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鱼藤酮对PC12细胞Caspase-3, Fas和Fasl的作用及与凋亡的关系.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 FCM)检测不同浓度鱼藤酮对体外培养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株凋亡率的影响,并检测1.0 μmol/L鱼藤酮干预不同时段对Caspase-3、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凋亡形态学的改变. 结果: 对照组凋亡率为0.0199±0.0020,经0.1, 1.0, 2.0和3.0 μmol/L不同浓度鱼藤酮干预2 d,凋亡率明显增加其变换值分别为: 0.0305±0.0030, 0.0486±0.0073, 0.0313±0.0041和0.0285±0.003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2),实验组中以1.0 μmol/L作用最显著(P<0.01),当鱼藤酮浓度大于1.0 μmol/L时,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递减. 对照组Caspase-3, Fas和Fasl FI值分别为1.0±0.03, 1.0±0.02和1.0±0.04;经鱼藤酮干预3, 6, 12, 24和48 h,各组均有Caspase-3, Fas和Fasl表达,其中以鱼藤酮干预6 h时Fas/ Fasl表达最明显(P<0.01),而12 h 时Caspase-3表达最明显(P<0.01). 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不光滑,细胞突起减少,核质比小,细胞质空间增大,核周隙增大、不规则,异染色质增多、边集. 结论: 鱼藤酮可通过激活Caspase-3, Fas/ Fasl凋亡途径损伤PC12细胞.  相似文献   

2.
李倩  武维恒  李东野  祁春梅  丁以柱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668-1670,F0003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在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I/R模型,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辛伐他汀预处理组(Sim,按辛伐他汀浓度分为0.1μmol/L、1.0μmol/L、10.0μmol/L的低、中、高三个浓度组)、辛伐他汀+锌原卟啉(Znpp)组、辛伐他汀+全反视黄酸(ATRA)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检测细胞上清液中CK,LDH的水平变化。运用Western blot分析HO-1、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I/R组相比,1.0μmol/L、10.0μmol/L Sim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LDH、CK平均值明显下降,而HO-1蛋白水平及Nrf2蛋白水平与I/R相比均明显增加。而Znpp会阻断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ATAR的加入会抑制Nrf2在细胞核的聚集进而抑制辛伐他汀对HO-1的诱导。结论辛伐他汀预处理诱导大鼠乳鼠心肌细胞HO-1过表达,抑制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3.
γ-分泌酶抑制剂对正常乳鼠心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otch信号特异性阻断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正常乳鼠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 SD乳鼠心肌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后,与不同浓度DAPT(10μmol/L、5μmol/L、2.5μmol/L、1.25μmol/L、0.625μmol/L、0.3125μmol/L、0.15625μmol/L)孵育24 h,或者与DAPT(5μmol/L)孵育不同时间(1 h、2 h、4 h、8 h、16 h、24 h、48 h),MTT法测定心肌细胞活力;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心肌细胞Notch1受体胞内区(NICD)和Bcl-2蛋白表达量。结果 DAPT显著抑制正常乳鼠心肌细胞的存活,同时浓度越高、时间越长,其抑制效果越明显;DAPT处理后心肌细胞NICD和Bcl-2表达均降低。结论 DAPT可阻断Notch信号通路,抑制正常乳鼠心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53在高糖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53抑制剂组(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P53抑制剂浓度为50μ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25mmol/L)和高糖+P53抑制剂组(P53抑制剂浓度为50μmol/L).噻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对各组细胞P53、BAX和Caspase-3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Caspase-3、BAX和线粒体蛋白P53表达增多.与P53抑制剂组相比,高糖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Caspase-3、BAX和线粒体蛋白P53表达增多;高糖+P53抑制剂组心肌细胞活力也有所降低,凋亡率升高,Caspase-3、BAX和线粒体蛋白P53表达增多.与高糖组相比,高糖+P53抑制剂组的心肌细胞活力增高,凋亡率明显降低,Caspase-3、BAX和线粒体蛋白P53表达减少.结论 高糖可能通过介导P53转位到线粒体激活凋亡通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Fas/Fas L信号在铅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发生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醋酸铅的暴露剂量设为0、0.1、1.0与10.0μmol/L,暴露时间为48 h。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细胞内Fas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Fas与Fas L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测定细胞内caspase-8与caspase-3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免疫荧光技术与Western blot法均表明,与对照组比较,1.0与10.0μmol/L醋酸铅暴露可致PC12细胞内Fas表达明显增加(P0.05),10.0μmol/L醋酸铅可诱导Fas L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此外,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8活性在10.0μmol/L醋酸铅暴露后显著升高(P0.01),而caspase-3活性在1.0与10.0μmol/L醋酸铅染毒后均显著上升(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0.1、1.0与10.0μmol/L醋酸铅染毒均增加PC12细胞凋亡率(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铅暴露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死亡受体途径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6.
乳鼠心肌细胞缺氧时survivin基因和凋亡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应用氯化钴(CoCl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凋亡,探讨缺氧条件下大鼠心肌细胞survivinmRNA和蛋白的改变以及与心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 (1)不同浓度(0,10,100,200,500,1 000 μmol/L)CoCl2干预心肌细胞;(2)流式细胞仪(Annexin V FITC/PI)分析细胞凋亡率(AR)和死亡率(DR);(3)免疫细胞化学、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 明确survivin的表达.结果 (1)与常氧(CoCl2 0 μmol/L)比较,除10μmol/LCoCl2(P=0.069)外,其余不同浓度CoCl2干预均可显著增加心肌细胞AR(P<0.01)和DR(P<0.01);(2)与常氧比较,不同浓度CoCl2干预均可显著增加心肌细胞survivin mRNA(0.127±0.004、0.186±0.011、0.154±0.008、0.146±0.003、0.141±0.005和0.137±0.004,P<0.01)和蛋白(0.353±0.012、1.588±0.021、1.016±0.019、0.899±0.042、0.823±0.018和0.549±0.011,P<0.01)的表达,均以10 μmoL/L CoCl2时表达最高,且随CoCl2干预浓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0.05);(3)心肌细胞AR和survivin mRNA(r=-0.617,P=0.014)及蛋白(r=-0.549,P=0.009)显著负相关.结论 缺氧可致心肌细胞发生凋亡并表达survivin mRNA和蛋白,在其凋亡进程中,survivin基因可能减轻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Salubrinal保护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alubrinal对衣霉素诱导的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消化贴壁法获得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分别给与不同浓度的Salubrinal(10μmol、20μmol、40μmol)预处理,30min后加入TM(5μg/ml),继续培养24h后通过流式细胞和TUNEL检测方法对乳鼠心肌细胞凋亡进行检测;Western印迹法检测凋亡过程中Caspase-12蛋白酶的表达变化。结果经Salubrinal预处理的细胞同单独使用衣霉素相比,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下降;Caspase-12表达明显减少。结论Salubrinal对衣霉素诱导的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  相似文献   

8.
外源性视黄酸调节胚鼠心肌TBX1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外源性视黄酸(RA)对胚鼠心肌细胞TBX1基因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胚鼠心肌细胞,经不同浓度的RA处理后,采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胚鼠心肌细胞TBX1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有无变化.结果 ①TBX1基因在胚鼠心肌细胞中有基础表达, 在予以 RA刺激后, 1× 10-8 mol/L RA和1×10-7 mol/L RA使细胞内TBX1基因mRNA表达分别增加54.94%和89.53%,而1×10-6 mol/L RA使TBX1基因mRNA表达降低47.94%.②在最适浓度条件下(1×10-7 mol/L RA),在予以RA刺激8 h、12 h、16 h后TBX1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增加1.65倍、1.35倍和1.04倍,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外源性视黄酸在一定浓度下可以促进胚鼠心肌TBX1基因mRNA的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基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柔比星对原代乳鼠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对微小RNA(mi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不同浓度多柔比星(0.125、0.25、0.5、1、2μmol/L)处理组.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处理组细胞使用终浓度分别为0.125、0.25、0.5、1、2μmol/L的多柔比星处理24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搏动频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微板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荧光定量RT-PCR(q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miR-133a-5p、miR-133b-5p、miR-6216和miR-30e-5p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多柔比星减慢心肌细胞搏动频率,降低细胞活力,升高LDH活性(P<0.05).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多柔比星1μmol/L处理组心肌细胞miR-133b-5p、miR-6216和miR-30e-5p表达显著上调,miR-133a-5p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多柔比星对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具有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133a-5p、miR-133b-5p、miR-6216和miR-30e-5p等mi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碘对人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在甲状腺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NaI刺激单层培养的人正常甲状腺上皮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印迹和半定量RT-PCR等方法分别检测刺激前后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Fas,Bcl-2和Bak以及Fas,可溶性Fas(sFas)mRNA表达的变化,并以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sFas含量。结果:(1)低浓度Nal(10^-8mol/l)明显抑制细胞凋亡(P<0.05),中,高浓度(10^-6-10^-4mol/L)时显著增加细胞凋亡(P<0.05),(2)低浓度NaL显著促进sFas蛋白及mRNA的表达(P<0.05),不影响Fas蛋白及mRNA的表达;(3)中,高浓度Nal则明显增加Fas蛋白及mRNA表达,但抑制sFas蛋白及mRNA表达(P<0.0.5),(4)在10^-8-10^-4mol/L浓度范围内,Nal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甲状腺上皮细胞表达Bcl-2蛋白,但显著增加Bak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碘可通过调节Fas,sFas,Bcl-2及Bak的表达,影响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发生,其中低浓度碘可抑制凋亡,而中,高浓度碘则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