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了解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级响应期间疫点空气消毒的开展及消毒方法的使用状况。方法 采用调查表形式对疫点空气消毒基本信息、消毒方法等进行信息收集并分析。结果 共有57家疾控中心进行了615次空气消毒处置。消毒处置场所以病家为主,占87.31%。消毒方法包括消毒剂消毒和紫外线消毒2种,以消毒剂消毒为主,占98.67%。消毒剂使用方式有常量喷洒和超低容量喷雾2种,以超低容量喷雾为主,占63.43%。所使用消毒剂有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和含氯消毒剂,在超低容量喷雾法中,消毒剂使用以过氧化氢为主,占39.22%。规范开展消毒处置249次,规范率为41.02%。结论 消毒方法仍以消毒剂喷雾消毒为主,空气消毒存在一定比例的不规范,今后还需加强疾控中心消毒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及物资储备。  相似文献   

2.
〖HT5”H〗摘要 目的 了解济南市托幼机构消毒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对策。方法 问卷调查与现场查看相结合。结果 87.27%的托幼机构开窗通风加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空气;99.89%的使用含氯消毒剂;2.30%的托幼机构使用量具配制消毒剂;消毒时对作用时间计时的占91.13%;物体表面每天消毒1次、2次、3次、4次及以上和每周1~3次分别为47.43%、15.44%、27.38%、5.58%、4.16%;93.98%用擦拭消毒法;使用蒸煮、电子消毒柜、化学消毒剂消毒餐饮具的分别占43.26%、54.65%、1.10%。结论 济南市托幼机构消毒状况整体良好,但存在消毒不规范现象,需要制定相应规范指导托幼机构消毒。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源地消毒现状,以便更科学有效地加强防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地区疫源地消毒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该地区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共实施疫源地终末消毒71次,随时消毒9次。疫源地消毒对象主要有墙体、室内空气、地面、物体表面以及对人体直接消毒。所使用的消毒剂以含氯消毒剂为主,有效氯浓度>1 000 mg/L者为65次,占终末消毒总次数的79.01%。结论 该地区在新冠肺炎暴发前期,由疾控中心实施终末消毒较频繁,使用消毒剂浓度偏高,应总结经验,科学实施有效的消毒。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紧急上市消毒剂的情况。方法 通过网上信息平台,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紧急上市消毒剂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紧急上市消毒剂306种,主要有效成分包括乙醇、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和过氧乙酸,分别占78.64%、12.27%、1.36%和0.45%。在全国消毒产品网上备案的消毒剂153种。消毒剂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深圳、惠州等珠三角地区。结论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紧急上市消毒剂种类较多,应加强紧急上市消毒产品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JP2〗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荆州城区不同场所消毒措施及其效果,指导科学消毒。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自然菌的方法,对收治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患者家庭和集中隔离点开展现场消毒效果评价。结果 在上述场所依据国家指南和规范进行环境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以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为主。消毒前,各类场所中自然菌检出率较高的物品有水源开关、电器开关按键和门把手等接触频次较高的物品。消毒后,各类场所采集的环境标本均未检出自然菌。结论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采用科学消毒,合理使用消毒剂,即能有效达到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有关消毒剂使用的舆情,指导科学消毒。方法 通过相关网络媒体,以“消毒剂”为核心关键词检索,收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关消毒剂使用的信息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消毒剂相关舆情信息27 521 066条,统计分析得到有关消毒剂使用的主要态度。消毒剂的使用需求方面主要聚焦使用方法、消毒剂安全、携带存储和消毒剂种类选择。权威机构发布的《消毒剂使用指南》等科普图文引发广泛关注,获得较高赞扬|舆论聚焦的消毒通道、城市消毒等过度消毒行为引发热议,及时的科学指导有效纠偏。结论 通过舆情监测和分析,有助于及时发布有针对性的消毒指导,降低疾病感染风险,及时纠正不科学防控行为,避免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观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臭氧床单位消毒机对医院病房床单位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效果评价方法,对床单位臭氧消毒机的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国产某品牌床单位臭氧消毒机,以臭氧浓度≥500 mg/m3,对使用中病房床单位消毒后,对自然菌杀灭率均达到99.0%以上;消毒前后,该医院病房床单位表面未检测到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病房床单位采用专用床单位臭氧消毒机进行消毒,可使床单位卫生质量达到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了解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4月,采用现场采样、现场消毒试验和模拟现场消毒试验的方法对天津市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农贸市场、机场、港口码头、冷库、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重点场所采集的1 410份样本开展36次消毒效果评价。结果 消毒效果评价总体合格率为94.44%(34/36)。对物体表面上的自然菌杀灭对数值均>1.00,98.91%的样本对物体表面上的指示微生物杀灭对数值>3.00。不同场景下的物体表面指示微生物杀灭对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天津市部分重点场所消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保洁工作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隐患及对策。方法 通过强化培训和管理方式,对某医院疫情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保洁人员防控保洁知识技能进行逐层强化培训并进行考核。结果 经逐层培训后,保洁人员七步洗手法合格率为90.00%,消毒液配制合格率为80.00%;经强化培训后,该医院在岗保洁人员七步洗手法合格率为100.00%,消毒液配制合格率为99.06%。结论 在新冠肺炎期间,保洁工作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隐患,经强化培训明显提升保洁人员工作合格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了解某医院环境卫生消毒效果,以便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方法 通过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某医院连续3年消毒效果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2018-2020年共采样751份,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为97.87%。以使用中消毒剂卫生合格率最高,透析用水卫生质量合格率最低。2018-2020年连续3年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依次为98.46%、96.78%和100.00%。结论 该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及日常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整体较好,需要加强薄弱环境消毒管理。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评价社会有害生物防制(PCO)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于2020年8月对国内11家PCO公司人力资源、消毒器械、消毒剂和防护用品的储备利用及环境消毒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该11家PCO公司共参与环境消毒2 648次,出动消毒人员40 079人次。消毒总面积达98万平方米,预防性消毒占55.7%,终末消毒占44.3%,消毒效果均达到自然菌杀灭率≥90%的指标要求。各种消毒器械平均使用率为58.3%,其中气溶胶喷雾器的使用率最高达66.1%,占其储备量的2/3;储备的各种消毒剂的平均消耗率达84.3%。消耗率最高的消毒剂是过氧乙酸,消耗率达100.0%。储备的防护用品平均消耗率为88.2%,防护服消耗率达100.0%。结论 国内PCO公司具有协助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环境消毒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皮肤消毒剂以及皮肤洗消产品应用情况,以便加强对皮肤消毒产品的管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山东省部分二级和三级医院皮肤消毒产品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山东省辖区内107家医院2015-2016年皮肤消毒剂使用情况。所调查的医院皮肤消毒产品以含碘类消毒剂和醇类消毒剂为主,少部分医院使用季铵盐类产品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不同级别医院手术室中手的洗消产品配备情况无明显差异;但二级医院ICU使用肥皂洗手明显高于三级医院。结论 本次调查的山东省107所医院使用的皮肤消毒产品以含碘消毒剂和含醇消毒剂为主,但洗手产品仍需进一步规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空气消毒和相关管理现状,为相关法规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所医院的空气消毒方法、重点部门消毒现状以及空气菌落数监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医院根据不同环境采用了适宜的消毒方法。10%医院选用消毒剂,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上存在问题;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清洗率68.4%;52.6%医院未安装集中空调配套空气消毒装置;普通手术室空气消毒后自行监测率71.4%,感染住院病房终末消毒后监测率为55%。结论 医院应根据环境条件和人员流动情况来选择空气消毒方法,参照现有国家标准使用消毒剂,加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管理,洁净手术室和感染高风险部门等应定期或及时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比较酸性氧化电位水和氯己定醇手消毒剂卫生手的消毒效果。方法 纳入非手术科室医疗工作人员194人,随机应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或氯己定醇手消毒剂消毒。受试对象手卫生采用“七步洗手法”,在使用消毒剂卫生手消毒前、后分别进行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和微生物培养法检测消毒效果。结果 90人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104人使用氯己定醇消毒剂卫生手消毒,2组受试者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和微生物培养法检测结果一致(P=0.655),酸性氧化电位水组消毒合格率为76.67%,氯己定醇组消毒合格率为75.96%,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909)。结论 2组手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基本一致,可在临床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研究季铵盐类消毒剂对物体表面滞留消毒效果,以探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打包台表面消毒频次。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和细菌培养法,对某季铵盐消毒巾擦拭CSSD打包台表面滞留消毒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该医院CSSD打包台面污染超标率达85%以上。采用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30 s后,依据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结果,使得打包台面卫生质量合格率达到82%;消毒后1、2、3 h,卫生质量合格率仍维持在73%、53%和43%。结论 CSSD打包台需要在每班次进行清洁消毒,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巾擦拭消毒可保持CSSD打包台1个班次(3 h)的清洁质量合格率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比较三种消毒剂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物体表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的消毒效果。方法 将ICU物体表面随机分组,分别采用75%酒精、含氯消毒剂或复方双链季铵盐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对消毒后不同时间进行采样并检测CRE污染情况。结果 用复方双链季铵盐消毒剂组对ICU物体表面消毒后0.5、1.0、2.0、4.0和6.0 h CRE检出均与消毒前有统计学差异;用复方双链季铵盐组在桌面、呼吸机、监护仪、地面、电脑健盘、门把手和其他物体表面消毒前与消毒后6 h CRE检出有统计学差异,而75%酒精消毒剂组、含氯消毒剂组对不同物体表面消毒前与消毒后6 h CRE检出无统计学差异;用复方双链季铵盐消毒剂组的消毒前及消毒后6 h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低于其他两种消毒剂。结论 复双链季铵盐消毒剂对物体表面CRE消毒效果优于酒精消毒剂和含氯消毒剂,对医院多重耐药菌,特别是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防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根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实际环境的特点及洁净度控制要求,优选出适合PIVAS的消毒剂及最佳消毒方案,保证静脉输液配置的安全。方法 通过对医院及制药企业常用消毒剂的性质及应用范围进行筛选分析,将初步筛选出的5种消毒剂分别用于PIVAS消毒,并对消毒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5种消毒剂消毒效果均达到国家标准,每15 d交替使用1次的方案为最佳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控制配置洁净区的洁净度,又能最大限度降低细菌耐药现象的产生。结论 0.2%过氧乙酸消毒液、0.1%新洁尔灭、75%酒精消毒液适合作为PIVAS配置洁净区消毒剂使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洁净区采用安全高效的清洁消毒方法,才能保证输液配置环境的安全,提高医院的静脉输液质量,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和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评价3种消毒剂用于献血者皮肤消毒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择100名献血者,将同一人的同侧手臂内侧分为3个区域,分别使用不同消毒剂进行消毒,比较消毒前后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使用2%碘酊+75%酒精脱碘方法消毒后菌落数为(0.56±0.03) cfu/皿,合格率为97.0%;含0.55%碘伏的棉棒消毒后菌落数为(0.89±0.05) cfu/皿,合格率为96.0%;使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后菌落数为(0.38±0.03) cfu/皿,合格率为98.0%;3种消毒剂消毒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消毒剂均可达到皮肤消毒效果标准要求,使用0.55%碘伏的棉棒和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操作更为简便,适用于献血者皮肤表面消毒。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评估新冠肺炎患者所在负压病房的物体表面核酸检测实际价值及其消毒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评估某医院新冠肺炎患者入住的负压病房物体表面核酸检测及其消毒有效性。结果 消毒前住有新冠肺炎患者的负压病房内多处物体表面检出新冠病毒核酸,经采用有效氯浓度为2 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后,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结论 新冠肺炎患者所在负压病房物体表面存在病毒污染,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可有效清除污染,提示消毒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了解某医院病房保洁员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在线调查问卷对2018年12月25-26日期间在岗的全部71名病房保洁员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该院保洁员工龄中位数为8个月,60%以上的接受培训频次至少2次/月。环境物体表面清洁频次、分区、工作流程及严禁重复浸泡的知晓率>90%。高度风险区域保洁员对高频接触表面日常清洁频次知晓程度明显低于中度风险区域保洁员(P=0.031),但对清洁消毒流程的知识掌握程度明显较高(P=0.023)。47.89%的保洁员对使用后抹布的处理流程不明确,90.10%的保洁员了解床单元清洁消毒顺序原则,33.80%的保洁员不清楚消毒液配制比例。结论 保洁员环境清洁消毒知识知晓情况较好,对隔离知识掌握不足,保洁公司需细化标准操作流程,改进培训方式,加强对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