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毒性脑炎是指由病毒引起的脑实质炎症,是小儿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包括许多具有传染性的病毒性脑炎、散发性脑炎、疫苗接种后脑炎等。通常表现为发热,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精神面貌差,困倦多睡。重者可有抽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症状。并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预后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是病毒直接感染或感染后引起脑部炎性改变,也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危重者呈急进性过程,可导致后遗症及死亡。早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易误诊,是导致小儿死亡或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用联合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方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32例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viral meniagitis encepnalitis)系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脑膜和脑实质的炎症。病毒侵犯脑膜同时常不同程度地侵犯脑实质,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 今年我院1月-11月份共收治病毒性脑炎206例,而5月-8月这4个月中就收治132例。发病时间集中,发病人数之多较往年同期明显增加达6倍,且合并有心肌和肝功能损害,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肠道病毒(enterovirus, EV)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病毒,有超过100种血清型,通过粪口途径和呼吸道途径进行传播。EV感染引起的疾病谱呈现多样性,其中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 VE)、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 AM)、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与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白蛋白指数的变化。方法采用溴甲酚绿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1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2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血清和CSF中白蛋白水平,并计算出CSF白蛋白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CSF白蛋白、CSF白蛋白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化脑组显著高于病脑组(P〈0.001)。化脑组恢复期患儿CSF白蛋白、CSF白蛋白指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监测CSF白蛋白和CSF白蛋白指数的水平可作为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判断BBB损伤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脑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病情呈急性进展过程,并发症多,可留后遗症,甚至死亡。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一般可治愈。目前,国内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常迟后,凭其诊断较难,凭医师临床经验加EEG检测相对容易。EEG检查能早期发现脑炎脑实质性炎性改变灶。现将我院儿科2000~2003年住院拟诊为病毒性脑炎36例EEG改变及临床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加强我国病毒性脑炎的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病毒性脑炎是指由多种嗜神经性病毒感染引起的症候群,为了有别于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脑炎而统称为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症状严重、死亡率高、许多患者会留有后遗症,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引起脑炎的病毒还可能被不法分子制成生物恐怖的试剂威胁国家生物安全,因此病毒性脑炎不仅是病毒学家的研究课题也是公共健康的社会问题,各国政府均给予高度重视。我国病毒性脑炎的研究起步晚,许多问题亟待研究,为了推动我国病毒性脑炎的预防控制及相关研究工作,我们在该刊出版病毒性脑炎一批重点号文章,借以推动我国病毒性脑炎的研究工作。文章包括介绍国内外病毒性脑炎研究进展的综述、临床病例的回顾性调查以及我国最重要的病毒性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学研究及其实验室检测的文章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中脑电图特点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对174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进行跟踪观察并予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7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133例脑电图异常,异常率为76.4%,其中轻度异常81例(46.6%),中度异常38例(21.8%),重度异常14例(8.0%).大多数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显现广泛的弥漫性或局限性异常,局限性、低波幅慢波其后遗症发生率高,以智能、运动障碍多见,而高波幅慢波其后遗症以继发性癫癎多见.结论: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异常率较高,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脑功能恢复的诊断及后遗症的监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晏翠芳  梁惠慈  祝惠华 《医学信息》2006,19(9):1651-1653
目的 对Colti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临床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 对1999~2001年住院的78例病毒性脑炎病人的血清做虫媒病毒的检测,发现7例病人Colti-IgM呈阳性反应,对这7例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7例病人中4例是婴幼儿;全部在6~9月发病;病前先出现全身症状,继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脑脊液4例正常,3例轻微变化;脑电图3例正常,4例有改变;CT4例正常,3例有改变。6例痊愈,1例有后遗症。结论 Colti病毒性脑炎以婴幼儿为主,可能是广州地区夏秋季脑炎病因之一,临床经过类似一般病毒性脑炎,预后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肠道病毒(EV)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致病情况,探讨检测EV感染的方法。方法 就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0和病毒培技术检测46例无菌性脑膜炎及脑炎病人脑脊液(CSF)标本。结果 RT-PCR方法敏感特异;46例无菌性脑膜炎和脑炎急性期CSF标本中,31例EV阳性(67.4%),14例病毒培养阳性(26.1%)。统计结果显示,RT-PCR敏感性明显高于病毒培养。结论 EV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和脑炎的重要病原;RT-PCR快速敏感特异,简单易行,易于推广,是诊断EV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未经治疗的HSE病死率高达70%以上。基本病理改变为不对称的脑组织水肿、软化和出血坏死,主要的受累部位为额叶底部、颞叶底部、颞角及枕叶等部位。显微镜下可见脑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003年山东济南地区病毒性脑炎(VE)流行病因。方法通过随机PCR及肠道病毒特异性的RT—PCR扩增获得病毒分离株特异性核酸片段,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和多序列比对,确定病毒种类及分型。结果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5株病毒,以随机PCR获得其中1株病毒的核酸片段,经BLAST分析发现其与肠道病毒同源性最高,然后分别测得5株病毒5’端非编码区及部分VP1区核酸序列,经序列比对分析,确定5株病毒均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B5,并且均与2002--2004年间浙江无菌性脑膜炎流行期间分离的柯萨奇B5分离株同源性最高(95%以上)。结论柯萨奇B5是2003年济南地区VE流行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裴保萍  任安平 《医学信息》2005,18(11):1530-1531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的结果,并和脑脊液、CT等的检查结果对比。结果首次EEG异常率为95.18%,BEAM的表现与之相符。治疗后多次复查EEG及BEAM,均恢复正常。结论EEG及BEAM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发现异常、提供诊断依据、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疗效及预后等方面有着其它检测手段所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HSV为一种嗜神经的DNA病毒,分为I型和II型,常潜伏于人体的皮肤、粘膜,待机体免疫力低下时,HSV则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组织出血性坏死和变态反应性脑损坏。HSE患者在发病早期常以精神和智力障碍为首发症状,而影像学提示感染的主要部位是颞叶或额叶眶面。本病起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我科2009年6月6日收治1例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为儿童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16型(CAl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可大规模暴发流行,CAl6感染所致疾病一般症状较轻,EV71易引起个别患儿合并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对儿童造成了极大威胁[1-2]。近年研究发现,S100B蛋白为血脑屏障功能障碍的又一血清学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菌性脑膜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mRNA的表达特点和所起的作用。方法:建立3周龄大鼠细菌性脑膜炎模型和正常对照模型,分别于接种后24 h、48 h、5 d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观察BDNF及其mRNA表达变化。结果:原位杂交显示感染后24 h BDNFmRNA表达明显增加,48 h后有所下降,但5 d时仍高于对照组。而免疫组化结果,感染后24 h BDNF蛋白表达达高峰,48 h后逐渐下降,5 d时到正常水平。与此同时,在软脑膜、蛛网膜下腔、脑室及脑实质炎性病灶内,渗出的炎性细胞可见原位杂交阳性信号和免疫组化阳性染色颗粒,对照组未见炎性渗出。结论:细菌性脑膜炎可引起BDNFmRNA和BDNF蛋白表达的增强,BDNF可能对细菌性脑膜炎的脑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在急性炎症反应期间,可能参与了免疫反应并与其他炎症介质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胡辉华 《医学信息》2010,23(17):3241-3242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40例手足口病中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给予脱水、激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所有患儿均达到临床治愈,未遗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手足口痛疫情暴发时,易并发病毒性脑炎,具有年龄小、危险性高、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绝大数病例都能治愈,无明显后遗症发生。重症HFMD合并脑炎病例,病情进展迅速,早期临床表现较隐匿,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治疗,则预后艮好,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钱军 《医学信息》2010,23(5):1441-1441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手足口及臀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样皮疹为主要表现,少数病人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为多见,近几年有加重趋势,我国亦有暴发及重症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脑电图在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由不同的病原体感染,病变范围、程度相差悬殊,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有病原体直接感染造成的脑部炎症性损害,另有可能是感染后产生的变态反应脱髓鞘性脑炎,给诊断带来困难,目前特异性病原学诊断既不普及又不及时。血清及脑脊液病毒免疫学检查,提示有病毒感染的证据,但是常常出现较迟,缺乏早期诊断意义。尤其是对于那些症状不典型病例,诊断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电地形图在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4例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地形图被检查。结果:94例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地形图改变是明显的。结论:脑电地形图在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