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某金属制品厂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后的防护效果,为金属制品行业粉尘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通风除尘设施防护效果检测等方法,对改造后的通风除尘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金属制品厂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前粉尘危害较为严重,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3~6倍。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后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检测结果为CTWA0.5~1.0 mg/m~3,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经通风除尘设施防护效果检测,尘源控制风速达到0.41~0.65 m/s,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金属制品厂改造后的通风除尘设施达到预期效果,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咸阳市某空心砖厂生产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设置,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提出防控建议。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于2018年5—7月对咸阳市某空心砖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采用现场调查、卫生检测等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咸阳市某空心砖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其他粉尘、煤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氧化钠、噪声,其中工作场所空气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为7.3%,其他粉尘、煤尘(呼尘)、煤尘(总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分别为1.50~2.79、0.86、2.11 mg/m~3;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分别为0.05、1.76~1.77、1.00~1.30 mg/m~3,氢氧化钠最高容许浓度为0.16 mg/m~3;工作人员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为74.4~84.4 dB(A),以上工作场所工作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咸阳市某空心砖厂在运行期间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砖厂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均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在应急救援设施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识别和分析无头带钢生产线(ESP)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控制效果,提出改进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根据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资料,并结合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对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ESP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一氧化碳、噪声、高温,本次检测粉尘长时间接触浓度0.42~0.67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0.37~1.77 mg/m~3;一氧化碳长时间接触浓度1.110~1.285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0.94~1.40 mg/m~3;噪声强度72.5~84.3 dB、高温26.9~31.4℃,以上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全部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防护设施性能参数符合要求。结论通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和分析,该ESP防护设施运行有效,应重点加强关键控制点的职业卫生管理,确保岗位工人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某除草剂甲磺草胺生产项目为对象,评价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合理建议,保障劳动者健康。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甲苯、二甲苯、乙醛、钠及其无机化合物、硫化氢、氨、氯化氢、氯气、粉尘、工频电场、噪声等。甲苯短时间接触浓度(C_(STEL))≤16.0 mg/m~3,二甲苯C_(STEL)3.3 mg/m~3,乙醛最高浓度(MC)6.7 mg/m~3,氯化氢MC0.5 mg/m~3,粉尘≤2.89 mg/m~3,噪声≤88.7 d B(A),除冷冻机房巡检点的噪声(不合格率20%)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外,其余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职工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与该项目相关的职业禁忌和疑似职业病患者。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企业采取的管道+反应釜+自动化投料+通风设施等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是切实有效的,但仍需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管理,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西安市某制药厂片剂生产线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与分布,分析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卫生管理。方法采用职业危害现场调查、系统工程分析、现场检测、实验室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片剂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其他粉尘、噪声。检测结果表明,各岗位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在69.8-80.4 dB(A)之间,符合职业卫生限值要求;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均符合职业卫生限值要求。结论该药厂采取的防尘、防噪声等设施设置合理有效,应重点加强设备、防护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以及职业健康监护和管理工作,确保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状况,指导职业病危害防控工作。方法对作业现场进行职业卫生调查,主要包括生产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等;依据国家相应标准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结果本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石灰石粉尘、噪声等。检测结果显示,粉尘检测浓度最大值为2.93 mg/m3,各粉尘检测点浓度均符合标准,潜孔钻机和挖掘机司机接触8 h等效声级强度超过标准限值,分别达到了86.0 dB和90.6 dB。结论本项目粉尘与噪声危害需受到重视,有害因素的防护应注重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和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某化工企业扩建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和己二酸二辛酯(DOA)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苯二甲酸、氢氧化钾、粉尘和噪声)的危害强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置及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为加强职业危害监护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项目化学有害因素、噪声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依据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进行检测,结合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布设22+5检测点位(定点采样检测点位+个体采样岗位,下同)。其中,12+2点位对苯二甲酸检测点短时间接触浓度在0.12~0.40 mg/m~3之间,3点位氢氧化钾检测点在0.004~0.001 4 mg/m~3之间,低于接触限值。1点位其他粉尘(己二酸)峰接触浓度为0.87 mg/m~3,2点位活性炭粉尘峰接触浓度为0.53 mg/m~3, 20+5点位噪声检测点在63~84 dB(A)之间,皆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其他粉尘(己二酸)超限倍数在0.08~0.11之间,活性炭粉尘超限倍数在0.07~0.11之间,均小于2.0的标准;20+5点位噪声检测点在63~84 dB(A)之间,皆低于标准限值。结论化工行业采取自动化的生产工艺,通过密闭管道输送,有效降低了职业病危害,但仍要注意管理不善、设备老化、事故性泄漏等可能导致危害的因素,应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光伏玻璃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确保工人的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方法对该企业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本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热辐射等。检测结果表明,24个接尘工种中8个工种作业人员接触粉尘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粉尘CTWA范围为0.8~6.7 mg/m~3;镀膜工接触异丙醇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异丙醇CSTEL范围为510.3~1 019.7 mg/m~3;29个接触噪声的工种中3个工种作业工人接触的8 h等效声级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企业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有效、可行,但仍要加强通风除尘(排毒)设施的维修保养,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落实各项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以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某厂塑料编织袋和塑料包装容器生产装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确保作业人员的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试运行期间的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结果本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中化学物质有丁醇、二甲苯、甲苯、乙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一氧化碳、甲醛;粉尘有聚乙烯粉尘、聚丙烯粉尘;物理因素为噪声,共计12种。检测结果表明,部分工种甲苯、聚乙烯粉尘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对其防护设施进行改造后,各工种接触甲苯、聚乙烯粉尘的浓度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本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改造前职业病危害严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改造后,作业场所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江苏省某乡镇30家微小型不锈钢精密铸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为同类型企业明确职业病防治重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各企业在2013—2016年开展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资料,对其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30家企业平均生产年限9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695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42.0%,与接触职业危害相关异常率16.4%;工作场所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和噪声岗位检测合格率分别为32.9%、93.3%和53.4%,其中振壳抛丸岗位接触矽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可达49.56 mg/m~3,接触噪声的8 h等效声级最高可达121.1 dB(A)。结论乡镇微小型不锈钢精密铸造企业职业病危害仍然严重,其防治重点仍是粉尘、噪声。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持续对车间防尘防噪设施进行改造,控制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某中外合资耐火材料生产线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效果,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检测的方法,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显示,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高温、CO、SO_2、NO、NO_2、溶剂汽油、氧化镁等。其中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最大值为(24.9±0.9)mg/m~3;噪声测量值为(78.9~90.1)dB(A);COCSTEL最大值为(4.4±2.2)mg/m~3,NO CSTEL最大值为(0.027±0.004)mg/m~3,NO2CSTEL最大值为(0.115±0.001)mg/m~3,氧化镁CSTEL最大值为(1.2±0.1)mg/m~3。提示,工作场所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和CO,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可行、有效,但需加强粉尘和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依据新疆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了项目的工艺特点,了解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合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调查,确定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为控制职业病发生、提高劳动者健康水平提出对策。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现场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分级、职业健康监护等方法收集及分析资料。结果新疆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部分工种噪声[LEX,8 h85 d B(A)]、粉尘(CTWA2 mg/m3)超过国家标准限值的要求,部分设备未设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健康监护体检率较低,职业卫生管理、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等方面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应从制丝车间各工种所接触的粉尘、卷接包车间接触的噪声等方面,采取设置防护设施、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健全应急救援及提高职业健康监护率等综合措施,防止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李欣荣 《职业与健康》2004,20(12):148-149
目的调查分析聚氯乙烯型材生产铅盐和粉料人工投料口密闭排风除尘设施的控制性能和效果,为改善局部除尘设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局部密闭通风排毒、防尘设施的调查和测定;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和性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厂虽然为聚氯乙烯型材生产的10个辅料仓人工投料口设置了密闭排风罩及脉冲布袋除尘系统,但因其设计、安装和使用管理存在缺陷,不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竣工后试生产1 a,通风除尘管道有不同程度的积尘堵塞、罩口风速小、防护性能差,致使投料岗位的铅尘和其他粉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提示,接触铅尘的劳动者有可能发生职业性铅中毒,应按国家高毒作业场所的规定管理.结论该评价可为密闭通风防尘、排毒设施的设计、安装、使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香玲  杨虎  赵容 《职业与健康》2014,(20):2959-2961
目的确定北京市凤山矿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并确定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检测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等方法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工作场所中石灰石粉尘的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呼尘0.09-0.39 mg/m^3,总尘0.16-1.01 mg/m^3,满足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要求。碎运破碎机工人8 h等效声级为93.6 dB(A),噪声超标;其他工种的8 h等效声级满足噪声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石灰石粉尘、稳态噪声,粉尘作业为0级(相对无害作业);稳态噪声危害程度分级为Ⅰ级(轻度危害)和Ⅱ级(中度危害),稳态噪声的危害程度较高;粉尘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效果较明显,噪声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应重点关注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及劳动者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某煤矿机械化改造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措施和建议。方法主要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煤尘、矽尘、电焊烟尘、木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锰、噪声、高温、紫外辐射等;工作场所中粉尘浓度检测结果中,呼尘范围为0.53~13.87mg/m~3,总尘范围为0.58~25.38mg/m~3,噪声作业人员8 h等效声级范围为65.2~100.4 d B(A),煤尘与噪声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该项目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应急救援设施、职业卫生管理等均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用室、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该项目各类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建议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识别和检测某汽车零部件公司座椅发泡件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和评价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从源头上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定量分级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二乙醇胺、双醚、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消音蜡、聚氨酯粉尘和噪声。检测结果显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浓度范围为0.005~0.091 mg/m~3,聚氨酯粉尘浓度范围为0.24~2.50 mg/m~3,噪声强度均低于80 dB(A);职业健康检查中未发现职业禁忌症、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患者。结论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氨酯粉尘和噪声,其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该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运行有效,但需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并加强对接触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煤矸石混合燃料发电工作场所针对噪声和粉尘危害采取的防护工程有效性。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分析设置的噪声和粉尘防护工程设施,通过有害因素检测定量评估防护设施运行前后的危害程度变化,从而验证防护效果。结果减振、隔音等防护工程能使噪声强度由69.9~100.1 dB(A)降至62.0~91.7dB(A),平均降噪值16.7 dB(A);除尘、密闭等粉尘防护设施使输煤系统煤尘的呼尘和总尘浓度分别降低21.96%和49.67%,但在细碎机及下游皮带尾处未达到防护效果;加强锅炉密闭能有效控制主厂房区的矽尘,但灰库卸料口的除尘装置未能改善卸灰时的矽尘危害。结论防护工程需综合考虑工艺、危害产生途径、危害特性、操作方式等因素,采取适宜的防护形式,才能有效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大型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研究燃煤发电厂的职业病危害防护、个体防护、应急救援等方面情况,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出科学建议。方法 2014—2017年通过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法等方法对燃煤发电厂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采取了一定的防尘、防毒、防噪声等职业病防护措施,但部分岗位浓度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氨短时间接触浓度较大,其中化学水处理单元氨短时间接触浓度范围为24.7~45.0 mg/m~3,最大短时间接触浓度为45.0 mg/m~3,为短时间职业接触限值的1.5倍,其他化学因素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粉尘浓度超标岗位主要集中在输煤单元皮带、翻车机、斗轮机、破碎机等岗位、脱硫脱硝除尘单元放灰区、电除尘器等岗位,其中输煤单元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最大达到32.3 mg/m~3,为短时间职业接触限值的4倍左右;部分工人及岗位噪声强度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燃煤发电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为粉尘、噪声、氨等有关因素,应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护、个体防护及应急救援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明确某油漆涂料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防护设施控制效果,为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对各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检测以及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对项目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合理性、有效性予以评价。 结果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二甲苯、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环己酮、粉尘、噪声、高温和工频电场。分散投料工、研磨工、包装工接触的二甲苯浓度,分散投料工接触的噪声强度,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结论 油漆涂料生产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企业应对生产车间各排风罩积极整改,提高通风量,并加强对现场人员的管理和防护设施的维修维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识别、分析某锂电池压制生产线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分析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调查职业病防护设施,提出防护建议。方法 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相结合进行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分析与评价采用类比法,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救援、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等评价采用检查表分析法。结果 现场检测结果显示,操作工在称量、加料、压制时接触其他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6.2、4.0 mg/m~3),压制时接触噪声的8 h等效声级[76.9 dB(A)]及石棉环取件时接触高温WBGT指数(24.5℃)的合格率为100%。结论 该生产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