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尔滨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城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8年11月—2009年5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在哈尔滨市抽取的4个社区1 491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查的1 491名社区居民中,T2DM患者456例,T2DM患病率为30.58%;不同特征社区居民T2DM患病率比较,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高血脂、体育锻炼和饮酒居民T2DM患病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均年收入和吸烟居民T2DM患病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高血脂、腹型肥胖、高血压、超重或肥胖是哈尔滨市社区居民T2DM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高血脂、高血压和肥胖是哈尔滨市社区居民T2DM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崇信县铜城社区不同性别、年龄和BMI等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崇信县铜城社区内9个村,35岁以上农村居民1 721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健康体检的方法,开展高血压患者筛查,量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以及血脂等生化指标,建立个人档案,参照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计算不同性别、年龄和体质量(BMI)等高血压患病率,总结分析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1 721名筛查对象中,确诊高血压546例,患病率为31.72%,不同性别男性发病率为19.63%明显高于女性的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4个年龄段的发病率分别是4.21%、6.10%、8.13%和1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BMI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0.17%、6.79%、10.34%和1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育锻炼是保护因素;患病率与年龄、性别、BMI、生活习性和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有关。结论崇信县铜城社区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1.72%,和全国平均水平32.18%相近,患病率与年龄、性别、BMI、生活习性、吸烟、饮酒和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有关,应积极采取健康教育、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策略,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延吉社区2型糖尿病患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延吉社区20~90岁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社区居民9660人进行2型糖尿病的横断面调查,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结果该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8.01%,男女患病率分别6.78%、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01)。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超重、肥胖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均分别高于正常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均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血脂异常史、腰围、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高文化程度是其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对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史及肥胖的中老年人群要重点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5~75岁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三高")患病和共病流行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方法从2015—2016年国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的湖北项目点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6个项目点作为研究现场,以自然村或者社区为基本抽样单位,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5~75岁居民为研究对象,使用项目标准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基本信息,并进行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的检测。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35~75岁城乡居民64 151人,男性23 282人,女性40 869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病率分别为50.9%、 22.2%和49.5%,高血压并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4.3%,高血压并高血脂的患病率为27.6%,糖尿病并高血脂的患病率为13.2%,高血压并糖尿病并高血脂的患病率为8.9%。不同性别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组人群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患病率以及共患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患者中,至少有50%以上的患者合并患有其他二种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病和共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表明,年龄增长、农村地区、超重和肥胖、打鼾均为危险因素(OR1.00),其中肥胖者(BMI28.0)、超重BMI (24.0~27.9)相对正常体重(BMI 18.5~23.9)人群的OR值(95%CI)分别为4.33 (4.01-4.68)和2.16 (2.07-2.26);而体重过低(BMI18.5)为保护因素OR值(95%CI)为0.54 (0.45-0.66)。结论湖北省35~75岁居民"三高"慢性病率较高,超重和肥胖是影响"三高"患病和共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慢性病预防策略是进行"三高"共管,即对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而远离"三高",体重管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鄂南农村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鄂南农村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水平,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鄂南农村社区居民1641例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25.78%,其中男性为27.27%,女性为24.14%,男女差异无显著性(χ2=2.10,P﹥0.05);不同年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3,P﹤0.01),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体重指数(BMI)、腰臂比(WH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S)在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TG、WHR、BMI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FBS、TG、TC、TC/HDL-C、WHR、BMI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与FBS、TC、TG、TC/HDL-C相关。男女高血压危险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成人高血压、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参照1995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操作指南,随机抽取城市社区的20~92岁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2010年8—10月对北戴河区3 572人进行调查,其中有效资料为3 569份,有效率99.92%。高血压患病率为15.19%(男21.26%,女9.16%%)。超重、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总患病率分别为19.73%、30.38%和16.63%;不同体重指数(BMI)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61,P0.01)。随着BMI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按照BMI标准,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人群血糖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19.50%、25.74%和16.01%,不同BMI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98,P0.01),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人群。结论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往往共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控制体重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金山区15~70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15~70岁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的方法抽取金山区2个社区15~70岁居民945人开展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结果]上海市金山区15~70岁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3.2%,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002,P<0.01),随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的上升趋势明显.年龄、糖尿病、高血脂、腰围超标和高血压家族史为本区居民患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本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在高血压防制上要结合其流行特征,对具有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平湖市成人2型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平湖市1个街道8个镇≥18岁居民3 106人开展既往病史、家族史、烟酒史及运动情况调查,同时检测血糖、血脂,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和腰围等指标,并进行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平湖市≥18周岁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8.30%,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BMI、腰围、活动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成年人2型糖尿病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2型糖尿病患病率有关,糖尿病家族史(OR=9.30)、高血压(OR=1.64)、TG(OR=1.83)和BMI(OR=1.31)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平湖市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降低糖尿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武汉市城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流行特征及慢性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为有效开展慢性病防控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6—9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城区2 690名成年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和慢性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血压。采用SPSS 20.0进行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结果武汉市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69%,男性(27.24%)与女性(24.27%)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自报患病率为6.95%,女性患病率(8.30%)高于男性(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加自报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的知晓率分别为98.14%、84.28%、82.49%、57.25%。一般成人每日油、盐摄入量,超重判断标准,男性、女性中心性肥胖的判断标准全部知晓的仅11人(0.41%)。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知晓率均高于非患者;高血压患者腰围、每日盐油摄入量、超重的判断标准知晓率均低于非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每日盐摄入标准、超重判断标准的知晓率均低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应结合武汉市城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流行特征和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知晓情况,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引导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唐山市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的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2018年唐山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专项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2018.1-2018.12期间唐山市的常住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计算2型糖尿病患病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问卷10510份,唐山市成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41%,其中男性10.02%,女性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市区、山区、平原和沿海地区2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3.58%、8.57%、8.65%和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年龄增长、体质指数增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家族史者,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结论:唐山地区成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年龄、超重、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忠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4月利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忠县辖区内18岁及以上居民1 389人,进行现场调查和体格检查,对核心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将χ2检验选定的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忠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1 389人,检出高血压患者372例,粗患病率26.78%,年龄标化患病率26.70%;糖尿病患者111例,粗患病率7.99%,年龄标化患病率7.6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重指数(BMI)等级、是否腹部肥胖、是否为糖尿病和是否有高血压家族史等是我县18岁及以上居民患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重指数(BMI)等级、是否腹部肥胖、是否为高血压和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等是我县18岁及以上居民患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体质指数(BMI)超标、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家族史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年龄大、体质指数(BMI)超标和高血压患者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忠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远郊泥城社区40~70岁居民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泥城社区6个居委会40~70岁、居住5年及以上的居民共2 000人进行糖尿病患病率及糖尿病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完成调查1 856人,本社区40~70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2.7%,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0.2%;年龄、职业、是否吸烟、是否饮食控制、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自己是否患高血压、体重指数(BMI)及收缩压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浦东新区泥城社区居民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对于年龄大于40岁、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家族史人群、BMI指数超标、存在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居民应加强防范,作为社区全科团队重点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衢州地区居民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和特点.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衢州市1 730名30岁以上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同时检测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结果 衢州市3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40.17%(695/1 730),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Z=15.88,P<0.05);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44.77%,高于女性的37.41%(x2=9.15,P<0.05);城区高血压患病率为43.22%,郊区高血压患病率为46.32%,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84,P<0.05).本次调查中,血脂异常率为31.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慢性病家族史和身体质量指数(BMI)是其危险因素(OR=1.279、1.849,P均<0.05),而身体锻炼是其保护因素(OR=0.604,P<0.01).糖尿病患病率为4.86%,空腹血糖受损(IFG)发生率为8.09%,且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x2=13.65、26.47,P均<0.05).1 730例调查对象中,吸烟率为17.98%,其中男性为47.38%,女性为0.28%,不同性别吸烟率有统计学差异(x2=610.67,P<0.01).这次调查发现,超重率为30.46%,肥胖率为8.61%;城区居民超重率为25.14%,郊区居民超重率为29.35%,农村居民超重率为36.93%,不同区域的超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8,P<0.05);不同区域、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肥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4.99、3.56、1.61,P均>0.05).结论 衢州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和IFG发生率均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饮食结构不甚合理,因此应加强合理膳食与适量运动的宣传教育,改变居民生活方式,同时及早做血压、血脂、血糖筛查,以期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社区居民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社区≥15岁的1407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及空腹血糖等。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30.7%,男31.63%,女29.86%;其中≥35岁占35.4%,≥60岁为42.1%,且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病率10.95%,男11.10%,女10.81%,不同年龄组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18岁人群体质指数(BMI)≥24的占31.3%,BMI≥28的为15.7%,男性多于女性。超重、肥胖和血糖增高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该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和体重超重率等较明显高于国内调查数据水平,且高血压基本知识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江苏省太仓市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前期(IGR)的流行现状,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太仓市1,319名18~65周岁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留取空腹和餐后2h静脉血进行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不计已确诊的糖尿患者,太仓市居民T2DM的患病率为6.1%、IGR患病率为16.0%.在IGR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为4.09%、糖耐量受损(IGT)患病率为11.9%.IGR组和T2DM组分别同正常糖耐量组(NGT)组比较,腰围、臀围、体质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腹型肥胖、体质指数、糖尿病家族史是太仓市城乡居民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太仓地区的IGR患病率较高,社区全科团队应将年龄较大、男性、糖尿病家族史、BMI指数超标、腹部肥胖、患有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居民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16.
钱丹  王瑶  王贵德  齐秀英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1441-1442
目的 了解天津市某社区50岁~居民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天津市某社区50岁~居民共3 572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调查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7.6%,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6.8%和1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46,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糖尿病患病率不同(X~2=20.811,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呈增高趋势,70岁~人群患病率达20.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腰围、糖尿病家族史和高血压与糖尿病发生有关.结论 天津地区调查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应重视加强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居民高血压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现况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上海市浦东新区随机抽取15~80岁的社区居民5 927人,进行一般状况、生活方式及行为、家族史现况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SA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调查对象高血压患病率为31.3%,全国人口和世界人口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9.8%和19.1%,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控制年龄后,男女性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2χ=0.79,P=0.38),市郊人群患病率高于城区(2χ=5.14,P=0.02);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无高血压家族史者(2χ=142.8,P0.0001);高血压患者酱油、食盐和味精的摄入量及体质指数、腰臀比和腰围均显著高于无高血压者;这些因素中,年龄、居住地、家族史和肥胖与高血压有显著关联。[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年龄、居住地、家族史和肥胖可能是浦东新区居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高血压知识,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柳州市柳北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现况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流行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完善高血压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式,随机抽取柳州市柳北区4 233名15岁及以上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卫生部慢性病社区综合示范项目相关因素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0.76%,不同年龄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98,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以≥60岁年龄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最高,为59.74%。社区居民吸烟率为20.00%,经常饮酒率为5.33%,15岁及以上居民体重指数(BMI)为(22.84±3.82)kg/m2,超重率为25.94%,肥胖率为7.86%,超重肥胖率为33.03%。社区居民对每天人均摄盐量和高血压相关危害因素等基本知识知晓率为45.31%。结论柳州市柳北区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高年龄、高血脂是高血压患病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居民糖尿病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人群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方法,抽取银川市5个社区≥20岁常住居民2 569人,全部受试者接受专科医生体格检查和空腹血糖及血脂检测。结果糖尿病患病率为4.31%,IFG患病率为8.78%。男、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4.63%和4.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P0.05)。糖尿病患病率和IFG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升高的趋势(χ2=85.68,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冠心病史、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为糖尿病可能的危险因素(OR均1),体育锻炼(OR=0.62)和高密度脂蛋白(OR=0.23)为保护因素。结论应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社区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海珠区≥60岁的居民(2 925人)抽样进行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据2 925人中,高血压患病率为49.71%,标化率为47.28%;其中女性为53.45%,男性为4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74,P0.05)。患病率随年龄、体重指数(BMI)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随人均月收入水平的增加和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呈降低趋势。中心性肥胖者患病率高于非中心性肥胖者(χ2=76.780,P0.05)。有家族史者患病率高于无家族史者(χ2=40.867,P0.05)。独居者患病率高于非独居者(χ2=16.171,P0.05)。高血压患者中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的患病率高于血压正常者(P0.05)。结论海珠区社区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影响因素有家族史、低学历、低收入、女性及独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