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地做好危重新生儿的院前护理抢救工作,增加转运后抢救成功机会,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治愈率。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31日接诊转运的337例危重新生儿采取及时有效的院前护理抢救措施及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37例危重新生儿全部转运成功,转运后的337例中1例因肺出血死亡,死亡率0.29%,22例好转,好转率6.53%,治愈314例,治愈率93.18%。结论:有效的院前护理护理抢救是危重新生儿转运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我院急救中心于2002年1月~2003年1月院前出诊救治创伤患者467例。路程最近有15km,最远200km,平均81.5km,现场或基层医院抢救无效死亡5例,途中死亡1例,返回我院急救中心继续抢救无效死亡2例,现抢救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急重症,如抢救不及时,常可危及患者生命。基层医院由于接诊患者较早(往往在发病后2小时),因此,在AMI患者的院前诊断及早期抢救中非常重要。2003~2006年,我们院前抢救AMI患者1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中,男15例,女3例;年龄48~73岁,平均60.5岁。AMI部位:前间壁5例,广泛前壁6例,下壁4例,正后壁l例,心内膜下2例。并发房室传导阻滞3例,室性心律失常10例,心衰3例,低血压5例。发病1小时内抢救13例,1小时后抢救5例。在家中抢救3例,工作场所抢救5例,医疗点抢救10例。2体会2.1AMI的院前诊断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但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到AMI的可能:①40岁以上、原因不明、突然出现的胸闷、气短、心悸;②突发性上腹痛,颈、臂、牙、咽颌痛而无相应局部体征;③35岁以上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出汗或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休克;④突然意识障碍、晕厥;⑤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老年人。2.2AMI的早期抢救对患者在入院前给予合理治疗和抢救对减少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因AMI死亡的患者中,50...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 (AMI)是内科常见急重症 ,抢救不及时常危及患者生命。基层医院由于接诊患者较早 (往往在发病后 2h以内 ,因此在AMI患者的院前诊断及早期抢救中非常重要。我院 2 0 0 1年至 2 0 0 2年院前抢救AMI患者 18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男 15例 ,女 3例 ,年龄 4 8~ 73岁 ,平均 6 0 .5岁。AMI部位 :前间壁 5例 ,广泛前壁 6例 ,下壁 4例 ,正后壁 1例 ,心内膜下 2例 ,并发房室传导阻滞 3例 ,室性心律失常 10例 ,心衰 3例 ,低血压 5例。发病 1h内抢救 13例 ,1h后抢救 5例。在家中抢救 3例 ,工作场合抢救 5例 ,医疗点抢救 10… 相似文献
5.
院前抢救成功与否 ,与良好的护理是分不开的。因此 ,我们在开展院前急救的同时 ,护理工作也要紧紧跟上 ,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 急救物品的准备抢救仪器专人管理 ,每天定时检查仪器性能 ,使之处于能随时应用的完好备用状态。急救车内的药品、医疗器械、敷料要定点、定位、定量、专人管理、严格交接班。抢救物品一律不外借 ,以保证供应 ,随时处于应急状态。2 急救人员的要求急救小组的人员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熟练的技术和应变能力 ,要一专多能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同情心及热情的服务态度。坚守岗位 ,各项技术操作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多,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06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10.4万,在中国总死亡人数中居第7位。而据我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初步统计,仅2007年1-6月份我市范围内共发生交通事故142起,伤206人,死亡20人。交通事故具有较高的致伤、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而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快速安全的转送病人,将大大地提高伤员的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死亡率,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现就交通意外的院前救护体会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院前抢救232例脑出血的体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脑出血为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 ,因起病急骤 ,进展迅速 ,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病残率。根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生急性脑血管病人数达 15 0万左右[1] 。而脑出血又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病例数中占全部脑血管病的 10 %左右[2 ] 。由于本病大多数发生在院外 ,因此在发病后及时恰当的院前抢救和医疗护送 ,将有利于病人的预后 ,减少死亡率。我院急诊科自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收治经院前抢救脑出血2 32例 ,现就院前抢救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2例患者中男137例 ,女 95例 ,年龄 35~ 83岁。平均5 8 5岁。院前临床表现分…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中心接诊院前急救重型颅脑损伤(车祸,高空坠落伤,打架外伤)患者98例,回顾分析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处置方法及注意事项,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8例患者,其中男性90例,女性8例;年龄20~60岁。致伤原因:车祸80例,高空坠落伤10例,打架外伤8例。损伤类型:CT检查,脑挫裂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意外抽搐患者的抢救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立即把患者平放于床上,头部偏向一侧并稍稍后仰,抬高其颈部,对患者静脉注射安定或者肌注苯巴比妥钠。结果:患者抽搐症状逐渐消退,经过抢救和有效护理后,意识恢复正常。结论:进行有效的抢救及护理,可以让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从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院前抢救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具有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 1) ,并发症多的特点 ,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 ,若抢救及护理不当 ,可直接影响病情和预后 ,甚至危及生命。我院急诊科自 1999年元月~ 2 0 0 0年 12月共出诊接诊高血压脑出血病人 185例 ,经过及时、正确、有效的抢救和护理 ,除 2例病人合并心梗抢救无效死亡外 ,其余均平安转送入病房进一步治疗。现将院前急救、观察及护理要点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85例病人中 ,男性 118例 (占 6 3.78% ) ,女性 6 7例 (占 36 .2 2 % ) ,年龄最大 83岁 ,最小 42岁 ,其中 5 5~ 83… 相似文献
11.
严重多发伤常累及多个系统、多个器官,伤情重、变化快、高致死率和致残率.在受伤早期迅速、准确、有效地实施救护措施,争取抢救时间,不仅提高抢救成功率,还为伤后康复打下良好基础.有研究也证实了早期的创伤救治黄金时间[1]的重要性.而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很大程度在于院前抢救. 相似文献
12.
院前抢救1680例综合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510180)张淑娴,吴雪梅1992年全年我院院前(院外)抢救1680例,其中男862例、女818例,占全市同期院前抢救16.594例的10,12%。按病员的年龄组、科别、病员归属、院前抢救病种、院... 相似文献
13.
院前抢救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院前抢救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伤病员的生命安全。我院急诊科肩负着本院急诊救治和本市“1 2 0”急救中心的出诊任务 ,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 ,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对健康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2 0”急救电话已深入到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为此向我们急诊救治护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面临新的课题。本文就我院急诊科院前出诊、院前抢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1 院前出诊容易出现的隐患1 .1 我市是城乡结合型的地级市 ,地域广 ,方言多 ,既有玉林本地方言 ,又有客家方言、白话和普通话等 ,而预诊护士对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医院外意外分娩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接诊医院外意外分娩产妇12例时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同时入院前、后对她们进行安慰、解释、宣教卫生保健知识等护理措施,以缓解产妇紧张、恐惧、焦虑、害怕等不良情绪。结果 12例产妇出院时均无不良情绪。结论通过对12例发生医院外意外分娩产妇实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产妇的紧张、恐惧、焦虑、害怕等情绪。可以降低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增强产妇对生活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正>危重病人的就地抢救比院内抢救更重要,这就给院前急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08~2009年,我院院前抢救了138例危重病人,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100例,女38例;男:女=2.6;1;年龄5~76岁,平均40.5岁。心脏骤停4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7例,心力衰竭20例,失血性休克50例。1.2方法心脏骤停的诊断标准:意识突然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现场复苏效果判定:①现场复苏有效:恢复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或仅恢复自主循环。②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院前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措施和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36例急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结果:经过抢救,本组36例患者抢救成功32例,占88.89%,死亡4例,占11.11%;2例死于猝死,1例心源性休克,1例心衰。结论:院前正确的诊断及有效的早期抢救是后续治疗的关键,是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提高预后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杨薇萍 《中华医学研究与实践》2004,2(10):62-63
目的确保院前急性脑血管意外病人的现场急救与途中安全有效平稳的转送。方法(1)在口腔内放置咽喉口咽管能有效的阻止舌后坠,保证途中吸氧吸痰顺利进行;(2)应用输液器加压输液法,保证途中用药及时有效;(3)保持头部减少震动,用手托起头部能缓解因车行驶途中的摆动。结果采用上述护理方法均能有效的转送病人。 相似文献
18.
19.
20.
28例重症宫外孕的抢救和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玉凤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1,11(2):40-41
目的:提高抢救宫外孕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成功率。方法:对28例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时的抢救和精心护理。结果:28例重症宫外孕患者全部转危为安,痊愈出院。结论:作为护理人员一定要精通业务,判断准确,思维敏捷。主动默契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协助医生做好各种检查、诊断、抢救及手术的准备工作。同时,对宫外孕的发生率进行预测,走向社会,宣传人群,认真做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是减少宫外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