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侧入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Pipki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侧入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Pipkin骨折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19~43岁,中位数30岁;左侧6例,右侧7例。均为闭合性损伤。Pipkin分型,Ⅰ型8例、Ⅱ型5例。随访观察术后骨折愈合及患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3例患者,股骨头骨折均获得解剖复位,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0~48周,中位数36周;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3年,中位数25.5个月。参照Thompson-Epstein评价系统评价患髋功能,优7例、良4例、可2例。结论:前侧入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PipkinⅠ型、Ⅱ型骨折,骨折可获得解剖复位,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髋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外侧柱合并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合并后柱骨折和外侧柱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30例患者随防11~2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6~22周,平均18.5周;末次随访HSS评分81~93分,平均84分;术后Rasmussen评分14~18分,平均1 6.3分。结论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外侧柱合并后柱骨折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显露从而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整及良好的力线、坚强内固定的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富血小板血浆(PRP)对股骨颈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集的12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使用空心钉内固定联合PRP体外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并对术后6个月、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5±1.14个月(P0.05);治疗组患者中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分别为2例、4例,低于对照组的5例、7例(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分别为80.28±2.43、94.22±1.26,高于对照组的69.31±3.47、83.38±2.01(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能够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减少骨折的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有助于术后髋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43例,后外侧入路复位固定外踝及后踝骨折,联合内侧入路复位固定内踝骨折。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观察骨折的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疼痛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5~110 min,平均为(87.1±14.2)min.术后住院时间为7~30 d,平均为(19.1±6.7)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为(15.0±6.7)个月。术后3例出现伤口感染,1例局部皮肤坏死、钢板外露,经治疗后恢复良好。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未出现骨折再移位、内置物松动或断裂、内固定失败、神经损伤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所有患者均恢复到正常的步行功能状态,且无需借助辅助工具。根据Baird-Jackson评分标准评定:优29例,良10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90.7%.结论:采用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具有手术创伤小、显露充分、复位容易、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直接前方入路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采用直接前方入路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62~89岁,中位数73岁。左侧9例,右侧14例。按骨折AO/OTA分型,A2.3型16例、A3.3型7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85min,中位数56min。术中出血量80~200mL,中位数130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6个月,中位数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9~12周,中位数10周。术后5个月,本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84.83±14.03)分,优13例、良6例、差4例。术后2例螺旋刀片退出<1cm,嘱患者患肢不负重至骨折愈合,骨折愈合后股骨颈短缩<1cm;1例螺旋刀片退出>3cm,取出螺旋刀片,骨折畸形愈合,残留髋内翻畸形。均未发生感染、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直接前方入路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好,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2月收治的28例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对位良好者仅予以骨牵引6周,4例行关节内游离小骨折块摘除术,1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9例行骨折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结果:28例患者术后6个月内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根据Epstein疗效评介标准,优9例,良13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78.57%。结论:早期诊断,术前对骨折进行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及固定,以及适当扩大切开复位指征,对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极为重要。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入路应根据其分型及复位后影像学的表现而定,提倡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Pipki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17例Pipkin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患者死亡,无手术后感染、发热等并发症,患者中优7例,良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0.59%。结论:可吸收螺钉在Pipkin骨折的应用,有利于手术的治疗及术后恢复,促进骨愈合,且不需进行二次手术取出,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采用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41~76岁,中位数53岁。左侧11例,右侧8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Lange-Hanson踝关节骨折分型为旋后外旋型Ⅲ度12例、旋前外旋型Ⅳ度7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20个月,中位数1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0周,中位数16周。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本组(80.4±15.6)分,优13例、良4例、可2例。结论: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骨折愈合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1~68岁,中位数45.5岁;均有踝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骨折分型为KlammerⅡ型18例、KlammerⅢ型22例,KlammerⅡ型者Die-punch骨块直径均≥2 mm;均合并外踝骨折。观察骨折复位和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9个月,中位数16.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3~25周,中位数18.5周。术后6个月CT检查示关节面解剖复位31例、功能复位4例、移位>2 mm 5例。关节面复位较差的5例中,2例出现足趾屈趾畸形,采用肌腱延长术治疗后好转;其余3例未做特殊处理。均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参照Tornetta等提出的Pilon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23例、良12例、差5例。结论:对于Die-punch骨块直径≥2 mm的KlammerⅡ型和KlammerⅢ型后Pilon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复位、愈合较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配合中药3期辨证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中药3期辨证治疗。术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情况,并观察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2组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坏死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配合中药3期辨证治疗能够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应用改良髋关节前方入路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30例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愈合情况、并发症状况和Harris评分,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统计两种类型骨折患者的相关项目计量均值,患者手术时间(67.3±5.6、68.1±4.9)、术中出血量(262.3±64.2、260.8±54.7)、住院时间(13.2±2.3、13.4±1.9)、随访时间(24.1±0.2、24.0±0.3)、愈合时间(15.2±0.2、15.3±0.1)。患者的Harris评分统计,30例患者中优良例数27例,优良率为90.0%。未见并发症。结论:采用改良髋关节前方入路治疗股骨骨折患者,手术效果明显,创伤小,愈合率高,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并且并发症少,治疗具有加高安全性,适用于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骨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KlammerⅡ、Ⅲ型后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18例闭合性后侧Pilon骨折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28~61岁,中位数40岁;车祸伤8例,扭伤10例;KlammerⅡ型7例,KlammerⅢ型11例;左侧11例,右侧7例;18例均合并外踝骨折,6例合并内踝前丘骨折。均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切口愈合、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24个月,中位数20个月。所有切口均愈合良好。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7~11周,中位数9周。至术后12周时所有患者均已完全负重。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86~94分,中位数90分;优14例,良3例,一般1例。未发生腓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失效。结论: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KlammerⅡ、Ⅲ型后侧Pilon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置入可吸收螺钉及带线锚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三角肌入路的小切口内固定治疗16例肱骨大结节骨折,同期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20例肱骨大结节骨折。结果:可吸收螺钉及带线锚钉内固定组、解剖型钢板组疗效评价优良率分别为87.5%、85%。可吸收螺钉及带线锚钉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明显少于解剖型钢板组。结论:经三角肌入路置入可吸收螺钉及带线锚钉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可早期进行锻炼、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科脱位入路技术治疗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髋臼后壁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患者12例,采用外科脱位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2~4个月后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5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2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5.7个月。依据Fhompson-Epstein评分评价疗效,优7例、良3例、可1例、差l例。术后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经口服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及养血止痛丸治疗,病情得到控制;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例。无感染、异位骨化、髋关节再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外科脱位入路技术治疗髋臼后壁合并股骨头骨折,能使骨折端达到解剖复位,使患者早期恢复患肢髋关节功能活动,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后Pilon骨折15例,采用后外侧入路应用支撑钢板固定后踝骨折,根据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价标准判定骨折复位质量及采用AOFAS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无胫后神经麻痹,腓骨长短肌腱无激惹现象。骨折愈合平均时间13.5(12~16)周。术后第3天根据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价标准判定骨折复位质量。关节面解剖复位14例,一般复位1例。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平均89(80~100)分,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3.3%.结论:对于后Pilon骨折,尤其伴有腓骨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应用支撑钢板固定治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联合阻挡钉技术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下肢长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股骨骨折12例,胫骨骨折18例。30例患者均应用交锁髓内钉联合阻挡钉技术治疗,随访骨折愈合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 ~ 24个月,平均1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其中6例患者在术后4 ~ 6个月时发现骨痂生长情况欠佳,予动力化治疗后获得骨性愈合。结论:交锁髓内钉联合阻挡钉技术治疗下肢长骨骨折中,具有维持骨折复位内固定坚强、钉–骨复合体稳定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等特点,可为骨折愈合和早期功能锻炼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手法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GardenⅢ、Ⅳ型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04年-2009年共采用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微创治疗6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l49例获骨性愈合,4例不愈合,3例股骨头坏死。4例于术后2周内死于内科疾病,死亡病例均为年龄超过85岁患者。骨折愈合者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60~100分。术后髓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4.64%。结论:在c臂机透视下手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方法简便,复位固定可靠有效,可早期进行患肢功能练习,避免各系统疾病及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空心螺钉内固定+PRP基础上,增骨Ⅰ,Ⅱ,Ⅲ号方序贯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分为A组(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PRP+增骨汤序贯疗法)和B组(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PRP)。其中A组31例,B组29例。定期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术后第3,6,12,18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A组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不愈合率均低于B组,术后第3,6,12,18个月A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PRP辅助治疗基础上,增骨汤序贯疗法联合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效果更佳,能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髋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手法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GardenⅢ、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微创治疗60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9例获骨性愈合,4例不愈合,3例股骨头坏死,4例于术后2周内死于内科疾病,死亡病例年龄均超过85岁。骨折愈合者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60~100分。术后髓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4.64%。结论:在C形臂X线透视下手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方法简便,复位固定可靠有效,可早期进行患肢功能练习,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应用AO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O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系统固定48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评价其骨折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及优点。结果:43例获随访患者经6—22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骨折延迟愈合伴防旋髋螺钉切出1例,髋内翻1例,股骨颈螺钉松出2例。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达93.02%。结论:闭合复位下PFN固定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应力分布分散,适合早期功能锻炼,愈合效果好等优点,是股骨转子周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