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了解高校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以不记名问卷方式对我校66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49%的大学生能准确回答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50.1%的大学生认识模糊,0.9%的大学生不知道艾滋病的传染途径.结论 加强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知晓率、获得以及其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对待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的态度、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及看法,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校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2480人,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常识知晓率较高,而对于艾滋病是否可以治愈及目前是否有预防疫苗等问题回答正确率仅为66.96%和54.38%。59.17%的人对患者具有同情但避而远之。有9.58%的同学赞同婚前性行为,另有36.53%的同学持无所谓态度。结论:大部分大学生对艾滋病人持恐惧逃避态度,对性行为的态度开放或无所谓,应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及安全性行为的专题教育讲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某学院2008年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艾滋病(AIDS)预防机制的研究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现状,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学院一至四年级94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为82.62%;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83.46%;预防知识知晓率为91.33%,对HIV/AIDS感染者值得同情占88.44%;对性行为持肯定态度占13.27%;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系统的AIDS相关知识占89.70%;了解AIDS相关知识来源多样化,但单纯来源于学校教育的仅占25.48%。结论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不深入,健康教育应系统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4.
某高校在校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宁夏大学在校学生艾滋病、性病的近期干预效果,为本地区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对选修<性健康教育>课的1502名在校大学生教育前后的有关艾滋病、性病的知识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评价.结果,教育后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从干预前的32.1%~91.2%提高到83.4%~99.9%,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多媒体教育、性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报刊杂志是他们获得性知识的最佳途径.表明在高校学生中开展艾滋病、性病健康知识教育普遍受欢迎,且切实可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东湖辖区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知识获取途径,有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 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取自填式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的知晓率分别为99.31%、94.44%、92.92%.而对于日常接触如与艾滋病人进餐、蚊虫叮咬等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大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而从学校、家庭方面获得的信息较少.75.22%的学生表示对艾滋病人不歧视,79.31%%的学生表示愿意帮助艾滋病人,但是表示愿意与其共同学习及用餐的仅分别为55.67%、40.91%.结论 大学生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专业性问题认识不够,且对日常传播途径的认识存在很大的欠缺,学校有必要加强学生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做好大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河南工业大学在校大学生800名,对艾滋病知识及相关问题也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整体对艾滋病的认识不清,对艾滋病知识了解不够,自身防护能力较差.结论 高校需要加大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大学生艾滋病和性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做好大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河南工业大学在校大学生800名,对艾滋病知识及相关问题也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整体对艾滋病的认识不清,对艾滋病知识了解不够,自身防护能力较差.结论 高校需要加大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大学生艾滋病和性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发地区大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艾滋病高发区河南省某综合大学在校非医学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59.4%,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62.3%,预防知识知晓率为63.1%,其他知识知晓率为52.5%,艾滋病知识得分在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来源地、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类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地区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不同特征的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有差异,今后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开展要有针对性和重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痛的认识水平,通过教学片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57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且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教学片有效提高了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论观看艾滋病教学片能明显提高大学生艾滋病行为干预能力,在校内推广使用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情况,为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与防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匿名方式,随机对延安大学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大学生的艾滋病相关基础知识知晓率为83.8%;对艾滋病传播途径方面知识的知晓率为83.9%;对艾滋病高危行为的知晓率为74.7%,从艾滋病知识总体认知率上看,男性高于女性,理工类学生的知晓率高于文史类;低年级学生对艾滋病高危行为的知晓率低于高年级。调查对象中28.6%有过性行为,但避孕套使用率较低。结论 该校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高危行为知识的掌握存在不足,尤其是性行为存在隐患。高校应采取各项针对性措施来加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伦理问题。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412名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基线调查。结果该专业大学生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得分较高,但对于非传播途径,个别知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艾滋病患者/感染者,89.6%的大学生感到恐惧,45.8%的大学生愿意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进行治疗。结论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仍有误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知识和职业道德及伦理学教育。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对护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实习护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实习护生235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对其进行为期2个月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教育前后调查护生关于艾滋病的基础理论知识、个人防护知识及对HIV/AIDS患者的态度及行为。结果被调查护生在进行健康教育后知识总分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76,P〈0.001),但是部分12个项目的得分教育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生对HIV/AIDS患者的态度及行为方面,经过相应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护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改善护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态度等现状,为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不记名调查问卷对某医学高校683名大一和大四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进行现况调查并作统计学检验。结果:89.8%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区别,分别有92.8%、94.1%和81.8%的学生了解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仍有40.4%和37.2%的学生认为拥抱接吻及照顾艾滋病患者可传播艾滋病,学生认为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的较好形式依次为:举办宣传活动、宣传栏和宣传单、课堂教育、讲座或座谈会,以及广播或网络。结论:医学生对艾滋病仍存在认知误区和消极态度,大一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低于大四学生,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从而有利于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AIDS病的认识程度.方法通过问卷,对621名大学生的有关AIDS病相关知识、信息了解、现况掌握等情况进行摸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校大学生在AIDS病的相关知识方面较为贫乏;对AIDS病的认识程度各专业学生之间有一定差异,本科和专科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结论大学生的AIDS病知识薄弱,学校健康教育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艾滋病知、信、行情况,探索适合在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三所高校的近2 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对日常细节行为会不会感染艾滋病的知晓率较低,性观念和态度不容乐观.结论 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健康教育、媒体宣传教育、同伴教育、网络教育是大学生最易获得信息的渠道,是今后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校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以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不记名方式于2000年11月对西安五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用EpiInfo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5%的被调查者清楚艾滋病的全称。49.1%的人能正确回答艾滋病的三种主要传播途径,25.6%的人还认为蚊虫叮咬可传播艾滋病,对此知识的掌握年龄大者,已婚者,受教育程度高的和医学生掌握程度优于年龄小的,未婚者,教育程度低的和非医学生。结论: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有关知识了解甚少,他们又处在感染的高危人群,这种低知识水平的现状,与我国面临的艾滋病流行趋势极不适应,提示令后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应在大学生尤其应在低年级学生中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女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知识知晓率进行比较,为寻求艾滋病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107名预防专业女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在艾滋病知识授课前后分别进行了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并对回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艾滋病知识授课前,医学院女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不够,对一些具体日常接触行为不能准确回答,授课后她们对艾滋病知识的正确回答率明显提高。结论课堂讲授是提高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有效途径,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清远市某院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英  黄晋飞  孙小康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93-2094,2101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识和态度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AIDS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清远市某大专院校的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在校学生各400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所得数据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该院校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6.43%,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对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基本掌握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但较深入的有关艾滋病的专业知识,则两个专业的多数学生认识仍比较模糊。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在AIDS相关知识、传播途径以及对待AIDS态度上的某些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大学生尤其是非医学专业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仍有待提高;应在大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AIDS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和普通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差异,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医学院随机抽取2个班共183名学生、普通高校随机抽取3个班共300名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能正确写出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医学院校学生数高于普通院校学生;在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年份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于2006年和2016年在北京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数分别为1 800人和3 001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性行为及相关高危行为情况、安全套使用意向、艾滋病健康教育情况。 结果:与2006年相比较,2016年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平均分有所下降 [(12.78±1.95) vs. (11.90±2.56), t=12.91, P<0.05],各题知晓率均有所下降。除安全套使用信念外,2016年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和自我效能得分均低于2006年。与2006年相比,2016年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金钱(物品)交易性行为的发生率有所上升[6.53% (16/245) vs. 17.65% (33/187), χ2=13.003, P<0.001],同性性行为的发生率有所上升[4.13% (10/242) vs. 15.43% (29/188), χ2=16.356, P<0.001]。与2006年相比,2016年接触色情信息的主要途径由书籍变为网络(41.15%)。2016年大学生安全套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为男性(OR=0.713)、安全套购买自我效能(OR=0.876)、大学前未接受过性教育(OR=0.752)、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OR=1.135)、安全套使用信念(OR=1.775)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OR=1.136)。结论: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已发生改变,艾滋病健康教育应在当前大学生特点上深入开展,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性观念和性责任,加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