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要 目的 研究无菌操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提高手卫生依从率。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某医院临床科室行无菌操作的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采取干预措施,并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涉及该医院90个临床科室的10 394名医护人员,手卫生平均依从率从干预前的64.34%提升至干预后的72.65%。手卫生时机中以清洁无菌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提高最明显,以换药前和经皮注射/针灸注射前提升最显著。结论 该医院实施干预措施,可提高无菌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研究一种荧光标记法在医院内物体表面清洁质量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法和目标监测法,对某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内物体表面清洁效果进行监测,同时对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评估。结果 实施荧光标记法监测之后,该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疗仪器表面清洁质量合格率由原来的79.25%提升到94.44%;床单元表面清洁质量合格率由原来的78.89%提升到90.52%。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由原来的1.23%下降到0.44%。结论 该医院采用荧光标记法作为物体表面清洁质量的干预措施,明显提高了清洁质量的合格率,有利于防控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HT5”H〗摘要 目的 探讨FMEA在中医微创治疗室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应用FMEA模式,针对管理、过程、结果3个方面进行医院感染风险评估,优先对高风险项目进行整改,根据PDCA循环组织实施,分析实施FMEA模式前后的变化。结果 实施FMEA模式后各项失效模式的RPN值明显下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以及无菌操作合格率明显升高(P<0.05),消毒灭菌合格率升高,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FMEA模式评估中医微创治疗室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并实施改进方案,可规范医务人员诊疗操作,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了解体检中心职工手卫生状况,探究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情况。方法 2020年9月对体检中心110名职工进行手卫生知识调查及手部微生物监测,根据检查结果每月采取措施进行手卫生干预,干预3次后,比较干预措施前后职工手卫生的依从性。结果 干预措施前后体检中心职工手卫生知识掌握得分分别是(84.44±10.08)分、(91.60±9.38)分|手卫生依从率分别是75.5%、93.6%|洗手方法正确率分别是73.6%和89.1%,手部微生物合格率分别是30.91%、66.36%。各评价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干预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短期内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能够提高体检中心职工手卫生的依从性,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能减少医务人员手部暂存的微生物,有利于医院感染的防控。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医务人员的卫生手现状,为改进和提高手卫生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检测和调查方法,对兰州市辖区部分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和依从性进行监测。结果 本次调查三级和二级医院各1所,共监测271人次医务人员卫生手,平均总合格率为77.12%。医院不同科室中,以新生儿室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最高,为93.75%;其次是ICU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82.61%。不同级别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平均为40.67%,护士手卫生依从率高于医生。结论 本次调查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卫生手质量和手卫生依从性较低,需要加强培训,完善制度。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研究医院普通病房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加强病房卫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ATP生物荧光法和细菌培养法,对某医院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电脑键盘、电话听筒、病床尾栏、监护仪及微量泵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在实施清洁措施前,生物荧光法检测法和细菌培养法超标率分别为69.17%和77.50%,护士站电脑键盘和床尾栏杆污染较严重。采取干预措施后,经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清洁卫生质量合格率仅由干预前的30.00%提高到32.78%;经细菌培养法检测合格率由干预前的28.33%提高到62.78%。结论 采取清洁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状况,但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管理仍需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付艳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10):984-986
摘要 目的 评价改善环境、新生儿被服洗消流程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等措施对新生儿脓疱疹感染率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某医院产科病房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生脓疱疹院内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同时抽样监测该科室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效果、新生儿被服清洗消毒效果和手卫生依从性等项目在干预前后的数据变化。结果 通过一系列综合干预措施,产科病房母婴同室新生儿脓疱疹院内感染率从2014年10.30%降至2015年的2.00%;环境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从72.94%上升至98.21% ;新生儿被服清洗消毒合格率从77.78%上升至98.89%;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从75.00%上升至93.75%;产妇(含家属)手卫生依从性从28.56%提升至85.31%。结论 采取控制病房温度、改善环境卫生、提高新生儿被服清洗消毒质量和手卫生依从性等干预措施,可降低产科病房母婴同室新生儿脓疱疹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中的效果,降低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2012年12月起在NICU实行集束化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物体表面荧光标志物清除效果、物体表面细菌监测结果及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采取集束化干预措施后,物体表面荧光标志物清除率由35.3%提高到80.6%,物体表面细菌监测合格率由95.1%上升至99.6%,医院感染发生率由6.73%下降至4.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在NICU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提出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整改措施。方法 依托国家疾控中心和湖北省《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方案》项目实施,对武汉市某医院临床科室开展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2013-2015年共采样657份,合格559份,总合格率85.1%;3年平均合格率分别为76.8%、78.1%和86.80%。其中消毒内镜、蒸汽灭菌器、污水、治疗用水监测合格率均为100.0%;物体表面合格率最低为72.6%;空气细菌沉降率、外科手、卫生手合格率分别为92.5%、92.7%和80.3%。结论 该医院消毒质量3年平均合格率逐步提高,重点科室非常规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手消毒剂的耐药和器械清洗质量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对医院病区保洁员进行干预,以提高其环境清洁质量。方法 通过培训、现场监督和清洁效果检测措施,对某教学医院病区在岗保洁员业务知识和工作质量进行干预,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综合干预后,该医院病区保洁员的8项保洁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7.98%~68.22%提高到78.68%~100.00%。日常清洁频次执行率由干预前的65.12%提高到100.00%。病房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卫生质量合格率由干预前的46.23%提高到70.48%。结论 通过培训、现场监督和清洁效果检测的综合干预措施,明显提高了病区保洁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分析,了解影响依从性的因素,为提高手卫生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医生、护士、技师各30人,采取问卷调查、操作考核及微生物采样的方法。结果干预后理论知识平均成绩提高162分,达到93.5分.平均洗手正确率提高30%,达到95.6%,微生物培养合格率达到95.5%。结论针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手卫生的执行力,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洗手行为的依从性,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结合现场观察洗手过程的方法,调查不同科室医务人员洗手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洗手执行率。结果: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不容乐观,接触患者前为58.4%,戴手套前仅为47.5%,儿科手卫生依从性最高,为78.8%,急诊科最低,为47.3%,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医生。结论:实施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及措施;及时、实事求是地反馈医院感染监测结果;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完善、改造和配备洗手设施;提供"伸手可得"的速干手消毒剂,规范洗手行为,确保洗手到位,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集束照护策略对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通过开展品质罔活动,实施医护人员手卫生的集束照护策略(care bundle),即:(1)加强培训和管理,增强手卫牛意识,强化手卫牛观念;(2)进行环境改造和流程再造,创建手卫生的氛围和方便的洗手设施;(3)加强监督,医护人员共同参与,保证洗手的正确性.对实施集束照护策略前后NICU医护人员入室及接触患儿前手卫生的落实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NICU医护人员入室、接触患儿前手卫生实施率分别由集束照护策略实施前的32.1%、92.0%上升至实施后的97.4%、99.3%;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由实施前的2.22%下降到实施后的1.38%.结论 集束照护策略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预防医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4.
王华  朱晓玲 《护理与康复》2011,10(11):933-935
目的 提高临床工勤人员洗手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78名临床工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改善洗手配套设施、修订并细化工作流程、加强手卫生执行情况监控等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工勤人员接触患者、接触标本、接触污染物品、脱手套后的手卫生执行情况及洗手合格率.结果 干预前后工勤人员的洗手执行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某医院内分泌科2010-2011年度962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院内获得肺部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962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71例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率为7.38%。糖尿病患者院内肺部感染与患者年龄、病程、住院时间和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结论糖尿病患者院内获得肺炎感染危险因素与糖尿病本身许多因素有关,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培训、督导等干预措施对护理人员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依从性及效果影响。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科与护理部合作,对2011年6~11月我院神经内科6个病区的护理人员共88名进行培训、考核、督导、落实、追踪检查等,内容包括:多重耐药菌的概念、细菌培养耐药监测报告的意义、隔离措施标识、标准防护措施、手卫生及用后物品处理、废物处理等。结果 干预后护理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规范护理的依从性及效果优于干预前。结论 通过有针对性的干预、督导,护理人员规范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依从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院感管理查房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旨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在做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基础上,开展院感管理联合查房,比较2018年与2019年实施前后医院感染控制评价指标的变化及管理成效。结果 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与正确率、微生物标本采集合格率、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切口感染率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率、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CU的CRBSI与CAUTI感染发生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以院感科主导的MDT院感管理查房模式,能达到部门协同、专业互补之目的,院感评价指标改善明显,管理成效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社区医院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并分析原因,以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切实做好院内感染防控。方法 采用现场访谈法了解影响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干预前后对我院15名保洁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观察,了解实施效果。结果 影响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缺乏监督管理,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低。干预后手卫生依从性从27.27%提升到69.23%。结论 通过实施监督管理评价、配备足够、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可以有效提高社区医院保洁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卫生依从性教育联合PDCA循环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自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呼吸内科、肿瘤科、妇科门诊进行临床实验,对护理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教育以及PDCA循环相关措施,整理和观察结果,对比实验前后的医院环境监测合格率、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执行率、相关指标感染发生率。结果实施后妇产科门诊的感染率由16.29%降到了2.47%;肿瘤科的感染率由27.12%降到了16.10%;呼吸内科的感染率由51.16%降到了21.7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实行临床实验前后对院内的环境进行检测发现,治疗室空气培养和物体表面细菌学监测的合格率显著提升,治疗室空气培养的合格率从91.21%提升到96.76%;物体表面细菌学监测的合格率从86.78%提升到93.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实施前后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合格率,医护人员在进行完PDCA循环后,各项操作规范率有显著提升,实施后的合格率都接近100%,对比前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实施相关实验前后患者感染途径的比较,在妇产科门诊,通过阴道、泌尿道和皮肤切口的感染例数显著降低,肿瘤科与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率显著下降,以上感染途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卫生依从性教育联合PDCA循环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改善医院环境,提高医护人员操作规范性以及对微生物感染途径方面的研究有一定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对某大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定植及感染的实时监测中暴发案例,推断MRSA传播途径并及时调整干预。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设计,对住院患者进行MRSA定植及感染的定期筛查,同期收集医护人员鼻前庭及手部标本并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IRS-PCR基因分型法对分离的MRSA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在07年10月至11月间,MRSA的定植或感染率为5%,其中入院后MRSA的定植或感染为4%;呈现暴发。同期医护人员手卫生总执行率为15.9%。对该期间住院患者临床标本、鼻前庭标本及医护人员手标本分离的共10株MRSA菌株进行IRS—PCR同源性分析,结果为同一亚型。并且,及时提出严格监督手卫生、护理MRSA阳性病人的医护分组、调整隔离病房等干预措施,制止了此次MRSA的进一步扩散。结论我们推断医护人员的手部是MRSA的暴发流行传播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并且开展MRSA的现场实时监测,对及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具有极大的借荐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