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9年8月52例I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内镜所见的相关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38例(73.08%)患有血管相关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腹痛、腹泻、便血三联征.内镜所见: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乙状结肠35例(67....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及分型治疗.对26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病理结果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左侧腹痛、便血及腹泻。内镜检查可见病变部位多位于左半结肠,表现为结肠黏膜充血、坏死、糜烂及黏膜下出血,溃疡形成。采用扩张血管治疗效果良好。结果表明,老年人突发性左侧腹痛及便血时应警惕缺血性结肠炎的可能,及早进行结肠镜检查,早期治疗,对该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9年8月52例I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内镜所见的相关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38例(73.08%)患有血管相关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腹痛、腹泻、便血三联征.内镜所见: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乙状结肠35例(67.31%),病变范围4~35 cm.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腹痛是其共同临床特点,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有效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特别是对伴有基础疾病者,应早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对尽快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缺血性结肠炎(IC)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诊断为IC 17例(IC组)和UC 24例(U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IC组发病年龄(66.1±15.9)岁,显著高于UC组发病年龄(42.8±11.4)岁,P〈0.05;IC组合并动脉硬化相关性疾病13例(76.5%),UC组1例(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组主要临床症状:血便16例(94.1%),腹痛12例(70.6%),腹泻6例(35.3%);UC组主要临床症状:腹痛20例(83.3%),腹泻19例(79.2%),血便16例(66.7%)。内镜检查两组在溃疡、脓苔、息肉样增生和分界清楚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病年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以及内镜表现对IC和UC的鉴别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缺血性结肠炎(IC)是缺血性肠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的一种疾病,早期误诊率高,部分患者发病后病情急剧恶化,病死率较高。本文总结分析IC的临床特点,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9年9月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收治的101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和疾病转归情况,并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101例均为初发IC患者,其中女性62例(61.4%);年龄为45~93岁,平均年龄为(63±8.8)岁。包括45~60岁39例(中年组),≥60岁62例(老年组)。患者主要症状为便血、下腹痛、恶心、腹胀;结肠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紊乱、糜烂和溃疡;左半结肠受累69例(68.3%)、右半结肠受累7例(6.9%)、广泛结肠受累25例(24.8%)。81例(80.2%)行腹腔血管检查,其中提示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者或血栓形成25例(30.9%),仅动脉硬化者14例(17.3%),无明显异常者42例(51.8%)。大多数行内科保守治疗,症状缓解时间为1~35 d,平均(9.5±4.3)d。老年组与中年组患者性别构成比、结肠受累部位、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总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及脑部血管疾病史比例明显多于中年组,腹腔动脉狭窄、腹腔动脉硬化比例高于中年组(均P0.05)。结论:IC好发于老年人,且女性易发病,主要症状为下腹痛及血便,好发于左半结肠。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有利于IC的确诊。目前IC的主要治疗手段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老年IC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多,腹腔血管条件差,临床工作中应注意正确诊断、早诊早治,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为总结中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内镜特征,回顾分析16例中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及内镜特征。结果显示,女性多见(男:女为1:2.2),且多数患者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便秘等基础疾病及腹部手术史或诱因。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左下腹疼痛、便血、腹泻三联征。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左半结肠.内镜下表现为与正常黏膜界限分明的结肠黏膜水肿、充血、糜烂、溃疡及增生性改变,病变多为一过型,如能早期诊断与治疗,多数预后良好。结果表明。中老年人出现急性腹痛及便血时应警惕缺皿性结肠炎的可能,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8.
9.
缺血性肠病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肠病的诊治安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3月至2002年5月22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结肠缺血通过结肠镜或B超48/小时内确诊(1例行血管造影确诊),另5例小肠缺血中3例在48小时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面确诊,2例通过B超、胃肠X线及内镜在10天内拟诊。18例使用罂粟碱及丹参治疗后缓解,4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或缓解。结论 缺血性肠病的症状无特异性,腹部B超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应早期进行扩血管治疗。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性 ,72岁 ,因突发性下腹部绞窄样疼痛 ,阵发性加剧 ,伴呕吐 ,及稀水样血便 14h ,急诊入院。既往有数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查体 :病人一般状态差 ;全腹压痛 ( ) ,反跳痛 ( ) ,肌紧张 ( ) ,以左下腹为著。移动性浊音 ( ) ,肠鸣音减弱。辅助检查 (1)血常规WBC :32 0× 10 9/L ,RBC :4 5 0× 10 12 /L ;Hb :135g/L ,Pc:140× 10 9/L ;(2 )腹部B超 ,腹腔内探及 2 5cm× 3 5cm液性暗区。 (3)腹透 :腹腔内见多处液气平面。 (4 )腹腔穿刺抽出暗红脓性液体约 2 0ml。经抗休克治疗后 ,行急诊开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进行探讨,分析误诊因素.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间17例IC病人临床表现特点,诊疗过程进行分析.除2例腹膜炎病人未行肠镜检查,行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病情较平稳者均早期肠镜检查明确诊断.15例行抗炎、控制饮食、改善循环、抗凝、补液等治疗后康复;另2例出现腹膜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进一步了解溃疡性结肠炎(UC) 的发病特点。方法 分析经肠镜、钡灌肠及各项生化检查而确诊的64 例UC的临床特点。结果 UC的发病以成年人多见。病变部位以左半结肠及全结肠为主,分别占46-9 % 和48-4% ,并且后者的病情较重。体温、血沉、白细胞、血红蛋白及α2 球蛋白与病情呈正相关。大多数患者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 治疗有效。结论 掌握UC的临床特点可正确地诊断与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13.
41例缺血性结肠炎的结肠镜下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年 1 1月至 2 0 0 1年 1 1月我科共诊治了 41例缺血性结肠炎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 1 9例 ,女 2 2例 ,年龄 32~ 82岁 ,平均 67.2岁。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腹痛症状 ,为突发性阵发性绞痛 ,有时仅为饱胀感或钝痛 ,可向背部放射 ,或伴有恶心呕吐。 82 .9% ( 32 /41 )病例有血便 ,多呈鲜血便 ,个别病例为黏液血便或脓血便。少数病人首发症状为呕吐、头晕或里急后重。少见症状有肠胀气 ,便秘或腹泻。按照 Marston[1] 1 996年提出的分类法 ,分为 3型 :一过性缺血型 2 3例 ;缺血狭窄型 1 4例 ;坏疽型 4例。合并症 :70 .7% ( 2 7/…  相似文献   

14.
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中药灌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特发性结肠炎、非特异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目前流行的治疗方法为中药保留灌肠 ,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病变累及右半结肠的病例 ,疗效不佳。我院自 1996—2 0 0 0年对 17例累及右半结肠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施行了中草药联合灌注疗法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7例 ,占同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33%。男13例 ,女 4例 ;年龄 2 0~ 4 7岁 ,平均 3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血样便 ,腹泻 8~ 2 1次 /d ,轻度贫血 2例 ,中重度贫血 3例[1] 。 6例曾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无明显疗效。2 治疗…  相似文献   

16.
10年共做纤维结肠镜检查2821例,结合活检,临床诊断溃疡性结肠炎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龄41.4岁;病程在1年内的48例,1年以上的32例,最短1个月,最长11年,平均20个月,临床表现为粘液脓血便51例,占638%,便血21例,占26.3%,伴有腹痛48例;结肠镜检查肠粘膜密布糜烂或浅表小溃疡76例,占95。.0%;分布范围;跳跃性分布1例,连续性分布79例,连续性分布中病变们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腹部超声与结肠镜在缺血性结肠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经手术病理活检确诊的47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其中病变位置:左半结肠30例,右半结肠4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2例,横结肠5例,脾曲4例。采用经腹部超声及结肠镜诊断,分析腹部超声及结肠镜的图像特征,并观察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病变部位诊断率。结果:腹部超声共诊断出40例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镜共诊断出45例缺血性结肠炎,诊断率分别是85.11%、95.74%。经腹部超声诊断出左半结肠27例,诊断率为90.00%;右半结肠2例,诊断率为50.00%;降结肠2例,诊断率为100.00%;乙状结肠2例,诊断率为100.00%;横结肠4例,诊断率为80.00%;脾曲3例,诊断率为75.00%。经结肠镜诊断出左半结肠29例,诊断率为96.67%;右半结肠4例,诊断率为100.00%;降结肠2例,诊断率为100.00%;乙状结肠2例,诊断率为100.00%;横结肠4例,诊断率为80.00%;脾曲4例,诊断率为100.00%。经腹部超声与结肠镜诊断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  相似文献   

18.
延边是全国烈性酒消耗量最大的地区之一。自1988年1月~1996年12月我院收治了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80例,其中84%病人有长期、大量饮烈性酒史。我院同延边神经精神防治院酒精中毒科合作对33例酒精中毒患者进行了骨盆X线检查及骨内压测定,发现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缺血性结肠炎是肠缺血的最常见形式,其中少部分病例需要外科干预,这一群体的最普遍症状是结肠梗阻.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慢性缺血性结肠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自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9例进行外科治疗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表现为缺血性结肠炎的慢性并发症接受外科治疗,包括5例男性和4例女性,年龄分布为39~78岁.所有患者有外伤或心血管疾病的病史,诊断依靠腹部CT扫描、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肠镜检查过和血管造影,手术为一期或分期的病变肠段切除,所有诊断为病理所证实,随访最长至33个月,患者状况良好,未见复发.结论 对慢性缺血性结肠炎并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外科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深部囊性结肠炎(colitiscysticaprofunda,CCP)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良性结直肠疾病。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2 6岁。因间断便血1年,加重1个月,收入我科。患者1年前因便血收住我院,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嘧啶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1个月前便血加重,2~3次/日,15 0~2 5 0ml/次,均为鲜血便,并伴发热。入院查体:贫血貌,腹部查体无阳性体征。钡灌肠造影显示:升结肠及结肠肝曲多发性息肉,回盲瓣受侵不除外。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多发性息肉,单个或丛状分布,0 3×0 4cm~1 0cm大小。病理学检查:黏膜慢性炎及息肉形成,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