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及风池穴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针刺百会穴、风池穴(双侧)并口服补阳还五汤,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治疗28d后进行简易智力状态速查表(MMSE)评测及检查血脂情况,两组相比较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针刺百会及风池穴结合补阳还五汤有较好临床疗效,提高了患者认知水平,有利于后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针刺结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气虚血瘀型轻中度V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刺结合加味补阳还五汤,共治疗12周,采用MMSE、ADL、Blessed量表评分及观察血清NGF、BDNF水平,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MMSE、ADL与Blessed量表评分及血清NGF、BDNF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后ADL量表评分及血清NGF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 0%,对照组为66. 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电针刺结合加味补阳还五汤在改善气虚血瘀型轻中度VD患者认知能力、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疗效显著,并能显著提高血清NGF、BDNF水平。  相似文献   

3.
易莉  刘玲 《陕西中医》2011,32(9):1224-1225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针刺联合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50例(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并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与中药补阳还五汤联合应用对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李莉  王锋 《光明中医》2023,(13):2549-2552
目的 探究益肾补脑汤联合五神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方法 将7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2组,37例针刺组给予五神针治疗,37例针药组给予益肾补脑汤联合五神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痴呆量表(HDS)、简易精神状态量(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评分及症状积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降钙素相关肽(CGRP)和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 针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P<0.05);HDS、MMSE及ADL评分高于针刺组(P<0.05);反应迟缓和健忘积分低于针刺组(P<0.05);SOD和CGRP高于针刺组(P<0.05);MDA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 益肾补脑汤联合五神针可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缓解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5.
许胜  钟海潮  钱月芳  刘建英  时宽 《新中医》2019,51(9):231-233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益智针刺法联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化瘀益智针刺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MMSE、HD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化瘀益智针刺法联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能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血管性痴呆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芪参还五胶囊治疗组和尼莫地平片对照组。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进行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芪参还五胶囊可以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型VD患者MMSE、ADL评分,且无不良反应。结论芪参还五胶囊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症状,是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督脉刺法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督脉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针刺加哈伯因治疗,对照组仅用哈伯因治疗,治疗前后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MMSE积分、ADL积分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督脉刺法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28例加康复训练及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中医主要症状评分变化,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总积分及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ADL评分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半身不遂评分、总积分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秩和检验,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恢复期,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将63例气虚血瘀痰阻型轻中度VD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组MMSE、ADL与Blessed量表评分及低、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ADL与Blessed量表评分及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7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在改善轻中度气虚血瘀痰阻型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血液流变学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刺督调神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评价刺督调神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经刺督调神法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评分变化情况。方法:将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刺督调神法治疗组(治疗组)和传统针刺治疗组(对照组)。并测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及ADL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MSE评分组间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ADL积分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说明刺督调神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该疗法临床可以推广应用,并可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收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58例,由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29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29例基于此采取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BI指数、Fugl-Meyer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BI指数、Fugl-Meyer评分、治疗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79.31%(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 0例气虚血瘀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加服补阳还五汤,2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变化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原络配穴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原络配穴为主联合都可喜治疗为观察组,设单纯都可喜为对照组,观察66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MMSE、HDS-R、ADL变化.结果:观察组能够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HDS-R的评分,改善ADL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为85.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原络配穴为主联合都可喜可改善VD患者的智能水平,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都可喜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评价加味补阳还五汤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国际诊断标准,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3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疗程半年,对照组30例,采用银杏叶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简易智力量表(MMSE)积分提高(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与行为能力量表(BBS)积分降低(P<0.001,P<0.01),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认知、记忆、社会活动及生活能力等均有明显提高。结论提示加味补阳还五汤对于血管性痴呆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焦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三焦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入院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病程及类型等基线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2)各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MSE评分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各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ADL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焦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行为能力,且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补脑汤配合电针治疗肾虚血瘀痰阻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入选标准的血管性痴呆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单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60d。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检测评估。结果:两组血管性痴呆患者经过2个月的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方通窍活血补脑汤结合西医对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若配合针刺治疗则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刘燕 《中医药导报》2011,17(12):57-5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对中风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11例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7例。A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口服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B组和C组分别只加补阳还五汤口服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1、2疗程后各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较B、C组比较,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口服结合针刺对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二者结合能进一步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药并用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运用量表评价针刺配合脑得生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分为针刺配合脑得生观察组、针刺组、脑得生药物组三组,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随机进行评估。结果和结论针刺配合脑得生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及药物治疗(P<0.05);在MMSE及ADL量表评分比较中亦优于后两者(P<0.05)。  相似文献   

19.
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针药结合组、针刺组、中药组,1疗程后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血脂的变化。结果:针药结合组总有效率与针刺组、中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中风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十三鬼穴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十三鬼穴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组与口服艾司唑仑片对照组,每组35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PSQI、AIS评分均降低,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痊愈总有效率为91. 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 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十三鬼穴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临床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