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HER—2基因与乳腺癌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ER—2基因编码一分子量为185kD具有酪氯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约30%的乳腺癌患者HER—2过表达。HER—2的表达状态与烷化剂、蒽环类、紫杉类等化疗药物敏感性相关,与乳腺癌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相关。进一步的标准化到定及分析方法将对HER—2在肿瘤中深入研究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耐药是影响紫杉类药物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回顾与紫杉类耐药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指标,并从多药耐药(MDR)机制、微管、凋亡因子、细胞周期蛋白监控、HER-2、BRCA-1、BRCA-2、紫杉醇耐药相关基因-3等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前研究提示紫杉类耐药可能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增高、Ⅲβ-微管过表达、微管相关蛋白tau的过表达有关,而与HER2的表达成负相关.针对这些耐药靶点可逆转或者延缓紫杉类药物耐药的发生,为临床上更好地使用紫杉类药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HER—2过表达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分泌耐药在乳腺癌治疗中是一个严峻的临床问题,其耐药的机制非常复杂且涉及多种基因的参与和调控。研究表明,在乳腺癌中HER—2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取呈负相关,但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中仍有将近一半ER为阳性。现综述HER-2过表达、ER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BRCA1/2突变型乳腺癌在遗传型乳腺癌中占较大比例,其与BRCA1/2野生型乳腺癌在病理学特性、临床特征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RCA1/2突变型乳腺癌对铂类、PARP抑制剂等药物高度敏感;并且对于BRCA1突变型乳腺癌,联合应用PI3K抑制剂能够增强PARP抑制剂的疗效。但紫杉类药物对BRCA1突变型乳腺癌疗效较差。而蒽环类药物单药或联合紫杉类药物方案对BRCA1/2突变型乳腺癌的疗效仍存在争议。本文综述目前BRCA1/2突变型乳腺癌治疗策略及研究进展,以为该类型乳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BRCA1和BRCA2是两个最主要的遗传性乳腺癌相关基因,本研究旨在发现中国BRCA1/2突变阳性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方法:本研究入组了2012—2016年间287例接受过BRCA1/2基因突变检测的乳腺癌,对其中BRCA1/2突变阳性和突变阴性患者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性研究。结果:在287例乳腺癌中,66例为BRCA1突变阳性,47例为BRCA2突变阳性,174例为BRCA1/2突变阴性。BRCA1突变的乳腺癌表现为更高的组织学分级(P<0.001),更高比例的三阴性乳腺癌(72.7%,P<0.001)。BRCA1突变阳性和BRCA2突变阳性的乳腺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阳性表达率较BRCA1/2突变阴性的乳腺癌更低(P<0.001)。BRCA1突变阳性乳腺癌基底标志物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阳性率为50%,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01),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阳性率也更低(P<0.05)。结论:中国BRCA1突变阳性乳腺癌更多为三阴性乳腺癌,具有CK5/6和EGFR的阳性率更高等特点,并且BRCA1和BRCA2突变阳性乳腺癌中HER2受体阳性率也更低。  相似文献   

7.
ERCC1、RRM1及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疗是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耐药是影响化疗疗效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DNA修复的异常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异常使肿瘤对药物产生耐药是影响药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下对肺癌常用化疗药物铂类、吉西他滨、紫杉类药物疗效相关的分子标志如ERCC1、RRM1、BRCA1等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C-erbB-2、P16基因蛋白表达与多药耐药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c—erhB-2、P16与GST-Pi、TOPOⅡ、PgP耐药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即用型微波加热免疫组化法,对57例乳腺癌C—erbB-2、P16、GST-Pi、TOPOⅡ、Pg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57例乳腺癌中c—erbB-2、P16、GST—Pi、TOPOⅡ、Pg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40%、36.84%、52.63%、24.56%、15.79%。浸润性导管癌对3种耐药基因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较其它组织学类型的乳腺癌的耐药基因更为广基。乳腺癌C—erbB-2、P16、GST-Pi、TOPOⅡ、PgP阳性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腋下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结论 乳腺癌产生多药耐药性可能与c—erbB-2、P16异常表达相关。C—erbB-2、P16异常表达可能是乳腺癌产生多药耐药的因素之。部分乳腺癌患者体内存在多项耐药基因或癌细胞内原发存在对GST-Pi、TOPOⅡ、PgP介导的抗癌药物已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的突变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BRCA2在家族性和遗传性乳腺癌中突变率较高。现就其功能、检测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研究对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个体进行早诊和预防、阐明散发性乳腺癌发病机制、早诊、判断药物敏感性和预后、鉴别诊断良恶性疾病等均有重要意义.BRCA1和BRCA2是乳腺癌主要易感基因.其他易感基因诸如TP53能增加BRCA1、BRCA2的乳腺癌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匡夏颖  邵楠  林颖 《肿瘤学杂志》2022,28(11):946-950
摘 要:[目的]通过对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胚系基因检测,评估BRCA1、BRCA2、PALB2基因胚系致病/可能致病性突变在高危乳腺癌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对已进行胚系多基因检测的353例具有遗传性高危因素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对她们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BRCA1、BRCA2和PALB2基因胚系致病/可能致病性突变患者的病理和临床特征等情况。[结果] 353例患者中,胚系BRCA1、BRCA2和PALB2致病/可能致病突变者共59例,突变率为16.71%,年轻患者较其他年龄患者的BRCA1突变率更高(P=0.039),相比其他分子分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1突变(P<0.001)和3个基因的总突变率(P=0.007)都明显更高。和没有肿瘤家族史的患者相比,有肿瘤家族史的患者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高突变率。具有2个或2个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的基因突变率要明显高于只有1个高危因素的患者(P=0.048)。[结论] PALB2基因胚系致病/可能致病突变在高危乳腺癌患者中的发生比例较高,其重要性并不亚于BRCA1/2基因,建议将PALB2基因纳入常规乳腺癌胚系基因检测范围,且对具有遗传性高危因素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包括胚系BRCA1、BRCA2和PALB2基因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研究对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个体进行早诊和预防、阐明散发性乳腺癌发病机制、早诊、判断药物敏感性和预后、鉴别诊断良恶性疾病等均有重要意义.BRCA1和BRCA2是乳腺癌主要易感基因.其他易感基因诸如TP53能增加BRCA1、BRCA2的乳腺癌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中国人群中BRCA1和BRCA2基因两种突变状态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   方法   收集2003年10月至2015年5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 627例连续的、未经家族史和年龄选择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经过基因测序共有521例患者携带BRCA1/2基因致病性胚系突变,其中BRCA1突变患者203例,BRCA2突变患者318例。对这些突变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乳腺癌患者中BRCA2基因突变频率(3.7%)高于BRCA1(2.4%)。BRCA1突变者乳腺癌发病年龄比BRCA2突变者早(中位发病年龄:43.0岁 vs. 47.0岁,P<0.01)。BRCA1突变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Ⅲ级比例显著高于BRCA2突变患者(36.2% vs. 18.4%,P<0.01),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比例也显著高于BRCA2突变者(59.2% vs. 15.4%,P<0.01)。BRCA2突变患者的腋窝淋巴结阳性比例高于BRCA1突变患者(41.8% vs. 29.6%,P<0.01)。   结论   中国BRCA1和BRCA2胚系突变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提示BRCA1和BRCA2胚系突变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可能不同,为BRCA1和BRCA2胚系突变乳腺癌更加精准的临床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与BRC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RCA1和BRCA2基因的发现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带来了希望。其在乳腺癌中有较高的突变率和特异性。本文综述乳腺癌的基因筛查及与BRCA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BRCA1与BRCA2是乳腺癌最重要的易感基因,携带BRCA1/2胚系突变的女性,其乳腺癌的终身患病风险显著增高。BRCA1/2致病性突变多为单个或数个碱基改变引起的移码突变和无义突变,但常规的Sanger测序筛查方法尚不足以发现BRCA1/2其他胚系缺陷类型,如大片段重排。随着基因检测方法的进步,多种BRCA1/2基因重排被发现,在遗传性乳腺癌家族接受常规BRCA1/2基因测序未发现突变的情况下,应认真考虑检测大片段重排,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家族性乳腺癌患者BRCAl/BRCA2基因的突变位点及携带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inglestrand confor—marion polymorphism analysis of polymerase chain reaetion products,PCR—SSCP)和基因测序技术,对12个家族性乳腺癌家系的13例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结果:实验发现1个突变位点(4193insA)和2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4165T〉A,5416C〉A)。结论:河北地区家族性乳腺癌的BRCAl基因突变率为7.7%,低于国外和国内其它地区;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家系中成员具有较高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研究对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个体进行早诊和预防、阐明散发性乳腺癌发病机制、早诊、判断药物敏感性和预后、鉴别诊断良恶性疾病等均有重要意义.BRCA1和BRCA2是乳腺癌主要易感基因.其他易感基因诸如TP53能增加BRCA1、BRCA2的乳腺癌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三阴性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并考察FA/BRCA通路相关基因FANCF在该细胞株紫衫醇耐药中的作 用。 方法: 以药物浓度递增法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成为紫杉醇耐药细胞株,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耐药指 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生长周期,qRT-PCR检测FA/BRCA通路相关基因FANCF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 法验证相关蛋白的 表达。对MDA-MB-231敏感细胞和紫杉醇耐药细胞中FANCF的表达进行敲减,并在mRNA和蛋白水平进行敲减效果验证,以 CCK8法检测紫杉醇对该两种细胞的IC 50 。 结果: MDA-MB-231细胞紫杉醇诱导3个月后的耐药指数为9.9,该细胞的G0/G1期 细胞增多且S期细胞减少,细胞中FANC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FANCF敲低后无论MDA-MB-231还是MDA-MB- 231/PTX细胞的凋亡增加,对紫杉醇敏感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 结论: FANCF基因在乳腺癌紫杉醇耐药中具有重要作 用,可能是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9.
贾卫华  王继先 《肿瘤》2000,20(3):177-180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BRCA1、BRCA2基因区域的杂合性缺失(LOH)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30例散发性乳腺癌和2例姐妹乳腺癌进行LOH的检测,同时还采用G显带法对姐妹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BRCA2基因区域的杂合性缺失率分别为6.12%和5.77%;姐妹二人乳腺癌组织在BRCA2基因区域的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推行《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乳腺癌)的效果评估》;中国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的研究;siRNA逆转乳腺癌细胞系MCF-7/ADR耐药;雌、孕激素受体及HER-2受体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乙酰肝素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及预后的关系;雌激素硫酸转移酶和BIN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