由“Einthoven三角理论”规定等…  相似文献   

3.
食管心电图在窄QRS波心动过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食管心电图是将记录心电图的电极导管经鼻前孔或口腔送到食管内的心房水平位置,将心电图机的胸前或标准肢体导联线与电极导管的单极或双极连接后,再经心电图机描记的心电图。因记录电极十分靠近心房,使其P波振幅高且多呈双相,有利于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随射频消融技术的开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4.
胸肢导联对房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上,当心电图P波很不清楚或心房电活动微弱的时候,进行心电图分析往往较为困难.我们采用张淑玉等介绍的加作胸肢导联方法观察6例此类病人,对解决上述难题颇有助益,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对在描记常规心电图时发现P波识别不清(2例)及疑为房颤而f波不清(4例)的6例门诊患者加作胸肢导联.胸肢导联的描记方法:用普通心电图机,常规肢体导联的右上肢及右下肢电极的位置不变,将左上肢及左下肢的板状电极换为吸球式电极,并分别置于胸部V_1、V_2的位置,按动心电图机Ⅰ、Ⅱ导联键钮,即描记出胸肢导联心电图.6例的P波或f波均清楚地得到显示,从而明确了诊断(见图1、2).  相似文献   

5.
随着平板分级运动试验和Holter心电图监测技术的普及,体表12导联同步监护心电图的上下肢体导联与左右手导联线之间混合错接的概率逐渐增加。这些错接方式错综复杂,图形难以辨认。以一名35岁健康男性肢体导联心电图为例,用正常与各种错接等6种导联线连接方式,就心电图机的导联极性及通道描记顺序进行了图解,尤其是上下肢混合错接的导联连接方式及其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6.
高位右侧胸前导联对诊断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加做高位右侧胸前导联对揭示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的有效性。方法对有猝死家族史、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抬高的3例患者进行家系调查,对3个家系中的10个成员进行了体格检查、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将30例20~50岁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描记常规及高位右侧胸前导联心电图。结果加做高位右侧胸前导联可提高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诊断的阳性率,且极为简便、安全。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高位右侧胸前导联心电图能有效地提高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常规12导联心电图是评估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的无创检测方法。将胸前区6个电极放置在准确部位是获取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的基本条件。如果电极位置偏离标准位置10~20mm,QRS波形就能发生显著改变。常规12导联心电图记录需要4个肢体导联电极和6个胸前电极,因其需要将4个肢体导联电极放置于四肢末端,不适于持续心电监测,  相似文献   

8.
《实用心电学杂志》2013,(3):690-690
<正>1.你描记心电图时,接心电图机专用地线吗?专用地线连接在何处?2.描记心电图时,你是把下肢的电极接在了一个下肢上?还是两个下肢上?3.女性乳房下垂者,V3、V4、V5导联电极应如何放置?4.你在加做描记V7、V8、V9导联心电图时,用的是什么样的电极?采取什么样的体位?  相似文献   

9.
高位右侧胸前导联心电图在普罗帕酮激发试验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道10例疑诊Brugada综合征(BS)患者的普罗帕酮激发试验的结果,并探讨高位右侧胸前导联心电图在普罗帕酮激发试验中的价值。方法 对心室颤动(室颤)获救、晕厥或晕厥先兆者,以及无症状但有阳性猝死家族史者,经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收集10例疑诊BS患者(观察组)。将同期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和猝死家族史的15例患者设为对照(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进行普罗帕酮激发试验。在普罗帕酮激发试验中同时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高位右侧胸前导联心电图。结果 观察组10例患者中普罗帕酮试验阳性者8例。常规与高位右侧胸前导联同时呈阳性改变者1例;常规导联阳性、高位右侧胸前导联阴性者3例;常规导联阴性或可疑、高位右侧胸前导联阳性者4例。若仅凭常规胸前导联心电图,阳性例数为4例,结合常规导联与高位右侧胸前导联心电图,阳性例数增加为8例。对照组无一例达阳性诊断标准。结论 普罗帕酮激发试验用于诊断Bs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好,加做高位右侧胸前导联心电图可提高诊断阳性率,且极为便捷。普罗帕酮试验中可考虑加做高位右侧胸前导联心电图,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0.
应用单极食管导联近端(EP)和远端(ED)与 V_1导联同步描记,按照 P_v_1、P_(EP)、P_(ED)波峰3点发生顺序,观察了167例患者窦律时心房激动程序有6种类型,并测出各类型心房激动时距。结合双极食管导联图形认为:食管心电图图形与心房激动程序的类型有关,传统的食管电极位置的判定方法需作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1.
Einthoven最早提出的心电图双极肢体导联,Wilson提出的单极胸前导联、以及Goldeberger改进的单极加压肢体导联共同组成了心电图标准的12导  相似文献   

12.
体表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手段,但有一些心律失常其治疗原则不同而心电图图形颇相类似,很易造成误诊。此时除认真分析心电图图形外,病史、体检、颈动脉窦按压(CSM)对鉴别诊断也有帮助,必要时还须描记特殊导联(食管导联、右房导联)及做电生理学检查。以下重点讨论体表心电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正常男女青年心电图肢体导联T波形态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光电9320K心电图机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后,分别统计男女青年肢体导联T波形态及变化规律。结果正常男女青年的Ⅱ、Ⅲ、aVF导联T波形态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lt;0.05)。结论在诊断正常青年男女肢体导联T波时,要注意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4.
根据黄宛教授“F”导联的建议,我们在普通心电图仪上加设反向装置,直接描记正反向肢体导联心电图。按额面电轴系统排列,观察各导联图形演变规律。具体做法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健康组19人,男11人,女8人,年龄19—74岁,平均34.2岁。冠心病组13人,男8人,女5  相似文献   

15.
1.正常胸导联QRS波的形成心脏电激动是空间立体的,经两次投影才能形成平面心电图。第一次投影形成平面向量图:由空间立体心向量投影在额面、横面及侧面而形成;第二次投影形成肢体和胸前导联心电图:额面心电向量投影到额面6个肢体导联轴上,形成肢体导联心电图;横面心电向量投影在横面胸壁V1~V6导联轴上,形成胸前导联心电图。  相似文献   

16.
体位变化对QRS波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DCG)不同体位对QRS波形态的影响。方法 40例接受ECG及95例接受DCG检查者分别进行卧位、立位心电图描记,每例2种ECG描记于5min内完成。结果 ECG:肢体导联:RaVR、SⅠ,胸导联:RV2~5、SV1、V3~6波形差异有显著性(P〈0.05)。DCG:肢体导联:QⅢ、aVR、aVL、RⅠ、Ⅱ、Ⅲ、aVL、SⅠ,aVR、aVF;胸导联:RV3~5、SV1~3波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论ECG还是DCG记录,卧位、立位记录的QRS波存在显著差异,DCG的肢体导联QRS波变化较ECG显著。  相似文献   

17.
1 资料与方法 我们采用日本NEC-3321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必要时加做后壁和右室导联。病例均为发病后48小时内入院的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其中前间壁29例,广泛前壁16例,前侧壁11例,前侧壁合并正后壁6例,前间壁合并右室梗塞2例。患者入院后连续心电图监测一周,最初两天每4小时描记一次心电图,3~7天每12小时描记一次心电图,一周后每天描记一次心电图至正常,并对这些病人进了血清心肌酶的观察监测。下壁导联ST段下移的测量,均以前壁  相似文献   

18.
标准Ⅰ导联电极位置改变创新连接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创新Ⅰ导联左耳-右上肢(A导联)、右耳-左上肢(B导联)、左耳-右耳(C导联)连接方式的临床用途.方法 选择2008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心电图室进行常规检查的门诊病人和单位体检人员,1~80岁八个年龄组男女各两例,共32例.每位受检者记录4份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B导联记录的图形与标准Ⅰ导联图形几乎相同;②A导联、C导联两种连接方式的图形接近;③A导联、C导联两种方式记录的图形与标准双上肢连接记录的图形相比,各肢体导联QRS波群形态、方向、电压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对心电图总的诊断结果影响较小;④胸前导联因为电极位置不变,故P-QRS-T波同于标准导联;⑤QRS波群的变化不受年龄和性别因素的影响.结论 A、B、C导联可用于双上肢或单上肢截肢、安装假肢、外伤、烧伤或石膏绷带固定等病人的常规心电图检查,有较高的临床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简便无创的方法 ,又能清楚地描记 P波 ,了解心房激动顺序 ,是临床心电学工作者探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用普通心电图机双极肢体导联与食道导管电极和体表特定部位连接 ,构成模拟正交导联体系 ,在 X、Y、Z三个导联轴上清楚地记录到心房激动波 ,并对基本波形作初步分析。图 1 不同水平单极和模拟正交食道导联心电图资料与方法资料 受检者 3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1 7~ 66岁。其中病毒性心肌炎 2例、室速 3例、阵发性室上速 1 1例 ,其余均无心脏疾患。全部做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仪器采用上海光电医用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 EC…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30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常规心电图与肢体导联电极置胸前心电图的检测比较,肢导联置胸前后4例下壁异常Q波消失(13.33%),肢导联QRS波群综合电压与置胸前导联后QRS波群综合电压有明显差异(Ⅰ导联与Ⅱ导联P<0.05),提示:应用此种检测方法对下壁心肌梗死面积大小及心室功能的标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