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帝内经》与《灵枢》、《素问》关系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与《灵枢》、《素问》关系,晋·皇甫谧认为是由《黄帝内经》一部书变成《针经》、《素问》二部书。元·吕复和清·姚际恒则认为《灵枢》、《素问》是汇聚而成。本文考析认为:《汉书》之后的东汉时期医经七家曾经历了一次改纂过程,可能由医经七家被分别集纂成《灵枢》、《素问》、《难经》,一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2.
《医学六经》一书收录了《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针灸甲乙经》等6部医籍,颇受学界重视。《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大辞典》等著录该丛书为明代顾从德所编纂,由吴勉学刊刻。通过查考原书、梳理相关资料,结果表明此书与吴勉学所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前6部医书内容及版式相同,疑为后人将此6部医书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析出,另名《医学六经》。顾从德与吴勉学并非《医学六经》的编纂者与刊刻者,学界考察医籍版本时所说的“六经本”实际上就是“医统正脉本”。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评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是已故著名医史文献学家郭霭春教授的生前力作,1995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代表了当代《素问》研究的最新水平。《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一书以校勘为特色,先后使用传统校勘手段,以及对校、参校、核校、体校等方法,校正了许多历史遗案,同时纠正许多注释上的讹误之处。论文引证郭霭春教授的其他同类书籍,通过互证对他的不同校勘方法,做了详细的举例说明、分析,并通过数据统计,理清这部医经古籍的学术价值和特色。  相似文献   

4.
《素问纠略》一书的作者及版本历来说法不一。《明史》记为杨慎,但考查杨慎文集《升庵全集》《升庵外集》均不见此书;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认为此书应是朱丹溪所作。本文就此提出疑问,考查杨慎著述的主客观条件。首先,从史传及杨慎诗文中可知,他曾研习医籍,知晓医理,其医学著作《男女脉位图说》序文更反映了他欲纠辨古人的愿望,是为他著《素问纠略》的主观条件或内部条件;其次,杨慎晚年贬谪至西南地区,恶病缠身,曾学医自疗,且喜好上山采药,这为他创作《素问纠略》提供了外部条件;加之同僚何宇度、名医何时希的记载为旁证,杨慎著《素问纠略》三卷是成立的。而针对杨慎文集不见此书,一卷本著者题为朱丹溪、周木等人的事实,本文认为是版本不一所致。即:名为《素问纠略》的医书实有两个版本:其一为前述杨慎所著的三卷本,已经亡佚;其二为周木辑佚或假托元代朱震亨所作的《素问纠略》一卷本,现存抄本。由此,《素问纠略》作者及版本问题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报》2020,(1):214-217
《素问纠略》一书的作者及版本历来说法不一。《明史》记为杨慎,但考查杨慎文集《升庵全集》《升庵外集》均不见此书;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认为此书应是朱丹溪所作。本文就此提出疑问,考查杨慎著述的主客观条件。首先,从史传及杨慎诗文中可知,他曾研习医籍,知晓医理,其医学著作《男女脉位图说》序文更反映了他欲纠辨古人的愿望,是为他著《素问纠略》的主观条件或内部条件;其次,杨慎晚年贬谪至西南地区,恶病缠身,曾学医自疗,且喜好上山采药,这为他创作《素问纠略》提供了外部条件;加之同僚何宇度、名医何时希的记载为旁证,杨慎著《素问纠略》三卷是成立的。而针对杨慎文集不见此书,一卷本著者题为朱丹溪、周木等人的事实,本文认为是版本不一所致。即:名为《素问纠略》的医书实有两个版本:其一为前述杨慎所著的三卷本,已经亡佚;其二为周木辑佚或假托元代朱震亨所作的《素问纠略》一卷本,现存抄本。由此,《素问纠略》作者及版本问题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6.
王冰次注《素问》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大家王冰对《素问》进行了编次和注释,使《素问》这一中医理论的基石之作得以传承和发扬。王冰的编次共迁移原文85条,有分编类(5篇)、合并类(14篇)、补阙论(5篇)。其注解的特点是以经解经,全面注释,训诂方法多样,运用医学原理诠释经义,成为后世研究和诵读《素问》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素问》王冰注引《易》辑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注始于751年(天宝十年),讫于762年(宝应元年),引医书及经传子史甚多,其中引用《周易》以解生理病理、天人之际者尤为多见,从中可觇《周易》对《内经》理论之指导与影响,亦可考知“医易同源”之理非空泛之论也。今从《素问》王冰注中辑录所引《周易》文字,其未举《周易》书名而引用其意者则不加辑录。《素问》王冰注共引《易》24处,分见《系辞》、《乾》、《坤》、《离》、《坎》、《泰》、《巽》、《震》、《艮》、《说卦》。误引不明其作者,不计入引文数。王冰时引《易》以证明《素问》符合《易》理,《易》理足以诠释医理,王冰将医易相关的理论,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宋明治《易》者,治医者,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琦《素问释义》注释内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释义》由张琦注于清道光九年,是清代一部较为重要的校注本。该书注解简洁,部分注文精辟且有新意,对后世注解医经产生了一定影响。经对《素问释义》注文进行研究,认为张琦注释《素问》经文的内容主要包括释字词、明通文、阐释句意、分析篇章、训释名物、说明修辞手段和表达方式、阐发机理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灵枢》与《素问》究竟孰先孰后,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因《灵枢》一度失传,王冰注《素问》而未注《灵枢》,致谈《内经》多称举《素问》,甚或视《灵枢》为伪书。本根据《素问》所引“《经》言”书证,逐条加以分析,证明《灵枢》是“经”而《素问》是“论”,进而从先秦诸子书中追朔《内经》理论的渊源。  相似文献   

10.
《汉书·艺文志》医经著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西汉刘向等校书之方法,提出医经一类书的整理也是采用了备中外之本、相校以除重复的方法进行编次,并按以人类书的原则而题名黄帝、扁鹊和白氏三家。结合《史记·扁鹊仓公传》的记载,阐述了西汉以前医学文献的授受与传播是官守其书、师徒相授的方法,其内容则以训诂相传而发生变化。并参考经、子一类书编次体例,进一步分析了医经所以分内外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学术界多从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今本《针经》(《灵枢》)《素问》即《内经》之见,并认为《黄帝外经》散佚已久。而考察历代史志可知,随着《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渐失记载,《黄帝素问》《黄帝针经》两个系统的传承脉络日益清晰,至《清史稿·艺文志》所载书目,《素问》《...  相似文献   

12.
试论滑寿类编《素问》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滑寿,字伯仁,晚号撄宁生。元末明初著名医学家。滑氏由儒及医,在《内经》、《难经》的整理、经络穴位的考定以及脉诊方面颇有研究,且临床经验丰富,时江浙间无有不知滑氏之名者,皆称之为神医。著有《读素问钞》、《难经本义》等著作,现针对《读素问钞》类编《素问》的学术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略述如下。1类编整理《素问》的成就《读素问钞》将《素问》原文选录精要者,重新编排,分为藏象、经度、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诊、针刺、阴阳、标本、运气、荟萃十二类,并予以简要注释。其主要学术特色包括以下几方面。1.1开节略类编《素问》之先河滑氏之前,对《内经》进行类编整理者代不乏人。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首先以《素问》、《九卷》、《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为本,删其浮辞,除其重复,重新分类编辑而成。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对《内  相似文献   

13.
王冰重新整理疏注《素问》的功绩,历史上已有学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他“依经注解,理入化机,发微奥理,羽翼圣经”(清·莫熺《医门药理》)。若对王冰次注的《素问》以及《素问》版本流传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后不难发现,王冰之功绩主要反映在编次整理、训诂解惑、医理发挥、汇存文献、传承运气五方面。  相似文献   

14.
对《内经辨言》采用的校诂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从文字、声韵、句法词法、行文句式和文义医理方面,总结和评介了该书在校诂《黄帝内经素问》方面的成绩和特点,认为该书校诂古典医籍的方法,值得学习和研究古典医籍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关于《伤寒论》六经的实质,自唐迄今1300多年以来,历代医经注家各有各的见解,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看法极不统一。今天在党中央领导亿万军民大搞“四化”的新形势下,亟应积极认真地对六经实质这个旧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以便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且有利于《伤寒论》研究工作的开展。古今对六经实质的不同看法和评议我们要弄清前人对六经实质的看法,首先必须把《素问·热论》中的六经与《伤寒论》中的六经相互对比一下。六经分证,最早见于《素问·热论》。《素问·热论》指出:“伤寒  相似文献   

16.
试论《老子》哲学观对《素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之成书,是中医理论体系建构的主要标志。其一大特点是以医映哲、以哲贯医,遂之达到医哲结合。后人对其哲学母体的思辨,往往偏重儒家而忽略道家。医、道关系的进一步揭示将会有助于中医研究的深化,基于此,本文就《老子》哲学观对《素问》的影响试作如下探讨。 一、自然观 哲学认识的发展,充满了矛盾,经历着曲折,有其大致依存于社会发展的思想起落阶段性,譬如先秦时期的自然观就有着一个由崇拜自然向解释自然的升华过程,也就是一个对传统天命神权思想进行修补和改造的艰苦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孔  相似文献   

17.
<正> 王冰,号启玄子,大约是唐景云至贞元(公元710—804年)间人。林亿等新校正云:“按《唐人物志》,冰仕唐为太仆令,年八十余以寿终。”据《古今医统))等书记载,冰于宝应元年(公元762—763年)任太仆令。《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医籍,《素问》是其中的一部分。至王冰时,《素问》已经是“世本纰缪,篇目重迭,前后不伦,文义悬隔。”而且“其文简,其意博”,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王冰就“精勤博访”“刻意研精”,对《素问》重新进行次注。历经十二年,始成《素问释文》。王冰次注《素问》,不仅整订了《素问》杂乱误出的篇次,而且逐篇详加注释。在其注文中,有许多独到之处,对后世影响很大,在此不作全面论述,仅就对针灸学的贡献,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滑寿,字伯仁,一字伯休,晚号樱宁生。元末明初著名医家,著有《十四经发挥》、《诊家枢要》、《读素问钞》、《难经本义》等医学著作,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十四经发挥》为针灸学著作,《诊家枢要》则是脉诊专著。《读素问钞》是分类整理、择要类编《素问》之作,开节要类编《素问》之先河。《难经本义》则考证《难经》条文出处,详加点校,求其本义,使《难经》医理彰显于世,成为注释《难经》的典范之作。本文通过对《读素问钞》和《难经本义》两书的分析探讨,论述了滑寿对《内经》、《难经》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太素》一书,为杨上善奉敕撰注,成书于唐高宗年间。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内经》全注本,也是分类研究《内经》的早期之作。本文通过对《太素》经文与《素问》、《灵枢》及《甲乙经》的分析比较,归纳出杨上善类编经文的四个特点。一是全文类编。其编辑经文的方式多是整篇或大段入编。《九卷》经文多排在《素问》之前。二是删削重复。对《素问》与《九卷》间的重文,多是取《九卷》而舍《素问》。三是重出奇经八脉部分经文,反映了杨上善对经络理论的重视。四是设类分篇,系统《内经》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清儒对《素问》曾进行过精审的校注,这些医籍成为中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旨在分析清儒胡澍、俞樾校注《素问》的规律,进而总结出"综合考证、多维分析,引征广博,考辨严密精审,探微索隐、辨讹释疑正误,方法革新、从文献学角度校勘《素问》,说理精确、措词简明,文理与医理相结合"之校注特点,以期对今后中医古籍研究与整理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