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荣林教授认为,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失眠,其中心脏功能失调在失眠的发生中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心主血脉,又主神明,为君主之官,是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心藏神,神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人体重要生理功能的睡眠,也是由心所主  相似文献   

2.
介绍张建伟教授从心论治阴痒的经验。张教授认为,阴痒在临床中虽多从肝、脾、肾3脏论治,但心在阴痒的发病及治疗中同样不容小觑。张教授以"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血者,皆属于心"及"妇人百病,皆自心生"为基础,阐述其理论渊源,将阴痒辨证分为心火旺盛、心血不足、心理性瘙痒3型论治,并附病案1例,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抽动障碍是以突然的、快速的、反复的、无节奏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类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但患儿不良心理行为等因素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韩斐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多年,尤为擅长抽动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等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中医药治疗。韩教授提出从心论治抽动障碍的基本论治思路,以患儿性格、心理等行为特点作为辨证论治的切入点,并总结出常见合并症的特殊用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丛慧芳教授从心论治不孕症的理论和经验。方法:分析现代社会中的情志因素对不孕患者的影响,心与焦虑、急躁等情绪的联系,以及五脏的相互关系,来治疗不孕症。结果:从心论治不孕症收到良好效果。结论:不孕症的治疗需要考虑情志因素,不能单从补肾入手,丛慧芳教授独特的诊治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虚劳为临床常见疾病,可见于多种慢性疾病,历代医家多从脾、肾论治。贾文魁教授根据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的"五脏之伤,唯心为本",以"从心论治"为主要辨证方法,提出益心气、养心血、通心络的治法,并自拟养心振颓汤,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洪霞  宁侠 《北京中医药》2014,(10):732-734
周绍华教授认为抑郁症的发病与心关系最为密切,常见证候为心阴不足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治疗强调从心论治,治法以养心安神为主,配合滋补心阴、补益心脾、交通心肾法,分别选用天王补心丹、归脾汤、酸枣仁汤合交泰丸加减。  相似文献   

7.
<正>儿童癫痫是因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神经系统疾病,可有惊厥或非惊厥性发作,或伴有意识障碍~([1])。马融教授从事儿童癫痫3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推崇钱乙脏腑论治的学术思想,重视肝脾肾在儿童癫痫的重要性,也强调心在儿童癫痫的特殊地位。现将马融教授调心治痫的经验介绍如下。1心与儿童癫痫马融教授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五脏六腑都由心所支配,心主神明  相似文献   

8.
吕海江教授从事中医眼科临床和教学工作40余年,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逐渐摸索出对"心-脉-目"系统在眼科病的运用,形成了从心论治眼科病的经验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对经典记载的论述,阐释吕教授从心论治眼科病的理论基础,并结合临床案例,从活血化瘀、升阳通络、清热凉血、祛湿化痰4个方面总结吕教授从心论治眼科病的诊疗思路及方药经验。  相似文献   

9.
刘启泉教授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上见解独到,认为本病病机与心相关,临证中从心出发选方用药,治法包括清热解毒除心火、补气化瘀通血脉和疏肝定痛安心神,并附病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正方剑乔教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临证三十余载,融汇各家之长。近年来,他致力于情志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有其独到的见解,认为抑郁症属于情志病,治疗上可"从心"出发。笔者将方氏针灸治疗抑郁症经验总结如下,与同道分享。1谨守病机抑郁症常由情志失调、劳逸失常、病后体虚等因素引起,导致七情所伤。情志不舒可致气机不畅,正如《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结气候》所言:"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抑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痴呆是导致智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吴华堂教授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与心的关系甚为密切,在治疗过程中既要立足肾精亏虚之基本病机,又要突出清心养心,同时兼顾心气心血,交通心肾,自拟开心健脑方清心养血、益气补肾,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正文:陈少春主任中医师曾师从已故名医何子淮先生,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和科研近 50 年,擅长治疗各种妇科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病。时隔十年,笔者有幸再次侍诊左右,感受颇有不同,受益良多。现就陈少春主任从心论治妇科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范建民  姚福胜  田晶  张稳 《吉林中医药》2021,41(12):1579-1582
本文论述王行宽教授从"痰、瘀、郁"病机立论,运用"杂病治肝,肝心同治"思想论治心胀经验.王行宽认为本病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为心阳、气营亏虚,标实为痰湿、瘀血、气郁夹杂,且标实决定了本病的变证.本病位在心,涉及肝、脾等脏,而"肝"与本病发展密切相关.依据"痰、瘀、郁"病机不同,将心胀分为初、中、后三期,以"益气养营,疏肝理气,化痰祛瘀"为总的治则,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痛经指女子在月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痛或痛引腰骶,甚则痛剧昏厥者,又称"经行腹痛"[1]。丛慧芳教授系黑龙江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丛师认为,痛经虽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但主要应责之于心。故在治疗过程中注重从心论治。笔者有幸师从左右,受益匪浅,现将其经验理论整理归纳,以飨同行。1治病求因,溯本求源丛师业医30余年,通过分析大量临床案例,发现痛经患者  相似文献   

15.
由于社会老龄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等原因,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防治糖尿病成为临床治疗的重点与难点。林兰教授基于心的生理特性,结合其长期临床经验,从心阐释糖尿病病机,认为本病因心气郁结而起,心火不降化为火毒而致糖毒性,凸显病情进展,心阳亏虚致痰瘀互结而并发症丛生。治疗上另辟蹊径,以心为切入点,遵循“调神”“调气”“调形”,临证灵活运用清润安神、滋精养神、益气养心、通降心气、活血化痰等法,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林琳 《江苏中医药》2014,46(4):18-19
古人把心喻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这与心主神明的功能分不开。李益民主任中医师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与人的神志改变息息相关,从心辨治肿瘤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副反应、减少肿瘤转移的可能。治疗肿瘤时要强调辨证,肿瘤病人常见有心肺气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肾阳虚证、肝火扰心证。通过养心气、补心血、温心阳等法,调节阴阳平衡,均能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罗永杰 《陕西中医》1989,10(7):291-291
<正> 我县名老中医牟伯樵先生,行医40余年,善治内科杂病,对咳嗽的治疗尤有独特的认识,他常从心治咳,收效颇佳。笔者随师学习,略有所得,现整理如下。一、心火上炎,咳嗽舌赤案张某,男,7岁。1968年2月11日住院。患儿咳嗽半月余,近两天来高烧,咳嗽气短,鼻翼煽动,小便黄少,今晨起烦躁神昏。诊见唇赤舌绛,有黄豆大溃疡数处,脉细数。辨为热入心营,火热灼肺,急用清营透热,清心开窍之法急救,服清宫汤加桑白皮,冲服安宫牛黄丸,二剂。2月15日神清热退,但咳嗽频作,痰稠不易吐出,口流粘液腥臭。改服泻心导赤散加减:生地20克,木通、黄连、竹叶、贝母各10克,杏  相似文献   

18.
汗证是老年人群常见病或疾病伴发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人由于高龄机体老化、免疫力下降、全身组织器官功能衰退,常见病程缠绵难愈。谭毅教授基于《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理论,强调汗为心之所主,临床出现的汗证多与心有关,生理上心与汗液密切相关,也决定了其在病理上必然相互影响。谭毅教授临证中发现老年汗证患者多伴有心悸、胸闷、气短、失眠多梦等心系症状,治疗时从心论治,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古宇能  陈德宁 《新中医》2011,(8):177-178
阳痿,现代医学称为勃起功能障碍(ED),是影响男性生殖健康、危及家庭和谐的疾病。现代医学治疗给予药物口服或阴茎海绵体注射,从而以改善勃起功能,但副作用多,疗效不能持久,不能给患者予“康复”的感觉。深圳市中医院陈德宁教授在长期从事中医泌尿男科临床工作中,对阳痿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秉承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心(脑)-肾-子宫轴”理论学说,文章主要介绍了从心肾论治盆腔炎性疾病。周惠芳教授临证30余年,根据其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审因施治,认为本病急性期以下焦湿热瘀辨之,治以清热解毒,化瘀止痛为主;缓解期以肾虚为本,正气不足,治以温肾宁心,调周固本为主。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尤为注重心理疏导,自拟清利化瘀方和灌肠方,标本兼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