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阐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血管重构(VR)与PPARα的关系,为进一步明确高血压动脉VR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10只雄性SHR大鼠为实验组,10只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WKY)为对照组,于16周龄和24周龄进行主动脉组织学观察和弹性纤维染色,观察VR的形态学表现,测定 PPARα蛋白在各组动物中的表达水平。结果:(1)16周龄SHR大鼠主动脉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总数无明显增加,24周龄SHR大鼠VSMC总数多于同周龄WKY组。(2)16周龄SHR主动脉管壁中层弹性膜排列紊乱,24周龄SHR弹性膜松散、断裂、厚薄不均。(3)PPARα蛋白在SHR组表达高于相同周龄WKY组,在16周龄SHR大鼠PPAR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16周龄WKY大鼠。结论:PPARα蛋白的高表达在SHR主动脉VR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肾细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ERK1/2上游信号磷酸化MEK(p-MEK)的表达状态,为进一步阐明高血压状态下VSMCs功能状态改变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16、24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作为实验组,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WKY)作为对照,各组5只大鼠。弹性纤维染色观察肾小动脉的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各组动物肾小叶间动脉和入球动脉血管VSMCs中p-MEK的表达。结果 SHR肾小叶间动脉和入球动脉VSMCs增殖不明显,小叶间动脉相对内径随周龄增加逐渐减小。同级别动脉相比,SHR大鼠p-MEK阳性细胞数高于同周龄WKY大鼠。SHR组p-MEK增高的幅度高于同周龄WKY组。结论高血压状态下肾小动脉VSMCs功能状态的改变,可能与胞内MEK磷酸化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血管重构的特点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观察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小动脉形态学变化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特点。结果:SHR16周龄和24周龄血压(分别为201±21mmHg和204±16 mmHg)明显高于4周龄和8周龄SHR组(P<0.01)。对照组和SHR4及8周龄组肾小动脉结构未见异常。SHR16周龄组少数小动脉管壁可见增厚。SHR24周龄组可见个别小叶间动脉细胞数目增多,并可见弓形动脉和小叶间动脉有内弹力膜增厚、分离及断裂现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HR16周龄、24周龄组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小叶间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ERK1/2明显增加,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16周龄以后出现少数肾小动脉血管的重构改变,可能与ERK1/2磷酸化导致的级联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磷酸化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及其上游激酶MEK与高血压大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失衡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高血压状态下大动脉血管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16、24周龄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作为实验组,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MKY)作为对照组,各组5只大鼠。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对比分析各组动物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cPLA2以及MEK的表达。结果 (1)SHR从8周龄开始血压升高,SHR16、SHR24与同周龄WKY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周龄WKY心脏/体质量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周龄SHR心脏/体质量比值较高并随周龄增加心脏/体质量比值呈增高趋势,SHR心脏/体质量比值均高于同周龄对照组;(3)磷酸化cPLA2在SHR4表达率分别为11.71%、46.00%、51.59%,而同周龄WKY表达率分别为29.10%、36.00%、67.84%,随大鼠周龄增加,磷酸化cPLA2表达率逐渐增加(P<0.05);(4)随大鼠周龄增加,磷酸化MEK表达率增加(P<0.05)。结论 MEK的激活与cPLA2活性减弱可能共同参与了高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观察N-ras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2K1C)肾脏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N-ras与高血压肾脏血管重构的关系及高血压血管重构发生的机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6周龄和24周龄SHR大鼠和2K1C大鼠肾脏血管丛平滑肌细胞以及肾小球内皮细胞中N-ras的表达,同周龄正常血压WKY大鼠作为对照。结果 N-ras在SHR组和2K1C组表达高于WKY组(P<0.05)。N-ras在16周龄和24周龄2K1C组各级肾脏血管丛,包括小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叶间动脉和入球小动脉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肾小球内皮细胞的表达均高于SHR组(P<0.05)。结论癌基因N-ras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高血压大鼠肾脏的血管重构,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肾脏中的N-ras表达高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 ADM)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微小动脉的影响及与磷酸化细胞外调
节蛋白激酶1/2(ERK1/2)的关系。方法4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ADM治疗组(ADM组)和高血压对照组(SHR组),以WKY
大鼠作为空白对照,ADM组皮下注射ADM(1.0 nmol/kg·d,每周5 d)。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
术,对比观察平均动脉收缩压、肾微小动脉组织学变化和磷酸化ERK1/2表达。结果从8周龄开始,SHR和ADM组血压开始升
高,16和24周龄平均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WKY组,ADM治疗组24周龄时平均动脉收缩压明显低于非治疗SHR组;在16和24
周龄,SHR组和ADM组大鼠肾脏微小动脉中膜/内径比值明显大于WKY组(P<0.05);ADM组大鼠肾脏微小动脉中膜/内径比
值的增幅略低于SHR组,其中外径小于40 μm动脉中膜/内径比值在24 周龄时明显小于SHR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和
Western blot显示16和24周龄SHR和ADM组大鼠肾脏组织磷酸化ERK1/2表达显著高于WKY组(P<0.05),24周龄时ADM组
肾脏磷酸化ERK1/2表达显著低于SHR组(P<0.05)。结论较长时间使用ADM,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
压升高程度,可能通过抑制ERK1/2的磷酸化减轻肾微小动脉的重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高血压维持时段对肾脏和肾脏血管的影响。方法 5周龄的雄性WKY大鼠36只作为实验动物,夹住左侧肾动脉,使其缩窄约3/4左右,制作两肾一夹高血压动物模型(2K1C),监测术后8、16和24周2K1C高血压大鼠血压和肾脏相对重量的变化;光学显微镜动态观察肾脏损伤,观测肾脏各级小动脉血管重构情况。结果 2K1C高血压大鼠术后血压明显升高(P<0.05),肾脏相对重量没有随血压和周龄改变发生明显变化(P>0.05);随高血压维持周龄增加,肾小球损伤指数、肾间质炎症改变和管型逐渐增加(P<0.01)。2K1C高血压试验组肾脏动脉丛管壁增厚,中层平滑肌层数增多,并可见弹力纤维断裂现象,部分肾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性。与同龄对照组相比,2K1C组中型动脉和细小动脉中膜厚度/管腔直径比值(S)均增大,病变以细小动脉更明显。术后16周2K1C组中型动脉S值高于8周2K1C组(P<0.05)。2K1C组细小动脉S值随高血压大鼠周龄增大明显增加(P<0.01)。结论随高血压状态的维持,2K1C高血压大鼠模型肾脏损害、肾脏血管构型改变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8.
不同年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内小动脉的形态学重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高血压大鼠年龄、高血压持续时间与肾内小动脉形态学重建的关系。方法:16,26,40和55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使肾内小动脉处于最大舒张状态后,在肾组织切片上用光镜配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法观测肾内小动脉的几何形态。结果:与同龄正常血压大鼠(Wistar-Kyoto,WKY)相比,4个年龄组SHR肾内小动脉的壁厚、壁厚内径比都显著增大;外径在50-200 μm间的小动脉还伴有壁面积的增加;40和55周SHR外径在20-50 μm间的小动脉内径减小。肾内小动脉的形态学改变与年龄和高血压状态有关。结论:高血压是16-55周龄SHR肾内小动脉重建的主要因素,外径在50 μm以下的肾内小动脉的重建以中膜平滑肌细胞的重排为主,外径在50 μm以上的肾内小动脉的重建则存在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高血压维持时段对肾脏和肾脏血管的影响。方法 5周龄的雄性WKY大鼠36只作为实验动物,夹住左侧肾动脉,使其缩窄约3/4左右,制作两肾一夹高血压动物模型(2K1C),监测术后8、16和24周2K1C高血压大鼠血压和肾脏相对重量的变化;光学显微镜动态观察肾脏损伤,观测肾脏各级小动脉血管重构情况。结果 2K1C高血压大鼠术后血压明显升高(P〈0.05),肾脏相对重量没有随血压和周龄改变发生明显变化(P〉0.05);随高血压维持周龄增加,肾小球损伤指数、肾间质炎症改变和管型逐渐增加(P〈0.01)。2K1C高血压试验组肾脏动脉丛管壁增厚,中层平滑肌层数增多,并可见弹力纤维断裂现象,部分肾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性。与同龄对照组相比,2K1C组中型动脉和细小动脉中膜厚度/管腔直径比值(S)均增大,病变以细小动脉更明显。术后16周2K1C组中型动脉S值高于8周2K1C组(P〈0.05)。2K1C组细小动脉S值随高血压大鼠周龄增大明显增加(P〈0.01)。结论随高血压状态的维持,2K1C高血压大鼠模型肾脏损害、肾脏血管构型改变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571-1573
目的:通过比较Cx43在正常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表达的差异,以及经卡托普利干预后的变化,来阐明卡托普利抗高血压血管重构的分子机制。方法:12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卡托普利干预组,以年龄和体重匹配的Wistar-Kyoto大鼠(WKYs)为正常空白对照组。干预组,灌胃法给予卡托普利[12.5mg·d)],8周后,采用无创血压测定仪测量3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血浆和胸主动脉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II)浓度。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3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内Cx43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SHR组的血浆、动脉组织AngII浓度较WKY大鼠组明显升高,而卡托普利干预组的血浆、组织AngII浓度则较SHR组明显降低。SHR组胸主动脉的Cx43的mRNA表达高于WKY组(P<0.01),卡托普利降低Cx43mRNA的表达(P<0.01)。蛋白印迹法显示,SHR组大鼠胸主动脉中,Cx43蛋白表达高于WKY大鼠组(P<0.01)。卡托普利降低组织主动脉内Cx43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Cx43表达增强,卡托普利能够降低胸主动脉Cx43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