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研究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肺不张患者应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与CT同机融合图像(18F-FDGPET—CT)和CT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方法:将20例经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影像学检查显示伴有肺不张患者,行胸部CT增强扫描及PET—CT显像扫描,根据CT及PET-CT结果分别勾画原发病灶,称GTVCT和GTVPET,并分别计算出GTV的体积并进行比较。结果:20例患者GTVCT和GTVPET均有不同程度差异;GTVPET较GTVCT明显缩小[(119.75±17.83)cm。vs(133.05±19.21)cm^3,P〈0.0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8,P〈0.01);其中3例患者的GTVPET较GTVCT增加18.1%,17例患者的GTVret较GTVCT缩小14.3%。结论: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肺不张患者使用18F-FDGPET—CT显像靶区勾画较CT更精确,能更好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MRI融合图像在中老年盆腔肿瘤放疗靶区(GTV)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盆腔肿瘤患者均在1周内分别进行CT、MRI异机非同步扫描.全部CT和MRI图像手工配准后传送至飞利浦公司的PINNACLE V8.0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并进行图像融合.由有经验的放疗科医师对CT靶区、MRI靶区及CT与MR融合图像肿瘤靶区(GTV)进行勾画及评价分析.结果 GTVFUSION相对GTVCT提高了6.29%、相对GTVMRI提高了11.84%,融合图像对GTV的勾画明显优于单独CT图像或MRI图像.结论 CT/MRI图像融合技术有利于盆腔肿瘤靶区的确定,提高了临床对盆腔肿瘤靶区(GTV)勾画的准确率,利于患者的诊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在子宫颈癌放疗靶区GTV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初治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病人19例,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位于Ⅱa~Ⅲb期,均行CT灌注扫描、增强CT扫描及增强MRI扫描.将CT灌注原始图传输至GE工作站,通过perfusion4软件处理,生成CT灌注图像(BF图、BV图、MTT图、PS图).将CT灌注图、增强CT图、增强MRI图传送至PINNACLE8.0 Philips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分别于每种影像学图像中勾画子宫颈癌原发灶GTV.将常规增强CT图、BF图、BV图、MTT图、PS图所勾画的大体肿瘤体积(GTVCT、GTVBF、GTVBV、GTVMTT、GTVPS)与GTVMRI进行比较.结果:GTVMRI小于GTVCT,两者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GTVMRI大于GTVBF、GTVBV、GTVMTT、GTVPS,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灌注图像中,BV图和PS图显示肿瘤范围和边界较清晰.结论:BV图和PS图结合常规CT应用于子宫颈癌放疗靶区GTV勾画中,更有利于子宫颈癌精确放疗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T与MRI图像融合的脑转移瘤靶区与CT图像靶区的不同,提高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方法同期采集25例脑转移瘤患者的CT和MRI图像,传送至图像处理工作站融合成CT/MRI图像,分别在CT及CT/MRI融合图像勾画41组GTV,比较两种图像勾画的GTV的差别。结果25例患者共41组靶区的GTVCT为(31.75±9.93)cm3,GTV删为(28.92±8.25)cm3。41个对照组中,GTVcr〈GTVCT/MRI为18个,GTVCT〉GTVCT/MRI为23个。结论采用CT/MRI融合后图像勾画的脑转移瘤靶区精确度提高,更适合于三维立体适形放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PET/CT不同阈值勾画方法及MRI/CT融合图像勾画方法示鼻咽癌肿瘤体积的差异,探讨PET/CT勾画鼻咽癌肿瘤靶区(GTV)最佳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0例病理组织学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入组.在MRI/CT融合图像上勾画获得GTVMRI/CT,在PET/CT融合图像上以SUV值为2.5自动勾画得到GTVPET2.5,以40%最大标准摄取值自动勾画得到GTVPET40%,以50%最大标准摄取值自动勾画得到GTVPET50%.线性回归分析各体积之间相关性.结果 GTVMRI/CT,GTVPET2.5,GTVPET40%,GTVPET50%分别为(23.50±15.44)cm3,(30.72±17.72)cm3,(23.41±15.08)cm3,(19.12±13.26)cm3.GTVPET2.5大于GTVPET40%和GTVMRI/CT(P<0.05),GTVPET40%大于GTVPET50%(P<0.05),GTVPET50%小于GTVMRI/CT(P<0.05),GTVPET40%与GTVMRI/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TVMRI/CT与GTVPET2.5、GTVPET40%、GTVPET50%密切相关(r=0.978、0.991、0.990,P<0.05).结论 采用40%最大标准摄取值自动勾画肿瘤靶区是临床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e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从2009-04~2012-09 45例行IMRT的NSCLC病人,根据其影像学特点将所有病例分为4组:12例中心型无肺不张,12例中心型伴有肺不张,10例周围型无胸膜凹陷,11例周围型伴有胸膜凹陷。所有病人均进行CT和PET-CT检查。通过靶区定义系统比较CT和PET-CT勾画的大体肿瘤靶区,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比较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结果:所有病例中GTV CT和GTVPET-CT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中心型肺癌伴有肺不张和周围型肺癌伴有胸膜凹陷的病人GTV(gross target vdumes;GTV)CT均明显大于GTVPE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心型肺癌无肺不张和周围型肺癌无胸膜凹陷的病人GTV CT与GTVPET-CT差异变化不显著(P>0.05)。Plan CT和PlanPET-CT计划参数比较在肺V 20、V 30,食管V 50和最大剂量,心脏平均剂量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肺V 5、V 10、平均剂量,心脏V 30和脊髓最大剂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可以提高NSCLC病人有肺不张和胸膜凹陷的靶区界定精确性,并减少周围危及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依据CT和PET/CT制定的放疗计划,以及PET/CT对分期的影响,同时观察不同放疗医师勾画靶区的差异。方法:20例行调强适行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进行PET/CT检查,并分别在CT和PET/CT融合图像下行TNM分期和设计放疗计划。比较两个计划GTV的大小和危及器官受到的剂量。同时组织三位放疗医师分别在CT和PET/CT图像上勾画靶区,比较勾画靶区的差异。结果:40.0%(8/20)的患者TNM分期发生改变,45.0%(9/20)患者GTV发生了改变,CT下勾画靶区GTV明显高于PET/CT下勾画靶区GTV(P0.05),CT下肺、心脏、食管、脊髓的受量均高于PET/CT(P0.05)。不同放疗医师勾画的GTVCT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勾画的GTVPET/CT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PET/CT可改变临床分期,降低肿瘤靶区体积,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并能明显减少不同放疗科医师勾画靶区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体层摄影(CT)与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疗前靶区勾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NSCLC放疗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靶区勾画借助影像学方法不同分为CT组(n=74)与MRI组(n=72)。以分析两组勾画体积[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区体积(CTV)、计划靶区体积(PTV)]及肺辐照剂量[剂量≥5Gy体积分数(V5)、V20、平均肺受量(MLD)]差异。结果 CT组GTV、CTV、PTV、V5、V20水平均明显高于MRI组(P0.05),而两组MLD水平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放疗前应用MRI相对于CT勾画出靶区体积更小,指导辐照方案更为精准,可降低正常肺组织辐射损伤风险,对提高其放疗效率与安全性有利。  相似文献   

9.
罗树春  兰海涛  吴琦 《重庆医学》2013,42(17):1957-1959
目的比较18 F-FDG PET/CT和MRI在鼻咽癌颅底骨质浸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2例鼻咽癌患者行鼻咽部MRI检查,且于1周内行18F-FDG PET/CT全身扫描,比较二者对于颅底骨质浸润检测情况。结果 PET/CT与MRI诊断鼻咽癌颅底骨浸润均为阳性13例,单纯MRI诊断阳性6例,单纯PET/CT诊断阳性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在颅底肿瘤靶区勾画方面,GTVP明显小于GTV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18 F-FDG PET/CT与MRI比较对鼻咽癌颅底骨浸润的检测无明显优势;在颅底骨质破坏靶区勾画中,由于假阴性和遗漏靶区可能,18 F-FDG PET/CT还无法取代MRI。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ET-CT 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调强放射治疗( Intensityme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从2009-04 ~ 2012-09 45 例行IMRT 的NSCLC 病
人,根据其影像学特点将所有病例分为4 组: 12 例中心型无肺不张,12 例中心型伴有肺不张,10 例周围型无胸膜
凹陷,11 例周围型伴有胸膜凹陷。所有病人均进行CT 和PET-CT 检查。通过靶区定义系统比较CT 和PET-CT
勾画的大体肿瘤靶区,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比较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结果:所有病例中GTVCT 和GTVPET-CT
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中心型肺癌伴有肺不张和周围型肺癌伴有胸膜凹陷的病人GTV( gross target vdumes;
GTV) CT 均明显大于GTVPE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而中心型肺癌无肺不张和周围型肺癌无胸膜凹陷
的病人GTVCT 与GTVPET-CT 差异变化不显著( P>0. 05) 。PlanCT 和PlanPET-CT 计划参数比较在肺V 20、V 30,食管
V 50 和最大剂量,心脏平均剂量显示有显著性差异( P<0. 05) 。而肺V 5、V 10、平均剂量,心脏V 30 和脊髓最大
剂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PET-CT 可以提高NSCLC 病人有肺不张和胸膜凹陷的靶区界定
精确性,并减少周围危及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心内科自1995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4 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分成 3组 ,分别以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洛赛克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3种药物的显效率分别为 4 0 .0 %、4 6 1%、77.8%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3.6 5 4 ,P >0 .0 5 ) ;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0 %、92 .3%、88.9%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4 .372 ,P >0 .0 5 )。结论 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自杀意念(BSSI量表)评分、认识功能(MoCA量表)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HAMD-17评分和B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Mo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与对照组的4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可降低抑郁评分和自杀意念评分,提高认识功能和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氟西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中致癌物质越来越多,以及人们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等许多因素,使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癌症的药物品种亦不断增加,使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新药艾恒(即注射用奥沙利铂,OXA)自2003年3月在本科室应用观察,对治疗应用5-氟脲嘧啶(5-Fu)失效的大肠癌患者取得一定的效果。本品是1、2-二氨基环已烷铂类的水溶性衍生物,与其他铂类一样,艾恒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复制,一些对顺铂耐药的细胞系,艾恒治疗均有效,癌胚抗原持续下降,通过对临床33例患者用药的观察及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16.
17.
胆结石与胆囊炎互为因果,相互伴发,是常见多发病。我们近十年来采用排石汤合双金散治疗胆结石并发胆囊炎190例,排石率为94.7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IL-1β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醇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B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NALP3、IL-1β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A、NALP3、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UA、NALP3、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6.28%)显著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NALP3、IL-1β的水平,疗效较别嘌醇更好。  相似文献   

20.
本应用抗入CD20,CD3及其亚群单克隆抗体,检测了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及27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的CD20,CD3,CD4,CD8百分率。其中24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用参合剂保留灌肠加他莫西芬治疗,并观察了其治疗前及治疗两个疗程后CD20,CD3,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本病患机体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其紊乱程度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变化程度而上升;丹参合剂加他莫西芬治疗对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了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起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