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调查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2020年6月1日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卒中后4周采用患者卒中后抑郁(PSD)发病率及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抑郁自评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将患者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导致患者出现PSD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D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本研究纳入23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4周出现PSD者95例,发生率为41.13%;PSD组独居、自费、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PHQ-9评分9分、NIHSS评分4分、BI评分60分、SSRS评分20分比例多于非PSD组(P0.05);经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独居、自费、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NIHSS评分4分、BI评分60分、SSRS评分20分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PSD的危险因素(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PSD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预测模型为P=1/(1+e~((0.537-0.293X_1-0.328X_2-0.402X_3-0.377X_4-0.631X_5-0.579X_6)))。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率为41.13%,独居、自费、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NIHSS评分4分、BI评分60分、SSRS评分20分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PS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慢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QOL)状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对北京望京社区82例病程1年以上未复发脑卒中患者采用SF-36量表进行QOL调查,同时评测运动功能、抑郁、日常生活活动(ADL)自理能力,搜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人口学特征及脑卒中并发症、合并症等疾病相关内容,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人均月收入、医疗费、规律锻炼、运动功能、ADL能力水平、抑郁状态、合并高血压、并发症(肩痛)各因素与患者生活质量总积分有相关性(P<0.05),与多数维度积分相关(P<0.05)。以QOL总积分为因变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运动功能、人均月收入、医药费引入回归方程,F=12.024,P<0.001;R=0.583,R2=0.340,进入方程的三因素共同对QOL可以解释34.0%,运动功能对QOL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人均月收入和医疗费,其余因素未进入回归方程。 结论运动功能水平、人均月收入、医药费负担是影响脑卒中慢性期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注重后期康复、规律锻炼、提高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经济条件是提高脑卒中慢性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PSD)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发生及其结局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库中191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男女之间在卒中后2周PSD的发生率、抑郁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女性PS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32.9%和26.6%,P0.01),女性卒中评分与男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总分高于男性(P0.05),抑郁表现均以迟滞和睡眠障碍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PSD与既往心脏病史、精神障碍病史以及卒中严重程度相关,男性与年龄、吸烟史、精神障碍病史及卒中严重程度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PSD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PSD的影响因素也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及与痴呆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率、预测因素及与痴呆的关系。方法:对在同1年内住院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入选符合条件的患者142例,记录其年龄、性别、家庭照料情况、婚姻状况等人口学资料及头颅影像学特征,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ADL(FIM);发病后3个月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抑郁量表(CES-D)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程度和认知状态。以卒中后PSD为因变量,以与非PSD患者有显著差异的项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以有无痴呆为因变量,以PSD等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与健康人群(85例)比较,142例脑卒中患者患轻中度PSD的人数明显增多(3.5%与18.3%,P0.01);脑卒中患者中PSD患者并发痴呆发病率显著高于非PSD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D的预测因素是缺乏家人照料、痴呆、神经功能缺损重和ADL能力差,未发现PSD是痴呆有意义的影响因素。结论:PSD的发病率低于前期有关报道,脑卒中后痴呆是PSD的预测因素,但PSD不是痴呆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伍俊  罗国刚 《中国康复》2017,32(4):271-274
目的:研究脑卒中发病1个月后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共纳入160例脑卒中住院康复患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收集一般资料、临床变量和血液生化检查(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等),入院时评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发病1个月时评估NIHSS、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分析对比2组间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恢复期PSD的发生率为38.1%,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12.5%、16.9%、8.7%。与非PSD组比较,PSD组患者病灶数目多(P0.05),血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较高(P0.05),入院时及发病1个月后的NIHSS评分高(P0.05),发病1个月后ADL及FMA评分低(P0.05),手功能及步行能力差(P0.05),发生肩手并发症多(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发病时的NIHSS程度、缺血性卒中病灶数目、肩手并发症、步行能力为恢复期发生PSD的相关因素。结论:血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发病时NIHSS评分、缺血性卒中病灶数目、肩手并发症、步行能力为脑卒中恢复期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士奇  勾丽洁 《临床荟萃》2007,22(15):1074-1076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对入选的237例脑卒中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行为类型、卒中类型、脑卒中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社会支持度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进行记录。单因素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文化程度、卒中类型与PSD的发生无关(P>0.05)。而行为类型A型行为PSD组77例,非PSD组25例,神经功能损伤程度PSD组(28.91±7.56)分,非PSD组(20.10±7.78)分,脑卒中病灶部位左前、左后、右前、右后PSD组为64例、20例、14例、14例;非PSD组25例、36例、30例和34例,社会支持程度PSD组(33.40±3.84)分,非PSD组(42.89±3.91)分,与PSD的发生有关(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A型行为类型者发生PSD的可能性为非A型者的8.642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PSD的发生呈正相关;社会支持程度与PSD发生呈负相关;损伤部位位于左前半球时,最易患PSD。结论PSD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青年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以期为医护人员预警中青年PSD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市某三级医院收治的329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模型开发,以是否发生抑郁分为PSD组、非PSD组,分析中青年PSD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苏州市某三级医院收治的103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模型验证。结果 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多灶病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高、卒中病耻感评分高和希望评分低是中青年PSD的影响因素(均P<0.05)。构建的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1,经验证模型预测的总准确率84.47%,拟合度较好(χ2=2.734、P=0.542)。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家庭收入、病灶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病耻感及希望水平;构建的预测模型可预测PSD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影响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对10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HAMD量表评价抑郁的程度,分析影响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39.8%;PSD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高于非PSD患者;抑郁的发病率与其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呈负相关;患者的婚姻状况、性格特征与是否具有医疗保险亦影响抑郁的发生;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相关性.结论 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婚姻状况、性格特征及NIHSS评分等是影响PSD的重要因素,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护理干预可降低PS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与卒中部位的关系。方法对187例脑卒中患者行头颅MRI或头颅CT检查以明确诊断,发病后6周内对患者进行抑郁状态评定,分析PSD的发生与发病部位的关系。结果 63人确诊为PSD,左侧额叶脑卒中患者PSD的发生率高于非左侧额叶脑卒中患者(P<0.05)。PSD在脑梗死和脑出血、单病灶和多病灶、前循环和后循环、左侧和右侧脑卒中之间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PSD的发生与左侧额叶卒中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影响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对10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HAMD量表评价抑郁的程度,分析影响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39.8%;PSD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高于非PSD患者;抑郁的发病率与其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呈负相关;患者的婚姻状况、性格特征与是否具有医疗保险亦影响抑郁的发生;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相关性.结论 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婚姻状况、性格特征及NIHSS评分等是影响PSD的重要因素,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护理干预可降低PS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对近期康复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治疗对近期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1个月内出现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临床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治疗组加用抗抑郁药,重度抑郁加心理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单盲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种功能均有恢复,治疗组患者抑郁状态改善明显,其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近期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Purpos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factors that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depression in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stroke patients admitted for rehabilitation. A total of 165 first ever stroke patients over 18 years of age were assessed at one and three years post stroke. Depression was determined by the Centre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 Patients with scores ≥16 were classified as depressed. B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used to identify prognostic factors for depression.

Results. At three years post stroke, 19% of the patients were depressed. B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between 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type of stroke, fatigue, motor function of the leg and arm,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independency and instrumental ADL.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depression was predicted by one-year instrumental ADL and fatigue. Sensitivity of the model was 63%, while specificity was 85%.

Conclusions. The present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showed that depression three years after stroke can be predicted by instrumental ADL and fatigue one year post stroke. Recognition of prognostic factors in patients at risk may help clinicians to apply interventions aimed at preventing depression in chronic stroke.  相似文献   

13.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秦开蓉  孟玲  黄玉兰  陆敏 《中国康复》2003,18(3):149-15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状态评定.对其中患有PSD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护理和药物等综合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积分法评测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120例患者中有38例PSD(31.67%),综合康复治疗后PSD患者HAMD评分明显改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显著提高。结论:PSD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PSD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90 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分为康复单元组(n=45)和对照组(n=45)。康复单元组纳入康复单元,按照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运动训练。治疗6 周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简化Fugl-Meyer 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在上肢及手功能的Brunnstrom分期、FMA评分及MBI 评分上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康复单元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社区康复简易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社区康复简易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广外医院的脑卒中患者48例,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6例,设计脑卒中社区康复简易技术训练,结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进行集体训练,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治疗。分别于入选时、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采用量表进行评测。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3个月时治疗组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简易技术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周洁  曾德志  王兵华 《中国康复》2012,27(3):174-176
目的:对脑卒中首发患者康复期抑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干预积累临床资料。方法:对100例首发脑卒中康复期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测评,比较分析患者一般资料、SSRS和ADL评分与SDS评分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SD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8.486,P=0.000),SDS评分阳性率为44%。单因素分析显示,SDS评分与患者婚姻状况、户籍、职业性质、经济状况、疾病类型和ADL、SSRS评分有明显关联(P<0.01,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付费类别、疾病严重程度和病程无明显关联;多元回归分析,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和职业性质3个因子进入逐步回归方程:y=36.906+6.544x1+4.483x2-2.719x3(F=153.986,P=0.000),并能预测SDS评分变异的82.3%。结论:脑卒中首发患者康复期抑郁的发生率较高,日常生活能力有障碍、社会支持较差、脑力劳动患者更易发生抑郁。临床工作中,要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给予切实有效的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辅助踏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下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采用常规个体化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FES踏车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MOTOmed下肢踏车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Tinetti量表、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评分法(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周后,2组FAC等级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Tinetti量表、FMA下肢评分、MBI及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FES辅助踏车系统和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均有助于脑卒中早期下肢功能的恢复,而FES辅助踏车系统对下肢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18.
西酞普兰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毅  徐瑞玲 《中国康复》2006,21(3):174-175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喜普妙)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PS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喜普妙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常规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并配合功能康复指导,喜普妙组每天增加1次口服喜普妙片20mg。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喜普妙组的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改变。结论:喜普妙治疗可以促进PSD患者抑郁症状改善和神经功能的康复,而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工伤康复人员中抑郁症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工伤康复人员157例,其中男148例,女9例,年龄22—82岁,病程30d—29年。调查所用表格有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A型行为类型问卷(TABP),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Barthel指数(BI),全部在网上进行操作。调查人员为具有心理咨询师及心理评定资格的专业人员,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个专业人进行评测。结果:157例工伤康复人员中,45例无抑郁,112例存在抑郁,抑郁症发生于意外伤残之后,发生率为71.34%(112/157)其中轻度抑郁70例(62.50%),中度抑郁35例(31.25%),重度抑郁7例(6.25%)。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条件、社会关系、家庭支持、性格类型、病程及所患伤病类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家庭收入、睡眠状况、生活满意度、业余爱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工伤康复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抑郁发生率虽高,但由于社会和家庭支持力度较大,所以抑郁程度较轻,中重度抑郁发生率只有37.50%。影响抑郁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经济收入低、生活满意度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业余爱好少、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