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粒是真核线性染色体的末端结构,端粒酶是合成端粒DNA重复序列的反转录DNA合成酶。目前检测端粒酶方法分二大类;端粒重复序列延伸法和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及其改良方法。人体细胞端粒酶一般附件阴性,而大部分恶性肿瘤细胞阳性。端粒酶可能是研究治疗肿瘤的理想靶点。检测端粒酶活性不但是进一步研究的手段,而且有一定的诊断及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2.
端粒是真核线性染色体的末端结构,端粒酶是合成端粒DNA重复序列的反转录DNA合成酶。目前检测端粒酶方法分二大类;端粒重复序列延伸法和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及其改良方法。人体细胞端粒酶一般附件阴性,而大部分恶性肿瘤细胞阳性。端粒酶可能是研究治疗肿瘤的理想靶点。检测端粒酶活性不但是进一步研究的手段,而且有一定的诊断及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端粒、端粒酶的研究证实,端粒酶的激活和端粒的稳定是维持人类肿瘤无限增殖的重要因素.为了探讨大肠癌端粒长度变化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我们采用Southern blot及端粒重复扩增(TRAP)法对30例大肠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观察人肝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应用非放射同位素银染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6株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HepG2,QGY-7701,QGY-7703,SMMC-7721,PLC/PRF/5)的端粒酶活性,同时检测RNase处理的阴性标本。6株人肝癌细胞的端粒酶均为阳性。人肝癌细胞系的端粒酶常呈阳性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端粒酶活性研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的富含G的DNA重复序列,构成了DNA末端的保护性的帽。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具有反转录酶活性,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序列。在正常体细胞中端粒酶无活性或仅表达低活性,在大多数永生细胞、恶性肿瘤细胞及生殖细胞中都存在端粒酶活性。到目前为止,有关食管癌的端粒酶活性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国内尚未见到报道。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标本 取自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1996年6月至1998年1月住院患者30例(根治性手术切除),平滑肌瘤5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并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36例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和3例正常肝组织端粒酶活性。结果:36例原发性肝癌组织有29例(80.6%)阳性。而36例癌旁组织只有4例(11.1%)阳性。3例正常肝组织均阴性。4例癌旁组织端粒酶阳性的患者均于术后半年内复发。结论:原发性肝癌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可望成为预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重要指标,对患者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术后随访观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端粒长度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寅 《中国肿瘤》1999,8(11):512-514
细胞生长分裂失控是肿瘤生物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而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与细胞无限增殖有密切的关系,故端粒与瑞粒酶成为当前肿瘤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有关端粒酶与肿瘤的报道已有很多,本文拟就端粒长度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回顾。l端粒的结构、功能及合成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简单重复富含G碱基的DNA序列及一些蛋白质组成。人的端粒子1988年被分离克隆,其重复序列为5’-(ITAGGG)n刁’,长度可在15kb的范围内重复。每次细胞分裂,端粒大约丢失50-200个核音酸。端粒的重要功能是稳…  相似文献   

8.
端粒、端粒酶与癌症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有一种稳定染色体的结构,即端粒(Telomere);缺乏端粒的染色体易于相互缠绕、断裂和降解,细胞衰老死亡.正常人类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这种端粒损耗现象可能是其有限存活的标志.而端粒酶(Telomerase)的活化又可在染色体末端不断合成端粒DNA系列,维持端粒长度,使细胞成为永生细胞或癌细胞.文献报道大多数人类恶性肿瘤存在高水平的端粒酶活性,而良性肿瘤、正常体细胞(非生殖细胞)及有限细胞系存在低水平或缺乏端粒酶活性,提示端粒酶的活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目前,端粒和端粒酶已成为肿瘤及生命科学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端粒、端粒酶及其与癌症关系和可能成为癌症治疗新靶点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探讨端粒酶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作用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抗端粒酶活性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端粒酶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 ,90 %以上的肿瘤中端粒酶活性增高 ,而在正常体细胞中一般为阴性。因此 ,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治疗肿瘤成为一个非常诱人的新途径。本文就抗端粒酶活性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端粒、端粒酶的生化特征端粒 (telomere)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个特殊结构 ,由富含 5′ TTAGGG 3′六核苷酸的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组成 ,其生物学功能是保持染色体的稳定 ,保护染色体末端不被降解 ,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重组。在每次细胞分裂后 ,端粒DNA序列大约丢失 5 0~ 10 0bp ,端粒因此缩短 ,当缩短到一定长度时 ,可触发…  相似文献   

10.
肝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及DNA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DNA含量的变化.方法取肝癌手术标本30例,每例均取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外侧切缘肝组织.采用PCR-ELISA法检测其端粒酶的活性;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DNA含量,DNA倍体及细胞分期.结果肝癌组织端粒酶阳性率为76.7%(23/30),癌旁组织端粒酶阳性率为16.7%(5/30),外侧切缘肝组织无阳性(0/30),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及外侧切缘肝组织端粒酶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癌旁组织与外侧切缘肝组织端粒酶的表达也有显著差异(P《0.05).肝癌组织与外侧切缘肝组织DNA异倍体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端粒酶阳性及阴性组间DNA异倍体率、DNA指数(DI)、S期细胞比率(SPF),细胞增殖指数(PI)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端粒酶与肿瘤的恶性行为存在一定的密切关系,其作为肝癌诊断的分子标志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检测DNA倍体类型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冬  王占东  任宝红  文英  姜英雁  刘会玲 《肿瘤》2003,23(4):352-352
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 ,它通过以自身为模板 ,逆转录合成端粒中重复DNA序列 ,维持端粒长度 ,以保持细胞的存活。端粒酶的激活或表达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倍受众多学者重视。本文就宫颈癌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进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标本来源于 1977~ 1999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妇产科手术病人标本 (用液氮保存 )。对照组 :30例正常宫颈组织 ;实验组 :35例宫颈慢性炎症、3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5 2例宫颈癌 (其中 19例淋巴结有转移 )。诊断依据《妇产科学》第…  相似文献   

12.
13.
常见恶性肿瘤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常见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方法,对283例恶性肿瘤、61例良性肿瘤和42例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283例恶性肿瘤中,264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93.3%;61例良性肿瘤中,4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6.6%;42例癌旁组织中,11例检查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26.2%。结论 端粒酶的激活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端粒酶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恶性肿瘤标记物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端粒酶:肿瘤治疗研究的新希望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富含GC的重复序列,端粒双链中3'端突出形成3'悬端(3'-overhang)。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反转录DNA合成酶,以端粒3'突出端为引物,RNA组分为模板,蛋白组分催化合成、延长端粒重复序列。1978年Blackburn和Gall首次在四膜虫染色体末端发现了由重复序列组成的端粒。1985年Greider和Blackbum。在四膜虫中发现能合成延伸端粒重复序列的端粒酶。1989年Morin首次在端粒酶阳性的人Hela细胞开始了端粒酶的研究。近年来,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学热点,也是人类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端粒、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催化亚基蛋白(hTERT)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outhern blot、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端粒长度(terminal restrictionfragments,TRFs)、端粒酶活性及hTERT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TRFs明显缩短,且随大肠癌Dukes分期的进展进一步缩短;端粒酶活性及hTERT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及76.67%,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大肠癌组织端粒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伴淋巴结转移大肠癌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及hTERT阳性表达率为80%和7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0%和5%(P<0.05);相关分析显示端粒酶活性与hTERT蛋白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端粒的短缩及端粒酶的活化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TERT的表达对端粒酶的激活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与DNA倍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胃癌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用DNA图像分析仪(ICM)检测肿瘤细胞核DNA倍体。结果:胃癌组织中端粒酶的阳性表达率为81.25%,早期胃癌病例的阳性率为55.5%,进展期胃癌的阳性率87.2%。48例中异倍体肿瘤33例,占68.7%。33例异倍体胃癌中91%(30/33)显示端粒酶活性。结论: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与DNA异倍体率有明显的相关性,端粒酶的表达与胃癌的病程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周旭  易继林 《中国肿瘤》2001,10(5):289-290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有结构,由串联重复的NDA序列和特异蛋白构成,这些序列在进化上高度保守,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和完整,端粒酶是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其核心序列是拷贝端粒DNA的模板。端粒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端粒酶的活性表达及其调节和作用机理,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检测外周血中卵巢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了解其血循环转移情况及其诊疗价值。方法 用改进的银染 -TRAP(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法检测 3 3例卵巢癌患者术前及术后接受化疗后的外周血端粒酶活性 ,并以 10例卵巢良病变患者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  3 3例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端粒酶活性强阳性 8例 ,弱阳性 12例 ,术后接受化疗后仅 6例弱阳性 ;10例卵巢良病变患者外周血 1例端粒酶弱阳性 ,其余全部阴性。结论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端粒酶活性检测在卵巢癌的治疗、预后的评估、随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端粒酶是近年来发现的肿瘤重要的标志物,寻求端粒酶活性表达必需序列是研究端粒酶调控机制方法之一。方法:本文通过RT-PCR、Northern blot方法检测hEST2逆转录功能区片段表达。并以端粒酶活性检测hEST2逆转录功能区片段表达与端粒酶活性之间相关 ,并以端粒酶活性TRAP法为对照。结果:hESTα逆转录功能区片段与端粒酶活性相关性。结论:含有包括端粒酶特异性T功能区片段在内的7个逆录功能区区域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这为端粒酶调控机制及其诊断和抑制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乳腺癌中端粒酶活性的意义及其与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关系。方法用建立在多聚酶链反应基础上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对88例乳腺癌和16例乳腺良性疾病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88例乳腺癌中,75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而在16例乳腺良性疾病中仅2例端粒酶阳性,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