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林国华教授针灸分期论治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经验。林国华教授总结其病机为精亏髓乏,元阳虚衰,谨遵"从阳引阴"之法,通调任督,重用阳经,分期结合辨经、辨位论治。口腔期阳明失约,面瘫舌痿,治疗以泻为用,重取阳明;吞咽期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治以沟通表里,疏利少阳;食管期阳明脉虚,浊气不降,故以补为用,通补阳明。辅以针刺运动疗法,妙用岭南火针,为临床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林国华教授针刺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经验。认为本病病机为脾肾亏虚、气血不足、筋肉失养。治疗谨守病机,重调脾肾,总结出头穴重刺、补益髓海,三阳同治、非独阳明和调气为先、从肺治痿的治疗思路,临证治疗常结合穴位埋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林国华针灸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经验撷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林国华教授针灸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经验,并对典型医案进行介绍.林国华教授认为本病多因少阳经气厥塞所致,提倡尽早针灸干预,治病求本,谨守"少阳暴厥"之病机,谨遵"疏解少阳,通耳开窍"之法,临证必用听宫,主取少阳经穴,辅予辨经取穴,巧施发蒙针法与气流灌耳法,妙用岭南火针疗法,必要时调气调神、加取募穴,共奏通耳复聪之效.  相似文献   

4.
林国华教授认为,地仓可通过调畅阳明经、任脉、阳跷脉气血,补益髓海,通络脑窍,治疗血管性痴呆,其机制可能与地仓可激活中央前回及额叶,调控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影响皮层的可塑性相关。林国华教授运用地仓治疗血管性痴呆强调取穴准确、针感要强、针刺运动、透穴刺激、联合刺激5个原则。该文介绍林国华教授应用地仓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总结林国华教授基于“通督调神,养肺清胃”理论,治疗岭南地区烟草依赖的经验,并对典型医案进行介绍。林国华教授认为本病基本病机在于烟毒可侵扰脑府元神,亦可引起肺阴受损,胃肠热盛,炼液成痰,痰蒙神窍。临证以百会、印堂、列缺、合谷为针刺主穴,以宁心安神,扶正祛邪;耳穴压豆神门、肺、胃、内分泌、皮质下、交感、口,以调理脏腑功能,减轻戒断症状;配合心理疏导,树立信心,提高戒烟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耳鸣耳聋是耳科中的顽疾、难疾,本研究总结林国华教授运用综合针法治疗耳鸣耳聋的经验。林教授认为耳鸣耳聋患者常为“上实下虚”,实证主取手足少阳经,辅以辨证论治;虚证主取手足少阳及足少阴肾经,再配以任脉及辨证论治。病程较久者辨证配以募穴。重视耳周针刺手法——发蒙针法的运用,巧妙将普通针刺、火针和埋线等治疗手段综合运用,使配穴不受体位的影响,腹背相应,阴阳相合。  相似文献   

7.
<正>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一种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耳内胀闷堵塞为特征,常伴耳痛、耳鸣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该病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感染造成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出现负压有关[1]。急性OME部分患者可在3个月内自愈,  相似文献   

8.
总结林国华教授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经验,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介绍。林国华教授熟练运用传统针灸理论及古典针法,形成了经络辨证与特色针刺手法相结合的诊疗体系,发挥动刺针法优势,并将原络配穴、"菀陈则除之"以及标本根结等理论融合到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中,获效颇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龈交穴点刺放血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痔疮患者在上唇系带中寻找阳性反应点,局部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对准阳性反应点点刺放血1~3滴.7天治疗1次,一般治疗1~3次,半年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4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3%( 20/21).结论:龈交穴点刺放血治疗痔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医杂志》2017,(2):160-161
介绍林国华教授临床运用发蒙法的经验。林国华教授对于古代文献颇有研究,善于从中发现有价值的针刺治疗方法并运用于临床,发蒙法就是其中之一。此法最早见于《灵枢》,主要内容是深刺听宫穴,然后双手捏住鼻窍同时鼓气,使针感达到耳和目,主要用来治疗耳和目相关的疾病。临床少见此法的运用,文献报道亦较少见。林国华教授在治疗耳鸣耳聋时将发蒙法加以运用并改进,取得较好疗效。此法还可用于耳病、高血压、癔病等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张家维教授临床运用素髎穴经验撷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军  张家维 《中国针灸》2005,25(11):787-789
素(骨戮)为督脉第25个腧穴,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各种鼻疾.张家维教授根据古代医籍有关素髎功效的记载,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创造性地扩大了素髎穴的临床运用,并配合独特的飞针疗法,治疗小儿多动症、面部三病症及一些下焦病症,应手取效.  相似文献   

12.
总结林国华教授采用穴位埋线和针刺方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经验。林国华教授在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因病机及证治原则时,注重病机有虚实之分,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辨证分型主要分为分为肝胃不和、湿热中阻、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络瘀阻五个证型,其治疗应注意分型论治,同时注重缓解期治疗和调养。具体治疗时,在胃脘不适发作期运用针刺治疗,缓解期作穴位埋线治疗调养。  相似文献   

13.
冀振华  王立  李家庚 《新中医》2007,39(6):68-70
李培生是湖北中医学院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医承家学。广撷博采,历经70余年临证与创新,在学术上自成体系。笔者通过学习李教授诊疗经验,归纳其临床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安莉教授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撷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晓军 《中国针灸》2005,25(9):651-653
介绍张安莉教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经验.张安莉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并创出浅刺上眼睑、针刺背俞穴和平衡取穴等方法,再配以改良烧山火及火针等治疗手段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由于妊娠期的生理变化,使许多疾病的诊断和处理难度增加。林国华教授运用针灸之法治疗妊娠期"石淋""痹病""乳蛾""岔气"等疾病取得良好效果。文章通过对林国华教授针灸治疗孕期合并非妊娠相关典型病例进行介绍,并对其临床心得进行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6.
王居易四关穴临床应用经验辑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亮  解越  周炜 《中国针灸》2013,33(3):255-257
介绍王居易应用四关穴的临床经验.通过归纳四关的源流,认识四关的发展历程,总结历史上有关四关穴功用的论述,结合王居易老师多年临床实践,论述四关穴疏散外风、平息内风、搜一身百节之风、调整经络紊乱的四方面功能,对其功用的病机进行分析,并附病案详细介绍王居易老师诊察经络、调整经络、应用四关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李忠仁,1942年9月出生,上海市人。1967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1981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高级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班,后在著名针灸学家邱茂良教授门下深造。1994年2月至1996年3月,作为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赴美。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8.
林国华认为良性甲状腺结节多因气、血、痰等郁结颈部所致,治宜益气活血,化痰散结。辨经主取多气多血之阳明,运用“以突治突”理念,主取“突穴”,包括挑刺天突、扶突、水突的“三突穴”及阿是穴,火针点刺肘尖、外踝尖、阳陵泉尖、巨骨尖的“八尖穴”。重视入络配穴,取颈部的“入”穴与远端络穴相配,以水突配丰隆、扶突配偏历,表里同治,远近相求,辅予膻中穴调气解郁散结,共奏行气活血、化痰散结之效。附医案以佐证。  相似文献   

19.
李益忠  庄灿 《江苏中医药》2004,25(11):12-13
周培郁教授系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年,学验俱丰,尤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见长。笔者有幸随师临诊,收益匪浅,现将周教授治疗慢乙肝的心得点滴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0.
牛生录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耳鼻喉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临床经验丰富,余有幸随师临诊处方,受益匪浅,现撷其要者,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