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血管疾病与睡眠障碍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宁腿综合征(RLS)是一种常见的感觉运动相关睡眠障碍。RLS与脑血管疾病有多种共同的危险因素,并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两者相关,RLS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并可能影响脑血管疾病预后。但RLS治疗在脑血管疾病预防和功能康复上的作用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该文对RLS与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了解两者的相互关系,为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河南医学研究》2006,15(4):311-311
在本届世界睡眠呼吸暂停大会(WCSA)上,大会就睡眠运动障碍举办了专门的研讨专场,讨论了常见的睡眠运动障碍如睡行症(SW)、周期性腿动症(PLMS)和不宁腿综合征(RL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对心、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栓塞的认识。方法 对43例心、脑血管疾病并发肺栓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文35%的肺栓塞患者有心、脑血管疾病,病情较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心、脑、肺血管疾患影响轿流动力学,使血流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高脂血症以及血管内皮损伤。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与肺栓塞的发病有关,应提高对心、脑血管疾病合并肺栓塞的警惕性,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市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从医院获得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某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在此期间该市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累计入院数154例。其中高血压患者最多,占患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总数的24.0%,患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和心力衰竭者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0岁以上年龄组,男、女患病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和吸烟与心、脑血管病呈正关联。即家族史和吸烟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暴露于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和吸烟3个因素人群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分别是未暴露人群的2.801,1.995和3.456倍。结论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已成为本地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反应水平分级(Reaction Level Scale)评估急诊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意识水平,明确脑血管意外患者最初的反应水平分级(RLS)是否是进行气管插管的重要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402例急诊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意识水平的分级(RLS)情况,其中11.9%的患者(48例)进行气管插管,对反应水平分级与急诊气管插管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建立回归模型,并分析RIS≥5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LS和插管之间的OR值为38.072,显著性P〈0.01。最初的RLS≥5对预测需要插管有83.3%的敏感性和100%的特异性。结论最初的RLS≥5是脑血管意外患者行急诊气管插管的一个有用的指标。但是,它的使用应结合临床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后脑心综合征(BHS)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对219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BH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BHS发病率为54.8%,90%BHS患者于发病后数小时-1周内发生。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BHS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P〈0.05);脑干及基底节区病灶合并BHS明显高于脑叶病灶(P〈0.01)。BHS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心肌酶谱异常率为45%,55.7%合并低钾血症和或低钠血症。死亡率为30%,明显高于未合并BHS的脑卒中患者13.8%(P〈0.05)。结论BHS发生脑血管疾病类型与部位、低钾低钠因素有关,预后较未合并BHS患者差。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脑血管疾病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7.
胡娅娅  朱宁  薛孟周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5):4389-4393
背景 睡眠障碍为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中,以睡眠期间反复刻板的肢体运动为表现的称之为睡眠期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PLMS发病机制及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仍处在探索阶段,临床资料较少,国内外鲜有PLMS对脑卒中患者睡眠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究脑卒中伴PLMS患者的睡眠结构。 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伴睡眠障碍且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脑卒中患者81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PSG监测数据后,依据周期性肢体运动指数(PLMI)将患者分为非PLMS患者(对照组,PLMI<15次/h)和PLMS患者(试验组,PLMI≥15次/h)。比较两组清醒期PLMI、睡眠效率、N1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比例、N2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比例、N3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比例、REM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比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睡眠潜伏期、觉醒指数、周期性肢体运动觉醒指数情况,分析PLMS与睡眠结构及相关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 对照组42例,试验组39例。试验组清醒期PLMI、N1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比例、N2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比例、觉醒指数、周期性肢体运动觉醒指数高于对照组,睡眠效率、N3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睡眠潜伏期、AHI、REM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LMS与清醒期PLMI、N2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比例、睡眠潜伏期、觉醒指数、周期性肢体运动觉醒指数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619、0.250、0.271、0.312、0.828,P值分别为<0.001、0.024、0.014、0.005、<0.001),与睡眠效率(rs=-0.345,P=0.002)呈负相关。 结论 伴PLMS的脑卒中患者客观存在睡眠紊乱,睡眠效率降低,其可能是脑卒中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8.
应用ELISA法检测了125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28例健康者血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脂蛋白a〔LP(a)〕,结果表明脑梗塞、脑出血及冠心病三组疾病oxLDL及LP(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阳性率亦高于对照组,尤以脑梗塞最为显著,oxLDL及LP(a)阳性率高达76.3%和73.7%,结果说明oxLDL及LP(a)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有关,本方法可以做心、脑血管疾病的辅诊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BHS)的临床特点与发病机制。方法对3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B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干及基底节区病灶合并BHS明显高于脑叶病灶,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且在发病1周内最多见。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尤其在脑水肿出现时,常继发心脏损害,特别是危重症患者全身各脏器功能及形态改变,而心血管系统尤以心肌最易受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出现心电图异常及心肌酶改变。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脑血管疾病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BHS)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 对128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BH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BHS发病率为35.85%,85.16%BHS患者于发病后数小时~1周内发生。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BHS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P〈0.01);累及大脑中线部位或丘脑下部者,尤其是基底节区及脑干病灶合并BHS者明显高于脑叶病灶患者(P〈0.01)。BHS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脑心综合征组患者心肌酶谱异常率为71.88%,占总病例数的25.77%。死亡率为21.09%,明显高于未合并BHS的脑卒中患者12.66%(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发生BHS与脑血管疾病类型、部位等因素有关,预后较未合并BHS患者差。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脑血管疾病导致中枢性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1.
载脂蛋白(AI、B)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诊断中的意义天津钢厂医院检验科宋克芬目前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因素有关的载脂蛋白(ApoLp),包括: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  相似文献   

1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对Hhcy实施干预进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已成为业内关注的内容。为寻找防治Hhcy的有效中药并研究中药组分的防治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周围动脉疾病、脑血管意外、肾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亦明显增加,因此,有学者认为糖尿病应被视为心、脑血管疾病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从心血管病学的角度而言,更可以将糖尿病称为“心血管疾病”。而在这些心、脑血管事件中,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被认为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踝臂指数(ABI)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应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CAD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ICD组)和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对照组)PWV、ABI及相关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CAD组患者年龄、四肢收缩压及左、右两侧的PW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四肢的平均动脉压、舒张压和ABI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ICD组患者年龄、四肢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和左、右两侧的PWV均高于CAD组及对照组(P〈0.05),而ABI及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WV测量可以定量反映血管的损伤,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差异,临床治疗可能需要差异化。  相似文献   

15.
9年住院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卫红 《重庆医学》2006,35(9):796-797
目的 探讨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 对9年糖尿病住院死亡患者205例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9年糖尿病住院死亡人数占住院死亡总人数的7.1%;(2)糖尿病死亡原因以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为主。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规筛查指标,在正常人群健康体检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310例,排除能引起C反应蛋白升高的炎性疾病,在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的HS-CRP,同步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4项血脂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血脂检测,高脂血症者108例,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检出率为34.8%;单纯HS-CRP检测,升高者86例,检出率27.7%;血脂与HS-CRP同时检测,异常者145例,检出率46.7%。血脂、HS-CRP单独检测与两者同时检测比较,P值均〈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HS-CRP与血脂同时检测,能筛查出30%~40%用常规血脂检测未发现的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者。HS-CRP在心、脑血管疾病预测中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血脂的补充检测指标,用于健康人群体检中,以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报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的病变性质及不同部位对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对264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脑部变的不同性质及部位引起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现象进行分析。结果264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60.6%(160/2.4)的患者存在心电图改变,32.6%(86/264)的患者存在心肌酶谱改变。脑血管意外性质(脑出血或脑梗死)对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引起心肌酶谱升高,尤以CPK及CPK—MB升高明显,但病变部位对心肌酶鹕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血管意外可引起心肌损害,需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测心肌酶谱,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脑血管疾病急性发病例数的季、月、日分布情况,并探讨气象因素对脑血管疾病急性发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0年12月,北京急救中心经120电话出诊院前急救且被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院前急救病历8 886份,以及同时期北京观象台观测的北京市气象资料。分析脑血管疾病急性发病例数的季、月、日分布情况;采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探讨气象因素对脑血管疾病急性发病的影响。结果 (1)脑血管疾病急性发病例数冬、春季高于夏、秋季;高发月(1月最高,11月次之)和低发月(9月最低,6月次之)均呈双峰单月型分布;日变化有明显的昼夜规律,8:00~10:00为高发期,22:00~次日7:00为低发期。(2)不同季节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极大风速及平均风速及日较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海平面气压、低温日变化、高温日变化、平均气温日变化及日较差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OX回归分析显示:春季,最高气温(滞后时间为1 d)、平均海平面气压(滞后时间为1 d)及平均风速(滞后时间为3 d)对脑血管疾病急性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平均气温日变化对脑血管疾病急性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季,最低气温和平均海平面气压(滞后时间为3 d)对脑血管疾病急性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平均风速(滞后时间为3 d)、高温日变化及日较差变化对脑血管疾病急性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疾病急性发病存在季节性、月分布、日变化规律。不同季节气象因素对脑血管疾病急性发病的影响不同:春季,最高气温、平均海平面气压及平均风速是其影响因素;夏季,平均气温日变化是其影响因素;秋季,最低气温和平均海平面气压是其影响因素;冬季,平均风速、日较差变化及高温日变化是其影响因素。气象因素对脑血管疾病急性发病的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效应,且不同气象因素的滞后效应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心、脑血管疾病社区干预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评价。方法以某小区266例心、脑血管疾病干预入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008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和《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08))的要求,建立干预病历,实施干预,进行列表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的常住居民通过一年以上的综合干预后,较干预前及国内近五年调查61~80岁老年人中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均有降低。结论加强社区干预,控制“三高”,抓好“两降”、“一改善”,提高患者的健康知晓率及生活方式认知率,主动配合和自觉的落实一、二级预防措施,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意外事件发病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应用ELISA法检测了125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28例健康者血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脂蛋白a「LP(a)」、结果表明脑梗塞、脑出血及冠心病三组疾病olLDL及LP(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阳性率亦高于对照组,尤以脑梗塞最为显著,oxLDL和LP(a)阳性率高达76.3%和73.7%,结果说明oxLDL及LPa)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有关,本方法可以做心、脑血管疾病的辅诊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