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5年中国艾滋病(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即HIV暴露婴儿)HIV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情况.方法对2015年在婴儿HIV感染早期诊断区域实验室进行婴儿HIV感染早期诊断的标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7个区域实验室共接收3010份标本进行第一次检测,有2351份标本进行了第二次检测,78.11%(2351/3010)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的第二份标本被送检.第一份送检标本在婴儿出生后42天及以内采集的比例为33.99%(1023/3010),在婴儿出生后60天及以内采集的比例为78.37%(2359/3010).第二份送检标本在婴儿出生后90天及以内采集的比例为15.61%(367/2351),在婴儿出生后120天及以内采集的比例为80.48%(1892/2351).第一份送检标本的采集周期中位数为44天(范围0~571天),第二份送检标本的采集周期中位数为96天(范围2~637天).标本转运周期中位数6天(范围0~159天),标本检测周期中位数为3天(范围0~73天),检测结果反馈周期中位数为1天(范围0~181天),书面检测结果寄出周期中位数为1天(范围0~46天).两次不同时间的标本检测结果阳性率为3.22%(97/3010).结论中国建立的以婴儿早期诊断(EID)区域实验室为中心、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参与的EID检测网络运行良好,服务快捷、高效.婴儿HIV感染早期诊断标本的采集需更及时,第二份EID标本的送检率需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达到早期诊断婴儿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目的,作者对取自血清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的血清标本用重组G蛋白去除IgG后,再用免疫印迹法和ELISA检测IgA 抗-HIV和IgM 抗-HIV。将169份冻存血清标本分为四组:第一组64份标本,取自38例有HIV感染的婴儿。按疾病控制中心(CDC)分类标准,1期(P_1)5例,2期(P_2)33例,其中26份标本在感染征象出现前(P_0或P_1)收集,其余38份于此后收集。第二组50份标本,取自31例血清转阴而健康的婴儿。第三组31份标本,取自28例感  相似文献   

3.
母亲HIV阳性的婴儿中HIV感染的诊断可以在出生头12个月内进行,但很少有在出生头几周内检查HIV的情况.本文作者报告了一项前瞻性纵向研究,结果支持HIV-1可在围产期末或分娩时传播的假设.作者从1990年1月开始前瞻性研究了巴黎两家产科医院血清HIV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的感染情况.分别在出生后4~9天、4~9周和5~9月龄时抽取外周血(3ml).婴儿随访在6月龄内每月一次,以后2或3个月一次.到1991年7月,共有50例血清HIV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参加研究.用PCR、病毒培养、HIV-1血清学和p24抗原检测法检测血液标本中的HIV-1.结果:在出生时,有5例婴儿PCR阳性,其中3例可检出p24抗原血症,2例  相似文献   

4.
范炜  燕清丽 《现代预防医学》2016,(17):3210-3212
目的 了解2015年淮安市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的复检与确证结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初筛阳性的标本,用第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胶体硒试验进行复检,其中任何一种试剂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即使用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证检测。结果 211份初筛阳性标本经复检,有200份待确证(200/211,94.8%),除去10份既往阳性,最终使用WB确证试验检测190份,其中HIV-1抗体阳性134份,阳性率为70.5%;HIV抗体阴性38份,阴性率为20.0%;HIV抗体不确定18份,占9.5%。在确证阳性的标本中,条带gp160和gp120的出现率为100.0%,p39和p55出现率较低,分别为48.5%和38.1%。在不确定标本中,p24出现单一条带最多占44.4%。结论 筛查试验的假阳性不可避免,必须通过WB试验确认是否感染HIV;对不确定的样本要加强随访检测。  相似文献   

5.
《上海预防医学》2021,33(2):124-127
【目的】了解HIV抗体检测产生不确定结果的检出率及人群分布情况,并通过随访复检探讨蛋白印迹试验(WB)带型与HI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013—2017年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抗体确证检测为不确定结果的样品来源、蛋白印迹试验带型模式的分布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98份待复测样本经WB试验报告为不确定结果者为151份,占21.63%。对其中100份标本进行随访,随访到50人,随访率50.00%。其中随访结果仍为HIV抗体不确定者28例,占56.00%,随访结果转为HIV抗体确认阴性和HIV抗体确认阳性者都是11例,占22.00%。151份不确定结果中共检测出18种带型,p24、gp160、和gp160p24是最为常见的3种带型,占79.47%。其中带型p24的样本随访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者比例最高,达67.86%;带型gp160的样本随访结果为HIV抗体阴性者比例最高,达40.00%;带型gp160gp120p24、gp160p24p17和gp160gp120p66p51的随访结果均转为HIV抗体阳性。【结论】不同人群的HIV抗体不确定检出率存在差异,不同的WB带型阳转率也不尽相同,应加强特殊人群及特定WB带型样本的随访,以期尽早发现HIV感染的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阐明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血清学特征,比较条带免疫印迹法(LIA)、HIV病毒载量(VL)和HIV-lp24抗原检测3种实验方法对HIV不确定标本的鉴别效果,明确蛋白免疫印迹法(WB)的非特异性发生率,为修订我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56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的92份标本,以随访后的HIV血清学状况为金标准,判断不同的方法在鉴别不确定结果方面的效果.结果 92份标本中有88份呈现14种不确定的条带模式,p24、gp160以及gpl60p24是最常见模式,其余9种呈散在分布,31例中27例随访阴性,4例发生HIV抗体阳转,阳转率26.7%;WB的非特异反应率87.1%,LIA的非特异反应率为3.2%,病毒载量的检测未出现非特异性反应,HIV-1 P24抗原的漏检率为9.2%.结论 只有出现gp160+p24带型的病例发生HIV抗体阳转,其余带型均表现为非异性反应,LIA、VL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判断现有的HIV不确定标本的感染状况.  相似文献   

7.
儿童HIV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1992年年底,全世界将有100万以上儿童感染HIV,其中一半儿童发展为AIDS,这可使婴儿和儿童的死亡率增加1/3,AIDS 将成为本世纪末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儿童AIDS 症状出现突然、死亡率高,早期诊断HIV 感染十分必要。儿童感染HIV的平均潜伏期是4.7年,5岁以下儿童的潜伏期平均为2.3年,有效治疗机会很小。由母亲垂直传播感染HIV 的婴儿,1/4在出生后一年内发展为AIDS,4/5在出生后4年内发展为AIDS。欧洲共同体最近的研究报告表明,垂直传播感染HIV 的婴儿,出生后半年内约83%婴儿出现HIV 感染的实验室和临床  相似文献   

8.
陈云钰  潘超  邓陈哲  冯学专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667-5668,5672
目的 对三亚市2010年HIV抗体初筛试验复检阳性标本进行确认,并查找试验结果的符合情况及检测的影响因素,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方法 对三亚市2010年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复检阳性的标本进行免疫印迹法(WB)确认.结果 73份HIV抗体复检阳性标本经确认试验结果为63份HIV-1抗体阳性(86.3%),4份HIV抗体阴性(5.5%),6份HIV抗体不确定(8.2%),且阳性的带型gp160、gp120、p66、p51、gp41、p31、p24、p17出现的百分率都在90%以上,其中gp160、gp120、p66、p51为100%,p55出现次数最少,仅为74.6%.在63例感染者中env条带阳性率最高,平均为99.5%;其次是pol条带,平均为98.9%;阳性率最低的是gag条带,平均为87.8%.在6份不确定标本中,gag条带阳性率最高,平均为61.1%,其中p24条带出现频率最高,占总不确定标本的83.3%;其次是pol条带,平均为27.8%;阳性率最低的是env条带,平均为16.7%.结论 HIV初筛试验存在假阳性,必须经确认试验得出准确结果,并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消除引起初筛试验假阳性的结果因素.  相似文献   

9.
许多研究已证实,HIV可通过乳汁传播,并在HIV感染妇女的乳汁样本中也发现了HIV。深入了解哺乳期婴儿HIV感染的危险程度及传播时机,有助于HIV感染母亲了解传播的危险性,以便她们作出是否进行母乳喂养的明智选择。 作者对1994~1997年马拉维Blontyre市HIV感染妇女生产的672例婴儿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婴儿出生时HIV阴性,其母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HIV抗体筛查有反应标本的复核及确证试验,探讨其对早发现、早诊断艾滋病感染者的影响.方法 对2018-2020年宣城市辖区所有艾滋病筛查有反应的血清标本进行复核、确证和补充试验,分析HIV抗体检测复核与确证结果,了解HIV感染状况.结果 2018-2020年宣城市共发现556份筛查有反应标本,复核有反应540份,一致率为97.12%.首次确证试验HIV抗体阳性的413份,占74.28%,413份HIV-1抗体确认阳性标本中,gp160条带和p24条带分别为100%和99.74%;首次确证试验结果为不确定的53份标本,占9.53%,gp160条带出现频率最高,占45.28%.对40例HIV抗体不确定者进行追踪随访,发现HIV抗体阳性28例.结论 艾滋病筛查有反应标本需进行复核、确证试验,对确证试验结果为不确定人群需进行随访和核酸检测补充试验,确保潜在HIV感染者的及时、精准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宿迁市953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复检与确证试验结果。方法同时使用免疫层析法(胶体硒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法)对HIV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检,复检阳性标本用免疫印迹试验(WB法)进行确证。结果初筛阳性标本953份经复检,817份呈阳性,复检阳性率为85.73%;确证阳性694份,确证阳性率为84.94%;不确定75份,占9.18%;阴性48份,占5.88%;确证阳性率最高的是疾控机构,为96.63%,采供血机构最低,仅50.70%,不同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0,P 0.01)。不确定样品WB条带有9种,以gp160、p24及gp160+p24三种带型为主要(共占80.00%),gp160+p24和gp160+p24+p17两种带型阳转率较高,分别为60.00%和40.00%。结论 HIV抗体初筛试验存在一定假阳性,对不确定标本,应加强随访,并引入核酸检测作为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乡市无偿献血者HIV抗体监测结果,为更好的制定HIV感染防控策略和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2015年新乡市无偿献血标本106 726份进行HIV筛查检测,并对检测出HIV阳性血液标本献血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5年献血标本共检测出HIV感染标本35例。感染者以男性为主,约占感染总数的94.28%(33/35例),年龄分布以18~30岁最多,约占感染总数的65.71%(23/35例)。结论自2010-2015年,无偿献血HIV感染率逐年上升,应制定一系列防控措施和筛查力度,加强宣传,以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3.
248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复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IV抗体检测是发现HIV感染的有效途径。嘉兴市HIV初筛中心实验室除了承担本辖区内有关人群的HIV抗体筛查外,还承担了本市辖区内各HIV初筛实验室初筛阳性标本的复检,并及时将复检阳性的标本送省疾控中心HIV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为了了解本地区各HIV初筛实验室上送标本的情况和标本最终复检确认的情况,我们特地将2003—2005年本地区248份HIV抗体初筛阳性的血清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是目前诊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的主要依据.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实验搴担负HIV检测初筛中心实验室的职责,承担本市监测哨点和本中心各个门诊HIV抗体初筛实验、辖区(县)各医疗机构HIV抗体筛查实验室阳性标本的复核工作.现将本实验室对初筛阳性送检的114份标本复核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HIV抗体确认不确定结果的血清学特征并比较不同实验方法鉴别不确定结果的效果.方法 以解放军艾滋病检测确认实验室2005-2006年确认的42例HIV抗体不确定者为研究对象,对血清样本进行HIV抗体条带免疫印迹检测、HIV病毒载量检测和HIV-1 p24抗原检测,同时进行随访,将随访前后的标本同时检测,比较免疫印迹带型的进展,判断HIV感染的真实状况,以随访的结果为标准,判断不同的方法鉴别不确定结果的效果.结果 (1)42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中,共有8种带型:p24(45.2%)、gpl60(30.9%)、gp160±p24(11.9%).(2)对23例进行3个月以上随访,其中22例带型没有变化,判断为HIV抗体阴性;1例的带型在随访后出现显著进展,满足HIV抗体阳性诊断标准;随访证实,22例(95.6%)的不确定是非特异反应,只有1例是早期HIV感染.(3)对23例通过随访确定HIV感染状态的病例,条带免疫印迹检测1例血清学阳转的病例为阳性,22例血清学没有进展的病例中16例为阴性,6例仍为不确定,特异性是72.7%.HIV-1 p24抗原检测23份标本全部为阴性,1例血清学阳转标本漏检.检测7份血浆标本的病毒载量,1例血清学阳转的病例病毒载量为18 000 cp/ml,而6例血清学没有进展的病例检测结果全部低于最低检测限(<LDL).结论 条带免疫印迹试验能够鉴别大约70.0%的不确定反应,病毒载量检测也是鉴别不确定结果的有效方法;使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对HIV抗体不确定进行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儿童感染HIV的机理简述如下几方面内容:经垂直传播感染了HIV的患儿,其疾病进展较成人患者迅速;母婴传播的时间;处于发育时期的婴儿免疫系统利于HIV感染,以及HIV感染神经系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成人急性感染或近期感染以及产婴后天获得HIV感染的早期诊断可能是困难的。用免疫印迹法(WB)测定婴儿血清HIV特异免疫球蛋白A(IgA)抗体已是一种可靠方法,并可识别HIV感染的婴儿,特别是六个月以上的婴儿,并可作为成人急性HIV感染的辅助诊断方法。现时我们用标准商用试剂,研制了一种简单的免疫测定法(EIA)来检测HIV特异性的IgA。用EIA法在成人(n=216),儿童(n=49)和HIV感染母亲生育的初生婴儿(n=65)的血清中做HIV特异IgA检测与WB法具有可比性。其特异性为100%,灵敏度为80~90%。IgA酶免疫法简单,对测定HIV特异IgA抗体有高灵敏度,并且非常适用于标准临床实验中。  相似文献   

18.
1995年3月塘沽中心血站在对来津献血的外地民工的血清标本进行筛检时,发现三份血清标本HIV抗体阳性(编号依次为安31#安38#,安40#),将血样送往天津局请求复检,经该局和国境卫生检疫艾滋病监测中心用五种方法检验后,结果均表明 安38#血清标本HIV抗体阳性,证实该献血员已感染HIV,另两份血清标本(安31#,安40#)结果可疑阳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美国的一篇医学文摘分析,HIV感染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在出生后不久服用叠氮胸苷后,即使母亲在怀孕和分娩时没有接受叠氮胸苷的预防治疗,婴儿受到HIV感染的危险将会减少。HIV感染的母亲如果早期没有进行药物治疗,婴儿出生后两天内接受叠氮胸苷治疗六个月后,9%的婴儿HIV阳性。这个比率虽然高于那些产前接受叠氮胸苷治疗的母亲所产婴儿的感染率,但它仅仅是那些没有接受任何预防性治疗婴儿HIV感染率的三分之一。为了确定叠氮胸苷在产后对HIV垂直传播的阻断作用,研究者对1995年到1997年纽约州HIV感染母亲所生的939个婴儿(年龄不超过180…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阳市宛城区HIV感染者重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和梅毒的重叠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IV感染者血清中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梅毒的相应抗体。结果在425份标本中,共检测出HBV阳性215份血清,抗-HCV阳性为364份,梅毒为44份,乙肝、丙肝及梅毒四重叠感染的20例,阳性率为4.718%,不同感染状况与发病及CD4值均有一定的关系。结论本地区由于既往有偿供血而感染HIV,同时造成乙肝、丙肝及梅毒的重叠感染,提示应加强HIV感染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以及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HIV重叠感染乙肝、丙肝及梅毒对机体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