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研究心脏超声结合CT血管造影(CTA)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01~2019.01间收治的94例疑似CCHD患儿影像学资料,比较心脏超声联合CTA在诊断CCHD中的应用效果。结果94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术中确诊10种疾病类型,心脏超声、CTA、心脏超声结合CTA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11%、92.55%、96.81%;术中共发现先天性心脏内结构异常13种,共计42处,心脏超声、CTA及心脏超声结合CTA在诊断患者心内结构异常中的诊断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发现21种先天性心外大血管畸形,共计54处,CTA及心脏超声结合CTA在诊断心外大血管畸形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心脏超声,三者诊断正确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单纯的CTA在诊断CCHD中的价值高于心脏超声,但超声依旧是临床应用范围最广泛、实用价值最高的检查方式,而超声联合CTA则可有效提高CCHD诊断价值,建议临床将CTA作为心脏超声的后续检查方式,以提高CCHD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spiral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MSCTA)与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cardiogram,UCG)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omplexcongenitalheartdisease,CCH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作者医院经手术证实的CCHD患者病例35例,所有病例术前均同期行MSCTA及UCG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对比分析MSCTA和UCG的诊断符合率。结果35例CCHD病例术后共发现心脏畸形131处,其中心内畸形66处,心外畸形65处。MSCTA检出心内畸形60处,符合率为91%(60/66),UCG检出心内畸形64处,符合率为97%(64/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4〉0.05)。MSCTA检出心外畸形64处,符合率为98%(64/65),UCG检出心外畸形56处,符合率为86%(56/65),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1〈0.05)。结论MSCTA在显示心内畸形方面与UCG具有同等价值,在心外大血管畸形方面较UCG更有优势,对静脉畸形(腔静脉和肺静脉)的显示更为直观。  相似文献   

3.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2):328-331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诊断儿童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C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最终手术结果,将接受MSCT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的126例疑似CCHD患儿分为CCHD组(n=89)和非CCHD组(n=37)。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CK-MB、NT-pro BNP水平,就血清CK-MB、NT-pro BNP与CCH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对MSCT、MSCT联合血清CK-MB和NT-pro BNP在诊断CCHD上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126例疑似CCHD患儿最终经手术确诊89例,89例CCHD患儿经手术证实412处畸形,其中心内结构畸形256处,心脏与大血管连接处畸形95处,心外大血管畸形61处。CCHD组患儿的血清CK-MB、NT-pro BNP水平高于非C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发现,血清CK-MB、NT-pro BNP水平与CCH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216、P=0.005;r=0.236、P=0.003)。MSCT联合血清CK-MB、NT-pro BNP在诊断CCHD上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918、94.38%、100.00%、96.03%,略高于单一MSCT诊断比较,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在诊断CCHD上的诊断准确率较高,CCHD患儿的血清CK-MB、NT-pro BNP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MSCT联合血清CK-MB、NT-pro BNP监测可进一步为CCHD患儿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到2015年在我院行手术确诊的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7例,所有患者术前1个月均经多层螺旋CT和心脏超声(Ultrasound,US)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患者心脏畸形确诊率的差异。结果 27例患者共有心脏部分畸形41处,MSCT的确诊率为(39处,95.12%)与US确诊率(40处,97.5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P=0.556);患者共有大血管部分畸形35处,MSCT确诊率(34处,97.14%)高于US确诊率(27处,77.1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32);患者共有心脏和大血管连接部分畸形35处,MSCT确诊率(34处,97.14%)高于US确诊率(25处,71.4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37,P=0.003);所有患者共有心脏畸形111处,MSCT确诊率(107处,96.40%)高于US确诊率(92处,82.8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13,P=0.001)。结论多层螺旋CT对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畸形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心脏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和超声心动检查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患者大血管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CCHD患者39例,均进行超声心动检查和心脏大血管增强CT检查。完成全部检查后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比较超声心动检查和心脏大血管增强CT检查对CCHD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39例CCHD患者中法洛四联症18例,内脏心房异位综合征6例,血管环3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12例。合并心外大血管异常的39例CCHD患者在CT上全部都得到了明确的诊断,而超声心动检查仅对其中的27例做出了正确的提示,其诊断准确率为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2,P<0.05)。结论 64层螺旋CT扫描技术能够提高CCHD患者大血管异常的正确诊断率,术前正确诊断对CCHD的手术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TTE及DSCT扫描检查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病例,研究两种检查方式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TTE及DSCT检查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0例,并与手术结果或心导管造影等金标准对比,统计TTE与DSCT及非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在对复杂先心病心内及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符合率并进行配对资料χ2检验.结果:DSCT检查对心内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前者为88.7%,TTE为95.7%,两者联合诊断符合率达到96.5%,两种检查方法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39),对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符合率DSCT为95.9%,TTE为75.6%,两者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6.7%,两种检查方法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58,P=0.00).结论:DSCT对心内畸形的诊断能力低于TTE,对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能力优于TTE检查,两者结合可对先心病患者绝大多数畸形做出正确的诊断,可作为复杂先心病患者常规术前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64层螺旋CT在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5例诊断CHD的新生儿及婴儿进行64层螺旋CT对比增强心脏检查,并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成像进行图像重建.所有病例均做超声心动图(ECG)对照,并经手术证实.结果: 64层螺旋CT、ECG对心血管畸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98%、71.86%,前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后者(χ2=23.88,P<0.005).心内畸形68处中,64层螺旋CT、ECG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65%、97.06%,两者无统计学差异(χ2=0.68,P>0.05).心外畸形131处中,64层螺旋CT、ECG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9.24%、58.78%,前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后者(χ2=32.32,P<0.005).结论: 64层螺旋CT是诊断CHD可靠的方法,弥补了ECG对心外畸形诊断的不足,尤其能评价主动脉、肺动脉以及冠状动脉,对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婴幼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7例婴幼儿复杂型CHD的MSCT表现,并与超声心动图(ECG)对比研究。结果 17例婴幼儿复杂型CHD经手术确认共82处畸形,心内畸形35处,心外畸形47处,MSCT、ECG对心内畸形诊断的准确率为94.3%和97.1%;对心外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为97.9%和61.7%,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5.1%和76.8%。结论 MSCT是诊断CHD的可靠检查方法,弥补了ECG对心外畸形诊断的不足,有助于手术方案制定及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DSCT)在婴幼儿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6例婴幼儿紫绀型CCHD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DSCT、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手段对心内畸形检出率的差异,并分析其对肺动脉直径、左心室功能指标的诊断情况。结果 DSCT检查对心内畸形检出率为89.3%稍低于TTE检查91.8%,其漏诊率10.7%稍高于TTE检查8.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SCT检查对肺动脉直径诊断准确性高于TTE检查,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SCT检查测得EDV、ESV、SV稍高于TTE检查,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SCT对婴幼儿紫绀型CCHD诊断效果佳,对心内、心外畸形诊断价值较高,准确反映左心室功能水平,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声与CT联合应用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45例C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超声与CT检查,比较超声、CT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在心脏畸形、心脏—大血管连接部分畸形、大血管畸形检出率。结果:本组45例患者共检出76处畸形,其中心脏畸形共31处,连接部分畸形19处,大血管畸形共计26处,超声检查合计检出64处(84.21%),CT检查检出66处(86.84%),联合检查检出74处(97.37%),联合检出率显著高于CT与超声单独检查检出率(P<0.05)。结论:超声与CT均为无创、快速检查方法,两者对CHHD患者的畸形异常情况均有较高检出率,超声对于心脏畸形检出效果高于CT,CT则在连接部分与大血管畸形检出效果上高于超声,联合诊断能够发挥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双源CT和超声心动图显示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行双源C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经手术确诊的125例3岁以下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资料,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显示左右肺动脉、主肺动脉、心内结构性畸形的能力,评价心率对双源CT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双源CT显示发育不良肺动脉的能力优于超声心动图检查。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心内结构性畸形的准确性无明显差异,双源CT在心率120/min以下时测量小儿肺动脉的准确性更高。结论双源CT诊断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的心外血管和心内结构性畸形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5例经手术或/和心血管造影证实的CCHD超声表现与手术结果.结果:本组35例中超声与手术或造影完全符合29例,部分符合5例,不符合1例.总符合率约82.86%(29/35),漏误诊率约17.14%(6/35).结论:超声诊断CCHD,心内及大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双源CT(dual sour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及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ECG)与手术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两者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先心病患儿的DSCT和EC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果35例患儿中手术证实畸形:119处,DSCT与ECG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0.76%和87.3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心内畸形56处,双源CT漏误诊8处,ECG漏误诊2处,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外畸形63处,双源CT漏误诊3处,ECG漏误诊13处,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SCT在心外血管结构的显示上较ECG有优势,而ECG对心内结构的评价更准确,DSCT与ECG联合应用可提高对儿童先心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64-MSCT)在小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证实的CCHD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术前均行64-MSCT非心电门控双期对比增强心血管成像,并在图形工作站完成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三维容积重现(VR)处理,所有患儿同期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方法的诊断正确率。结果经手术证实心脏部分、心脏-大血管连接部分和大血管部分三段病变分别有41、23、37处,64-MSCT和超声心动图对以上三段畸形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为94.81%、95.45%、98.76%和99.35%、99.09%、97.93%,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84%和98.62%,64-MSCT检查与手术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K=0.90,P〈0.05)。结论 64-MSCT是小儿CCHD检查的一种良好的无创影像技术,对绝大多数患儿术前治疗方案的制定、降低手术风险有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源螺旋 CT(DSCT) 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8例先心病患儿DSCT心脏大血管造影资料,包括主动脉缩窄14例,法洛四联症9例,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右室双出口3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肺动脉起源异常伴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弓畸形、肺动脉狭窄伴房间隔缺损、右旋心、单心室、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各1例。其中男29例,女9例,37d~11岁,平均2.1岁。所有患儿在行DSCT检查前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手术32例。并将DSCT检查结果与TTE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8例先心病患儿对对比剂均无不良反应。38例患儿中,共检出心内外畸形140处,其中DSCT共检出121处,TTE共检出127处。3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手术效果良好,无1例死亡。32例经手术证实的心内外结构异常共128处,DSCT与TTE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94%和89.84%。其中,心脏部分畸形57处,DSCT检出率70.18%,TTE检出率100%,DSCT的检出率低于TTE(P<0.05);心脏-大血管连接部分畸形20处,DSCT与TTE检出率均为100%;大血管部分畸形51处,DSCT检出率98.04%,TTE检出率74.51%,DSCT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TE(P<0.05)。结论     DSCT能够清晰显示心外大血管的病理解剖结构,可弥补TTE检查的不足,对先心病尤其是合并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