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市朝阳区2004-2008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朝阳区2004—2008年的32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研究其发生原因与规律,为探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毒事故的调查资料,对事故发生地点、时间、职业分布、毒物类别、事故发生原因等要素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数分别为:5、5、4、7、11起,共计32起,平均6.40起/a;共造成163人中毒,死亡16人(9.82%),其中单起事故中毒人数最多为57人,最多死亡人数为2人;致死事故共12起(37.50%),平均每起死亡1.33人;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主要是苯及其同系物、硫化氢、甲烷等。中毒事故以公用事业、建筑、化工等行业居多,由窒息性气体引发的职业中毒与发生在密闭空间中的中毒事故较多;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为缺乏安全教育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结论窒息性气体、有机溶剂是引起朝阳区职业中毒的主要危害因素,密闭空间是朝阳区职业危害监管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某市1986至2005年间发生的40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为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毒事故的调查资料,对事故发生的时间、行业、毒物类别、事故发生原因、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及救援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市近10年中毒事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化工矿山、交通、基建是该市预防急性中毒事故的重点行业;一氧化碳、苯、二氧化碳、砷化氢、硫化氢中毒居前5位,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引起的事故居首位,中毒死亡人数居前4位的毒物依次是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农药;蔬菜及果脯加工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存在严重隐患;缺乏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违反安伞操作规程是导致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对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中毒事故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某市1986至2005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某市1986至2005年间发生的40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为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毒事故的调查资料,对事故发生的时间、行业、毒物类别、事故发生原因、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及救援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市近10年中毒事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化工矿山、交通、基建是该市预防急性中毒事故的重点行业;一氧化碳、苯、二氧化碳、砷化氢、硫化氢中毒居前5位,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引起的事故居首位,中毒死亡人数居前4位的毒物依次是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农药;蔬菜及果脯加工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存在严重隐患;缺乏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违反安伞操作规程是导致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对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中毒事故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某市1986至2005年间发生的40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为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毒事故的调查资料,对事故发生的时间、行业、毒物类别、事故发生原因、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及救援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市近10年中毒事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化工矿山、交通、基建是该市预防急性中毒事故的重点行业;一氧化碳、苯、二氧化碳、砷化氢、硫化氢中毒居前5位,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引起的事故居首位,中毒死亡人数居前4位的毒物依次是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农药;蔬菜及果脯加工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存在严重隐患;缺乏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违反安伞操作规程是导致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对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中毒事故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吉林地区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特点,为预防控制职业中毒危害提供信息支持。方法对1987—2006年20年间职业病防治院急性职业中毒患者病例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年内共发生急性中毒事故92起,中毒者247例,死亡2例;以春季发生事故起数最多;毒物种类以窒息性毒物中毒例数最多,占总例数的65.59%;没有通风排毒设备是引起事故最多原因。结论加强重点行业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处理群体职业中毒突发事故应急能力和抢救水平,是有效控制急性职业中毒危害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长沙市2002-2011年职业中毒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急慢性职业中毒的毒物种类、急性中毒事故发生原因,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2002-2011年期间,长沙市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5起,受累病人39人,死亡8人,其中硫化氢居首位,死亡率最高的是二氧化碳;缺乏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猛农、水合肼、二甲基甲酰胺、氟化氢、二氯乙烷是本市首次引起急性中毒的毒物;急性中毒病例中申请诊断率为41.02%,疑似慢性中毒病例中申请诊断率为28.19%. 结论 城市污水处理是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重要区域,加大该行业的职业安全培训和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南通市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降低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率,准确及时开展应急救援、降低中毒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该市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结果 该市2005-2012年共发生38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中毒72例,死亡14例,病死率为19.4%。72例中毒患者主要分布在化工、市政服务、船舶等行业。引起急性中毒的主要化学物为硫化氢(25.0%)。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主要原因为缺乏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设备"跑、冒、滴、漏"或意外及未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盲目施救导致中毒11例,死亡6例。 结论 重点加强化工、市政服务、船舶等行业急性职业中毒的预防,加强密闭空间作业的监管,杜绝盲目施救引起的伤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重庆市1997-2002年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进行调查,了解其发病规律、趋势和特点。方法 采用重庆市1997-2002年向卫生部报告的“职业中毒患者现场劳动卫生学个案调查表”、历次事故的各类监督文书和专题调查报告,分析中毒事故的行业分布、毒物种类和发生原因。结果 1997-2002年重庆市共发生21起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263人中毒,其中死亡90人,占中毒人数的34.22%。煤炭行业的中毒和死亡人数最高,构成比分别是38.78%和76.67%;CO和H2S是引起中毒的主要毒物,分别占33.33%和23.81%;导致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违反(或没有)安全操作制度、缺乏对劳动者的安全教育和没有密闭通风设备等。结论 各级卫生监督部门重点预防、控制煤炭行业的井下中毒事故和加强监控石化、化工和冶金行业职业卫生工作,及时发现急性中毒隐患,对减少我市职业中毒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柳州市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为探索急性职业中毒的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本市1991-2007年间35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相关资料并分析.结果 1991-2007年间共发生35起中毒事故共中毒107人、死亡44人.1999-2007年间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24起、中毒人数81人、死亡人数30人,年平均数分别是1991-1998年间发生的1.9倍、2.7倍和1.8倍;中毒事故以金属冶炼多发(31.4%),高毒类化学毒物引起的事故居首位(68.6%),主要为砷化氢、硫化氢及一氧化碳;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为缺乏职业病防治知识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结论 加强企业职工职业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预防急性职业中毒发生的重点,同时也应加强硫化氢和砷化氢等高毒类化学毒物中毒事故控制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预防控制职业中毒危害提供信息支持。方法对2002~2003年广西各地上报的急性职业中毒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两年共发生15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其中重大事故8起;造成68人中毒,其中10人死亡;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主要分布在冶金及有色金属、食品加工、化学品生产和运输业中的民营、私营和个体承包企业;造成中毒起数、死亡人数最多的毒物分别是硫化氢、一氧化碳;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缺乏安全教育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结论提示当前要加快对存在、使用有高毒物品的冶金、有色金属、食品加工等行业依法实施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特殊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1992~1999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市急性职业中毒发生情况及环境危险因素,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对上海市1992—1999年问发生的195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1992—1999年上海市发生的195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共造成445人中毒,58人死亡,病死率13.0%。季节分布上以夏秋季为最多,合占60.0%;时段分布上有集中于8:00~16:00,上班后0~1h的倾向。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毒物涉及50多种,窒息性气体引起的中毒起数最多,为83起,造成188人中毒,33人死亡。在工种分布上共涉及40多个工种,以机修/抢修工人发生急性中毒的最多,为32起。中毒发生的原因,以设备发生跑、冒、滴、漏,没有个人防护设备及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或使用不当等原因最为多见。[结论]急性职业中毒由多种因素造成,只有采取加强企业管理、加强监管重点毒物和重点行业,加强对职工的卫生安全培训,及加大监督处罚力度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预防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某省2005至2009年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特征进行分析,为急性职业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该省5年的急性职业中毒报告资料,对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中毒化学物、中毒的年度、月份分布、死亡情况、行业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发生13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221人发生急性职业中毒,总的中毒率为92.40%,总的中毒病死率为6.79%.其中,混合性化学物中毒事故占24.46%,中毒例数占20.36%;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占16.55%,中毒例数占12.67%;硫化氢中毒事故占7.91%,中毒例数占9.50%;二甲基甲酰胺和光气中毒事故分别占8.63%和2.88%,中毒例数均占6.79%.发生职业中毒事故的行业较集中,主要在化工、轻工、机械等8个行业.结论 该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中毒人数、中毒死亡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中毒事故发生呈不同月份、不同行业分布,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控制应以化工、机械、轻工等重点行业为主.  相似文献   

13.
2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1993~2006年期间北京丰台区发生的2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年间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29起共100例,死亡11例。中毒人数最多的是2002年共27人;在行业分布中以建筑行业和市政行业最高;在2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中有5起共12人发生在救护人员中。结论缺乏基本的防范措施是造成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多起急性化学中毒事故的分析,为预防事故和应急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2006-2014年参与处理的16起急性职业性化学中毒事故相关资料,对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行业、有毒化学物质种类和事故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6起事故中,中毒人员64例,死亡15例,中毒死亡率为23.4%。中毒人员分布于建筑、食品、化工及轻工等行业;造成急性中毒事故的化学物为二氧化碳、硫化氢及一氧化碳等;中毒事故集中分布于第二、三季度;所有事故单位均未进行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结论 发生中毒的企业大部分缺乏应急救援措施、人员安全培训。应对建筑、食品及化工等行业加强急性中毒的预防及控制,建立应急救援体系,降低中毒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化学工业生产的特点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不言而喻,化工生产中发生中毒事故是造成职工在化工生产中工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北京市化工系统40年来急性职业中毒死亡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1 基本资料北京化工集团公司所属15个化工企业自1952年至1991年40年共发生化学爆炸、毒物泄漏事故24起,造成36人化学毒物急性中毒(包括化学灼伤)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化工企业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状况,寻找事故原因,为预防和控制急性职业中毒提供科学依据和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企业6年间发生的4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分析。结果该企业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4起,其中一般事故3起、重大事故1起;中毒人数9人,中毒罹患率为18.00%,死亡1人,病死率为11.11%;引起职业中毒毒物为砷化氢;中毒事故主要发生在高温净化车间高温净化操作岗位;中毒主要原因是"设备跑、冒、滴、漏"、"违反操作规程超负荷生产"和"个人防护不当"。结论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20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杭州市1984-2003年间发生的48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研究其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为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毒事故的调查资料,时事故发生的时间、行业、毒物类别、事故发生原因及救援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杭州市近10年的中毒事故发生呈上升趋势;中毒事故以化工、轻工、公用事业多发,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引起的事故居首位;救援人员中毒高于现场作业人员中毒;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为缺乏安全教育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结论应加强对硫化氢等高毒类化学品中毒事故控制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岗区2001-2010年期间52起急性职业有机溶剂中毒发生的原因,为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事故按行业分布、毒物类别、发生原因等要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中毒105人,死亡8人,死亡率7.62%;行业分布分别为金属表面处理(38.46%)、电子制造业(25.00%)和家具制造业(11.54%);毒物类别以苯、甲苯、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正己烷及其它混合有机溶剂。结论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毒物的卫生监督管理和职工的防毒知识教育,可有效减低急性职业中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80起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行业、人群和时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原因,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该区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发生的80起急性职业中毒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80起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共造成157人中毒,其中男性129人(82.2%),女性28人(17.8%);年发生数以2003至2005年为高峰,共发生43起;致中毒化学物质中,硫化氢共造成急性职业中毒42人(26.8%),死亡15人(71.4%);发生于7—9月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共45起(56.3%)。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防护设施失效(35.0%)、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28.7%)、违反安全操作规程(18.3%)等。[结论]针对该区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主要原因,应采取加强安全教育、配备防护设施及相应个人防护用品等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湘潭市1990-2009年期间4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为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事故进行时间分布、行业分布、毒物类别、发生原因等要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湘潭市急性职业中毒的年发病率为44.66/10万,急性职业中毒人年死亡率为6.59/10万;后10年中毒事故率明显减少(χ2=24.25,P〈0.01),但中毒危害程度严重,其发病率和中毒死亡率分别超过前10年的4.79倍和3.54倍P〈0.01);化工行业急性职业中毒的年发病率高达310.47/10万,高于其他行业299.29倍(χ2=1230.35,P〈0.01);毒物类别以砷化氢、一氧化碳、氯气、硫化氢中毒为主;事故主要原因为无安全防范意识和个人防护用品。结论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毒物的卫生监督管理和职工的防毒知识教育,可有效降低急性职业中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