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非医学类大学生的日常健康行为习惯进行调查,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某高校非医学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日常不良健康行为习惯较为突出的前三位是:运动不足(70.4%)、熬夜(69.8%)、蔬菜水果摄入不足(69.2%);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运动不足方面大三较大一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高校非医学类大学生健康意识薄弱,存在诸多不良健康行为习惯。因此,高校应加强在大学生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山西省大同市中学生过敏性疾病患病情况及过敏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调查大同市某中学学生中几种常见过敏性疾病的患病和防治情况,对过敏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共调查451位山西省中学生,按照自述患病情况诊断分组,339例病例组,112例对照组。病例组的过敏原因有30.09%为食物过敏,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吸入物占17.40%;过敏症状以皮疹比例最高28.61%;过敏症状知晓率,过敏原知晓率,对过敏现象了解程度和对过敏疾病认知率,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该校中学生对过敏知识认知率低,应在中学生中普及过敏知识。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中学生吸烟率,对拉萨市区两所中学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中学生的吸烟认知和吸烟行为,为采取学校控烟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区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偿献血是每个健康适龄公民的光荣义务,同时献血还可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1〕。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实施后,无偿献血人数有了较大提高,但仍未能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对《献血法》的了解程度以及参与无偿献血的比率均可反映国家对《献血法》宣传度是否足够及全社会参与无偿献血的情况。为了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认识及行为,本文对广州1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中专学生SARS认知及行为改变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3年 4月中旬以来 ,浙江省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对市民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为了解我市大中专学生对非典的认识、态度、行为改变等情况 ,5月中旬我们对本市大中专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1 对象及方法1 1 对象 选择丽水师范专科学校 (师专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丽职院 )、丽水师专职业技术学院 (师专职院 )、丽水市卫生学校 (卫校 )等 4所大中专学校 14 0 0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应答问卷 13 75份 (有效率 98 2 1% ) ,其中男生占 3 0 3 % ,女生占 69 7% ;文科生占 3 8…  相似文献   

6.
罗东  唐欢  陈卫中  彭晓莉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92-293,297
[目的]了解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某高校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该医学院学生总饮酒率为55.9%;男生群体饮酒率为74.49%,女生群体饮酒率为45.73%,男生群体饮酒率高于女生(P﹤0.05);调查显示较多家庭(77.6%)对孩子饮酒保持中立态度,73.7%的学生在18岁以前就有了饮酒经历;学生饮酒行为主要发生在朋友同学聚会、过节和庆祝活动。朋友同学聚会中常遇到逼酒、劝酒等情形,此时比平常情况饮酒更多。[结论]在该医学院大学生群体中饮酒已经成了普遍行为,不文明饮酒现象普遍存在,饮酒行为需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职业学校学生避孕行为及相关知识与认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职业学校学生的避孕行为及相关知识与认知的关系。方法基于健康信念模型理论,在上海某区选择3所职业学校,应用收益认知、障碍认知、性行为的风险认知和自我效能的认知指标,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人机对话式匿名自填电脑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612人,有性经历者占7.01%(113/1612)。首次性行为时避孕措施使用率为56.64%(64/113),男女生采取的主要避孕方法分别为避孕套(58.70%,27/46)和口服避孕药(27.78%,5/18),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最主要原因是不好意思购买(26.53%,13/49)和对方不愿使用避孕药具(18.37%,9/49),有性行为者中认为体外排精和安全期的避孕效果好的分别占68.35%(54/79)和68.42%(52/76),使用避孕套者的避孕套使用知识得分为满分者占23.26%(10/43),有性行为者中知道“感染性病不一定会有明显症状”者占22.86%(24/105),首次性行为采取避孕措施者中同意“偶尔的性交不会使一个已有月经的女孩怀孕”观点者占40.63%(26/64)。4项认知中,调查对象的风险认知水平最低。调查对象首次性行为避孕措施的使用与避孕相关知识和认知水平成正相关,最近一次性行为时的避孕率仅与收益认知和自我效能水平成正相关。结论亟待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避孕相关知识和认知水平,并提供适宜的避孕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非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对牙周病的认知情况,掌握学生们的口腔健康状况,从而能够更好的预防牙周病的发生.方法:在牡丹江医学院非口腔专业内抽取44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2.73%的同学不知道牙周病的症状,74.55%的同学存在牙龈出血的情况,42.73%的同学不清楚牙龈出血的病因,56.36%的同学从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随机抽取某高职院校625名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26.4%的学生没有足够的体育锻炼;25.9%的学生吸烟;13.8%的学生考虑过自杀;11.0%的学生有过性行为;7.8%的学生不上网就感到不适;2.5%的学生使用过违禁药物。结论:应加强高校学生健康教育,学生健康责任感和自我保健意识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李安乐  郑琳  马彦  陈三芝  郭宁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0):1174-1174
目前,伤害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儿童少年时期由于本身的特点,更是各种伤害容易发生的年龄阶段。而伤害的发生与自身的安全意识缺乏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解杭州市小学生对伤害的认知和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伤害和预防的安全教育工作,作者开展此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与牙周病相互作用的认知、态度及保健行为的现状,探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患者的口腔与全身健康治疗方案及口腔健康宣教计划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4—5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济宁市内三级甲等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各两家的内分泌科病房和门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共获得232份有效问卷。内容包括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保健行为、对糖尿病与牙周病相互作用的认知情况、对糖尿病并发牙周病的治疗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32名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与牙周病的相互作用的认知、治疗态度和保健行为的总得分为(39.42±18.23)分,小学及以下学历者平均得分最低为(28.69±12.04)分,年龄≥60岁者平均得分最低为(34.10±16.2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保健行为、认知、治疗态度得分在不同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认知与保健行为、认知与治疗态度、治疗态度与保健行为的得分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有牙周病和无牙周病进入模型(P<0.01),共解释总变异的36.6%。结论 本次调查中,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与牙周病的相互作用的认知、治疗态度和保健行为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不同特征的糖尿病患者得分水平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因素是影响其得分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对高龄糖尿病患者的关注,积极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改善牙周病患者疾病预防知识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就诊牙周病患者16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维持正常生活习惯,病情复查时进行牙周病知识测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采用牙周疾病认知水平问卷调查对患者的认知水平进行评估,并统计两组患者的牙周病症状的认知情况及引起牙周病的不良习惯的认知情况,以及对刷牙目的及每次刷牙时间的认知情况。结果对照组在牙周病症状知识方面,对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齿脱落三方面与干预组相差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牙龈萎缩或肥大方面,基本认知人数为45例,而干预组为6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引发牙周病不良习惯中对食物嵌塞具有一定的知识,与干预组相差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牙结石、不合适假牙、吸烟三方面知识与干预组相比相对不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刷牙目的方面主要认知为去除食物残渣,与干预组相差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除口气或去除菌斑方面,基本认知人数为23例和11例,而干预组为72例和6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牙周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并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牙周病的好转以及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医学生非典型肺炎认知及行为态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非典型肺炎的认知情况以及相关行为态度.方法对安徽某医科大学部分院系1 800余名大学生进行现况调查,在对相关认知问题答案进行赋分的基础上,采用t检验对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学生认知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医学生对非典型肺炎的认知情况令人满意,总体平均得分13.27±1.65分(总分16分).结论医学生对非典型肺炎的掌握较为全面,对预防疾病的感染和传播有着较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政府和学校等部门对非典型肺炎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已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4.
龋病和牙周病是老年人口腔中的常见病,也是“老掉牙”的主要原因。冠龋、根龋、牙龈退缩、牙周炎等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占全社会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做好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防治保健工作,我们对杭州市437例65岁至75岁的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现就检查情况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最近一年内选择杭州市两所老年大学、六个居民区的离退休人员,对其中437名65岁至75岁的老人进行口腔检查,男性214名,女性223名。二、检查方法按照WHO的龋病调查统一标准及方法,采用5号探针和平面口镜在自然光线下进行检查,检查者为从事口腔专业5年以上具大学本科毕业的人员。专用表格记录,统一标准如下:活动龋以牙为单位计算;因龋失牙和非龋失牙均统计在  相似文献   

15.
城乡居民突发事件认知行为及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几年,我国经历了数次规模不小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非典型肺炎(SARS)、禽流感、近期的松花江水污染,对民众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政府对公共卫生更加重视,由此加快了突发事件应对体系的建立。为了探讨政府、传媒及公众认知互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我们对黑龙江省部分城乡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了解某校大学生口腔健康认知、态度及行为,为探索适合我校大学生人群口腔卫生保健的健康教育模式及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对该校4个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整群随机抽取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27份。结果 本次调查显示该校学生口腔知识问卷总体正答率仅为41.94%,男生为41.14%,女生为43.47%,女生优于男生,P值为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仅有31.50%的学生知道牙菌斑是引起牙龈炎和龋病主要原因;48.20%的学生不知道经常喝碳酸饮料可以使牙齿脱钙;仅11.95%的学生知道饭后立即吃糖对牙齿损害最小;多数学生了解口腔卫生健康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且来自于口腔专业医生的比例仅为25.62%;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学生为66.04%。采用最新推荐的短距离水平震动刷牙方式学生仅占10.82%。结论 该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较为薄弱,口腔保健行为较差,亟需加强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延安大学医学生吸烟认知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掌握和了解我校医学生吸烟情况 ,为今后订制和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有针对性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我们对本校全体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1 对象方法1.1 对象 选择医学院全体在校学生共计 12 10人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 1160份 ,占调查人数 96% ,其中男生 5 92人 ,女生 5 68人。1.2 调查内容 包括学生一般情况、吸烟行为相关问答 ,影响吸烟行为因素 ,吸烟与健康认知情况及控烟工作态度等五个方面 3 8项内容。1.3 吸烟行为判定标准 吸烟行为的定义 ,参考《WHO关于吸烟调查的基本原则》中的吸烟标准[1] ;分为每天吸烟 1支以上为…  相似文献   

18.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本干休所58名老干部及65名干部家属共123名,其中男60名,女63名,年龄62~91岁。1.2调查方法所有对象均由调查员持问卷逐个人户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100%。调查问卷包括营养知识问卷和饮食行为调查。问卷采用统一标准,分别计算得分,得分越高表示营养认知越正确,营养知识满分为40分,≤20分为不及格,21-28分为中等,≥29分为高分。饮食行为满分为31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有益饮食行为发生的次数越高。  相似文献   

1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本干休所58名老干部及65名干部家属共123名,其中男60名,女63名,年龄62~91岁. 1.2 调查方法所有对象均由调查员持问卷逐个入户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100%.调查问卷包括营养知识问卷和饮食行为调查.问卷采用统一标准,分别计算得分,得分越高表示营养认知越正确,营养知识满分为40分,≤20分为不及格,21~28分为中等,≥29分为高分.饮食行为满分为31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有益饮食行为发生的次数越高.  相似文献   

20.
社区卫生服务是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高效的社区卫生服务必须做到了解居民的需求,理解居民的需求,满足居民的需求。我院自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以来,为了解社区居民对有关妇幼保健服务知识、服务行为的需求,探讨妇幼保健社区服务模式,开拓妇幼保健发展的新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