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评价应用茵栀黄颗粒与常规方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之间的差异。方法:检索1989—2012年国内发表的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相关文献,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M-Jadad质量评分标准。收集比较茵栀黄颗粒与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随机对照试验。资料提取与分析:两人独立提取研究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进行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茵栀黄颗粒与对照组常规方案在疗效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常规治疗联合茵栀黄颗粒与常规方案相比,茵桅黄颗粒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更确切,而且安全性较高,能指导临床医生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茵栀黄颗粒、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新生儿黄疸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为茵栀黄注射液组53例和茵栀黄颗粒组59例,测定患儿肝功能,观察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结果 茵栀黄注射液组治疗3d及5d胆红素下降幅度分别为(105.7±48.4)umol/L和(150.7±30.3umol/L,茵栀黄颗粒组治疗3d及5d胆红素下降分别为(119.6±45.8)umol/L和(139.6±35.6)u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颗粒与茵栀黄注射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无明显差异,可以用口服制剂代替注射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  相似文献   

3.
孙浩 《中国医疗前沿》2010,(11):46-46,29
目的比较茵栀黄颗粒、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新生儿黄疸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为茵栀黄注射液组53例和茵栀黄颗粒组59例,测定患儿肝功能,观察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结果茵栀黄注射液组治疗3d及5d胆红素下降幅度分别为(105.7±48.4)umol/L和(150.7±30.3umol/L,茵栀黄颗粒组治疗3d及5d胆红素下降分别为(119.6±45.8)umol/L和(139.6±35.6)u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与茵栀黄注射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无明显差异,可以用口服制剂代替注射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妈咪爱和茵栀黄颗粒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出生或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240例,随机分为2组各120例,治疗组采用妈咪爱及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用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当经皮胆红素值超过257μmol/L时,住院予光疗等治疗,否则视为干预有效。结果治疗组光疗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妈咪爱和茵栀黄颗粒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王小红 《吉林医学》2012,33(23):5025-5026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7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茵栀黄颗粒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输液、肝酶诱导剂和蓝光治疗;茵栀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口服,并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值和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9例ABO母儿血型不合的孕妇给予茵栀黄颗粒治疗,治疗半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729例患者中治愈539例,显效131例,无效59例,总有效率91.9%。结论茵栀黄颗粒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服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儿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蓝光照射及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mg/(kg·d),分3次口服.观察组同时加以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茵栀黄颗粒,2g/次,3次/d.2组均以治疗3-4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第2d、3d、4d的血清胆红素下降速度均比对照组快,平均退黄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疗效更好.结论口服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值,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日常生活,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并且配合茵栀黄颗粒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治好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为新生儿患者减轻病痛.方法 将新生儿患者100例分成2组,观察组50例,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并加以茵栀黄颗粒辅助;对照组50例,其中再次分开,25例仅采用茵栀黄颗粒治疗,另外25例仅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然后观察2组患儿黄疸体征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患者黄疸体征消失早于对照组.结论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加以茵栀黄颗粒的辅助能够更快更好地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淫黄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水煎提取效果的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次数等4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淫黄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3,即加水量为8倍,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该实验所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近2年来,我们在应用茵栀黄注射液(每安瓿2毫升中含茵陈1.0克、山栀0.28克、黄芩甙0.92克)治疗1,196例各型肝炎中发现变态反应者4例,现报告于下。[例1]庄××,男,26岁,因急性黄疸型肝炎住院。静脉点滴10%葡萄糖溶液1,000毫升,内加茵栀黄注射液16毫升,能量合剂,维生素丙等,10分钟后全身瘙痒,出现广泛荨麻疹。停止滴注,肌注扑尔敏10毫克后,荨麻疹消退。再滴注不含茵栀黄注射液的溶液后,未再出现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法优选前列宁颗粒剂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和优化前列宁颗粒剂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水醇两组提取物中浸膏得率、有效成分分别为大黄酸和黄芪甲苷提取率为指标,确定提取参数。[结果]确定黄芪等药组水提工艺为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h;大黄等药醇提组工艺为6倍量60%乙醇,提取2次,分别为2.0、1.5h。[结论]前列宁颗粒剂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胃炎平颗粒剂的提取工艺,为确定其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3^4),以浸膏得率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加水量、药材的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结果]经综合分析,最佳提取工艺为A2B3C1D3,加水量为处方药材量的10倍,药材浸泡时间为2h,提取3次,每次为1h。[结论]该项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合理且可降低生产成本,为本制剂大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皮康口服液最佳的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以干浸膏得率、总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对皮康口服液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h,浸泡0.5h。[结论]本工艺简便、提取完全,可为皮康口服液的制剂工艺优化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野菊花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挥发油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加水量10倍,浸泡时间0 h,蒸馏时间3 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出最佳的白术-白芍药对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以白术中的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苍术素和白芍中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8个指标性成分为考察指标,对影响白术-白芍药对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最佳的白术-白芍药对提取工艺是将白术、白芍药材(3∶2,w/w)均匀混合后加入10倍量的70%甲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为白术-白芍药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西甜茶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提取广西甜茶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含量和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提取广西甜茶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影响广西甜茶叶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广西甜茶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20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20min。[结论]优化的提取方法效率高,稳定性好,可作为广西甜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白花蛇舌草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A)优化白花蛇舌草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白花蛇舌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白花蛇舌草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白花蛇舌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固比为31.26∶1、提取温度为84.71℃、提取时间为2.07h,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白花蛇舌草多糖提取量为6.721mg/g。[结论]采用RSA分析法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参数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白花蛇舌草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液固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及提取次数等5个因素对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当液固比为26.93、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110.21 min、乙醇浓度为77.77%时,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提取率最高,为0.94%。[结论]采用RSM法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参数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水提法提取平菇多糖的工艺,为平菇多糖的提取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水提法提取平菇多糖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三个因素对平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以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结果]平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5、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90℃。在此条件下得率可达2.84%。[结论]该方法简便、价廉、准确、灵敏度高,适合于平菇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黄秋葵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影响黄秋葵总黄酮提取的因素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溶媒倍数〉提取时间;结合生产实际,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A1B1C2D3,即乙醇浓度55%、料液比1∶2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黄秋葵总黄酮得率为1.79%。[结论]该提取工艺简便、易行、稳定、快捷,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黄秋葵资源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