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致巨大J波和心室颤动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67岁,因精神病发作露宿一夜,受冻后来我院急诊.当夜气温为-5℃.体检:P 25次/min,R 8次/min,体温不升,血压未能测及.深昏迷状态,全身冰凉,两肺呼吸音粗.急诊心电图(图1A)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心率25次/min,P-R间期0.22s,Q-T间期长达1 040ms,各导联QRS波群终末部均可见巨大的J波,除aVR为负相外其余导联均为正相,V3达2.35mV,宽250ms.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50岁。因胸闷、气促、心悸1年,加重1周来我院就诊。体检:BP135/75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60次/min,心律齐,可闻及奔马律。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示:全心扩大,心肌回声增强,心室壁心肌广泛性运动幅度明显降低。临床诊断:慢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Ⅲ级。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心率60次/min,QRS波群增宽,终末部见一特殊波形,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2岁。5年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外院安置VVI型永久性起搏器,术后能从事日常工作。本次因轻体力活动时发作胸闷并晕厥、伴呕吐1天就诊。体检:T 36.5℃,P40次/min,R19次/min,BP18/10kPa(135/75mmHg)。心电图(附图)示:频率为71次/min的起搏信号,其后绝大部分无QRS波群。可见窦性P波,P波频率为75次/min,并伴窦性心律不齐,其P波后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9月。因急性肺炎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3℃,脉搏16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88/58mmHg,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Ⅱ/6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超示:心内膜垫缺损,二、三尖瓣分裂,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心电图检查(图1):窦性心律,心率181次/min,图1窦性心动过速讨论心内膜缺损(完全性的)形成房室共道永存,心房间隔和心室间隔的膜部均有缺损而形成大缺损,房室瓣关闭不全,患者不仅存在左至右室分流,而且还存在房室间的返流,临床表现有乏力、发育不良、易患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等。本例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负荷加重,至右心室肥厚,心室…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4岁。因心悸、胸闷4余年,加重3d入院。体查:P 80次/min,R20次/min,X光:右下肺感染,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平均65次/min,P-R间期0.12s,QRS间期0.08s,QT间期0.42s,当心率增快至81次/min时,心电图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心电图诊  相似文献   

6.
吴永珍 《心电学杂志》1996,15(3):104-105
患者男,59岁.因排尿困难5年余、尿潴留15h于1994年1月28日入院.以往有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史27年.体检:BP19.0/12.0kPa(142/90mmHg),心界不大,心率94次/min,心律齐,无杂音.两肺无殊,肝脾未及.临床诊断:前列腺肥大,急性尿潴留.2月2日14:30上楼时突然心悸、胸闷.即作心电图(附图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头昏、心悸、胸闷半年,加重1周就诊。体检:血压:120/75mm Hg(1mm Hg=0.133kPa),心率45次/min,心律不齐。其他各项辅助检查均正常。临床诊断:考虑病窦综合征而行阿托品试验:静脉注射阿托品1.5mg,7min时出现复杂心律失常(图1)。梯形图示交接性QRS波群时间0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46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3年,加重1周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型。心电图(图示V5、V6导联同步记录)P波规律出现,P—P间距0.48s(125次/min)。R2、R16为窦性下传者,呈“R”型顶端有切迹.时间>0.12s。其P—R间期为0.19s,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其余QRS波呈正常室上型,但之前的P—R间期为0.34~.48s,  相似文献   

9.
冯桂华 《心电学杂志》1999,18(3):169-170
患者女性,70岁.因反复胸闷、心悸、头晕2年,加重半天并昏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20年.临床诊断:高血压病Ⅲ期,冠心病,心律失常.体检:BP25.3/12.5kPa(190/94mmHg).心率平均32次/min,律不规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图1)为V_1及V_3导联记录.可见窦性P波规整,P-P间期0.52s,频率115次/min,除箭头所示心搏外,P波均未下传.QRS波群有两种:一种主导心室搏动,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R-R间期1.30~3.64s,频率平均为32次/min,提示为室性逸搏  相似文献   

10.
例3患者男性,78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常规12导联同步记录(图3)可见窦性心律,心率79图1 说明见正文。例1患者男性,29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115次/min,P-R间期恒定为0.15s,QRS波群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0.11s)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0.14s)1∶1交替,同时ST-T亦伴随着QRS波群变化呈相应变化。QRS平均电轴约在-63°~-67°交替。当窦性心率减慢到100次/min以下时,QRS波群全部恢复正常(图略)。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3相不完全性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交替,左前分支阻滞。例2患者…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82岁.因反复头昏、晕厥、胸闷3月就诊.查体:血压120/80mmHg,心率40次/分,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入院时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P波规律出现,P-P间距0.70~0.82s,心房率为73~86次/分,P-R间期固定为0.17s,呈2:1~3:2下传心室,V1导联QRS波群呈rS或Rs型,时限分别为0.07s、0.12s.  相似文献   

12.
单纯性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AVB)并不少见 ,诊断不难。当合并有其它心律失常时就会使图形更加复杂化 ,现报告 1例如下。患者女 ,44岁。因子宫肌瘤而入院。平素常感冒、发热、心率过缓。术前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图示 12导联同步记录。窦性P波顺序出现 ,PP 0 80~ 0 96s( 75~ 63次 min)。室律不齐 (RR 1 46~ 1 66s) ,频率为 41~ 3 6(平均 3 8)次 min。QRS形态呈多样化改变 :①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CLBBB)图形 ,频率为 3 7次 min ,律匀齐 ,QRS波与P波无固定关系 ,考虑为心室逸搏节律。②呈完全性右束支…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34岁,因劳力性胸闷、气短、头晕20天于1994年2月22日入院.体检:BP128/75mmHg(17/10kPa),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 38次/min,律齐S_1响亮,闻及S_3及不规则心房音,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及二尖瓣听诊区闻及Ⅳ级吹风样SM,分别向颈部及左腋下传导,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闻及DM,向心尖部传导,双肺呼吸音清,双下肢无水肿.血清酶  相似文献   

14.
例1患者女性,27岁。因胸闷、心悸一天伴晕厥一次入院。患者两个月前曾有上述症状发生,持续10min,当地医院处理后(具体不详)缓解。体检:BP68/45mmHg,心界叩诊不大,心率200次/分。临床诊断:心源性休克。首次ECG描记示:异位心律,R-R间期0·28s,心率214次/分,QRS时限0·10s,V1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型,电轴左偏-73°;Ⅱ导联第7、9,Ⅲ导联第2、4、6、8,aVF导联第5、7、9共计9个QRS波后T波与其他T波不同,疑有窦性P波落在T波中,其频率为120次/分,与QRS波无关。即做食管导联示:P波高大,明显可见,其频率恰好为120次/分,从而证明前面推…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8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图1A、B为动态心电图Mv_5、Mv_1同步非连续记录。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36次/min(图1B)P-R间期200ms,QRS波宽为120ms,Mv_1呈R型,Mv_5S波增宽,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率减慢至70次/min(图略)时,Mv_1呈rSr′型,Mv_5呈Rs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为3相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  相似文献   

16.
祝丽萍 《心电学杂志》2009,28(3):183-184
患者女性,65岁,因胸闷、气促3个月、加重1d就诊。体检:P48次/min,BP160/80mmHg,心尖搏动在左锁骨中线外侧1cm处,心界向左扩大.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肺部散在干性哕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图1A)示P波规则出现,在Ⅱ、Ⅲ、aVF直立,aVR倒置,心房率103次/min,心室率49次/min,QRS时间0.10s,P波与QRS波群无关,P波、QRS波群固定出现,P—P、R—R间期规则,ST段无抬高或压低,T波无低平或倒置,无病理性Q波。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59岁,因胸闷3d就诊.体检:心率92次/ min,BP120 / 90mmHg心律不齐.动态心电图不同时间记录示窦性心律,96次 / min,正常顺传的P-R间期160 ms.A 的R5、R10为房室交接区性异位激动,同时可见P2、P8后均无QRS波群.其中P2、P8均未提前,即P1-P2间期=P2-P3间期、P7-P8间期=P8-P9间期,且无其他因素影响,P波后的QRS波群脱落,显示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24岁.活动后时有胸闷2年,既往曾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缓”.临床拟诊:病毒性心肌炎.静息心电图(图1左)示: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1.5mg静脉推注即刻心电图(图1中)示:Ⅱ导联P波极性、时间、P-R间期与图1左一致.P波振幅增高达0.3mV,伴P波上升支切迹,心率110次/min.至20min多次记录心电图心率均超过90次/min,P_(?)均高尖.45min后复查心电图(图1右)示:心率60次/min,P波形态、振幅恢复正常.心电图最后诊断: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试验阴性,阿托品试验揭示3相不完全性结间束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 ,70岁 ,因抽搐伴意识障碍发作 5小时入院。该患者平时素食 ,近 2个月来进食明显减少。入院前抽搐发作 3次 ,每次持续 1~ 3分钟自行缓解。查体 :血压 140 / 90 m m Hg,神志清晰。心界略向左扩大 ,心律齐 ,无杂音。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体征。实验室 :血钾 4.4m mol/ L,钠 140 .6 m mol/ L,钙1.5 mm ol/ L(正常值 2 .1~ 2 .6 ) ,磷 0 .9m mol/ L(0 .8~ 1.5 ) ,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尿素氮均在正常范围。头颅 CT:轻度脑萎缩。超声心动图 :左房内径 37m m ,左心室内径 5 4m m。心电图 (图 1)示 :窦性心律 ,QRS波及 …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70岁。主因反复劳累性心前区疼痛3年,反复发作性晕厥4天就诊。患者于3年前始出现劳累性心前区疼痛,每次发作持续4~5分钟,自行服药(具体不详)可以缓解。不伴有晕厥、黑矇,不伴有放射症状及大汗。就诊前4天,于站立中突然发生意识丧失,附近医院查心电图诊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AVB)、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经医疗未见明显改善。就诊当日立位时再发意识丧失,小便失禁,故来我院就诊,查心电图为高度AVB,CRBBB,心室率36次/分。心电图(附图)中除第3,7个QRS波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