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的患者96例,根据使用的麻醉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应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依托咪酯麻醉诱导,观察比较两组诱导前(T0)、诱导后3 min(T1)、插管时(T2)、探查时(T3)、拨管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两组T1、T2、T3、T4与T0比较,MAP、SBP、DBP、HR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各指标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对比观察在为老年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诱导期应用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4例老年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n=17)和异丙酚组(n=17),在为依托咪酯组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诱导期采用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诱导麻醉法,在为丙泊酚组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诱导期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诱导麻醉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诱导前(T1),用药后3min(T2),插管前(T3)和插管后3min(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为两组患者进行麻醉诱导给药3min后,丙泊酚组患者的HR、SBP、DSP指标与进行麻醉诱导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且SBP及DBP指标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依托咪酯组患者(P<0.05)。在进行插管后3min,丙泊酚组患者的SBP及DBP指标均恢复正常,且与进行麻醉诱导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依托咪酯组患者在进行插管时HR、SBP和DBP的指标发生短暂的下降(P<0.05),在插管后3min其HR、SBP、DBP指标均恢复正常(P>0.05)。结论:使用依托咪酯为循环代偿能力有限、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的患者(如高龄心脏病患者等)进行麻醉诱导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轻微,效果明显比单用丙泊酚更优,是为此类患者进行麻醉诱导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和丙泊酚全麻诱导对妇产科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Ⅱ~Ⅲ级妇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二组,依托咪酯乳剂组(A组)用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1mg/kg、依托咪酯0.2~0.3mg/kg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组(B组)用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1mg/kg、丙泊酚2~3mg/kg进行麻醉诱导,监测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分别于诱导前、静注依托咪酯或丙泊酚2min后以及气管内插管后1min及3min,记录上述指标。结果与诱导前比较,A组给药后2min MAP、H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气管插管后1min,MAP、HR、较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3min MAP、HR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整个诱导过程中心功能的各指标的最大改变均不超过20%。B组给药后2min MAP、H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气管插管后1min,MAP、HR较诱导前升高(P<0.05),3min MAP、HR没能恢复基础水平。结论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微,全麻诱导平稳。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依托咪酯是麻醉诱导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郭强 《当代医学》2016,(11):66-67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合诱导对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依托咪酯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合诱导.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麻醉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在诱导后3min(T1)、插管时(T2)、探查时(T3)、拔管时(T4)的MAP、SBP、DBP和HR的变化与诱导前(T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BP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并在探查时(T3)达到最大值,在拔管时(T4)有所下降.对照组DBP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在探查时(T3)达到最大值,在拔管时(T4)有所下降.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术的过程中,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合诱导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更具安全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用药方法在喉罩全麻诱导期间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胆囊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420例,年龄25~68岁,ASAⅠ~Ⅱ级,随机均分成A组(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和B组(丙泊酚组),每组各210例.A组患者咪达唑仑0.03 mg/kg,、丙泊酚1 mg/kg、维库溴铵0.1 mg/kg、依托咪酯0.2 mg/kg完成全麻诱导.B组患者咪达唑仑0.03 mg/kg、丙泊酚2.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完成全麻诱导.A、B两组患者均选用喉罩全麻.记录患者入室后诱导前1 min(T1),喉罩置入时(T2),喉罩置入后1 min(T3),喉罩置入后3 min(T4),喉罩置入后5 min(T5)的SBP、DBP、HR,比较两组患者全麻诱导期间麻黄碱的使用及喉罩拔除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1比较,两组患者T3~T5时SBP、DBP、HR均有下降,A组下降幅度小于B组(P<0.05),与T1时比较,两组T2时SBP、DBP、HR均有升高,但A组升高幅度小于B组(P<0.05),两组患者全麻诱导期间麻黄碱的使用A组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喉罩拔除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无差异.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可以达到良好的抑制喉罩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和满意的麻醉深度,与单纯丙泊酚诱导相比,依托咪酯联合丙酚应用于喉罩全麻诱导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对一般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最佳使用剂量。方法 75例择期手术患者,根据诱导时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依托咪酯(E)组、丙泊酚(P)组、复合F1、F2、F3组,每组15例。记录诱导前(T0)、置喉镜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3、5 min(T3~T5)SBP、DBP、MAP、HR;记录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T0时相比,E组和P组T1、T5时SBP、DBP、MAP均下降,且以T1时下降最明显(P<0.05);与T1时相比,E组T2时HR及T3时HR、SBP、DBP、MAP均上升(P<0.05),而P组各时点HR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T2~T3时SBP、DBP、MAP均上升(P<0.05);3组复合用药组各时点HR及F1组各时点SBP、DBP、MAP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F1组T2时HR减慢;与P组比较,F1组T2时DBP上升,F3组T4时HR减慢;其他时点4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P组诱导期间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发生率、阿托品及麻黄素使用率均高于复合用药组。结论与单独用药相比,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可更好地维持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以丙泊酚1.0 mg/kg联合依托咪酯0.15 mg/kg更合适。  相似文献   

7.
王强  陈敏  巩固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8):926-928,931
目的:观察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全麻诱导对心脏瓣膜置换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功能Ⅲ级,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及依托咪酯组(E组),每组25例,分别静脉注射丙泊酚2.5m g/kg和依托咪酯乳剂0.3m g/kg,再给予维库溴铵0.15m g/kg和芬太尼4μg/kg,3m in后行气管内插管。记录诱导前、诱导后1m in、3m in以及插管后1m in、3m in和5m in时的心率(HR)、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SD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用药后两组病人血压和心率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诱导后3m in,丙泊酚组SBP、DBP比诱导前显著降低(P<0.01)、HR显著减慢(P<0.05),而依托咪酯组SBP、DBP、HR与诱导前比较无显著差异。气管插管后两组SBP、DBP和HR均上升,但与诱导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两组病人诱导后3m in,丙泊酚组SBP、DBP明显降于依托咪酯组(P<0.05)。结论:对心功能差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依托咪酯比丙泊酚诱导可获得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有效地抑制插管时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ProSeal喉罩(PLMA)置入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全麻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65-78岁,ASA分级Ⅱ-Ⅲ级)60例,随机分为2组(n=30):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两组均采用快诱导PLMA喉罩置入,术中静吸复合麻醉维持。观察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及插管后10 min(T5)各时点血流动力学、血糖及皮质醇的变化。结果与T0相比,E组T1、T3、T4、T5时点的SBP、DBP明显降低(P<0.05),T1时点的HR明显降低(P<0.05),T2时点的SBP、DBP和HR无明显变化(P>0.05);P组T1、T4、T5时点SBP、DBP明显降低(P<0.05),T1时点HR明显降低(P<0.05),T2时点SBP、DBP、HR明显升高(P<0.05)。与E组相比,P组T2、T3时点SBP、DBP明显增高(P<0.05),T2时点HR明显增高(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的SpO2和血糖浓度与诱导前(T0)相比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0相比,E组T3、T4、T5时点血浆皮质醇浓度逐渐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T3、T4、T5时点血浆皮质醇浓度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T3、T4、T5时点血浆皮质醇浓度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在老年人麻醉诱导中,静脉注射依托咪酯比静脉注射丙泊酚能更好地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变,抑制喉罩插管的应激反应,更适合老年高血压病人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诱导麻醉优缺点。方法跟踪调查MECT治疗患者68例,依托咪酯(E)组34例,丙泊酚(P)组34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后、MECT即刻、MECT后5min、10min两组患者的SBP、DBP及HR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平均睁眼时间、离开观察室时间、平均抽搐发作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发生发作不良次数、注射痛、恶心呕吐和躁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SBP、DBP和HR与麻醉前对比,麻醉诱导后丙泊酚组下降(P0.05);MECT治疗即刻、MECT后5min两组患者SBP、DBP、HR比麻醉前升高(P0.01),MECT后10min两组患者SBP、DBP、HR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两组患者在平均睁眼时间、离开观察室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注射痛和发作不良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P0.01),依托咪酯组躁动的发生率高于丙泊酚组(P0.05),依托咪酯组患者的平均癫痫发作时间明显长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MECT中用依托咪酯诱导麻醉在减轻老年患者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延长抽搐发作时间,降低注射痛的发生率等方面优于丙泊酚,治疗后躁动发生率稍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丙泊酚、依托咪酯和芬太尼联合用于全麻诱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3组:丙泊酚+芬太尼组(P组),依托咪酯+芬太尼组(E组),丙泊酚+依托咪酯+芬太尼组(C组),每组30例。观察全麻诱导期入手术室静卧10 min后(T0)、喉镜置入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5个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与T0相比,3组SBP、DBP在诱导后均下降(P〈0.05),下降幅度(T1-T0)为P组〉C组〉E组;插管后SBP、DBP均上升(P〈0.05),升高幅度(T2-T1)P组〉E组〉C组。但HR的升高幅度(T2-T1)C组〉E组(P〈0.05)。结论: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和芬太尼联合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可使循环功能更趋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全麻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20例全麻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6组。以咪达唑仑0.08mg/kg、丙泊酚1.0mg/kg、舒芬太尼0.2~0.7μ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诱导,记录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的SBP、DBP、HR的变化。结果Ⅲ组与Ⅳ组比较,各时点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Ⅰ、Ⅱ组在T2、T3、T4、T5时SBP、DBP明显增高、HR增快,(P<0.05)。与Ⅲ、Ⅳ组比较,Ⅰ、Ⅱ组在T2、T3、T4、T5时SBP、DBP明显增高、HR增快,高血压、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高(P<0.05)。与Ⅲ、Ⅳ组比较,Ⅴ、Ⅵ组在T1、T2、T3、T4、T5时SBP、DBP明显降低、HR减慢,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0.4~0.5μg/kg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依托咪酯脂肪乳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脂肪乳复合舒芬太尼组(简称E组)和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组(简称P组)各5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1min(T1)、气管插管后1min(T2)、气腹开始时(T3)、气腹20min(T4)、气腹关闭时(T5)以及气管导管拔除时(T6)等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值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P组DBP、HR麻醉前显著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而E组DBP、HR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与T3比较,P组在T6时点DBP显著升高(P<0.05),而E组DBP变化不明显(P>0.05);术后E组的注射点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P组(P<0.01)。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依托咪酯脂肪乳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安全、有效、可靠,不良反应低,能够满足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手术ASAⅠ~Ⅱ级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P组n=20);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组(E组n=20).两组诱导均采用血浆靶控静脉输注,复合咪达唑仑0.05mg/kg,维库溴胺0.1mg/kg,选择BIS在40~60之间做气管插管,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前、气管插管前1min、气管插管后1min、气管插管后5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P组病人麻醉前MAP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前后1min 和插管后5min,E组病人前管插管前后1min和插管后5minMAP较麻醉前轻度降低(p>0.05) 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在全麻诱导中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影响较小,而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在全麻诱导中更能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在无抽搐电休克(MECT)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0例行MECT治疗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应用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E-P组)、依托咪酯(E组)、丙泊酚(P组)麻醉,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意识消失时(T1)、治疗即刻(T2)、治疗后1min(T3)、3min(T4)、5min(T5)的HR、SBP、DBP,计算HR与SBP的乘积(RPP);记录麻醉过程中患者出现的注射疼、恶心呕吐、分泌物过多不良反应。结果:T1时3组SBP、DBP明显低于T0时,HR、RPP明显高于T0时;T2T5时P组SBP、DBP、HR、RPP明显低于E-P、E两组,且E组HR、RPP高于E-P组,T2T5时P组SBP、DBP、HR、RPP明显低于E-P、E两组,且E组HR、RPP高于E-P组,T2T3时SBP、DBP、HR、RPP明显高于T0时,T4时E、E-P组SBP、DBP、HR、RPP明显高于T0时,P组DBP、HR、明显高于T0时,RPP明显低于T0时;T5时E组HR、RPP明显高于,E-P、P组SBP、DBP、HR、RPP明显低于T0时,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疼P组明显高于E-P、E组(P<0.05),分泌物过多E组明显高于E-P、P组(P<0.05),恶心呕吐3组患者无差别。结论: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应用于MECT麻醉优于两种药物的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啶对丙泊酚-舒芬太尼复合诱导双腔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年龄为40~6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各30例。麻醉诱导前15min,D组静脉泵注右旋美托咪啶0.5μ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泵注时间10min;C组以相同方式泵注生理盐水10mL。右旋美托咪啶输注完成后以效应室浓度0.4μg/L靶控输注(TCI)舒芬太尼,3min后以血浆靶浓度为3mg/LTCI丙泊酚,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胺0.8mg/kg行双腔气管插管。记录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右旋美托咪啶或生理盐水输注完成后(T1)、插管前即刻(T2)、支气管插管后即刻(T3)和插管后1min(T4)、3min(T5)、5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与T0比较,T1时D组的HR明显降低(t=2.39,P<0.05),C组HR无明显变化。应用麻醉诱导药物后,两组的SBP和DBP在T2均下降(F=6.16~9.45,P<0.05),但D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C组(t=3.14、2.78,P<0.05);T3及T4时间点,两组的SBP、DBP和HR较T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F=5.18~14.96,P<0.05),D组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C组(t=2.09~5.44,P<0.05);T5和T6时间点,D组SBP和HR较C组明显降低(t=2.18~3.43,P<0.05),恢复至插管前的水平。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旋美托咪啶0.5μg/kg,可以有效抑制双腔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平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乳剂与丙泊酚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Ⅱ~Ⅲ级,年龄65~75岁的老年患者7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各35例,观察两组在全麻诱导各阶段的SBP、DBP、HR值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全组的全麻诱导效果好,但在诱导后插管前的SBP、DBP、HR值都较基础值显著降低,P组明显低于E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与丙泊酚均可用于老年患者的全身麻醉诱导,但依托咪酯乳剂在诱导和插管期间对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低于丙泊酚,不良反应更少。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依托咪酯乳剂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17.
郭波  肖永忠 《西部医学》2013,25(8):1221-1222,1225
目的观察和评价预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对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 8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观察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分别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和等量生理盐水,泵注结束后于5s内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观察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例数和程度;记录麻醉前(T0)、泵注后即刻(T1)、气管插管前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气管插管后3min(T4)的收缩压(SBP)及心率(HR)。结果观察组诱发呛咳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T0比较,观察组T1时SBP升高,T1~T2时HR降低(P<0.05);对照组T2时SBP、HR降低,T3~T4时SBP、HR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T1~T2时SBP高于对照组,HR低于对照组(均P<0.05);T3~T4时SBP、HR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以降低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并能有效维持气管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丙泊酚、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丙泊酚、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n=20)和依托咪酯组(E组,n=20),麻醉诱导丙泊酚组及依托咪酯组均采用TCI系统诱导给药,并加用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mg/kg.分别记录诱导前后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 诱导后P组SBP、DBP和HR均明显下降(P<0.05),而E组则轻度下降或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丙泊酚、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明显大于依托咪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静脉维持应用依托咪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行全身麻醉的110例患者,依据全麻维持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依托咪酯)和对照组(丙泊酚)。记录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心率(HR),并比较两组苏醒与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插管前DBP和SBP与入室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DBP和SBP在插管后3和5 min依次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切皮时,对照组DBP、SBP及HR均明显下降,且分别与观察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与拔管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静脉维持采用依托咪酯见效快,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拔管迅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复合雷米芬太尼对小儿麻醉中血动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两组(ASAⅠ~Ⅱ级,手术时间1~1.5h,年龄3~7岁)。对照组用丙泊酚+芬太尼,研究组用依托咪酯乳剂+雷米芬太尼。评价指标:SBP、DBP、HR在T1(插管前)、T2(插管后)、T3(手术30′)、T4(1h)、T5(术毕)各时点的数值变化,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结果与T1比较研究组在T3、T4时HR有所下降(P<0.05),SBP于T2有所下降(P<0.05)。两组间相比较,于T2、T3、T4、T5时对照组HR、SBP、DBP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在较短时间的小儿手术麻醉中,依托咪酯乳剂复合雷米芬太尼对患儿的血动学的影响要小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而且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