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额窦口置管引流对鼻内镜额窦手术治疗慢性额窦炎疗效的影响.方法:35例双侧慢性额窦炎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行经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每例患者的一侧额窦口置管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术后按照患者主观症状恢复情况和鼻内镜下局部状况综合评价疗效.重点观察额窦口置管拔管后额窦口恢复情况,以及对鼻内镜额窦开放术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额窦炎经鼻内镜行额窦开放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额窦炎61例,术前根据CT扫描判定额窦引流方式;术中以钧突为参考标志,行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手术.结果 61例患者中,45例患者眉额疼痛消失,无鼻塞、流涕,无头痛、头晕、眼部不适等症状;10例患者眉额疼痛等症状明显减轻;6例患者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0.16%(55/61).61例患者均无脑脊液漏出、视力下降、复视等并发症.结论 钩突为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的重要参考标志,根据患者病情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额窦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6年收治的112例单独或合并慢性额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病人术后回访1年以上治愈79例,好转22例,无效11例。结论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的治疗关键是要保护其引流通道的粘膜及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术前CT扫描后对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径路方式的选择。方法:接受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的52例(94侧)患者,根据术前CT扫描,其中鼻丘气房气化良好、钩突附着处在纸样板或有变异额筛气房的患者为鼻丘径路组,行鼻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36例(66侧),开放鼻丘前壁,经鼻丘后内上方开放额窦;鼻丘气房气化不良并钩突附着处在颅底或中鼻甲患者为筛泡基板前径路组,以钩突及筛泡基板前为主要参考标志的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筛泡基板前径路)16例(28侧),通过对钩突上端与鼻腔外侧壁附着点的位置判断,在筛泡基板前方开放额窦。结果:①两组术中径路和术前选择后设计的径路符合,不需要改变径路,手术成功率皆为100%。②术后无颅底及眼眶并发症患者。③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主观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8.48%、96.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2 4,P〉0.05)。结论:①鼻丘径路和筛泡基板前径路的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皆可有效地治疗慢性额窦炎。②根据术前CT扫描选择不同径路可能更好按术前设计地完成手术,并降低手术并发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治疗额窦病变的疗效。方法对26例额窦病变患者行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并在术前、术后进行护理配合,观察疗效。结果手术均找到并开放额窦,术后随访3~18个月,全部患者的鼻塞、流涕、头痛及嗅觉障碍等症状消失或改善,无脑脊液漏出、视力下降及复视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配合术前、术后护理治疗额窦病变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率。方法选取本院慢性鼻窦炎患者120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1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上颌窦根治术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了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且临床效果理想,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报道124例鼻内窥镜下额窦开放术治疗额窦病变的手术经验,探讨相关技术方法的应用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124例患者中,慢性额窦炎患者120例,额窦囊肿者4例。所有病例均采用鼻内窥镜下额窦开放术治疗。先切除钩突,尤其注意切除钩突上部,咬除筛泡前壁开放前组筛窦,向上清除额窦底残余筛房,开放额窦开口,清除额窦病变。结果术后随访1月~1年。124例患者中90例术后眉额疼痛消失,无鼻塞、流涕,无头痛、头晕、眼部不适等症状。21例患者眉额疼痛等症状明显减轻,鼻塞,流涕明显改善,13例患者术后无明显改善。结论鼻内窥镜下额窦开放术治疗额窦病变视野清,疗效显著,不影响容颜,尤适用于慢性额窦炎及额窦囊肿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FR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FR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生命质量[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48/49),高于对照组的77.55%(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鼻塞、头痛、流脓涕、嗅觉减退等临床症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Lund-kennedy、SNOT-2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FRS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鼻黏膜形态,提高其生命质量,效果优于鼻内镜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内镜组和传统径路组两组,每组各50例。传统径路组采取传统经鼻外径路手术治疗,鼻内镜组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慢性鼻窦炎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复发率、鼻中隔和下鼻甲粘连、眶周软组织淤血、上颌窦开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鼻内镜组慢性鼻窦炎治疗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传统径路组7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组临床复发率2.00%,鼻中隔和下鼻甲粘连、眶周软组织淤血、上颌窦开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传统径路组复发率20.00%,并发症发生率16.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鼻内镜组生活质量(92.02±5.53)分明显优于传统径路组(82.98±4.7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微创性、安全性,术中损伤小,可确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钩突路径和鼻丘路径治疗慢性额窦炎的临床效果,为鼻内镜微创治疗慢性额窦炎手术路径选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额窦炎患者230例(363侧),随机分为鼻丘路径组(115例,174侧)和钩突路径组(115例,189侧),鼻丘路径组采取经鼻丘路径行额窦开放术,钩突路径组采取经钩突路径行额窦开放术,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并行鼻内镜检查,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年,钩突路径组患者治愈151侧(80.0%),好转21侧(11.1%),无效17侧(9.0%),总有效172侧(91.0%);鼻丘路径组治愈142侧(81.6%),好转18侧(10.3%),无效14(8.0%),总有效160侧(91.9%),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钩突路径和鼻丘路径治疗慢性额窦炎的临床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1.
陈卫林 《黑龙江医学》2011,35(11):850-85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4~2011年间,涉及额窦病例的患者60例,均经过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慢性额窦炎,且均为初次手术.麻醉成功后,采用鼻内镜下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手术.术后对本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均没有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51例患者头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和Advantage Windows 4.1(AW4.1)影像工作站对额窦引流通道的相关气房进行影像学研究。[方法]采用4层螺旋CT对65例成人,30例正常成人(无额窦炎组)及35例额窦炎患者(额窦炎组)的额窦引流通道行水平位薄层扫描后用Advantage Windows 4.1(AW4.1)影像工作站进行冠状位、矢状位重建,动态分析和比较两组额窦引流通道内出现的相关气房。[结果]①额隐窝内出现的相关气房(无额窦炎组出现率/额窦炎组出现率):终末气房(23.7%/45.5%),前筛气房(15.3%/31.8%),鼻丘气房(13.5%/28.8%);②额窦内出现的相关气房:额气房(22%/42.4%),眶上气房(25.4%/33.3%),额窦中隔气房(20%/27.3%)。两组间额窦引流通道内出现并影响额窦通气引流功能的部分气房(终末气房、前筛气房、鼻丘气房和额气房)出现率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MSCT和AW4.1工作站能对额窦引流通道的病变和解剖情况做出准确、合理的术前评估,对额窦微创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术中指导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此外,额窦引流通道解剖结构复杂多变,部分额周气房的过度发育可能是额窦引流通道阻塞导致额窦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应用磷酸克林霉素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9例。试验组手术前8h应用磷酸克林霉素1.35g静脉点滴,1次/d,至手术后第1天,共3d;以手术后第7天患者主观症状及客观窥镜术腔检查为观察指标,并与对照组应用青霉素G钾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率为87.17%,鼻腔通畅率达84.61%。结论: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配合应用磷酸克林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0度镜引导下经改良鼻丘入路额窦开放术治疗额窦疾病的效果。方法:将110例额窦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入路额窦开放术,观察组患者接受0度镜引导下经改良鼻丘入路额窦开放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应激反应、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0度镜引导下经改良鼻丘入路额窦开放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缓解应激反应,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10 0例分为两组 ,一组行鼻内窥镜手术配合中药萍芷片综合治疗 6 0例 ;另一组单纯鼻内窥镜手术 4 0例。结果 :手术加中药组治愈 4 8例 ,好转 11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 98.33% ;单纯手术组治愈 2 4例 ,好转 12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90 %。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配合中药综合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92例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本组患者设为内镜组。选择同期采用传统根治术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3-12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后的效果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内镜组总有效率为92.39%,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内镜组复发率6.52%(6/92),对照组复发率18.3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术后应用盐酸氨溴索和地塞米松经鼻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于该院接受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1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经鼻雾化吸入,观察组则联合盐酸氨溴索经鼻雾化吸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价患者主观症状严重程度,Lund-Kennedy评分评价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结果,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5和IL-12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1% vs.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鼻窦炎术后相关症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流涕、鼻塞、面颊部疼痛或胀痛、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复查过程中,观察组鼻内镜评分及鼻窦CT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血清学指标测定方面,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5和IL-1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窦内窥镜术后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经鼻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较好,还可降低IL-5和IL-12水平.  相似文献   

18.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方法在鼻内镜术后的疗效。方法将97例鼻内镜术后慢性鼻窦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行常规鼻内镜术后换药+鼻腔冲洗,对照组行常规鼻内镜术后换药。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高于对照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冲洗能促进鼻腔粘膜修复,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是围手术期的重要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卢新丰  郭自奇 《中外医疗》2010,29(12):10-10,1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70例患者,经过鼻内窥镜治疗,治愈45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70例患者,经过传统手术治疗,治愈23例,好转3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7.14%;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确切,与传统的鼻窦手术相比具有组织损伤小、保存鼻腔、窦腔生理功能,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89例。其中42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7例行常规鼻腔、鼻窦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术后随访1年出现并发症或复发的情况,并分析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6.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患者术后1年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出现复发或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运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发现工作环境、合并症及术后综合治疗是影响鼻内镜手术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要显著好于常规鼻腔、鼻窦手术,且术后复发率低及并发症少,可操作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