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月笙  耿丽荣  倪玉荣 《广西医学》2002,24(12):2137-2138
近年 ,随着医学的进步及新一代多功能呼吸机的引进 ,机械通气治疗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而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是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我院 ICU自 1 998年 5月成立以来 ,共收治 42例应用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现将我们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体会介绍如下。1×俅沧柿稀 ”咀椴±?2 7例 ,女 1 5例 ,年龄 1 8~ 72岁 ,其中颅脑外伤 30例 ,高血压脑出血 1 0例 ,肺部感染及胃穿孔并感染性休克各 1例 ,均经口气管内插管及气管切开控制或辅助呼吸。机械通气最短时间1 2小时 ,最长 7天 ,有 1 5例发生机械…  相似文献   

2.
30例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管理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过程中的气道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使用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影响脱机成功的主要危险因素后,进行了使用正确的吸引技术、气道湿化、保持适当气囊压力、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等有效措施。结果:患者气道得到了有效护理,避免并发症发生,使用机械通气时间缩短。结论:正确掌握吸引、气道湿化技术,保持气囊压力适当,严格无菌技术等是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热湿化气道管理在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选出9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实施常规气道管理,观察组实施热湿化气道管理,统计两组患者管理后痰液黏稠度、氧疗效果以及气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管理后,观察组痰液黏稠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4.
董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9):913-914
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已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而有效的气道管理是保证MV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成功撤离呼吸机的必要条件。本就机械通气患临床呼吸道管理及护理实践,谈谈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密输液器持续气道湿化法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湿化效果。方法将120例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精密输液器持续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气内管间断给药湿化法,观察两组的湿化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刺激性呛咳,痰痂形成,气道粘膜损伤,肺部感染等方面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密输液器持续气道湿化法效果好,并发症少,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是一种依赖于人工气道为患者提供有效支持的技术,而正确有效的气道管理则是提高治疗疗效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运用机械通气的同时必须确保人工气道的通畅,正确处理气道分泌物,防止气道损伤及误吸.  相似文献   

7.
8.
机械通气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丽娟  李新萍 《广西医学》2001,23(3):539-541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及人工呼吸机研制的改进 ,使各种呼吸衰竭的治疗疗效不断提高。进行机械通气时 ,作好气道管理是降低死亡率 ,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近年来 ,我国护理人员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对气道湿化、排痰、氧疗等方法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一些的新的观点。1 气道湿化的进展  气道的充分湿化对气管粘膜具有保护作用 ,纤毛运动活跃 ,能有效地排出下呼吸道的一些分泌物。正常情况下吸入气体通过鼻腔、口腔、咽喉后 ,由于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蒸发使气体得到湿化。而机械通气时 ,人工气道的建立 ,失去了气道的屏障加温湿化作用 ,使粘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呼吸道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对239例病人采取我们制定的系统、健全、规范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所有病人均未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结论制定各种疾病的综合护理常规,对于提高护理效果及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气管切开术常用于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阻塞、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的呼吸困难。然而这种有创性人工气道失去了正常气道温暖湿润气体和阻止细菌入侵的功能,且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极易引起呼吸道并发症而加重病情,因此,  相似文献   

12.
人工机械通气是提高呼吸衰竭成活率的重要方法 ,也是呼吸肌麻痹患儿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机械通气过程中常有堵管、肺不张等并发症和因护理不当而致呼吸机的使用失败。因此 ,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道管理是决定呼吸机使用成败的关键。现将我科 1993~ 1998年 13例使用呼吸机患儿的气道管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 13例 ,其中男 9例 ,女 4例 ,年龄在 4~ 12岁 (平均 8岁 ) ,其中格林巴利综合征而致的呼吸肌麻痹 6例 ,麻疹合并肺炎 2例 ,乙脑而致呼吸衰竭 5例。使用呼吸机时间 5~ 2 3天 (平均14天 ) ,其中 1例极重型格林巴利综…  相似文献   

13.
彭珺 《当代医学》2013,(16):79-80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管插管更为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有效的控制相应的并发症。方法将66例气管插管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0.45%生理盐水+沐舒坦微量注射泵注入法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间断法湿化气道。观察两组方法所致的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堵管,气道出血,湿化液过量等问题。结果 0.45%生理盐水+沐舒坦微量注射泵注入湿化气道方法所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0.9%生理盐水湿化方法(P<0.05)。结论 0.45%生理盐水+沐舒坦微量注射泵注入湿化气道的方法降低了气管插管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气管插管患儿气道湿化更安全,更有效的湿化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查阅有关机械通气护理的文献;结果:呼吸衰竭患者在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不当可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气管阻塞、气管损伤、低氧血症等;结论: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可避免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覃桂成 《广西医学》2001,23(5):1280-1282
经鼻或口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是抢救Ⅱ型呼吸衰竭病人行之有效而且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手段之一 ,因其为无创面机械通气 ,病人及家属容易接受 ,操作简便 ,能迅速有效地控制病情〔1〕。 1998年 5月~ 2 0 0 0年 12月 ,我科抢救Ⅱ型呼衰病人经鼻或口腔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2 2例 ,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气管切开气道湿化不同方法的效果.方法 抽查两种不同的气道湿化方法管理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各3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手工方法进行间断气道湿化,试验组采用微量注射泵进行持续气道湿化.结论 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手工方法,突出表现为气道刺激小、不易形成痰痂和肺部感染并发症少等优点,更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王薇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3):114-11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呼吸道管理的方法。方法通过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和温度,动态设置与调整呼吸机工作参数等方法,对呼吸道进行管理,提高疗效。结果通过调整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确保病人呼吸道通畅、提高抢救危重病人救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慧  闫淑琴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6):1144-1145
机械通气中,人工气道建立后上呼吸道失去了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丧失了对吸人气体的加温与湿化作用,因此,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近年来,临床上用于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各异,持续气道湿化护理应用较为广泛,2006年10月-2008年3月,对我院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行机械通气患者50例,采用输液器持续滴注法湿化人工气道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寿珍 《吉林医学》2012,33(25):5553-5554
目的:探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采取加强拍背吸痰、吸入气体的湿化和温化等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密切观察病情等护理。结果:本组56例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最短者4 d,最长者157 d,平均13.2 d,仅3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道管理成功率94.6%。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呼吸道痰堵、窒息、脱管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曾定娥 《中外医疗》2012,31(11):84-85
目的探讨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2005年至2010年的危重哮喘患者,随机抽取60例通过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哮喘患者,起始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容量控制/压力支持(PSV)模式,吸入氧浓度(FiO2)0.4~1.0,潮气量(VT)5~10mL/kg,呼吸频率10~15次/min,吸呼比〉为1:2,吸气时间为0.7~1.0s,吸气压〈25cmH2O,气道峰压(PIP)〈50cmH2O,平台压(Pplat)〈36cmH2O,PEEP2~5cmH2O。患者在插管初,均使用镇静剂静脉推注,待痉挛缓解后停用。通气模式改为容量控制通气模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逐渐调整呼吸机参数,最终达到脱机标准。期间同时监测气血生化指标及症状表现。结果 60例危重哮喘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全部存活。应用机械通气治疗1~7d,平均3.5d后安全脱机,其气血生化指标pH值、PaO2、PaCO2均有明显改变,不同时间段患者的Hogg评分明显好转,哮鸣音也明显减弱,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结论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哮喘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