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丁苯酞胶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胶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为缺血性脑卒中组,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38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4 ml,检测血清25(OH)D、Cys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根据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90 d 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水平,分为预后良好组(≤2分)和预后不良组(>2分)。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25(OH)D、Cys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增加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ys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90 d后有1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2组各60例,对照组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连续治疗14d,根据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7d、14d,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67%(5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44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具有良好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冰  吕关健 《现代保健》2012,(8):125-126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发病72h内住院的5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常规治疗:阿司匹林口服,胞二磷胆碱钠静滴;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疗程均15d,在治疗后测查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0例。入院后抽取次日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脂指标和血清HbAlc水平,分为HbAlc升高组(6.4%)和HbAlc正常组(≤6.4%)。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90 d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情况。结果 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HbAlc正常组130例,HbAlc升高组50例。性别、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既往脑卒中史、卒中后肺部感染、TC异常、HDL-C异常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Alc升高组患者NIHSS评分、入院mRS评分、出院mRS评分、出院后90d mRS评分均明显高于HbAlc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分析显示,血清HbAlc水平与NIHSS评分、入院mRS评分、出院mRS评分、出院后90 d mRS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血清HbA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明显相关且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脑卒中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患者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扬中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于脑卒中发生6 h内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溶栓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均持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和神经功能,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Barthel指数更高(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Barthel指数情况、临床疗效,并测定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血脂水平,监测治疗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清hsCRP、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出现显著改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67,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安全有效,且显著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钙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protein,CRP)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影响,探讨其在进展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2周后观察血清CRP及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CRP水平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CRP水平及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丁苯酞可显著降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RP浓度,对进展性脑卒中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普罗迪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该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和治疗组(72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胞磷胆碱0.5g/d,治疗组给予普罗迪5mL/d,两组均以10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7.6%;治疗组总有效率84.7%,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10d后NIHSS评分下降明显(P<0.05),在治疗90d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降至(4.75±1.82)分和(3.83±1.39)分,治疗组的降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偶有头痛、皮肤过敏症状,较轻微,且随用药时间延长而消失,无需处理。结论普洛迪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优化管理模式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治疗效果、治疗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2018年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执行急诊优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救治时间、6个月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救治行优化管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救治效率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3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收治的68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初始2 d阿加曲班15 mg/h,24 h持续静脉泵入,其后5d 10 mg,2次/d静脉滴注。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血清Hcy和t-PA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cy和t-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cy和t-PA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无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并结合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治疗前后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剖析尼莫地平和丁苯酞两种药物方案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功效以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茌平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VD患者60例,按住院治疗次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选用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选用丁苯酞胶囊(NBP)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水平、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总身体健康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 5、4.043 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MoCA、ADL以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oCA、ADL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是我国自主开发制造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类药物,目前已有大量研究确认该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同时,与尼莫地平对比,NBP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PS)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NIHSS与BI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36%vs 83.64%)(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雌二醇(E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的改善PS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中IL-6、hs-CRP水平,提高血清E2水平,达到降低炎症反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龙巧玲 《现代养生》2023,(10):771-773
目的 探究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实施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20例,根据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肢体肌力、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vs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下肢肌力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肌力的恢复,且并发症较少,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丁苯酞与尿激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联用效果,并对该疗法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丁苯酞,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在活动功能改善情况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缺损功能状况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 0,P&...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肌氨肽苷联合醒脑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于2016-01~2017-12期间到我院住院治疗的13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69)与观察组(n=69)。在常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肌氨肽苷治疗,观察组加用肌氨肽苷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脂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及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就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给予肌氨肽苷联合醒脑静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减少对神经功能造成的损伤,改善血脂指标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当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TO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缺血性脑血管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4d。采用NIHSS评分及BI评分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降低,BI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第14天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TOBS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钱江 《智慧健康》2023,(14):69-72
目的观察丁苯肽注射液联合真方白丸子汤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于2021年1-12月接诊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取常规治疗联合真方白丸子汤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取丁苯酞注射液+对照组治疗方式(常规治疗+真方白丸子汤)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分数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数、简易精神状态评分以及实验室指标和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之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更低(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简易精神状态(MMSE)评分对比中,治疗前两组以上分数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分数低于对照组,Barthel分数和MMSE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指标和D-二聚体(D-dimer)指标比较中,两组治疗前同样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指标较对照组更低,D-dimer指标较对照组更高(P<0.05)。在临床治疗结果对比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真方白丸子汤加入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常规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和预后,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单独采用真方白丸子汤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黄河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9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改善脑代谢及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治疗后较治疗前Barthel指数有所提高,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降低,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高于对照组的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给予丁苯酞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缺损方面改善明显,同时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