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刘艳辉  张志意 《广东医学》2006,27(3):401-40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患儿腹腔镜手术中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变化。方法“静吸 气管插管”全麻下,分别对新生儿、婴儿、幼儿、儿童4组腹腔镜术中进行HR,MAP,ECG,SpO2,Paw,PETCO2,PaCO2监测。结果各年龄组气腹前后SpO2无明显改变(P>0.05),Paw,PETCO2,PaCO2在气腹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新生儿组、婴儿组气腹中高气道压、高碳酸血症的改变更为显著(P<0.01)。新生儿组、婴儿组气腹后同气腹前相比HR有明显增快,幼儿组及儿童组HR变化不明显(P>0.05);4组患儿气腹后MAP均有升高。新生儿组及婴儿组的改变较为明显(P<0.05),脉压差变大。4组患儿均未发现心律失常。结论新生儿、婴儿在腹腔镜手术中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变化较年长儿明显,应加强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2.
肖亮 《中外医疗》2014,33(6):163-164
目的探讨分析气腹压腹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压力对小儿生命体征的影响,并寻求有效护理措施,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2012年7月-2013年1月期间小儿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按照气腹压的高低将其分成A(高压)、B(中压)、c(低压)3组,3种患儿气腹压分别为8mmHg(0.1333kPa=1mmHg)、6mmHg、4mmHg。观察各组患儿在不同时间段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以及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气腹压越高的患儿,对其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影响越明显。结论为保证顺利完成小儿腹腔镜手术,减少对其生命体征的影响,应采用低c0:气腹压。  相似文献   

3.
全凭静脉麻醉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气腹对新生儿呼吸、循环的影响,以探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呼吸和循环的管理。方法新生儿腹腔镜手术40例,年龄2~30d,体重2~5kg,ASAⅠ~Ⅱ级。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压力控制呼吸的方法。术中连续监测气腹前、气腹后10、20、30m in及气腹解除后10m in各时点HR、MAP、PetCO2、PaCO2、PaO2、SpO2和ECG变化。结果建立CO2气腹后:HR逐步加快,MAP先升高后下降,PetCO2逐步增高,PaCO2逐步增高与气腹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气腹前后PaO2和SpO2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较明显。采用静脉全麻PCV模式控制呼吸的方法,有利于对新生儿呼吸和循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的气腹压力对幼儿腹腔镜疝气手术围术期心输出量的变化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研究幼儿腹腔镜疝气手术围术期心输出量的变化。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儿30例,A组术中气腹压8mmHg;B组气腹压10mmHg;C组气腹压12mmHg。分别记录患儿吸入七氟烷后静卧3min后(R)、患儿气管插管后5min(T。)、气腹后1rain(T2)、气腹后5min改变体位时(T3)、气腹后10min(T4)、气腹结束后1min(T,)、气腹结束后5min(T。)及手术结束拔管后5min(1r7)各个时间点的心输出量、HR和MAP,观察并记录相关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三组患儿气腹后HR、MAP均较气腹前明显升高(P〈0.05),而心输出量气腹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20min内的短小腔镜手术,采用8—12mmHg均对患儿心输出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小儿腹腔镜手术对呼吸、循环及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儿腹腔镜手术对呼吸、循环及血气的影响,旨在提高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24例患儿均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其中7例联合椎管内麻醉。麻醉期间行机械通气,术中严密监测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潮气量(VT)、每分通气量(MV)、气道峰压(Ppeak),并分别于气腹的不同时点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气腹前比较,24例患儿的HR、MAP、Ppeak、PETCO2、PaCO2在气腹后明显增高(P<0.01),pH值在气腹后及放气后10m in明显降低(P<0.05),术中SpO2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小儿的呼吸、循环及血气虽有较大影响,但如能选用合适的麻醉方法(小婴儿行压力控制通气),加强围麻醉期监测,可使小儿安全接受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7,(9):1185-118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患儿术中不同二氧化碳(CO_2)气腹压对血气、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CO_2气腹压10.0 mmHg)、B组(CO_2气腹压12.0mmHg)、C组(CO_2气腹压14.0mmHg)各24例,监测并比较三组患儿气腹前、气腹时、气腹15min的血气、循环指标。结果:气腹前,A、B、C三组的MAP、HR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时、气腹后15min,A、B两组患儿的MAP、HR值均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前,A、B、C三组的SpO_2、PETCO_2、pH值、PaCO_2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时、气腹后15min,A、B两组患儿的PETCO_2、PaCO_2值均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时、气腹后15 min,A、B两组患儿的SpO_2、pH值值均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患儿术中采用CO_2气腹压12.0 mmHg气腹,既能保证术中视野需要,同时对患儿呼吸、循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经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患儿16例,全身麻醉后观察患儿气腹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分别于气腹不同时点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患儿气腹前后HR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MAP和CVP在气腹后升高(P<0.05);气腹各个时点Ppeak均较气腹前升高(P<0.05);PETCO2和PCO2于气腹后5min即开始升高并持续于整个气腹期(P<0.05);pH值在气腹及气腹后明显降低(P<0.05);术中SpO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MAP、CVP、PaCO2及PETCO2的升高,此与CO2气腹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剑秋 《微创医学》2007,2(4):287-289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对新生儿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ASAⅠ-Ⅱ级新生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A组)和开腹组(B组),每组12例,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全麻,全程控制呼吸下进行手术;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IP)、肺顺应性(PC)的变化,于不同时点做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气腹或开腹前比较,气腹或开腹后15、30、45min,A组患儿HR、MAP、PaCO2、PIP均明显升高(P〈0.01),pH值、PC明显降低(P〈0.01),B组无明显变化(P〉0.05);气腹或开腹后A、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毕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对新生儿呼吸循环影响较大,但只要术中加强呼吸管理,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碳气腹对不同年龄小儿动脉血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剑秋  毛志福  林辉 《广西医学》2007,29(2):183-185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对不同年龄小儿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行腹腔镜手术患儿,根据年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5例,A组年龄0-1岁,体重3.2-10.6kg,B组年龄4-12岁,体重11.3-26kg。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全麻,全程控制呼吸下进行手术。监测CO2气腹前5min、气腹后15、30、60min及放气后15min、术后4h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在相应时点做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气腹前比较,气腹后15、30、60min,A、B两组患儿HR、MAP、PaCO2均显著增加(P〈0.01),PaCO2增加幅度A组高于B组(P〈0.01),相应时点pH值A组与气腹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B组无明显差异(P〉0.05),A、B两组pH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气后15min除A组pH值偏低,其他监测数据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术后4h各指标恢复至气腹前水平。结论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对不同年龄惠儿动脉血气影响不同,年龄越小越易引起高碳酸血症,但术中合理使用机械通气,术后很快得以纠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气腹压力下婴幼儿腹腔镜手术中PETCO2和PCO2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对36例拟行腹腔镜手术的婴幼儿按气腹压力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气腹压力8mmHg)、B组(气腹压力10mmHg)和C组(气腹压力12mmHg),每组12例。于气腹前5min、气腹后10、30min以及放气后5min记录HR、MAP、SpO2、PETCO2,同时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ETCO2值与PCO2值的对照,并计算Pa-ETCO2。结果气腹后3组患儿HR、MAP均较前增高(P<0.01),3组患儿PETCO2与PCO2均有良好相关性(P<0.01),C组二者的相关性较A、B组减弱。结论在腹腔镜气腹压力为8~12mmHg时,PETCO2可取代PCO2,成为围术期重要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压力(10 mmHg)CO2气腹在后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4例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随机分为两组,术中气腹压力分别设定为10 mmHg(低压力组)和15 mmHg(标准压力组),测定两组患者气腹前后不同时段动脉血气,肝、肾功能;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肩部及上腹部疼痛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低压力CO2气腹较常规压力CO2气腹对患者PaCO2、PH的影响小,术后肩部及上腹部疼痛的发生率低;对肝、肾功能、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影响。结论低压力CO2气腹对患者肝肾功能影响较小,能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在后腹腔镜手术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麻诱导期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肥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呼吸系统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肥胖患者(BMI >30 kg/m2)64例,年龄29~62岁,ASA I或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A组患者仅在术中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8 mmHg),B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期开始便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8 mmHg).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期、维持期及其他处理因素相同.记录手术麻醉前(T0)、气腹后1 h(T1)、气管拔管后1 h(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情况,记录4hX线胸片肺不张发生率.结果 与T0时比较,B组T1时PaO2显著增高(P<0.05);与A组比较,B组T1和T2时PaCO2明显升高,HR、MAP明显降低及拔管后4hX线胸片显示肺不张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麻醉诱导早期开始使用PEEP对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发生低氧血症和高二氧化碳血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减少肺不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郑剑秋  冯继峰  彭伟 《广西医学》2011,33(12):1578-1580
目的 探讨容许性高碳酸血症在婴幼儿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气腹时麻醉中的安全性.方法 腹腔镜下进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50例,ASAⅠ级,均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进行手术,根据PETCO2情况分为两组,每组25例.N组PETCO2≤6 kPa(45mmHg),H组PETCO2>6 kPa(45 mmHg),观察两组患儿循...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失血休克患者术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20例择期手术患者(对照组)和30例失血休克患者急诊手术中的PaCO2及PetCO2,其中估计失血量〈30%的为实验Ⅰ组(18例),失血量〉30%为实验Ⅱ(12例)。结果:对照组及实验Ⅰ组的患者PaCO2和PetCO2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Ⅱ组的患者PaCO2和PetCO2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临床上对失血量〈30%的休克患者术中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间有非常好的相关性,PetCO2能反映PaCO2,而失血量〉30%的休克患者术中PetCO2与PaCO2相关性差。  相似文献   

15.
蓝芳 《微创医学》2014,(3):318-32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或胆囊炎患者分成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组,n=40)和二氧化碳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n=40),全程护理干预下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孔感染、术后肩部疼痛;术前和手术30 min及手术结束10 min PaCO2、PetCO2、Paw、pH;术前术后IL-6、PT;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80例手术全部成功,B组术后6例肩部疼痛,A组无肩部疼痛;B组手术30 min及手术结束10 min PaCO2、PetCO2、Paw均高于A组,而pH降低;B组术后24 h IL-6高于A组、PT低于A组(P0.01);B组住院费用比A组高(均P0.05)。结论科学严谨、全程规范而具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提高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全麻(G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45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GA组24例和CSEA组21例。比较两组不同时段MAP、HR及动脉血气分析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术后清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气腹后30min的MAP、HR均较麻醉前明显增高(P〈0.01),CSEA组在气腹后60min的MAP、HR仍较麻醉前高(P〈0.01或P〈0.05),而GA组基本保持麻醉前水平。CSEA组气腹后30、60rain动脉血气pH值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1),PaCO2明显增加(P〈0.01);而GA组pH、PaCO2较麻醉前改变不明显(P〉0.05)。GA组和CSEA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4%和0.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全麻能更好地控制机体的应激反应,是一种效果佳、实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压力容积曲线(pressure-volume curve,P-V环)指导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小潮气量通气对CO2气腹截石位手术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全麻下行CO2气腹截石位择期手术患者50例(TNM分期Ⅰ~Ⅲ期直肠癌根治术11例、子宫肌瘤全宫切除术39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组)和P-V环组(B组),每组25例.气腹前,两组通气参数设定:潮气量(VT)为8 ml/kg,呼吸频率(RR)12次/min,吸呼比1:2.气腹后A组通气参数不变;B组通气参数:PEEP值(PLIP+VT)为6 ml/kg,RR 18次/min.于气腹前(T0)、气腹后30 min(T1)、60 min(T2)测呼气末CO2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测定心率和平均动脉压;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颈内静脉血氧分压(Pjv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根据Fick公式计算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DO2).结果 组内比较:与T0相比,两组T1、T2时MAP、HR、Pmean、Ppeak、PETCO2、PaCO2、PjvO2、SjvO2、CjvO2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T1、T2时PaO2、Ca-jvDO2均显著减小(P<0.05).组间比较:与A组相比,B组T1、T2时Pmean 、PETCO2、PaCO2、SjvO2均明显增高(P<0.05),而Ppeak均显著减小(P<0.05),B组T1时Ca-jvDO2显著减小(P<0.05).结论 P-V环指导下PEEP值、小潮气量通气可以改善CO2气腹截石位手术患者的脑血流量和脑氧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8.
陈龙  胡双飞 《浙江医学》2011,33(11):1606-1608
目的通过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CO2气腹前静脉给予右旋美托咪啶时血糖(Glu)和IL-6的变化,探讨该药能否减轻CO2气腹的应激反应。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旋美托眯啶(Dex)组(D组),每组20例。D组在麻醉后手术切皮前10~15min静脉泵注Dex1.0ug/kg,其余用药两组均同。记录麻醉前30min(T1)、气腹前即刻(T2)、气腹压达12mmHg时(T3)、气腹压平衡(达12mmHg)后15min(T4)、手术结束关气腹即刻(L)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干T1、T4及T5时抽取血液标本,测定Glu和IL-6。结果C组在气腹期间HR、MAP均升高,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HR、MAP在T5时较T3有显著升高(P〈O.01),但与T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GluT5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5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IL-6:D组在T4、T5较T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D组T4、T5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辅以Dex能有效减轻CO2气腹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抑制Glu和IL-6的升高,提高CO2气腹下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床后倾的不同角度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4月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摆好膀胱截石位,询问患者自觉舒适,开始麻醉诱导插管,气腹后手术开始,观察组将手术床后倾10度,对照组将手术床后倾20度。术后送回病房,统一取床头摇高30度半卧位。观察常规生命体征、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监测;气腹后30 min(T1)、60 min(T2)的气道峰压(Paw)、血气:pH、PaO2、PaCO2、SpO2、BE 等;手术时间;手术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气腹后60 min MAP、HR、Paw 分别为(99.2±12.3)mm Hg、(91.0±12.6)次/ min、(22.6 ± 3.7)cm H2 O,对照组分别为(111.0±11.2)mm Hg、(102.2 ±11.2)次/ min、(25.4±3.1)cm H2 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气变化:观察组 pH 值为(7.37±0.07)、PaO2为(210.3 ± 46.1)mm Hg、PaCO2为(39.7± 5.3)mm Hg、SpO2为(98.9±0.8)%、BE 为(-4.4± 0.7)mmovl/ L,对照组 pH 值为(7.28±0.05)、PaO2为(176.4± 46.2)mm Hg、PaCO2为(47.1 ± 4.5)mm Hg、SpO2为(96.1 ±1.2)%、BE 为(-5.4±0.9)mmovl/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情况,剧烈呛咳喉气管支气管痉挛、球结膜充血水肿短暂失明、恶心呕吐返流误吸窒息、舌后坠呼吸抑制寒战、肠胀气烦躁对镇痛泵效果不满意等:观察组10例次,占33%,对照组18例次,占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控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头低脚高位床后倾的角度〈10度对预防其呼吸循环等相关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