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近年来,由于得到诊治的VTE患者越来越多,临床各科医师逐渐加强和深化对VTE的认知,也更加关注诊断、治疗和预防VTE的相关进展。1下肢DVT的自然过程  相似文献   

2.
静脉血栓栓塞症(vein thrombosis embolism,VTE)是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肾静脉血栓形成(renal vein thrombosis,R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sis embolism,PTE)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有研究显示,未经治疗的PTE病死率为25%~30%,协和医院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疗的病死率为7.0%。因此,加强VTE的研究对降低VTE的发病率,提高生存质量十分重要。我们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VTE7例,现将其治疗与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的8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将其分为血栓组(n=23)和对照组(n=59)。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血栓组患者年龄、C反应蛋白水平、吸烟程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化疗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C反应蛋白水平>5 mg/L、重度吸烟(>20包/年)、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接受化疗均是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C反应蛋白水平、吸烟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化疗情况均是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应密切关注患者上述指标,及时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风险,据此进行适当的监测和预防。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进展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和处理逐渐受到各学科关注和重视。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PE和DVT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的两种临床表现,二者统称为VTE。外科病人术前活动减少、术中制动和术后长期卧床均  相似文献   

5.
李艳 《中国科学美容》2011,(16):57-57,5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误诊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肺血栓栓塞症主要临床特点有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咯血,诊断方法应用螺旋CT肺动脉造影、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彩色多普勒检查。结论对可疑患者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特点,探讨多学科血栓防治模式对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效果。方法观察组纳入自2018-06—2019-09完成的122例老年膝关节单髁置换术,采取多学科血栓防治模式预防血栓形成。对照组纳入自2016-10—2018-05完成的150例老年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常规抗凝药物及物理措施预防血栓形成。结果观察组术后第6周累计发生8例静脉血栓栓塞症,其中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中心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1例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轻症肺栓塞。对照组术后第6周累计发生32例静脉血栓栓塞症,其中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25例,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中心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9例并发轻症肺栓塞,1例中并发肺栓塞而死亡。观察组术后第6天、出院当天、术后第6周累计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单髁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类型主要表现为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围手术期及院外多学科血栓防治模式是一种可靠、有效、安全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或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指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栓子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或其分支阻塞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它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两种不同临床表现,其危险因素包括任何可导致静脉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系统内皮损伤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治疗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症时最紧迫的目标是预防肺栓塞、降低死亡率,其次是局限血栓范围、减轻症状、预防复发性静脉血栓事件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应该即刻开始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同时使用或逐渐过渡到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维持抗凝治疗。抗凝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静脉血栓复发,但存在出血的风险,因而应根据静脉血栓复发和出血的风险,进行抗凝治疗时限的临床抉择。例如无诱因的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病人的静脉血栓复发风险较高。对于继发于一过性危险因素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出血风险较高的病例选择短期抗凝治疗;对无诱因的静脉血栓复发病例或有确认长期存在危险因素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如癌症、抗凝血酶缺乏等,选择长期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9.
胸外科术后肺栓塞--并不少见的并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肺栓塞是胸外科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临床特点是发生隐匿,误诊率高,病死率高。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IE)为肺栓塞的最常见类型。PIE栓子的主要来源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PIE DVT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hsm,VTE)。由于介入诊断技术的发展,如多普勒超声、螺旋CT肺动脉造影(SCYPA)及CT静脉造影(CTV)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胸外科术后发生DVI-PIE的病例数呈增加趋势,应引起胸外科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栓塞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常被认为是一种病理过程的不同表现,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早期诊断对于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D-二聚体、血气分析、心电图、胸片、超声、放射性核素扫描、CT、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每种诊断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在美国的发生率大约为100/100000,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危险因素。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较高,是导致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外常用的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的评价指标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Rogers风险评估模型、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Greenfield风险评估工具及Padua风险评估模型。提出在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中,风险评估是重要的辅助措施,也是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和预警的第一步。国内学者应结合我国人种、体质、遗传基因、疾病类型等特点开发符合国情的风险评估工具,以降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腹部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屡见不鲜,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还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一旦形成,单纯抗凝、手术取栓以及系统溶栓的疗效以及安全性都不尽人意。腹部手术后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防止PTE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深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及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电子护理文书录入系统、医院运营管理决策分析系统,构建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于2018年开始应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结果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率从2018年的88.00%提高到2020年的99.88%;全院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报率从0.28%提高至0.44%,骨科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报率由2.90%提高到3.95%(均P<0.01);全院有症状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从0.07%下降至0.06%,骨科有症状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由0.17%下降至0.03%(P<0.05,P<0.01)。结论 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为护士提供准确、客观的决策依据,促进静脉血栓护理行为规范化、服务标准化和品质同质化,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腹膜癌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规范化护理经验。方法依据腹膜癌患者围手术期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技术,制订并实施腹膜癌患者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临床护理路径,并应用于256例腹膜癌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患者。结果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14例,其中深静脉血栓13例,均为下肢肌间静脉血栓,肺栓塞1例;通过定期随访,截至2022年1月1日,14例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膜癌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使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预防规范化,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静脉血栓栓塞症可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而引起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相应的机体变化。骨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的血栓栓塞症风险较高,目前国内尚无防治共识可供借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组织全国三十多位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南或共识,总结骨肿瘤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特点、风险因素、诊断流程及防治措施,形成本共识。该共识的实施有望提高国内相关医师对骨肿瘤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后出现血栓脱落,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DVT和PTE统称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因此DVT和PTE是同一种疾病两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换句话说PTE是DVT进一步演变形成,是DVT的合并症。  相似文献   

18.
综述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包括风险评估、指南应用、药物管理、诊断及复发评估,为进一步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及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胸腰椎创伤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收治的胸腰椎创伤238例,在伤后、术后24~72 h用低分子量肝素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无肺栓塞病例、3例伤口血肿,未出现脊髓损伤加重和死亡的情况.结论 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的胸腰椎创伤中,低分子量肝素可作为有效和安全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20.
骨科围手术期急性致死性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提高对骨科围手术期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认识,选择正确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2005年7月12例于骨科围手术期确诊为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本组12例中,9例进行溶栓及抗凝治疗,其中7例症状明显改善,痊愈出院,2例死亡;3例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是骨科围手术期的急危重症,必须提高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改善预后、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