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生潜在恶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病理类型分为病变组(子宫内膜息肉伴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息肉伴子宫内膜癌)、良性组(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息肉伴单纯/复杂增生),每组各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观察指标、息肉径线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生潜在恶变及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病变组患者的息肉径线≥15mm率、肥胖率均较良性组升高(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生潜在恶变的危险因素为息肉径线≥15mm、肥胖(P0.05)。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发生潜在恶变及恶变与息肉径线≥15mm、肥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子宫内膜恶变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2018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妇科病房收治的523例绝经后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患者,根据其宫腔镜检查病理结果,分析其子宫内膜恶变的风险。结果 523例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病理诊断结果为正常子宫内膜24例(4.6%)、子宫内膜息肉268例(51.2%)、子宫内膜炎44例(8. 4%)、粘膜下子宫肌瘤16例(3.1%)、宫腔粘连53例(10.1%)、良性子宫内膜增生89例(17.0%)、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13(2.5%)、子宫内膜癌16例(3.1%)。BMI≥25、有阴道出血或排液症状、内膜厚度≥10mm是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重视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进行必要的宫腔镜检查及早发现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同时减少无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有创操作,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情况。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3月间来该院妇产科健康体检,B超发现子宫内膜异常改变的320例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子宫息肉在无症状患者中发生比例明显高于阴道出血患者,而子宫内膜癌在阴道出血患者中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宫内膜厚度<4 mm的患者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例数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厚度≥4 mm的患者,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例数则明显低于子宫内膜厚度≥4 mm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病理以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为主,对于子宫内膜≤4 mm并且伴有阴道出血的患者应当进行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均行TVCDS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TVCDS检查的符合率,比较不同病变类型的TVCDS检查结果和图像表现。结果TVCDS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分别为100.00%、92.68%、91.67%。与子宫内膜癌比较,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息肉的血流阻力更高,宫腔积液比例更低(P<0.05);与子宫内膜息肉比较,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的血流显示、子宫内膜增厚>10 mm比例均更高(P<0.05)。结论TVCDS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准确判断病变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临床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同期的52例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组与子宫内膜增厚组的子宫内膜厚度≥10mm、绝经年龄≥55岁、合并阴道出血或排出粘液、合并高血压的比例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子宫内膜厚度≥10mm、绝经年龄≥55岁、阴道出血或排出粘液、高血压与子宫内膜癌风险呈正相关(P0.05);绝经年限、生育史与子宫内膜癌风险呈负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的病理与子宫内膜增厚密切相关,子宫内膜增厚作为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子宫内膜厚度≥10mm、绝经年龄≥55岁,合并阴道出血或排出粘液、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可进一步增大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并发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以便合理防治。方法:采用病历记录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11个可能的危险因素,对58例恶性肿瘤并发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例(实验组)与208例非恶性肿瘤并发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组间比较显示,就诊年龄、绝经年限、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是否有宫内节育器、是否患高血压病差异具有显著性。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就诊年龄、绝经年限、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对恶性肿瘤并发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就诊年龄、绝经年限、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可能是恶性肿瘤并发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代谢异常与子宫内膜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子宫内膜癌早期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将子宫内膜病变230例患者按病理分型分为单纯性增生组132例、复杂性增生组48例、不典型增生组28例、癌变组22例,对比4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IR)及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脱氢表雄酮(DHEA)水平及代谢综合征(MS)发生率;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子宫内膜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4组患者的年龄、SBP、DBP及血清FSH、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4组BMI、腰围、TG、FPG、FINS、HOMAI-IR及血清E2、P、DH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腰围、FINS、HOMAI-IR、DHEA、MS与子宫内膜病变、癌前病变和癌变相关(P0. 05,OR1)。结论代谢异常与子宫内膜病变严重程度相关,长期胰岛素抵抗、肥胖、DHEA高水平增加了子宫癌前病变和癌病风险,血清E2、P可能与恶性病变有关,对长期高雌激素水平者仍需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空腹TG水平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餐后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4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空腹TG水平升高(≥1.70 mmol/L)组(MS+HTG组,24例)和空腹TG水平正常(<1.70 mmol/L)组(MS-HTG组,16例),同时将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受试者分别进行口服脂肪容许量测试,于餐后2、4、6、8、10 h测定TG水平,并计算其餐后TG代谢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MS+HTG组餐后TG的高峰水平和餐后TG代谢的AUC[(6.83±2.81)mmol/L和(26.08±16.40)mmol/(L·10 h)]均显著高于MS-HTG组[(4.12±1.14)mmol/L和(12.71±7.05)mmol/(L·10 h)]及对照组[(3.14±1.26)mmol/L和(10.28±6.09)mmol/(L·10 h)].MS+HTG组餐后TG的高峰水平较其他两组延迟2 h.MS-HTG组餐后TG的高峰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S-HTG组餐后TG代谢的AUC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餐后TG代谢的AUC与空腹TG水平及体重指数(BMI)相关(r=0.60,P<0.01;r=0.2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空腹TG水平对餐后TG代谢的AUC有预测价值(P<0.01).结论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空腹TG水平及BMI与餐后高TG血症独立相关.空腹TG水平对餐后高TG血症有预测价值.空腹TG水平越高,餐后TG的清除越迟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利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进行测量和分析,并经诊刮、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结果:43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5 mm,占54.4%,平均子宫内膜厚度(2.37±0.21)mm,无1例子宫内膜癌。36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5 mm,占45.6%,子宫内膜厚度5~25 mm,平均(11.30±4.21)mm,子宫内膜癌10例,占27.8%(10/36)。结论:子宫内膜以5 mm为临界值,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出血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与子宫内膜病变的关系及诊刮术在PCOS合并不孕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PCOS合并不孕患者(观察组)68例,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对照组)43例,分析两组诊刮术病理结果及内分泌代谢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器质性病变55例:其中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例、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症5例、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症38例、增生期子宫内膜15例(合并子宫内膜息肉8例)、分泌期子宫内膜6例。对照组43例中增生期子宫内膜36例(合并子宫内膜息肉5例);分泌期子宫内膜7例。②观察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及血雌激素(E2)、睾酮(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OS合并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及癌变率高,肥胖、胰岛素抵抗(IR)、高雄激素与高雌激素是子宫内膜病变的重要因素,应重视诊刮术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绝经后子宫内翻是非常少见的妇科并发症。报道1例绝经后子宫内翻合并子宫内膜息肉的病例。1例未生育的白种人妇女,因反复发生绝经后出血而就诊,主诉绝经10年,未行任何激素替代治疗,近3年因点滴阴道出血曾在外院行子宫内膜活检术,病理报告为良性子宫内膜息肉,查体发现阴道萎缩,子宫如孕2个月大小,轮廓正常,行诊刮术,术中见子宫内充满大量良性内膜息肉。术后子宫出血症状得到改善,但仍有少量点滴阴道出血,遂给予激素治疗,但仍然不能控制阴道点滴出血,3个月后因持续阴道出血4d,伴痛经、盆腔压痛再次就诊,查体时发现子宫正常大小,宫口处可见一直…  相似文献   

12.
马萍 《职业与健康》2004,20(8):111-112
目的观察阴道超声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利用日本阿洛卡-630超声诊断仪对4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进行诊断,并经诊刮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结果诊断为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为18例,并经诊刮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另外22例确定为因药物引起的出血.结论阴道超声是预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子宫内膜病变情况,并分析其出现子宫内膜癌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4月-2018年9月麻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20例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盆腔超声、宫腔镜检查,并经宫腔镜手术取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获取病理诊断结果。分析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特征,不同绝经时间患者子宫异常出血病理类型、不同年龄患者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病理类型,并分析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出现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结果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临床特征多表现为绝经1年及以上出现阴道点滴出血或异常子宫出血;经妇科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内膜厚度≥5 mm。220例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诱发出血原因主要以子宫良性病变为主,占69. 55%,其次是子宫内膜癌,占24. 55%。不同绝经时间患者黏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不同年龄患者黏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既往糖尿病史、既往高血压史、超重或肥胖、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超重或肥胖、年龄65岁是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出现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均P0. 05)。结论子宫良性病变是诱发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的主要病因,随着绝经时间的增加及绝经年龄的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且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是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积极予以治疗可降低子宫内膜癌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绝经后阴道出血17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理类型,明确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住院的绝经后阴道出血170例病人采用B超、分段诊刮、宫腔镜检查进行诊断并治疗。结果:良性疾病75例占44.1%,功能性疾病67例占39.4%,恶性肿瘤23例占13.5%,癌前病变5例占2.9%。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萎缩性子宫内膜占25.3%,其次是子宫内膜炎占20.0%,内膜息肉占12.9%,子宫内膜癌占11. 8%,子宫内膜增生占10.6%,宫颈息肉占5.3%,粘膜下肌瘤占4.2%,分泌期子宫内膜较少见占1.2%。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主要是良性疾病及功能性疾病,但恶性肿瘤尤其是子宫内膜病仍是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认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应积极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及早排除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育龄、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改变特征,为子宫内膜癌临床精准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因子宫肌瘤进行手术治疗有完整的病历资料、诊刮或手术后子宫内膜、子宫肌瘤病理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非月经期异常阴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无异常阴道出血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子宫内膜恶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子宫内膜病理各分期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并且观察组子宫内膜癌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生育期与绝经过渡期子宫内膜病理各分期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并且绝经过渡期子宫内膜腺癌发生率高于生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发生病理改变是引起异常阴道出血的病因之一,异常阴道出血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比率增加,异常阴道出血患者随年龄的增长绝经过渡期易发生病理改变并出现子宫内膜癌率高于生育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天津市东丽区金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60例作为出血组,将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并对其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查,进行比较分析,另外,将出血组与临床病理结果相比对。结果接受治疗前,出血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出血组≥5 mm的比例为45.0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子宫内膜厚度≥5 mm的患者中,呈现病理性诊断12例,呈现生理性诊断5例;子宫内膜厚度5 mm的患者中,呈现病理性诊断1例,呈现生理性诊断42例。出血组子宫内膜厚度为:内膜萎缩患者的内膜厚度最小,内膜癌患者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声手段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诊断,可有助于准确诊断、病情连续监测及风险预先评估。  相似文献   

17.
郭健    鲁晓涵  金光  金基永  全贞玉 《现代预防医学》2016,(11):2098-2101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 方法 以4 972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测定血压、血脂、血糖、肾功能、胱抑素C,分析胱抑素C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 结果 代谢综合征组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ysC、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和eGFR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1);调整年龄和性别后,BMI、SBP、TG、UA、BUN、Cr水平随着CysC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P 趋势<0.01),而HDL和eGFR水平是随着Cys水平的增加而下降( P 趋势<0.01);未调整时,CysC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子(OR=3.773,95%CI:2.556-5.570),但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不存在CysC水平与MS相关性。 结论 CysC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存在相关性,但受多种混杂因素影响,并不能证实CysC是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8.
刘文枝  徐括琴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51-2452
目的:应用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后患者子宫内膜,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组51例与绝经后无阴道出血组32例的子宫内膜病变。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组与无出血组相比,子宫内膜非良性病变高于无出血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低于无出血组,但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出现恶性病变的几率较高,无论患者绝经后有无阴道出血都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研究组采用宫腔镜下冷刀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同时于患者出院后对患者实施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间阴道出血情况、月经量以及病情复发情况和妊娠率等。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月经量低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在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应用宫腔镜冷刀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对患者子宫内膜的损伤,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彩超判断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 0 1 3年8月-2 0 1 5年9月期间于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接受诊断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 0 0例,对患者均采取阴道彩超诊断,测量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并与诊断性刮宫及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阴道彩超诊断结果与诊断性刮宫或手术病理比较,准确率为9 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子宫内膜增生、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无血流信号,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相比,其血流指数阻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阴道彩超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应用,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有效鉴别子宫内膜癌与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