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157例进行研究,均采用直立倾斜试验,对其检测结果进行观察。结果157例患者中,阳性76例,其中血管抑制型21例,心脏抑制型2例,混合型53例。硝酸甘油激发试验阶段,阳性组低频标准化值下降,高频标准化值上升(P<0.05),阴性组无明显变化(P>0.05);服用硝酸甘油后,阴性组QTe/RR斜率、QTp/RR斜率上升(P<0.05),阳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尤其是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与QT动态性指标可作为评估病情的主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与倾斜训练对诊断和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临床应用。方法筛选适应证的病例12例,按统一的操作规程行倾斜试验,术中连续监测并记录血压及心电图变化,按有无晕厥或晕厥先兆来判断是否阳性,阳性者予以倾斜训练,随访观察发作次数与程度。结果倾斜试验12例,9例阳性,占75%;倾斜训练3例,1例有明显减少发作和减轻发作。  相似文献   

3.
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全程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最常见的晕厥类型。据估计约有40%以上的晕厥事件属于VVS。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和鉴别诊断VVS的主要方法。基础倾斜试验特异性虽高,但敏感性却较低,药物激发试验则可明显提高其诊断价值。本院对110例患者进行BHUT和/或多阶段ISO药物激发试验用于VVS诊断,并对患者实行全程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老年人晕厥年发病率约6%。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晕厥原因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41%~66%〔1〕。直立倾斜试验(HUTT)操作简单、安全,是目前诊断VVS的"准金标准"〔2〕。本文对老年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行HUTT检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5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不明原因晕厥的老年人111例,均行HUTT检查。其中男60例,年龄  相似文献   

5.
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倾斜试验可通过体位改变再现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作。1986年英国学者Kenny首次将此应用于临床,目前已成为诊断和评价血管迷走性晕厥以及其他原因所致晕厥的重要有效方法,通过研究患者试验中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有利于指导治疗。但目前倾斜试验尚无明确统一的试验方案,只是在主要程序步骤上达成了原则上的共识,因此对倾斜试验结果的判断要结合临床和试验方案。最近也有文章对其诊断价值提出了挑战,需要更多的研究明确评价倾斜试验。  相似文献   

6.
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的诊断和疗效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倾斜试验反应类型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HUTT)中不同反应类型的分布特征,探讨HUTT不同反应类型与VVS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诊的HUTT阳性的VVS患者90例,分析HUTT不同反应类型的临床特点,比较各反应类型在性别、发病初始年龄及HUTT反应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90例HUTT阳性患者中男29例,女6l例;血管抑制型68.9%(62/90),混合型30.0%(27/90),心脏抑制型1.1%(1/90).VVS患者发病季节以夏季多见(47.8%).各反应类型之间男女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患者病程显著长于血管抑制型患者(P<0.05);年龄、发病初始年龄、基础心率及基础收缩压和舒张压,在血管抑制型和混合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阶段混合型的平均反应时间较血管抑制型缩短(P<0.05).结论 VVS以女性常见,VVS患者初发年龄主要集中在10岁左右,HUTT不同反应类型与临床表现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建议   总被引:94,自引:4,他引:90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syncope,简称VVS)是诸多晕厥中既特殊又常见的一种类型,过去是在排除其它类型晕厥的基础上诊断的,故诊断步骤复杂、费时。倾斜试验是诊断VVS的一项特殊性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为了规范化地开展此项检查,综合有关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年龄和性别对疑似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HUTT)诊断结果的影响。
  方法:收集2008-08至2012-12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行HUTT检查的患者共1223例,其中男性549例。患者年龄7~79岁,按年龄依次分为≤20岁组、21~40岁组、41~60岁组和>60岁组。HUTT包括30 min的基础试验阶段和(或)20 min的药物(硝酸甘油)试验阶段。根据阳性患者血压和心电学的变化,VVS分为血管抑制型、心脏抑制型和混合型。
  结果:HUTT阳性率为51%(624/1223例),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60.1%vs 39.9%,P=0.001)。四组阳性率依次为68.3%、49.1%、48.6%和47.9%。阳性患者中混合型占51.4%(321例),血管抑制型占28.7%(179例),心脏抑制型占19.9%(124例)。HUTT阳性类型的分布受年龄因素的影响(男性:χ2=15.65, P=0.016;女性:χ2=18.84,P=0.004),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试验阶段74.8%的阳性反应出现在试验开始后22.5(17.5~27.5)min,但无年龄性别差异(P>0.05);药物试验阶段81.9%的阳性反应出现在试验开始后7.5(5~10)min,女性发生阳性反应的时间比男性提前(7.5 min vs 10 min,P=0.004),无年龄差异。
  结论:HUTT诊断VVS的阳性率、阳性分型和发生阳性反应的时间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腺苷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苷在直立倾斜试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70例不明原因晕厥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TTT)和药物激发倾斜试验.激发药物为腺苷和异丙肾上腺素,试验全程行多导心电图及血压监护.结果TTT诱发晕厥32例,阳性率为45.7%(32/70);37例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诱发晕厥12例,阳性率为32.4%(12/37),其中2μg/min诱发7例,5μg/min诱发5例;腺苷倾斜试验28例,诱发晕厥17例,阳性率为60.1%,其中6mg诱发晕厥7例,12mg诱发晕厥10例.结论腺苷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首次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并依据血流动力学特征表现为心脏抑制型和血管减压型晕鳜患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时血压和心率的反应。方法 对48例心脏抑制型性晕厥和20例血管减压型晕厥患者,间隔1~7d.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再次行直立倾斜试验,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再次反应。结果 ①48例心脏抑制型晕厥患者.40例诱发晕厥或晕厥前症状.阳性重复性为83.3%,其中30例仍表现为心脏抑制型晕厥,10例表现为血管减压型和/或混合型晕厥;②20例血管减压型晕厥患者,16例诱发晕厥或先兆晕厥症状,阳性重复性为80%.其中11例仍表现为血管减压型晕厥.5例表现为心脏抑制型和/或混合型晕厥。结论 心脏抑制型和血管减压型晕厥的反应类型可以改变.此类由心脏受体所激发的神经介质反应具有复杂性,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阐明心脏血管神经源性晕厥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诊治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2.
直立倾斜试验诊断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纪华  郭晋萍 《山东医药》1998,38(11):13-14
以58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20例无晕厥史的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了直立倾斜试验(TTT)。结果观察组阳性42例9其中基础试验阳性9例,倾斜加异丙肾上腺素试验阳性33例),阳性率为72.4%;对照组仅1例阳性,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观察组试验一的42例中,晕厥表现为心脏抑制型4例,血管抑制型8例,混合型30例,提示(1)TTT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有重要价值(2)血管迷走性晕厥以混全型多见(72.4  相似文献   

13.
硝酸甘油激发的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性晕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在倾斜试验中,用硝酸甘油进行激发对于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的诊断价值,并通过观察VVS患者晕厥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心率变异性功率谱变化,以探讨VVS的发病机制。方法:55例不明原因反复发作晕厥患者(病例组)及20例健康者(对照组)行直立倾斜试验,倾斜75°持续45min,阴性者舌下含服0.3mg硝酸甘油后倾斜至75°持续20min,观察有无阳性反应。倾斜过程中动态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心率,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病例组55例中32例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58.2%),8例于基础倾斜试验阶段出现阳性反应,24例于硝酸甘油激发后出现阳性反应;32例中,血管抑制型(VD型)21例,心脏抑制型(CI)5例,混合型(MX)6例。对照组20例中4例出现阳性反应。病例组中CI型患者倾斜后心率上升,达高峰后在短期内急剧下降,发生晕厥,血压也略下降;MX型患者晕厥时心率及血压均在短期内急剧下降;VD型患者晕厥时血压在短期内急剧下降,心率也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下降百分比小于CI型及MX型(P<0.05)。倾斜后阳性者低频标化植(LFnorm)增高,高频标化值(HFnorm)下降,低高频比值(LF/HF)增高,晕厥前LFnorm及LF/HF达到最大值,HFnorm达到最低值,晕厥时LFnorm及LF/HF显著下降,HFnorm增加。结论:硝酸甘油激发能增加倾斜试验的阳性率,自主神经功能改变(交感活性迅速减退,迷走神经兴奋)为晕厥产生的主要机制,并在不同患者产生不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比较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与静脉泵入异丙肾上腺素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直立倾斜试验的326例患者。其中行基础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129例(硝酸甘油组),行基础加静脉泵入异丙肾上腺素直立倾斜试验197例(异丙肾上腺素组),比较两种药物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率、诱发阳性反应时间、血压心率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硝酸甘油组阳性率高于异丙肾上腺素组(46.9%vs 30.7%,P<0.01)。硝酸甘油组诱发阳性反应时间(7.8±3.6)分钟高于异丙肾上腺素组(5.6±1.5)分钟,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总试验时间硝酸甘油组明显短于异丙肾上腺素组[(37.8±3.6)分钟vs(72.6±7.3)分钟,P<0.01]。硝酸甘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异丙肾上腺素组低(0.9%vs 11.7%,P<0.01)。结论: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有较高的阳性率,操作方便,完成试验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的不同阶段诱导出阳性反应的合适时程.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临床拟诊血管迷走性晕厥而进行直立倾斜试验的773例患者检查资料.直立倾斜试验分为30 min的倾斜位(70°)基础试验阶段和20 min的药物(硝酸甘油0.2 mg舌下含化)激发阶段.结果 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率为55.2%,其中43例(10.1%)患者阳性反应出现在基础试验阶段,384例(89.9%)出现在药物激发阶段.在基础试验阶段,阳性反应中2例(4.7%)发生在倾斜位7.5 min以后;随着时间延长,阳性反应比例逐渐增加,9例(20.9%)在22.5 min达到最高,之后逐渐下降;93%的阳性反应发生在倾斜位10~25 min内.在硝酸甘油激发阶段,阳性反应发生率在服药后迅速上升,35.7%在10 min达到最高,之后迅速下降;96.1%的阳性患者发生阳性反应在服药后的15 min内.结论 直立倾斜试验的倾斜位时间至少25 min,而药物激发阶段时间至少15 min,继续增加时间并不能明显提高阳性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ime course of positive head-up tilt test (HUTT) for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vasovagal syncope.Methods Consecutive patients referred to the syncope unit of our center for recurrent unexplained syncope were included. The HUTT consisted of a 30 minute passive basic phase and a 20 minute sublingual nitroglycerin provocation phase if syncope did not develop during the passive phase.Results Positive HUTT was observed in 427 out of 773 consecutive patients (55.2%) patients including 43 patients (10.1%) during the passive basic phase and 384 patients (89.9%) during the nitroglycerin provocation phase. During the basic phase, the positive Hutt developed at 7.5 minute (n=2) and peaked at 22.5 th minute (20.9%, n=9) and then decreased gradually. Most positive reactions (93.0%, n=40) occurred between the 10 and 25 minutes during the basic phase. During the nitroglycerin provocation phase, the percentage of positive reactions increased rapidly after sublingual nitroglycerin, peaked at the 10th minute (35.7%, n=137) and decreased thereafter. Most positive reactions (96.1%, n=369) occurred within the first 15 minutes of provocation phase.Conclusion The appropriate duration for HUTT test could be modified to a 25 minutes passive basic phase plus 15 minutes nitroglycerin provocation phase.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在倾斜试验中,用硝酸甘油进行激发对于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syncope,VVS)患者的诊断价值,通过观察VVS患者晕厥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心率变异性功率谱变化,探讨VVS的发病机制。方法55例不明原因,反复发作的晕厥患者及20例健康人行直立倾斜试验,倾斜75°持续45min,阴性者舌下含服0.3mg硝酸甘油后倾斜至75°持续20min,观察有无阳性反应。倾斜过程中动态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心率,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病例组55例中32例出现阳性反应,8例于基础倾斜试验阶段出现阳性反应,24例于硝酸甘油激发后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从14.55%升高到58.18%。阳性反应中,血管抑制型(VD)21例,占65.63%,心脏抑制型(CI)5例,占15.63%,混合型(MX)6例,占18.75%。对照组20例中4例出现阳性反应。CI型患者倾斜后心率上升,达高峰后在短期内急剧下降,发生晕厥,血压也略下降;MX型患者晕厥时心率及血压均在短期内急剧下降;VD型患者晕厥时血压在短期内急剧下降,心率也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下降百分比小于CI型及MX型(P<0.05)。倾斜后阳性组LFnorm增高,HFnorm下降,LF/HF增高,晕厥前LFnorm及LF/HF达到最大值,HFnorm达到最低值,晕厥时LFnorm及LF/HF显著下降,HFnorm增加。结论硝酸甘油激发能增加倾斜试验的阳性率,自主神经功能改变(交感活性迅速减退,迷走神经兴奋)为晕厥产生的主要机制,并在不同患者产生不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8.
为寻找使用方便、省时、耐受性良好的倾斜方案 ,将不明原因晕厥者 91例、无晕厥史者 5 2例 (对照 )分别随机分为异丙肾上腺素组 (A组 ,患者 45例、对照 2 6例 )和硝酸甘油组 (B组 ,患者 46例、对照 2 6例 )。每组首先行 70°30min的基础倾斜试验 (BHUT) ,若为阴性则加用药物激发。A组在BHUT结束后将倾斜床放回水平位 ,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剂量 3μg/min) 5min ,再次倾斜 70° 10min。B组在BHUT结束后同一倾斜角度给予硝酸甘油 0 .2mg舌下含服 ,持续倾斜 2 0min。结果 :A组BHUT阳性率为 11.1% (5 / 45 ) ,加用药物后阳性率为 42 .2 % (19/ 45 ) ;总敏感性5 3 .3 %、特异性 88.5 % ;3例 (6 .7% )出现胸闷、胸痛不能耐受试验。B组BHUT阳性率为 10 .9% (5 / 46 ) ,加用药物后阳性率为 45 .7% (2 1/ 46 ) ;总敏感性 5 6 .5 %、特异性 92 .3%。结论 :含服硝酸甘油激发试验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且使用方便、省时、耐受性好 ,可做为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一平苏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疗效。方法 对 86例倾斜试验阳性晕厥患者给予一平苏 2 .5mg/d ,3月后复查倾斜试验并随访。结果 除 7例有咳嗷或其他原因退出试验外 ,余 79例倾斜试验阴转率为 75 .95 %。服药期间无一例发生晕厥。治疗前卧位血压为 12 1/73mmHg ,治疗后为 12 0 /76mmHg ,P >0 0 5。心率在治疗前后分别为 6 8± 13和 70± 13/min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一平苏可以作为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有效药物 ,副作用少 ,对正常血压和心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立训练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6例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进行至少4周的直立训练,根据随访结果,将其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1年随访,34例(74%)患者无晕厥复发,12例(26%)患者复发晕厥或晕厥先兆,复发组年龄较高(51±17岁vs32±11岁,P<0.05),治疗前晕厥发作的次数较少[1(1~2)次vs3(1~4)次,P<0.05]。结论年龄和晕厥发作的频率是影响直立训练疗效的因素,年轻和发作频繁的晕厥患者进行直立训练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