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俊泉  吕秀英 《山东医药》2007,47(22):40-41
将急性脑梗死(ACI)患者58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ACI治疗前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辛伐他汀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降低不明显(P>0.05).认为辛伐他汀通过影响ACI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从而发挥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PD)是否伴慢性疼痛患者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及认知功能。方法 100例PD患者根据是否伴慢性疼痛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5例(伴慢性疼痛),B组45例(不伴慢性疼痛);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A、B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并进行认知功能评分。结果 B组延迟回忆和命名能力评分高于A组(P<0.05)。B组和对照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水平高于A组(P<0.05),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低于A组(P<0.05)。B组疾病严重程度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正相关,与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呈负相关。A组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表达分别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呈负相关,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γ表达呈正相关,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PD伴慢性疼痛患者的发病与炎性因子表达异常有关,其自身会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在PD伴慢性疼痛的发展进程中,免疫失调、认知及炎性反应可能共同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0、C反应蛋白及其它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促炎和抗炎平衡失调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方法 9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68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8例,另以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96例冠心病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中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2p70及重组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变化进行检测.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0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0和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反映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斑块的不稳定程度或破裂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卡维地洛对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慢性心衰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抗心衰组(24例)和卡维地洛组(26例),后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疗程为12周.正常对照组为健康者(26例).所有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均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肱动脉反应性充血状态下血管内径和血流量的变化、血一氧化氮、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指标.结果:2组慢性心衰患者肱动脉反应性充血状态下血管内径扩张程度和血流量增加程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一氧化氮、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12周后,卡维地洛组改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优于常规抗心衰组(P<0.01),改善LVDd、LVD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常规抗心衰组(P<0.01).同时,卡维地洛组内皮素-1、白细胞介素-6等指标的下降也优于常规抗心衰组(P<0.01和P<0.05).另外,50例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存在一定的负相关(r=-0.56,P<0.01)和(r=-0.57,P<0.01).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存在着内皮功能紊乱,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被激活;卡维地洛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缩小心腔,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5.
检测Graves病患者甲巯咪唑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发现其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治疗后恢复正常;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下降,治疗后无明显变化,与其它指标未显示相关性.GD患者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吴泰璜  常宏 《山东医药》1997,37(10):20-21
应用放免法检测了40例乳癌,10例乳腺良性疾病(下称良性组)患者及20例正常者(下称对照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乳癌组术前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良性组,术后2周乳癌组血清TNF-α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且各病期有显著性差异,有腋窝淋巴结转移(LN^+)者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LN^-)者,提示测定术后TNF-α表达水平,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IL)-6、白细胞介素-8和白蛋白(AL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随机分为纤维素膜组、聚砜膜F6组和聚砜膜F60组3组,每组18例.监测3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白蛋白水平的变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纤维素膜组单次透析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上升(P<0.01),聚砜膜F6组及聚砜膜F60组单次透析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聚砜膜F60组治疗8个月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下降(P<0.01),白蛋白水平上升(P<0.05),纤维素膜组及聚砜膜F6组治疗8个月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及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这种炎症状态与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有关,高通量合成膜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与炎症免疫因子的关系.方法 对38例进展性脑梗死、9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49例对照组进行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性脑梗死组血清IL-6、IL-8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P<0).05).结论 炎症免疫因子不仅参与脑梗死后急性反应,而且其外周血水平增高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可能在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和IL-8水平。结果 3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IL-6、IL-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一个月后肝功能恢复者血清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肝功能未恢复者血清IL-6、I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不明显。结论 肝功能损伤可能是白细胞介素活性增加的重要原因,细胞因子的水平与肝硬化的形成及预后有关,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4、7、14 d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病第1天血清IL-6、IL-8水平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4天达峰值[(19.53±5.25)、(3.20±1.05) μg/L],之后逐渐下降,第14天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水平在第1天即达峰值[(59.38±14.37)μg/L],在1-14d始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第1天及第4天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373,P<0.05;r=0.541,P<0.01;r=0.646,P <0.01;r =0.305,P<0.05).结论 IL-6、IL-8、TNF-α水平的增高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梗死体积大小密切相关,临床检测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及脑损害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和糖皮质激素水平及其与脓毒症预后的关系。方法用ELISA和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42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同时以3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结果老年脓毒症患者IL-6、TNF-α和ACTH较对照组明显升高,Cor和IL-10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1周后,15例患者死亡,死亡组ACTHI、L-6、TNF-α水平较存活组明显增高,而CorI、L-10水平降低。结论治疗1周后,伴血清高炎症细胞因子和低Cor及IL-10的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IL—6、IL—8和TNF—α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时外周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及其与感染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ABC-HRP方法测IL-6,IL-8.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TNF-α,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sIL-2R水平.分别检测了25名正常人(A组)、55例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急性期(B组)、21例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好转期(C组)患者外周血IL-6、IL-8、TNF-α和sIL-2R的水平.结果B组和C组的血sIL-2R水平均较A组明显升高(P<0.01).而B组和C组的血sIL-2R水平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血IL-6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而C组IL-6水平虽高与A组,并且低于B组该值,无统计学上意义(P>0.05).B组和C组的血IL-8水平均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3组之间TNF-α水平比较,以B组升高最显著,C组次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分别<0.01和0.05.B组与C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细胞因子IL-6、TNF-α和sIL-2R水平与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并且3者之间呈正相关.故对其监测,将有利于疾病的分期和活动情况的判断,可作为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6与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缺血性脑损伤局部存在炎症反应,小胶质细胞,神经元和星形细胞都能分泌白细胞介素-6,它通过营养神经细胞,调节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合成发挥抗炎作用,阻断NMDA生并作用于腺苷受体等缩小脑梗死体积,促进神经元存活,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临上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浆和脑脊液中即有IL-6的升高,并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高尿酸血症血尿酸与TNF-α、IL-6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高尿酸血症及其合并糖脂代谢紊乱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患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均P〈0.01),高尿酸血症并发糖脂代谢紊乱时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急性期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方法(ELISA)对34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急性期外周血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 HFRS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升高,重型组明显高于中轻型组;患者的IL-2则低于对照组,重型组较中轻型组明显降低。结论 患者血中上升的TNF-α,IL-6及IL-8和下降的IL-2水平均与该病的病理损伤有关,且与病情轻重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林泽君 《山东医药》2010,50(38):81-82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颅脑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IL-6、IL-8、TNF-α和NSE,。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早期血清IL-6、IL-8、TNF-α和NSE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且重型组明显高于轻、中型组(P均〈0.05)。结论 早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IL-6、IL-8、TNF-α和NSE水平明显增高,并与颅脑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_6),白细胞介素8(IL_8),白细胞介素1β(IL_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_α)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_CRP )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及免疫比浊法检测36例健康对照组(NC )、4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 )、52例ACS患者(包括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IL_6、IL_8、IL_1β、TNF_α及hs_CRP的水平。结果与NC组和SA组比较,ACS组患者血清IL_6、IL_8、IL_1β、TNF_α及hs_CR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SA组与NC组比较血清IL_6、IL_8、IL_1β、TNF_α及hs_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检测ACS患者炎症因子的水平,有助于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及监测ACS患者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细胞因子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及厄贝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检测60例高血压病病人(EH组)及2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IL-1β、IL-4、IL-6和TNF-α浓度.高血压组服用厄贝沙坦3月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 EH组血清IL-1β、IL-4 、IL-6和TNF-α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后血清IL-1β、IL-4、IL-6和TNF-α浓度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与EH的发生发展有关,厄贝沙坦治疗可降低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Th17细胞相关效应因子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方法测定入选的2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根据测定的baPWV值的四分位数,将高血压患者分为4组,即baPWV<1444 cm/s组、1444 cm/s≤baPWV<1767 cm/s组、1767 cm/s≤baPWV<2169 cm/s组和baPWV≥2169 cm/s组。检测所有入选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高baPWV值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低baPWV值组患者升高,四组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aPWV与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5、0.556及0.447,P均<0.001),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是影响baPWV的主要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Th17细胞相关效应因子的血清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肥胖哮喘患者的激素抵抗机制及其细胞因子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肥胖哮喘患者5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来我院检查的50例健康者,将其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体内激素抵抗机制以及细胞因子特征的差异。结果细胞因子方面,研究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水平(P 0. 05);痰细胞分类方面,研究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以及巨噬细胞所占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正常水平,并且嗜酸性粒细胞所占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水平(P 0. 05);激素抵抗机制方面,激素抵抗性患者激素受体β单位表达、活化蛋白I(AP-I)表达增高以及热休克蛋白90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血清中因子水平,研究组白细胞介素12(IL-12)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白细胞介素4(IL-4)以及免疫球蛋白(Ig E)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各种细胞因子上升,激素抵抗上升,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P 0. 05)。结论肥胖患者哮喘发生的过程有大量细胞因子的参与,同时参与激素效应降低的过程,炎症因子的水平也可以作为患者临床疗效的判断指标,激素抵抗性的发生会增加患者和社会负担,临床上应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