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湿病又称痹病,多为疑难病,多因风寒湿等邪阻滞气血经络而成。病程缠绵,经久难愈。致使众医家在辨证的基础上,寻求效佳力专的药物。根据中医取类比象的原理,藤类药备受青睐,疗效满意。先贤亦有记载,如《本草便读》云:“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盖藤者缠绕蔓延,犹如网络,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其形如络脉。”本文就常见藤类药以作浅析,以供临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谈常用藤类药物在风湿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域辽阔,中药材资源丰富,其中藤类药物广泛应用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在风湿病中应用较多,疗效确切。因藤类植物活力顽强,攀树掾壁,盘根错节,以取类比象原理,取其入药,善走经络,祛风湿,解筋挛。正如《本草便读》云:"凡藤蔓之属,皆可通  相似文献   

3.
藤类药的分类及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学认为 ,痹证是因为风寒湿邪侵及经络 ,日久导致血脉痹阻 ,或邪气郁久化热而致 ,故治疗应以活血通络止痛为主。而许多藤类药 ,恰有此功效 ,《本草汇言》云 :“凡藤蔓之属 ,皆可通经入络。”兹就藤类药功效与运用分以下五类 ,试述之 :1 温通散寒类 本类药物较多 ,治疗风湿痛的藤类药多是性质偏于辛温燥热的 ,这也是为什么治疗风湿病的方中多配伍甘缓柔润药物的原因。如现在临床上治疗风湿病疗效得到广泛承认的雷公藤 ,自1969年福建三明地区第二医院报道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取得疗效后[1] ,迄今对雷公藤的药理制剂、毒理、临床应…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并发症复杂而多变,其发病与消渴日久、正虚邪留,久病入络、痰凝血瘀,化生风邪有关,治疗当以活血祛风、化瘀通络贯穿始终,但糖尿病并发症为疑难顽症,非一般祛风通络所治,在糖尿病并发症中引入藤类风药,临床效果独特,验证了《本草便读》所言:"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此物善治风疾。"从而拓展了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及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5.
浅析藤茎类药性能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藤茎类中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古人就已经运用藤茎类药物泡酒来治疗疾病,这种方法至今仍在应用。隋唐时期,随着藤茎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临床医家开始留心观察它的疗效,《千金要方》中就有“取其藤蔓,切、研以入药”的记载。宋代大型官修本草《证类本草》收载藤  相似文献   

6.
正藤类药是常用的传统中药,包括雷公藤、青风藤、忍冬藤、络石藤、首乌藤、鸡血藤等。藤蔓有蔓延缠绕、纵横交错等特点,取类比象,藤类药大都有通络的功效。《本草汇言》明确提出:"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它既可以通经入络以祛除病邪,又可以作为引经药引领诸药物直达病所,常用于络病的治疗。慢性肾脏病[1](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损害≥3个月,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或GFR60m L/  相似文献   

7.
冯怀英 《山西中医》1993,9(3):31-32
《六经方证中西通解》(简称《通解》)为晚清巴蜀名医唐容川遗秘之籍,1984年初始行于世。其阐发六经,中西汇通,颇多创见,立方用药,善体察药形气化,以类相从,独具特色。兹就其书之鳞爪——物象用药作一浅探。 以形治形说理中肯 唐氏制方遣药注重药物之形象,凭形态、色、味定寒热功效主治。他认为药形内外近似人形某处生理者,可主治某处疾病,这种泛控作用是人体脏腑肌肉筋骨的识别响应,与生物全息论认识雷同。 诸藤走散,走筋络。唐氏在《三焦·表证》和血消风散下云:“有经纹、有藤蔓、有节、有毛诸药,以走散筋脉之风,凡系筋脉牵结各证,可随宜加减。”多取用续断、钩藤、忍冬藤、秦艽、桑寄  相似文献   

8.
《正体类要》是明代医家薛己所著的骨伤科专著,书中对骨伤科疾病的辨证施治、理法方药探讨较为全面。薛己治疗骨伤科疾病重视气血辨证和脏腑辨证,重点从气血、肝肾、脾胃论治,尤其注重应用补气活血养血方药,首次提出伤科内治之法,对后世伤科的内治有比较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气血辨证及脏腑辨证两个方面出发,探讨了薛己在伤科内治方面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9.
清代名医程国彭著《医学心悟》,详尽论述痹症乃风、寒、湿、热侵入人体,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经络阻滞,关节筋脉失于濡养;提出"重主邪",创立蠲痹汤,祛风除湿,散寒通络;重新久、辨虚实,患痹日久者,宜补益肝肾,补益气血,固本扶正。善辨部位,巧用引药,  相似文献   

10.
张智龙教授临证运用藤类药治疗经络筋脉病证,每获良效。现介绍其临床辨析运用藤类药之经验,以期为同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痹证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痹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三十年来的临床观察痹证病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三气乘虚致病为多见。邪气的入侵及病情的发展与肝肾关系甚为密切。肝主筋,肾主骨,筋骨依赖气血之濡养,气血不足则筋脉失养,致使邪气趁虚而入。因此,内因是痹症发生的基础。对痹症,特别是对顽痹的治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益肝肾、补气血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使正胜邪祛,达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2.
独活寄生汤为《备急千金要方》卷八之方,为唐代名医孙思邈所创;具有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之功效;主治痹症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证。凡符合其病机者,黄俊卿教授认为皆可灵活辨证运用。  相似文献   

13.
《仙授理伤秘方》(以下称《秘方》)是唐代骨伤学家蔺道人所著,成书于公元841~846年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科学专著.全书共一卷,分三节,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它以气血理论为立论依据,详细论述了骨折、内伤、伤筋等骨伤科疾病的分类和治疗.《秘方》创造性地发展了气血学说,主张"凡肿是血作"[1],认为跌仆损伤引起的肿痛主要和瘀血有关,故治法以活血化瘀为主.  相似文献   

14.
提高中风偏瘫针灸疗效的途径和方法(续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寿康 《中医杂志》1995,36(3):178-180
3 各种疗法的密切配合各种疗法的配合,在本病治疗过程中至为重要。一般而言,针灸与中药治疗配合,“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内外相扶”(《千金翼方·卷二十六》)可起到相得益彰之效。本文暂且不论中药内服法,仅以针灸范畴的各种疗法以及与之相关者的密切配合,来进行介绍。3.1 灸法的应用:《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千金翼方·卷二十八》云:“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道之,灸以温暖之”。对于以气血  相似文献   

15.
郭维淮老师是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他耕耘杏林60余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学术思想源于歧黄,基于仲景,私淑薛己、清任,执着探索,师众而各取所长,承先而有独到见解,尤其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对气血的调治有独特认识,经验丰富,疗效卓著。今就笔者有幸随师学习所得,对郭老调治气血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学术思想介绍如下。1调治气血的依据及内涵老师认为调治气血的基本内涵是: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局部肢体的损伤可引起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正如《正体类要》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血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  相似文献   

16.
小柴胡汤在骨伤科杂症中运用广泛,临床疗效显著。系统总结平乐正骨在治疗骨伤科杂症中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经验,认为小柴胡汤为和法之代表方,可内调肝胆脾胃升降,外和营卫气血出入,理气祛瘀活血,降气止呕、止咳。凡临床病症,只要符合小柴胡汤证病机的,均可加减运用,"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相似文献   

17.
《正体类要》是一本治疗骨伤科疾病的重要著作,其重视气血辨证和脏腑辨证,强调三期分治和灵活运用"攻""和""补"三法,重点从脾胃、肝和肾论治,尤其重视应用补气养血活血类方药。深入发掘《正体类要》中骨伤科疾病的证治规律,有助于指导临床和今后开展相应的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体类要》是明代薛己撰写的中医骨伤科专著。其注重气血、脏腑关系,发展了骨伤科的内治法。《正体类要》在瘀血的处理上总体以补养气血,适时祛瘀,随"邪"治之为治疗原则。在瘀血证的治疗上分期论治:初期先去其标,伤在外者,采用外科的治法对创口进行清理,如用针砭、熨帖等,伤在内者,多攻下逐瘀,以承气汤类方、花蕊石散为用;中后期以内服补养气血的汤药为主,活用六君子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小柴胡汤。在治疗上做到圆机活法,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骨伤科复方中药新药研发期间存在的差错问题,通过分析给出管理对策。方法:通过资料搜集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5版),了解我国骨伤科复方中药应用情况,分析中药新药研发期间存在的常见差错,通过深入分析,采取措施,提高骨伤科复方中药新药研发质量。结果:当前骨伤科复方中药共有182种,可用于多种疾病治疗。中药新药研发期间,忽视临床需求、中医理论知识、临床功效跟踪、临床经验等问题,造成新药使用安全性较差。结论:骨伤科复方中药新药研发阶段存在较多差错,需要从多方面采取管理对策,科学进行骨伤科复方中药新药研发,兼顾市场需求与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藤类中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草纲目》和《本草纲目拾遗》中收载藤茎类中药200余种,《中华本草》收载藤茎类中药300余种。按照中医药理论,藤类中药多可入络,因此,在中医络病尤其是在风湿痹证的防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曾有人将藤类中药按照功效和运用分为温通散寒、祛风止痛、清热通络、祛瘀活血、养血通络等5类,也有人对藤类中药的药性和效用特点进行过初步的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