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常规抗血栓治疗对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6例术后予常规抗血栓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3、7、14 d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及术后2周DVT发生率,比较2组术后输血量、48 h引流量及术后3 d大腿、小腿周径,术后3、7、14 d血栓溶解疗效,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前和术后3、7、14 d凝血指标及血浆D-D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PT、APTT明显延长,FIB、TT、D-D水平明显下降;对照组术后7、14 d凝血指标及术后3、7、14 d血浆D-D水平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7、14 d凝血指标和D-D水平与本组术后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3、14 d PT、APTT长于对照组(P0.05),FIB、TT、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治疗组PT、FIB、TT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输血量及术前大腿、小腿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48 h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3 d大腿、小腿周径均较本组术前明显增加(P0.05),但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3、7、14 d血栓溶解总有效率分别为77.77%、88.89%、94.44%,对照组分别为55.17%、65.52%、68.96%,治疗组术后第7、14 d血栓溶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关节功能总优良率(95.00%)高于对照组(80.36%,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常规抗血栓治疗能显著降低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栓溶解和血管再通,降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七粉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符合研究标准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37例给予三七粉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检测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7 d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统计2组术后DVT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血浆D-D、FIB、PT、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 d,2组患者血浆D-D、FIB水平及PT、APTT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2组患者血浆D-D、FIB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后3 d(P均0.05),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APTT、PT均明显长于术后3 d(P均0.05),且实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三七粉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可明显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各项凝血指标,降低术后DVT发生率,且出血风险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联合气压治疗对多发性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多发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系统护理联合气压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气压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水平、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治疗后FIB、D-D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APTT、PT、TT均明显延长(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FIB、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组(P均<0.05),APTT、PT、TT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1/30),对照组为23.3%(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29/30),对照组为76.7%(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联合气压治疗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骨科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行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14d后观察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和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d后,两组PT和AP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Ddime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股总静脉血管内径较治疗前明显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总静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增快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DV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改善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7,(8):1047-1048
目的:分析总结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将100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以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者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者为治疗组,各50例。分析两组术后DVT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间APTT、PT、FIB、INR、D-D及水平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周时,治疗组APTT、PT、FIB及IN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D-D低于对照组,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4周治疗时间内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4周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有效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凝血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2010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4例发病时间在4.5~6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溶栓术后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治疗方法分为脉血康胶囊治疗(观察组)和普通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差异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由治疗前的(26.74±2.85)降低为治疗后的(8.64±2.03);对照组由治疗前的(26.03±2.30)降低为治疗后的(16.39±3.20),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情况,治疗前观察组PT、TT、APTT、FIB各项指标分别为(10.13±2.01)s、(10.52±2.29)s、(32.47±5.27)s、(2.71±3.92)g/L,治疗后PT、TT、APTT、FIB各项指标分别为(13.83±2.64)s、(13.52±2.27)s、(38.68±5.86)s、(2.66±0.88)g/L;对照组治疗前PT、TT、APTT、FIB各项指标分别为(10.28±2.64)s、(10.37±2.44)s、(33.54±5.43)s、(2.78±4.72)g/L,治疗后PT、TT、APTT、FIB各项指标分别为(12.14±2.02)s、(10.19±2.46)s、(35.06±5.38)s、(2.88±0.72)g/L,治疗前两组凝血情况PT、TT、APTT、FIB各项指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术后的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改善脑组织供血情况,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案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在腰椎骨折术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64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给予对照组术后传统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桃红四物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以及术后第10天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D-D)的含量。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两组患者平均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平均PT明显高于对照组,FIB以及D-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腰椎骨折术后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可明显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术后FIB以及D-D含量,从而降低了DVT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通痹胶囊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接受TK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术后第1天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通痹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14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D-D、PT、APTT、PLT、ESR、hs-CRP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 FIB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D-D、FIB、PLT、ESR、hs-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PT、APTT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35例,DVT发生1例(2.86%);对照组35例,DVT发生5例(14.29%)。治疗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脉络舒通丸联合利伐沙班对髋部骨折术后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5例髋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利伐沙班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脉络舒通丸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患肢肿胀情况、不良反应、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 2组不同时间点APTT、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FIB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无明显变化(P>0.05),2组不同时间点FI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血清D-D水平均出现升高(P均<0.05),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3 d、7 d患肢肿胀情况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均<0.05);2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舒通丸联合利伐沙班在髋部骨折术后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预防DVT形成,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行气祛瘀颗粒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共60例在本院行髋膝关节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术后8 h开始服用行气祛瘀颗粒冲剂。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测患者D-D聚体,血小板活性因子及凝血指标水平;并于术后第1 d及11 d复查上述指标,术后11 d复查下肢彩超。结果观察组有2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DVT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时PT、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1d时PT、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 D-dimer、FIB和PL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1d时D-dimer、和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IB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行气祛瘀颗粒联合小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脉活血方预防全髋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全髋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7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脉活血方14 d。在术后第1、7、14日分别检测患肢深静脉彩超,血浆D-二聚体(D-dimer),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患肢VAS评分,患肢周径。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疑似诊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D-dimer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PT、APTT均比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肢VAS评分无疼痛者占86.67%高于对照组6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大腿周径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脉活血方可以降低全髋置换术后患者血浆D-dimer水平;延长其APTT及PT;减轻患肢水肿、改善下肢疼痛症状;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疑似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补肾疏肝活血法对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口服利伐沙班,连续使用2周,试验组予口服补肾疏肝活血中药汤剂联合静脉注射参芎注射液,持续2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相关指标PT、APTT和D-D,并记录DVT发生率以评价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4天后的PT、APTT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延长,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14天的PT、APTT均长于术后7天,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1),但是术后7天及术后14天PT、APTT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4天后,D-D水平明显降低,与术后7天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1),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14天D-D的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其他部位异常出血、胃肠异常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两组各并发DVT 1例,两组DVT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0004, P=0.9839)。结论:补肾疏肝活血中药能缓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高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有助于预防DVT;其有效性、安全性与利伐沙班相当,拟可作为利伐沙班的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穴位艾灸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拟初步探讨艾灸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骨关节科进行人工髋关节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根据两组患者入院后、术前、术后第1周及第2周D-二聚体、凝血功能4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入院后与手术前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D2聚体指标对比,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之间PT和APT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之间PT、APTT、TT、FIB、D2聚体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有显著改善,可以有效减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芪箭消栓通"颗粒剂口服联合利伐沙班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84例需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入组后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均予抗感染、营养支持、镇痛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8 h开始口服利伐沙班10 mg/次,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次日开始加予芪箭消栓通颗粒剂口服,每日1剂.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期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炎性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 水平变化情况,并记录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1 d时血红蛋白水平开始下降,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 d时降至最低(P<0.05),术后7 d时开始恢复至正常或正常偏低水平;治疗组术后4 d、7 d、14 d时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7 d、14 d时D-D、FIB较术后1 d时明显降低(P<0.05),APTT、PT较术后1 d时明显升高(P<0.05),术后14 d时改变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术后7 d、14 d时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1 d时hs-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7 d时显著下降(P<0.05),术后14 d时继续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7 d、14 d时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LE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箭消栓通颗粒剂联合利伐沙班可明显改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凝血状态,减少炎性因子,提升血红蛋白水平,对预防LEDVT形成及改善术后贫血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8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术后8 d观察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变化。结果:治疗组DVT发生率为4.8%,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4.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8 d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8 d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8天时凝血四项指标均较术后第1天改善(P0.05);术后第8天,治疗组PT、TT、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疗效,可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6.
董明安 《新中医》2020,52(17):32-3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中药组,每组7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血清细胞色素C(Cyt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并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PT均较治疗前延长,TT均较治疗前缩短,FIB、D-D、CytC、Caspase-3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PT长于对照组,TT短于对照组,FIB、D-D、CytC、Caspase-3水平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PT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依诺肝素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6年7月-2019年7月,研究对象为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8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应用依诺肝素43例为对照组,应用中药联合依诺肝素治疗43例观察组,回顾分析术后2周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术后首日与术后2周的血浆指标(PT、APTT、FIB、D-Dimer)含量、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小于对照组,P 0.05。术后首日,两组患者血浆PT、APTT、FIB、D-Dimer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结束后,观察组血浆PT、APTT、FIB、D-Dimer含量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中药联合依诺肝素治疗,可帮助患者改善血浆PT、APTT、FIB、D-Dimer等指标水平,用药安全性高,能够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9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术后镇痛治疗,TEAS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基础镇痛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前术后各时点膝关节VAS评分、痛阈值和HS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膝关节VAS评分及痛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TEAS组的膝关节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痛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前及术后第14天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7天TEAS组的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以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组成部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38-941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风痰阻络证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IL-6、hs-CRP、TNF-α)及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FIB)的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观察组基本痊愈率42.86%、显著进步率38.51%、进步率14.29%;对照组分别为27.14%、32.86%、24.2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两组IL-6、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IL-6、hs-CRP、TNF-α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3)凝血功能,两组PT、APTT、TT、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T、APTT、TT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0.05),而FIB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可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2012年7—12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均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治疗,治疗组术中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50 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30 min/次)。术后继续应用,2次/天,连用3天。观察两组入院第2天晨(T0)、手术结束即刻(T1)、术后1天晨(T2)、术后3天晨(T3)和术后5天晨(T4)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FIB和D-D,以及炎性指标WBC、N、CRP、ESR、IL-6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T0比较,对照组T1-4 WBC、N、CRP、ESR、IL-6、PT、TT及D-D均升高(P〈0.05),T1-2 APTT升高(P〈0.05),T1-3 FIB升高(P〈0.05);治疗组T1-3 WBC、N、IL-6、PT、D-D均升高(P〈0.05),T1-4 CRP、ESR均升高(P〈0.05),T1-2 TT升高(P〈0.05),T1 APTT、FIB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T1-4 WBC、N、CRP、IL-6均降低(P〈0.05),T3-4 ESR降低(P〈0.05),T1-3 PT、TT降低(P〈0.05),T2-4 FIB、D-D降低(P〈0.05)。治疗组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改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液高凝状态,抑制炎性反应,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