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90例,体外循环术后依据AKI诊断及CRRT指征将其分为AKI行CRRT 77例(CRRT组)、无AKI未行CRRT 613例(非CRRT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AKI行CRRT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术前血胱抑素C升高比例、血肌红蛋白升高比例、血肌酐水平及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输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胱抑素C升高(OR=2.213,95%CI:1.006~4.868)、红细胞输注量大(OR=2.161,95%CI:1.705~2.738)、体外循环时间长(OR=1.221,95%CI:1.150~1.295)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AKI行CRRT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血胱抑素C水平升高、体外循环时间长及术中红细胞输注量多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易发生AKI,需行CRRT。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氏手术患者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孙氏手术的85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此类患者临床围术期输血情况分为常规输血组(输注红细胞≤8 U,n=47)和超量输血组(输注红细胞8 U,n=38),对2组患者围术期超量红细胞输注相关危险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氏手术患者围术期超量红细胞输注的危险因素是体外循环总转机时间(OR=1.022,95%CI:1.010~1.035,P0.001),保护因素为高血压(OR=2.883,95%CI:1.046~7.944,P=0.041)。超量红细胞输注对此类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有显著影响(P=0.028)。结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氏手术患者的术中体外循环总转机时间越长,其超量红细胞输注风险越高;术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围术期超量红细胞输注风险较低。超量红细胞输注能够增加此类患者的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AAD)常伴有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本研究目的是阐明术后重度急性肾损伤与AAAD的累及特性之间的关系,为围术期预防急性肾损伤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保留有主动脉CTA影像学资料的174例AAAD患者,根据KDIGO制定的标准,将患者分为重度肾损伤组(AKI 3期)和非重度肾损伤组(无AKI、AKI 1期及AKI 2期),通过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和主动脉CTA影像学资料,将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4例AAAD患者术后发生重度AKI 32例(18.4%),其中15例(46.9%)需要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肌红蛋白、术后肌红蛋白、术前肌钙蛋白、术后PLT计数、术中输注血浆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24 h PLT输注量、术前肾脏低灌注、股动脉插管、肾动脉假腔比例、双侧肾动脉累及程度、双侧髂动脉累及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肌红蛋白(OR=1.003,P=0.003)、术中输注血浆量(OR=1.002,P=0.001)、术前肾脏低灌注(OR=2.628,P=0.025)、股动脉插管(OR=3.726,P=0.002)、左肾动脉累及程度2级(OR=7.910,P<0.001)、左肾动脉累及程度3级(OR=3.548,P=0.015)、右肾动脉累及程度2级(OR=5.543,P=0.001)、右肾动脉累及程度3级(OR=4.574,P=0.016)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重度AKI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肌红蛋白、术中输注血浆量、术前肾脏低灌注、股动脉插管、双侧肾动脉累及程度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重度肾损伤的危险因素,重度AKI患者院内病死率以及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持续时间和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2月到2017年4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接受孙氏手术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在手术中记录。急性肾损伤的定义基于KDIGO标准。结果:最终分析817例连续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总发生率为37.3%(n=305)。平均年龄(48.3±11.4)岁;73%是男性。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00.1±51.3)min。住院死亡率为8.6%。多变量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体外循环持续时间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独立相关(OR=1.006,95%CI:1.001~1.011,P=0.020)。结论:体外循环持续时间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接受孙氏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了解这种联系的机制对预防策略的设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其中男151例,女22例,年龄45.4±10.3岁。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分析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全组出现术后谵妄共72例,发生率为41.6%。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深低温停循环时间(OR=11.17,95%CI为2.61~43.08)、术后最低氧合指数(OR=2.86,95%CI为1.43~5.72)、机械通气时间(OR=4.52,95%CI为1.36~15.59)、高钠血症(OR=3.51,95%CI为1.03~8.37)、咪达唑仑用量(OR=1.48,95%CI为1.07~2.04)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谵妄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后最低氧合指数、咪达唑仑用量、机械通气时间、高钠血症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背景: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前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为AKI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于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AA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术前发生AKI的危险因素。 结果:共有254例患者入选,其中Stanford A型夹层178例,B型76例。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AKI的发病率是23%(41例),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发生AKI的发病率是36.8%(2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Stanford A型夹层AKI的发生与性别(P=0.0042),舒张压(P=0.0328),心包积液(P=0.0002),肾动脉累及(P=0.0344)存在相关性;Stanford B型夹层AKI的发生与收缩压(P=0.0357),肾动脉累及(P=0.0124)存在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tanford A型夹层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男性(OR,5.398;95%CI,1.497-19.468; p=0.01),收缩压(OR,0.961; 95% CI, 0.943-0.980;p<0.001),双侧肾动脉受累 (OR,5.392;95% CI;1.390-20.914;p=0.015) ;Stanford B型夹层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收缩压(OR,1.023;95%CI, 1.003-1.044;p=0.0238),双侧肾动脉受累 (OR,19.076;95% CI;1.914-190.164;p=0.0120)。 结论:男性、舒张压和双侧肾动脉受累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和双侧肾动脉受累是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孙氏手术后严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154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孙氏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2012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柏林诊断标准定义,术后严重低氧血症为氧合指数(PaO2/FiO2)≤100mmHg(1mmHg=0.133kPa)。对术前和术中可能导致术后严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严重低氧血症危险因素的预测准确率。结果:在我们的研究中36.4%(56/154)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严重低氧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缓激肽(BK)水平(OR=3.429,95%CI:1.101~13.334,P=0.003)和BMI(OR=1.544,95%CI:1.175~2.029,P=0.002)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严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表明术前BK水平和BMI预测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离子间隙(SIG)对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筛选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并收住重症医学科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收集患者术后的血气分析及生化指标来计算近似强离子差(SIDa)、有效SID(SIDe)和SIG等Stewart模型酸碱变量的数值,分析其与病死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93例,包括存活组87例和死亡组6例。死亡组患者的术后SIG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9.7(8.8,13.7)mEq/L比4.1(1.8,6.7)mEq/L,t=4.432,P<0.01]。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动脉血pH值、PaCO_2、乳酸、SIDe、SIG和血清肌酐水平均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死率显著相关(均为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pH(OR:4.83×10~(28),95%CI:0.00~1.46×10~(61),P=0.08)和SIG(OR:0.09,95%CI:0.01~1.23,P=0.07)与患者病死率显著相关。SIG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95%CI:0.85~0.99,P<0.01),大于pH的0.86(95%CI:0.74~0.98,P<0.01),提示SIG升高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死亡的较好预测因子,敏感度100%,特异度84%。结论术后SIG水平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n = 104),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非感染组(n = 35)和感染组(n = 69)。 结果 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术前体温明显升高(P<0.05);术中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aortic cross clamp,ACC)时间明显延长(P<0.01),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1);术后急性肺损伤、急性肾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CU住院时间(OR = 1.503,95%CI:1.013~2.230,P<0.05)和SIRS(OR = 11.635,95%CI:1.515~89.336,P<0.05)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发现ICU住院时间的临界值为7.5 d,曲线下面积为0.865(P<0.01)。 结论 术后感染将明显不利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预后。ICU住院时间>7.5 d及术后出现SIRS是术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1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存活组(134例)和死亡组(1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11.3%。死亡组患者年龄≥60岁、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比例均高于存活组(52.9%比18.7%,20.1%比52.9%,均为P<0.05),累及冠状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率死亡组高于存活组(41.2%比4.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OR=5.433, 95%CI:1.618~18.240,P=0.006)、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OR=1.011, 95%CI:1.004~1.020,P=0.019)、同期行CABG(OR=10.288, 95%CI:2.513~42.118,P=0.001)为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累及冠状动脉同期行CABG是ATAAD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并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的患者预后因素。 方法 筛选2015年4月 ~ 2018年3月西京医院收治A型主动脉夹层心脏手术后出现AKI并接受CRRT治疗的患者,记录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临床资料,按患者是否存活分为2组:存活组(n = 32)和死亡组(n = 34)。 结果 最终纳入66例患者,年龄(49 ± 9)岁,男性占91%,术前血肌酐(144 ± 77)μmol/L。其中,34例患者死亡(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中红细胞输注的量(HR = 3.169, 95% CI 1.180 -8.513;P < 0.05)和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HR = 3.575, 95% CI 1.196 -10.687;P < 0.05)是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出现AKI并接受CRRT的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需要CRRT治疗的AKI患者,术中输注红细胞量越多以及术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死亡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深低温停循环(DHCA)手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885例经DHCA下手术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7例(10.96%)术后行CRRT治疗。CRRT治疗患者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非死亡组(58例)及死亡组(39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相关病史、心功能、DHCA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及CRRT前后SCr、乳酸、p H等数值,对术后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7例患者中住院死亡39例(40.21%),其中死于心力衰竭10例,多器官衰竭20例,多发性脑梗死4例,感染中毒性休克5例。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P=0.011)、术前左心室舒末径(P=0.044)、术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P=0.035)、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P=0.012)、术后应用ECMO(P=0.037)、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P=0.025)、术后感染(P=0.012)、术后肢体缺血(P=0.047)、术后肝功能不全(P=0.045)、CRRT后血肌酐值(P=0.029)、CRRT前平均动脉压(P=0.016)、CRRT后平均动脉压(P=0.046)、CRRT后血乳酸值(P=0.014)及CRRT距离手术结束时间(P=0.032)是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行CRRT治疗住院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术后低心排(P=0.028)、术后感染(P=0.037)、CRRT后血乳酸值(P=0.044)是其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行CRRT治疗住院病死率较高,由多因素导致,应重视围术期脏器保护。  相似文献   

13.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1,37(8):758-763
目的:回顾性总结295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治疗效果,分析术后感染发病率、种类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95例,根据围术期感染标准将术后患者分为感染组(111例)与非感染组(184例),总结围手术期的各项数据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以明确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围术期死亡60例(20.33%),其中感染组死亡36例(32.43%),非感染组死亡24例(13.04%),两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原因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31例,低心排综合征15例,脑出血9例,呼吸衰竭5例。围术期感染111例(37.6%),包括肺部感染81例(73%),泌尿系感染8例(7.2%),切口感染7例(6.3%),感染性心内膜炎5例(4.5%),肠道感染5例(4.5%),脓毒血症3例(2.7%),纵隔感染2例(1.8%)。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年龄、吸烟、糖尿病、术前氧分压、术前肌酐水平、术前乳酸值、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纵隔及心包引流管留置时间、体外循环时间、ICU时间、围手术期RRT及人工主动脉瓣植入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糖尿病(OR:8.960;P=0.017)、术前乳酸值(OR:1.461;P=0.004)、围手术期RRT(OR:29.238;P0.001)、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OR:2.442;P0.001)、纵隔心包引流管留置时间(OR:2.054;P0.001)、ICU时间(OR:1.051;P=0.02)为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预测术后感染的效能最高。结论:围术期感染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常见并发症;明确糖尿病、术前乳酸值、围手术期RRT、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纵隔心包引流管留置时间、ICU时间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有效评估并采取对应措施,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预后及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心外科术后出现的急性肾损伤(AKI)是与不良预后紧密相连的严重并发症。由于研究人群的选择性偏差及不同AKI诊断标准的干扰,因此我们对主动脉A型夹层患者常温停循环下行紧急主动脉弓部手术出现AKI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该项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北京安贞医院115例因急性主动脉A型夹层行紧急主动脉弓部替换手术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化验结果、及术前数据均来自数据库。AKI诊断标准依据全球改善肾脏病预后组织所制定指南。结果:61例患者(53.0%)出现术后AKI,处于指南中所描述第一阶段23例患者,处于第二阶段11例患者,位于第三阶段27例患者。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OR=1.31,95%CI:1.05~1.64,P=0.018); BMI增加(OR=1.17,95%CI:1.05~1.31,P=0.006)。结论:依据全球改善肾脏病预后组织所制定指南为术后AKI危险因素为超重及手术时间延长。因此对于主动脉A型夹层的超重患者术后应积极预防AKI。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早期干预,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我中心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AKI行CRRT治疗患者38例,根据干预时机分为N组(正常干预组)和E组(早期干预组),N组干预标准:术后血肌酐442μmol/L或K+6.5mmol/L或24 h无尿,E组干预标准:术后血肌酐进行性升高且260μmol/L或K+进行性升高且5.5 mmol/L或尿量较前减少且药物治疗无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病死率、术后二次气管插管发生率、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发生率、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滞留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等方面。结果:E组ICU滞留时间明显短于N组(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短于N组(P0.05),医疗费用明显少于N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病死率、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二次气管插管、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RRT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中的早期干预能明显缩短患者在ICU的滞留时间机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弓部手术治疗后脑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术后脑部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弓部手术治疗的220例老年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脑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术后脑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根据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62)和无并发症组(n=158),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220例患者术后发生脑部并发症62例,发生率为28.18%,其中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不全(PND)9例,短暂性神经系统功能不全(TND)5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脑卒中史、主动脉阻断时间与患者术后发生PND有关(P0.05),合并高血压、术前肾功能不全、吸烟史、急诊手术、术中高血糖、术中低血压、术中血压波动大、术后低氧血症、输注红细胞1 L、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急性感染与患者术后发生TND有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脑卒中史为患者术后发生PN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中血压波动大、术前肾功能不全、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是该患者弓部手术后发生TN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无并发症组患者对比,并发症组患者的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明显延长,住院病死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年龄、脑卒中史、术中血压波动大、术前肾功能不全、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是老年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弓部手术后发生脑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脑部并发症的患者临床转归情况较差,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可考虑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孙氏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170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70例患者均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确诊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低氧血症,将17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分为低氧血症组[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_2)200 mm Hg,1 mm Hg=0.133 kPa]72例,男67例,女5例,年龄(46.1±11.4)岁;非低氧血症组(PaO_2/FiO_2≥200 mm Hg)98例,男78例,女20例,年龄(45.1±9.4)岁。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急性主动脉夹层孙氏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为42.4%(72/170),围术期死亡14例(8.2%,其中低氧血症组10例,非低氧血症组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术前低氧血症组患者体质量指数25 kg/m2、术前PaO_2/FiO_2≤300 mm Hg的患者比例大于非低氧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血症组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后24 h输血量、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滞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多于非低氧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体质量指数25 kg/m2(OR=14.638,P0.001)、深低温停循环(OR=10.060,P0.001)、术前PaO_2/FiO_2≤300 mm Hg(OR=27.073,P0.001)和术后24 h内输血量10 U(OR=8.578,P0.001)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氧血症是急性主动脉夹层孙氏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肥胖、大量输血、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长及术前合并低氧血症是孙氏术后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449例择期行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AKI的可能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 449例患者中,132例发生AKI(9.1%),AKI组术后30d死亡25例(18.9%),显著高于非AKI组的死亡率(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肺炎(OR=4.557 95%CI 2.186~9.499)、呼吸机应用36h (OR=3.953 95%CI 2.316~6.748)、二次气管插管(OR=4.038 95%CI 1.455~11.202)、切口感染(OR=5.605 95%CI 2.354~13.345)、体外循环时间(CPB)2h(OR=1.754 95%CI 1.115~2.759)(P0.05)是CABG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BG术后AKI显著增加术后30d死亡率,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CPB和呼吸机时间长、术后并发肺炎和切口感染等,临床上应积极采取针对措施以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 目的 研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004年1月至2016月2月连续收治的20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氧合指数即PaO2/FiO2≤200mmHg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将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以及后续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得到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低氧血症41例,发生率2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左室收缩期末径、主动脉前向流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蛋白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全血血小板计数(PLT)、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低氧血症有影响。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IL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发生低氧血症影响因素的独立危险因素, (OR=1.038,95% CI:1.003~1.075,P=0.031),TP为保护性因素(OR=0.941,95% CI:0.893~0.991,P=0.022)。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低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入院时D-二聚体联合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383例急性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男性307例(80.16%),平均年龄(52.72±12.26)岁。收集生存组(n=317)和死亡组(n=66)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入院血压、治疗方式以及生化指标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价预测价值,比较两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以评价预测价值。结果:本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为17.23%(66/383)。死亡组的D-二聚体水平[9.39(4.03, 19.68)μg/ml vs. 3.66(2.04, 8.82)μg/ml]、FDP水平[36.90(23.41, 69.11)μg/ml vs. 14.96(6.95, 35.81)μg/ml]、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比例、非手术治疗比例均明显高于生存组(P均0.05),入院舒张压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水平(OR=1.04,95%CI:1.00~1.08,P0.05)和FDP水平(OR=1.01,95%CI:1.00~1.01,P0.05)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D-二聚体水平预测患者院内死亡的AUC为0.748(95%CI:0.686~0.810,P0.05),最佳临界点为4.45μg/ml,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1.21%和67.19%。D-二聚体联合FDP预测患者院内死亡的AUC为0.776(95%CI:0.718~0.833,P0.0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85%和61.20%。结论:血清D-二聚体和FDP水平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D-二聚体联合FDP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预测价值优于单独应用D-二聚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