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以来人住我科并行手术治疗的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行微创血肿清除术,14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 微创血肿清除术8例.治愈7例,死亡1例,死于术后脑内再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14例,治愈11例,死亡3例。3例中,1例术后中枢性高热,一周后家属放弃治疗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仔细辩别手术适应证,在恰当的手术时机(超早期或早期)合理地选择手术方法,这是提高治愈率的基础,而且术后积极的综合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技术治疗不典型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 14例不典型自发性脑出血病人采用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技术探查血肿,术中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1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血肿清除满意,根据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下一步治疗。结论应用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技术不但可以清除颅内血肿,而且可以进行病因检查,可以作为不典型自发性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锁孔入路内镜辅助治疗自发性脑出血2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在自发性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德国Rudolf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23例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复查CT示:血肿完全清除16例,占70%,近全部清除者5例,大部分清除者2例。结论锁孔入路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具有定位精确可靠,手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脑自发性出血的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手术方法、治疗效果、预后从而在指导临床治疗及提示预后等方面提供依据方法。方法对38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小脑自发性出血患者,行枕下后开颅小脑血肿清除术,术后恢复良好3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对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要根据病情轻重、头颅CT表现等各方面,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30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蚓部出血6~10mL、出现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行单纯侧脑室钻孔引流术,对小脑半球出血10~20mL者行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小脑半球出血量20mL或蚓部出血量10mL者行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寰枕减压术+侧脑室钻孔引流术。结果单纯侧脑室钻孔引流术6例,恢复良好5例;中残1例;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术14例,恢复良好10例,中残2例,重残2例;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寰枕减压术+侧脑室钻孔引流术10例,恢复良好6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对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积极手术治疗,根据出血的部位、出血的量、有无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早期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51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7h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全身状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269例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111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51例行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47例行CT引导血肿穿刺引流术,32例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结果510例中,死亡89例,死亡率17.4%,术后6个月根据ADL分级,Ⅰ级67例,Ⅱ级119例,Ⅲ级138例,Ⅳ级73例,Ⅴ级24例。结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个体化的差异,采取恰当的手术方法,以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尤其是微侵袭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开颅清除血肿和穿刺引流血肿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2例行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21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37例行穿刺引流血肿(3例行一侧脑室穿刺引流,10例行血肿加脑室穿刺引流,11例行血肿穿刺引流,13例行双侧脑室穿刺引流)。结果开颅清除血肿和穿刺引流血肿术后生存率分别为70%和78.4%,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8.6d和24.8d。结论开颅清除血肿和穿刺引流血肿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术前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性Ⅲ级脑出血早期外科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喊压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两种术式早期治疗高血压性Ⅲ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同期收住的121例高血压性Ⅲ级脑出血患者,78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小骨窗组),43例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大骨瓣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分别行临床随访,综合比较其临床疗效、血肿清除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大骨瓣组在血肿清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除外消化道出血)、死亡率和1个月及6个月随访疗效等方面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中却明显高于小骨窗组(P〈0.05),同时在手术时间和输血量等方面小骨窗组明显少于大骨瓣组(P〈0.01)。结论在高血压性Ⅲ级脑出血病人的早期手术治疗中,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可作为首先考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不同术式对自发性脑出血周围水肿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微创脑内血肿穿刺外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周围水肿带大小的比较,为脑出血的治疗寻找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对51例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6例接受微创脑内血肿外引流术,25例接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将手术前后两组病人血肿周围脑水肿带体积进行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术后7天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小于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组对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小,可作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小脑出血35例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35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17例,其中恢复良好11例,重残5例,死亡1例;单纯侧脑室钻孔引流术5例,其中恢复良好3例,重残2例;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寰枕减压术+侧脑室钻孔引流术13例,其中恢复良好9例,重残3例,死亡1例。结论对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要根据发病至就诊时间、病情轻重、颅脑CT表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外科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的疗效及方案。方法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37例,手术治疗31例,依据血肿部位可分别采用CPA"S形"入路、旁正中入路、后正中入路。显露枕大孔后缘甚至寰椎后弓,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结果血肿残余量在20%28例,残余量20%3例,术后死亡2例。随访病例中,小脑齿状核出血者多为眩晕及肢体共济失调为主症,蚓部出血者以躯体平衡障碍为主症,吞咽功能障碍多在咽期困难。结论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加强术后管理,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颞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颞叶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26例血肿近全清除,4例因再出血行第二次手术。手术治疗后存活25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2例;25例术后随访4-6月,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6例,轻残14例,中残4例,死亡1例。结论经颞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创伤小、易操作,适用于绝大部分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内镜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31例行内镜血肿清除术,47例行钻孔引流术,均使用神经导航定位,比较其疗效。结果小血肿病人中,术后7 d、3个月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血肿病人中,内镜手术疗效优于钻孔引流(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清除血肿,针对较大血肿,内镜手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TCD和颅内压监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前、后手术侧与对侧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颅内压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关联性。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64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TCD检测术前和术后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及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x)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术前、术后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监测术后血肿侧的颅内压。结果术前相比,术后患者双侧MCA及ICAex平均流速(Vm)明显增快(P0.05),且术侧Vm增快更为显著。与术前相比,搏动指数(PI)术后明显降低,其中术侧降低更显著。患者频谱形态术后转为高血流低阻力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两组间血流变化没有显著差异,血肿侧颅内压随时间变化呈逐渐下降趋势,与脑血流变化有密切关系。结论采用TCD和颅内压监测能很好地检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小骨窗与大骨瓣对脑血流的变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于脑出血后10-22d临床症状加重,脱水治疗无效,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诊断为张力性血肿。2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4例行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恢复良好者2例,轻残者3例,重残者1例。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正确诊断是关键,外科手术,尤其是微创血肿引流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小脑出血的外科治疗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31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19例,其中恢复良好1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7例,其中恢复良好5例,重残1例,死亡1例;采用单纯脑室外引流治疗5例,其中恢复良好4例,重残1例。结论对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要根据发病时间、病因、病情轻重、头颅CT表现,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及时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0例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出院后随访1~4年。结果 10例脑动静脉畸形行血肿清除+畸形团切除术,临床治愈;6例脑底异常血管网病中,2例行血肿清除术,4例保守治疗,均临床治愈;6例晚发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中,3例行血肿清除术临床治愈,1例出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出现脑瘫,1例死亡;6例血友病性脑出血中,5例临床治愈,1例死亡;2例不明原因出血均临床治愈。结论 儿童自发性脑出血发病急,病情重,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早期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本组90例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37~84岁,入院前均有高血压病史。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6~12小时内行微创钻孔引流手术。结果9例患者术后出现再出血,这些患者均再次行开颅手术,其中5例行血肿清除 去骨瓣减压,4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均存活。结论微创清除术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减轻致残程度。但应注意适应证的掌握,防止术后再出血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行侧脑室外引流并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8例单纯行侧脑室外引流术。结果术后6个月存活26例,死亡4例。存活者术后6个月时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疗效:Ⅰ级3例,Ⅱ级14例,Ⅲ级6例,Ⅳ级2例,Ⅴ级1例。结论根据高血压小脑出血的血肿部位、出血量、脑积水情况和临床症状,及时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及血肿清除术或侧脑室外引流术,是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另外,脑室内注射纤溶制剂的安全性及价值有待于更多的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1月行侧裂入路手术的54例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治疗组,选择同期行颞叶皮质入路手术的50例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方面,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血肿清除方面,治疗组血肿清除90%比率70.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7.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70.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颞叶皮质入路手术,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近期预后良好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