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鹿茸对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伤科接骨片组B、鹿茸低剂量组C、鹿茸高剂量组D.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2d灌药,于术后7、14、21d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出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痂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TGF-β1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痂厚度及骨痂组织中TGF-β1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2周,对照组出现在第3周.结论:高剂量鹿茸能够增加和加快TGF-β1在骨痂组织中表达,并能提高大鼠骨折端骨痂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可能为鹿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鹿茸对实验型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和BMP-2的表达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鹿茸后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BMP-2的表达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伤科接骨片组B、鹿茸低剂量组C、鹿茸高剂量组D.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2天灌药,于术后7、14、21天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出骨标表,制成切片.测量骨痴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TGF-β1、BMP-2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痴厚度及骨痴组织中TGF-β1、BMP-2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2周,对照组出现在第3周.结论:高剂量鹿茸能够增加大鼠骨折端骨痴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并能增加TGF-β1、BMP-2在骨痴组织中表达,可能为鹿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鹿茸对实验型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的表达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应用鹿茸对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伤科接骨片组B、鹿茸低剂量组C、鹿茸高剂量组D。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2d灌药,于术后7、14、21d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出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痴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TGF-β1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痴厚度及骨痴组织中TGF-β1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2周,对照组出现在第3周。结论:高剂量鹿茸能够增加和加快TGF-β1在骨痴组织中表达,并能提高大鼠骨折端骨痴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可能为鹿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鹿茸后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BMP-2的表达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伤科接骨片组B、鹿茸低剂量组C、鹿茸高剂量组D。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2天灌药,于术后7、14、21天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出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痴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TGF-β1、BMP-2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痴厚度及骨痴组织中TGF-β1、BMP-2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2周。对照组出现在第3周。结论:高剂量鹿茸能够增加大鼠骨折端骨痂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并能增加TGF-β1、BMP-2在骨痴组织中表达,可能为鹿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鹿茸对实验型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的表达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应用鹿茸后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的表达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伤科接骨片组B、鹿茸低剂量组C、鹿茸高剂量组D,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二天灌药,于术后7、14、21天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出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痂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TGF-β1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痂厚度及骨痂组织中TGF一/31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二周,对照组出现在第三周。结论:高剂量鹿茸能够增加和加快TGF-β1在骨痂组织中表达,并能提高大鼠骨折端骨痂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可能为鹿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接骨活血颗粒对实验型骨折愈合中BMP-2 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5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A(正常组),B(生理盐水组),C(伤科接骨片组),D(接骨活血颗粒低剂量组),E(接骨活血颗粒高剂量组).除A组,其它各组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二天灌药,于术后1、2、3周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A组于3周集中处死,取出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痂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BMP-2 TGF-β1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痂厚度及骨痂组织中BMP-2 TGF-β1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二周,对照组出现在第三周.结论:高剂量接骨活血颗粒能够增加和加快BMP-2 TGF-β1在骨痂组织中表达,并能提高大鼠骨折端骨痂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独正杆接骨膏对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复方独正杆接骨膏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健康家兔60只,左侧桡骨骨缺损模型复制成功后,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外敷复方独正杆接骨膏治疗;对照组不予敷药。于造模术后第3、6、10周末处死两组动物各10只,行骨痂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VEGF。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骨折断端区域肉芽组织生长、骨皮质出现、钙盐沉积,骨改建较对照组早。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骨折断端VEGF表达在不同时期均呈阳性,造模后第3周末到第10周末,两组骨标本断端VEGF表达出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但两组MOD值在不同时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独正杆接骨膏外敷治疗创伤性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的表达,从而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接骨膏治疗创伤性骨折主要适用于骨折早期和中期。  相似文献   

8.
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骨折愈合中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萍 《西部中医药》2013,(11):16-18
目的:探讨大鼠骨折修复过程中骨痂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及消肿止痛合剂对其的影响。方法:取5-6周龄SD大鼠30只,制作股骨中段闭合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每12小时予消肿止痛合剂16mL/(kg·d),对照组不予药物治疗。分别在骨折后第2、4、7、10、21天每组各处死3只大鼠,取骨折周围软组织及骨痂,观察骨折部位骨痂形成情况,通过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折修复中不同时期软骨细胞变化及骨痂中VEGF的表达。结果:VEGF的表达在2组动物骨折后第4天开始出现差异,第10天差异最大,第21天差异缩小,实验组中VEGF的表达信号强于对照组。结论:骨折愈合过程中软骨及骨性骨痂中均有VEGF表达,表明VEGF参与骨折愈合,消肿止痛合剂能提高VEGF的表达,利于骨折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接骨灵胶囊对成年SD大鼠早期桡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厚度及VEGF表达的影响,为接骨灵胶囊用于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临床治疗提供实验支持。方法:制作大鼠左侧桡骨骨折模型,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接骨灵胶囊高、中、低三剂量组4组,每组各45只。于遣模后第2周、第4周、第6周,各组大鼠每次处死15只,取材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骨痂厚度,VEGF—DAB显色计数观察VEGF阳性细胞数。结果:接骨灵胶囊三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大鼠早期桡骨骨折断端局部VEGF阳性细胞数及骨痂厚度,且呈量效关系。结论:藏药接骨灵胶囊治疗早期四肢闭合骨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细胞外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大鼠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ATP组和对照组,各组大鼠均采用顾氏造模法造成右侧桡骨骨折模型。ATP组于造模时断端注入2 mmoL.L-1的ATP,术后第1天、1周、2周、4周断端注入4 mmoL.L-1的ATP,剂量均为0.05 mL.100 g-1,对照组断端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第1周、2周、4周、6周取材,进行放射学、组织学、生物力学检查。结果:放射学检查术后第4周ATP组大多数骨折线趋于消失,其中有60%的标本显示骨折线完全消失,骨痂密度与骨密质基本相同,达到骨性愈合;对照组骨折线模糊,骨折断端有骨痂填充,且大多数已桥接。术后第6周ATP组骨折线基本消失,骨痂密度与骨密质基本相同,达到骨性愈合;对照组骨折线趋于消失,骨折断端被骨痂填充并桥接。组织学检查术后第4周ATP组骨折断端骨性骨痂融合形成板层骨,不规则骨髓腔亦融合形成新的再通的骨髓腔,达到骨性愈合;对照组断端可见大量骨性骨痂,形成不规则的骨髓腔。生物力学测定术后第4周和第6周ATP组骨痂的最大载荷、最大位移和弹性模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外ATP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评价红曲治疗大鼠骨折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取12周龄的Wistar大鼠90只,手术法完成大鼠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治疗组(红曲)、阳性对照组(伤科接骨片)和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分组饲养给药2、4、6周,分别行摄X线片、BMP-2免疫组化观察、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第4周X片显示治疗组骨折线趋于消失,骨折端有大量连接性骨痂阴影,基本上达到骨愈合。术后第6周治疗组骨折线基本消失,可见髓腔再通;对照组骨折线趋于消失,骨折端及周围有大量连接线骨痂阴影,空白组中有出现断端硬化不愈合现象。治疗组在胞浆中有BMP-2的棕色深染,染色程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红曲明显促进了大鼠的骨痂形成,提高BMP-2阳性细胞率,促进间充质细胞分泌BMP-2,并促使其向成骨细胞转化从而加速骨形成,从而具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对早期实验性骨折愈合动物模型骨折断端局部VEGF、BMP-2的生成的作用,方法:取8月龄健康SD大鼠,造成左侧桡骨骨折模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对模型组和活血化瘀组标本进行VEGF-DBA、BMP-2-DBA显色计数观察和常规HE染色骨痂厚度的比较观察。结果:模型组和复元活血汤组在造模后骨折断端局部免疫组化VEGF、BMP-2阳性细胞及骨痂厚度计数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活血化瘀法能提高早期实验性骨折愈合动物模型骨折断端局部VEGF、BMP-2表达水平;能增加早期实验性骨折愈合动物模型骨折断端局部骨痂厚度。  相似文献   

13.
骨碎补对骨折愈合中血生化指标及TGF-β_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进一步探讨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将 36只 SD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 (A)、骨碎补组 (B)和伤科接骨片组(C) 3组 ,造成骨折模型后 ,分别给于生理盐水、骨碎补水煎液、伤科接骨片混悬液。术后第 7、14和 2 1天每组各处死动物 4只 ,取血并取出骨标本 ,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及骨切片 TGF-β1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骨折愈合过程中 ,骨碎补组血钙、磷浓度乘积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血清 AL P活性始终高于对照组 (P<0 .0 1)。骨碎补组骨痂组织中 TGF- β1 免疫组化染色明显强于对照组。根据实验结果 ,推测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提高血钙、磷的浓度乘积 ,促进钙磷沉积 ;2增强机体内成骨活动 ,提高血清 AL P的活性 ;3增加 TGF-β1 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 ,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4.
鹿茸对实验型骨折愈合中BMP-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鹿茸对实验型骨折愈合中BMP -2 (骨形成发生蛋白-2 )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A)、单纯造模组(B)、伤科接骨片组(C)、鹿茸低剂量组(D)、鹿茸高剂量组(E)。除了A组外,麻醉下徒手造成大鼠右胫骨中段骨折,于术后1、2、3周分别处死不同组的大鼠各5只,A组于第3周集中处死。取骨及骨痂组织制成蜡块,以免疫组化技术显示BMP -2 ,进行计算机真彩色图像定量分析,HE染色镜下测骨痂的厚度。结果:在骨的愈合过程中骨痂中BMP -2的含量总体变化趋势相同,实验组与伤科接骨片组BMP -2含量以及骨痂的厚度优于同期的其他对照组(P <0 . 0 1) ,实验鹿茸高剂量组BMP -2的高峰出现在第2周,对照组出现在第3周。结论:高剂量鹿茸能够加强BMP -2在骨痂组织的表达,并能提高实验鼠骨折端骨痂的厚度,可能为鹿茸促进骨折愈合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15.
骨碎补对骨折愈合中TGF-β_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骨碎补是骨伤科常用的一味中药 ,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 ,设计了该实验以期为临床运用骨碎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 3 6只 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 :生理盐水组 (A)、骨碎补组 (B)、伤科接骨片组 (C)。按标准骨折模型方法造模 ,不作任何外固定 ,分笼饲养。从手术后第二天开始灌胃给药 ,骨碎补组每天以骨碎补水煎液分早晚 2次灌胃 ,伤科接骨片组每天给药 2次 ,对照组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第 7天、1 4天、2 1天每组分别处死动物 4只 ,取出骨标本。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痂厚度及 TGF-β1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骨碎补组骨痂组织形成丰富 ,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 ;骨碎补组骨痂组织中 TGF-β1表达量及阳性定位与伤科接骨片组相同 ,均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骨碎补能增加骨痂厚度 ,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增加 TGF-β1 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 ,可能是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彭锐  程杰  邹阳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9):1109-1110
目的探讨生骨注射液对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SD大鼠胫骨干骨折愈合模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骨折断端注射等量生骨注射液和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两组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阶段骨痂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生骨注射液组骨痂组织中VEGF表达量及阳性定位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生骨注射液能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这可能是生骨注射液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骨碎补对骨折愈合中血生化指标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为了进一步探讨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A)、骨碎补组(B)和伤科接骨片组(C)3组,造成骨折模型后,分别给于生理盐水、骨碎补水煎液、伤科接骨片混悬液。术后第7、14和21天每组各处死动物4只,取血并取出骨标本,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及骨切片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碎补组血钙、磷浓度乘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ALP活性始终高于对照组(P<0.01)。骨碎补组骨痂组织中TGF-β1免疫组化染色明显强于对照组。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可能有以下几方面:①提高血钙、磷的浓度乘积 ,促进钙磷沉积;②增强机体内成骨活动,提高血清ALP的活性;③增加TGF-β1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虎潜丸对于大鼠肩袖模型中冈上肌止点腱-骨愈合的促进作用的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一侧肩关节肩袖损伤造模,造模后一个月重建肩袖,重建后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虎潜丸灌胃组。4周取肩关节行冈上肌破坏拉力载荷测试; 2周和4周后取肩关节石蜡切片,行番红固绿和Col1、Col3和VEGF免疫组化。结果:虎潜丸组冈上肌拉力破坏载荷明显高于对照组,番红固绿染色发现虎潜丸组大鼠腱骨移行区面积和蛋白聚糖沉积增加,免疫组化发现虎潜丸组Col1、Col3和VEGF表达明显增加。结论:虎潜丸通过诱导冈上肌腱骨移行区VEGF分泌进而促进大鼠冈上肌止点部腱-骨愈合,促进肩袖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复元胶囊对实验性大鼠骨关节炎软骨中的TNF-α和VEGF的影响.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生理盐水灌胃;模型对照组10只,造模后生理盐水灌胃;四环素组,复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造模后分别用四环素、复元胶囊不同剂量灌胃.治疗10周后分别取各组胫骨平台关节软骨,采用HE染色进行Mankin's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关节软骨中的TNF-α和VEGF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结果 正常对照组HE染色Mankin's评分与实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关节软骨切片TNF-α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正常对照组TNF-α和VEGF与实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元胶囊可能通过调控TNF-α和VEGF抑制炎症和血管增生,从而达到延缓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史达  许潇  李振宇  袁浩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0):1875-1877
目的:探讨生骨紫金丹的作用机理,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W istar大鼠72只造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空白组,生骨紫金丹组,阳性对照组。于造模后第2周、3周、4周取局部骨痂制成石蜡切片,以免疫组化技术显示TGF-β1和bFGF,进行图象定量分析。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骨痂中可见TGF-β1和bFGF的阳性表达,灰度测定结果显示在第2周、3周TGF-β1和bFGF的阳性表达强度生骨紫金丹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空白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生骨紫金丹能促进TGF-β1和bFGF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