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中肝动脉的显微重建技术,以降低肝动脉栓塞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间实施的22例儿童肝移植病例,肝动脉显微重建采用10倍显微镜下的显微外科重建技术,分别观察儿童活体供肝肝移植和DCD供肝肝移植术后发生肝动脉栓塞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2例儿童肝移植中16例为活体部分肝移植(左外叶12例,扩大左外叶1例,不带肝中静脉右半肝3例),6例为DCD供肝移植。两组均无术后肝动脉栓塞的病例发生。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肝动脉重建能降低儿童肝移植术后肝动脉栓塞发生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原位肝移植肝动脉重建及其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总结原位肝移植肝动脉重建及其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总结72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肝动脉重建的因素和处理技巧。结果72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仅有1例(1.4%)于肝动脉吻合口旁发生假性动脉瘤,经介入栓塞治疗成功,并保留了移植肝的动脉血液供应;全部病例随访3~43个月,住院期间死亡6例,随访期内死亡6例,总的1、3年累积存活率均为83.3%,没有病例死于肝动脉并发症。结论供、受者的血管变异情况和质量以及肝动脉重建技术,是影响肝动脉重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采用肝动脉-腹主动脉架桥重建移植肝肝动脉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动脉-腹主动脉架桥重建移植肝肝动脉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采用供肝动脉通过供者髂动脉间置架桥与受者腹主动脉(肾动脉下方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总结手术治疗方法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结果 74例采用肝动脉-腹主动脉架桥重建肝动脉的患者中,68例治愈,6例术后早期死亡,治愈率为92%。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18%(13/74),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1%(8/74),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为14%(10/74),其中5例为架桥动脉血栓形成,5例为肝动脉(含架桥动脉)狭窄,行动脉支架置入溶栓术或动脉支架置入术,除1例上述治疗无效后行再次肝移植外,其余9例血管恢复通畅。结论肝移植术中若无法行供、受者肝动脉端端吻合术重建肝动脉,间置髂动脉的肝动脉-腹主动脉架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肝动脉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中肝动脉的重建技术,比较活体部分和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全肝肝动脉重建区别,以降低肝动脉栓塞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间实施的138例儿童肝移植临床资料,其中活体肝动脉显微重建采用10倍显微镜下的显微外科重建技术,DCD全肝移植采用2.5倍放大镜重建,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肝动脉血流,分别观察其术后发生肝动脉栓塞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138例儿童肝移植中100例为活体部分肝移植,38例为DCD供肝移植。两组均无术后肝动脉栓塞的病例发生。结论熟练应用肝动脉重建技术能降低儿童肝移植术后肝动脉栓塞发生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总结同种原位肝移植术中肝动脉重建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一年来所施行18例原位肝移植术中肝动脉重建方式和技巧。结果15例行供受体肝固有动脉端端吻合,2例供体肝总动脉与受体肝固有动脉吻合,1例供体总动脉与受体脾动脉吻合。术后彩色色普勒超声监测显示肝动脉血流通畅,均未发现有血栓菜成或肝动脉狭窄,全部病例未发生胆道并发症。结论:成功的肝动脉重建技术防止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或肝动脉狭窄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分析原位肝移植肝动脉重建经验,提高肝移植疗效和受体存活率.方法 总结1995年5月至2006年12月实施的183例肝移植临床资料,常规动脉重建163例,供者腹腔动脉干Carrell's袖片或肝总动脉-脾动脉汇合部与受者肝左-右动脉汇合部吻合25例,胃十二指肠-肝固有动脉汇合部吻合134例,腹腔动脉干吻合4例.采用髂动脉.腹主动脉搭桥20例.术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术中、术后应用多普勒超声监测肝动脉血供.结果 183例肝移植患者中有6例发生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为3.28%(6/183),其中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5例,肝动脉狭窄(hepatic artery stenosis,HAS)1例.常规通路动脉重建组动脉并发症发生率1.84%(3/163),髂动脉-腹主动脉搭桥组为15.0%(3/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3,P<0.01).6例并发症患者中有1例HAT于术后19 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5例通过介入治疗治愈,死亡率16.7%.结论 正确地选择肝动脉重建吻合的部位和术后有效的抗凝治疗减少HAT和HAS的发生,多普勒超声的早期发现和放射介入的及时治疗可以挽救移植物,避免再移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活体肝移植供肝动脉整形及重建技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活体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中供肝动脉的重建与整形方式进行总结,了解术后肝动脉血栓(HAT)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等常规影像学检查对73例供肝动脉进行评估,发现肝动脉变异13例,占总例数的...  相似文献   

8.
供肝切取中肝动脉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Li GM  Zhu JY  Huang L  Wang D  Gao J  Leng XS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7):447-449
目的探讨肝动脉的变异类型及快速切取供肝过程及修整过程中保护肝动脉不受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4年3月200例供肝切取及修整过程的资料,总结肝动脉变异情况及肝动脉的重建方法。结果200例中有37例肝动脉变异,2例因肝动脉保护不当而出现肝移植术后胆道合并症。结论大多数的变异肝动脉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胃左动脉;快速整块腹腔器官切取方法是保证肝动脉不受损伤的基础;所有变异的肝动脉均应重建。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中肝动脉变异的显微外科重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进一步探讨和总结供肝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及整形重建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14 1例原位肝移植中供肝肝动脉的解剖类型和变异肝动脉的重建方式。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变异肝动脉进行整形然后再吻合。术后每天用多普勒超声检查肝动脉血流 1周 ,其后定期监测 ,观察肝动脉的血流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14 1例供肝中 ,肝动脉解剖正常的为 12 1例 (85 8% ,12 1/ 14 1) ,肝动脉解剖变异者 2 0例 (14 2 % ,2 0 / 14 1) ,其中 9例 (6 4 % ,9/ 14 1)需行显微外科重建后再与受体肝动脉吻合。此 9例中异常的肝右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吻合 7例 (4 9% ,7/ 14 1) ,异常的肝左或肝右动脉与脾动脉吻合 2例 (1 4 % ,2 / 14 1)。变异肝动脉合理整形后再行肝移植 ,其动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未升高。结论供肝肝动脉变异较为常见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变异的肝动脉植肝前采用适当的整形 ,以获得单一的备吻合血管 ,可以提高供肝动脉重建的质量 ,降低肝动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中肝动脉重建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在肝移植中肝动脉重建的经验。方法:本组肝移植22例,其中活体肝移植10例,原位肝移植12例,再次肝移植2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肝动脉吻合。结果:8例肝动脉直径<2mm的病例中,重建肝动脉时间为25~68min。一例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一例术后8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一例术后72d死于排斥反应所致移植物功能丧失。结论:显微外科技术重建肝动脉可降低肝移植术后肝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07例同种原位肝移植肝动脉重建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手术中肝动脉重建技术的要点和影响肝动脉重建结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 10 7例肝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肝脏移植手术中可能影响肝动脉重建的因素 ,以及肝动脉重建的技术要点。结果肝脏移植术中肝动脉重建与外科手术方式相关。供肝动脉的完整性、供体受体动脉的重建方式以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是影响肝动脉重建结果的重要因素。结论供肝动脉的质量、动脉的重建方式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是肝动脉重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原位肝脏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i S  Zhu JY  Li GM  Zhu FX  Shen ZL  Wang FS  Peng JR  Leng XS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7):1044-1047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107例肝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脏移植手术中可能影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肝动脉并发症的预防、诊断和处理措施。结果:肝脏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发生与外科手术方式相关。供肝动脉的质量和供体-受体动脉的重建方式是两个重要因素。术后共发生动脉相关的并发症7例,发生率6.54%;其中死亡6例,死亡率85.7%;主要是肝动脉血栓形成和肝动脉狭窄。结论:供肝动脉的质量和动脉的重建方式是影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处理肝动脉相关并发症,挽救植入器官和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供肝动脉变异的修整与重建的方法与技巧. 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原位肝移植供肝修整以及变异肝动脉重建时处理的方法和技巧.结果 修整的91例供肝全部用于肝移植.发现其中20例(21.9%)存在肝动脉解剖变异,20例中12例需行变异肝动脉重建,动脉重建方法包括将变异的肝右动脉与脾动脉(7/12)或胃十二指肠动脉(5/12)吻合.供肝应用后未出现与修整相关的手术并发症. 结论 供肝的正确修整及合适的供肝动脉重建可减少肝移植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供肝修整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移植供肝修整的方法与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原位肝移植供肝修整以及血管变异时处理的方法和技巧。结果:修整的64例供肝全部用于肝移植。发现13例存在肝动脉解剖变异,其中5例行变异肝动脉重建,动脉重建方法包括将变异动脉与脾动脉(3/5)、胃十二指肠动脉(2/5)吻合。无因供肝修整而出现的手术并发症。结论:供肝血管及胆道的正确修整可减少肝移植后并发症,是供肝修整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及肝动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的181例同种原位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81例肝移植病人中与动脉相关的并发症共12例,发生率为6.6%(12/181);术后近期发生的7例动脉相关并发症中,5例为动脉血栓形成,2例为误伤右副肝动脉而继发的大面积肝坏死;术后远期发生的5例动脉相关并发症中,动脉血栓形成2例和动脉广泛狭窄3例。所有12例与动脉相关的并发症中,接受再次肝脏移植者7例,3例行急诊肝动脉取栓术并重建肝动脉血流;2例进行溶栓治疗。因肝动脉并发症导致死亡6例,占该组肝移植病人死亡的28、6%(6/21)。结论显微外科技术在肝动脉吻合中的应用以及预防或及时纠正血液高凝状态,可以降低动脉并发症的发生率。肝动脉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应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再血管化手术或再次肝移植是治疗肝动脉并发症的最常用方案。对已估计到即使行再动脉化术后肝功能也不能逆转的病人,应积极准备再次肝移植,且应在移植肝功能衰竭和严重感染出现之前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原位肝移植肝动脉重建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经验,以提高肝移植疗效和受体存活率。方法 分析9年间实施的85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动脉重建采用供者腹腔动脉干Carrell’s袖片或肝总动脉-脾动脉汇合部与受者肝左-右动脉部吻合16例(18.82%),与受者胃十二指肠-肝固有动脉汇合部吻合61例(71.76%),采用髂动脉-腹主动脉搭桥8例(9.42%)。术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术中、术后应用多普勒超声监测肝动脉血供。结果 1例术中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HAT),立即行血栓切除,重新吻合动脉,现已随访13个月,肝动脉保持通畅。其余84例随访2~54个月,未见HAT发生。全组HAT发生率为1.2%。结论 正确选择肝动脉重建吻合的部位和术后有效的抗凝治疗可以减少HAT的发生;多普勒超声监测能早期发现HAT,挽救移植物,避免再移植。  相似文献   

17.
肝动脉变异与肝移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肝移植中供体及受体肝动脉变异情况与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我院2002年3月~2005年12月107例肝移植供体与107例受体肝动脉变异情况及重建方式。术后应用Doppler超声、胆道镜及介入方法监测肝动脉及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07例肝移植之供、受体肝动脉(214例肝动脉),3例术中、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有20例次肝动脉变异,经过术中良好的重建,其结果显示肝动脉及胆道并发症3例(3/19),较正常肝动脉吻合者(15/85)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动脉变异发生率约9.35%左右,肝移植时供肝切取、修整及受体病肝切除应引起高度重视,术中良好的重建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改良背驮式同种异体肝移植:附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改良背驮式肝移植供肝修整与手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7例原位背驮式同种异体肝移植中14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并发症的发生与供肝修整中的关系。14例中行动脉血管变异整形2例,门静脉搭桥吻合1例;14例各韧带修剪后缝合10例,未缝合4例。结果 全组改良背驮式肝移植14例围手术期无死亡;手术成功100%。术后腹腔内出血3例,与供肝修整有关2例。手术后无动脉及门静脉血管并发症,无胆道并发症,无肝脏流出道梗阻。结论 修肝是肝移植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修肝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术中植肝时手术操作的难度及术后供肝存活的质量;关系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对于改良背驮式肝移植供肝修整中,肝后下腔静脉的成形至关重要,成形口与供肝静脉出口必相对应,可以有效防止血液涡流的产生,确保流出道通畅,并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