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方式作为标准化沟通方式在ICU患者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1—6月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患者转出交接的168例ICU患者(对照组)与2012年7-12月采用SBAR标准化沟通方式进行交接的172例患者(观察组)的交接问题发生率、交接耗时、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转出的交接问题发生率6.40%(11/17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2%(37/168),交接耗时也明显短于对照组,而92.44%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SBAR标准化沟通方式后,规范了患者转出交接的流程,明显降低了患者转出过程的交接问题发生率,提高了护士的沟通能力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郭艳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10,(12):1534-1534,1537
目的:探讨沟通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方法:2009年1-6月住院一周以上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妇科病房作为实验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产科病房作为对照组,自行设计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两组间床位与护士比例、护士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实验组59例(98.3%),对照组43例(89.6%),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3.89,P〈0.05)。结论:有效沟通是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163-165
目的探讨SBAR交流模式在临床病情汇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病房24名护士纳入本研究,比较2016年1~6月SBAR交流模式实施前及2016年7~12月SBAR交流模式实施后医护工作情况,并对SBAR交流模式对护士工作质量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 SBAR交流模式实施后护士沟通技巧考核评分、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医生有效信息掌握度和医生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提升,临床病情汇报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名护士均认为SBAR交流模式可行,其中83.33%的护士认为SBAR交流模式实施后使工作条理更清晰、工作关注点更明确,87.50%护士认为提高了工作效率,79.17%护士认为提高了自身思维判断力,91.67%护士认为加强了医护人员间的交流。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病情汇报,内容精简且具有针对性,提高了医护沟通效率,提升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医生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联合标准沟通模式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36例在儿科住院的患儿及56名儿科医护人员(医生23名、护士33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21年4—9月住院的318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住院的31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病情监护方法、医患沟通和医护沟通模式;观察组建立PEWS联合标准沟通模式,采用PEWS进行病情监护,分别采用SBAR医护沟通模式、CICARE沟通模式进行医护沟通、护患沟通。比较PEWS联合标准沟通模式实施前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患儿病情的掌握水平及护士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意外事件发生率、患儿住院日。结果 PEWS联合标准沟通模式实施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患儿病情的掌握水平及护士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均优于实施前(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患儿住院日更短(均P<0.05)。两组的意外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手术室实习护士采用循证护理带教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总结。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实习的手术室实习护士45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2名、对照组23名。实验组的护士采用循证护理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进行带教。结果:实验组的及格率(90.91%)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及格率(65.2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实验组实习护士的综合满意度(95.45%)明显好于对照组的(69.5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实习护士采用循证护理带教的方法能够激发实习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作用,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教学工作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医护一体化病人管理模式在临床实施的可行性。方法采取医护一体化病人管理模式,由医生护士共同参与采取医护共同交接班、共同查房,共同管理病人,简化工作处理流程,使医护一体的临床管理模式贯穿病人住院的全程。以该模式的医疗组为实验组(收治病人389例),以传统模式管理的医疗组为对照组(收治病人401例),调查两个组病人、医生和护士的反馈意见,并对两组病人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满意度达到98.5%~100%,平均99.82%,对照组的病人的满意度95.5%~100%,平均96.82%,实验组病人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5),实验组医生护士的满意度均达到100%。结论医护一体化临床工作模式是一种能提高病人满意度、节省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职业自豪感利拓展护士职业生涯的新型的良好的临床工作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分组后医护配合效果及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06年以来对护士专业固定和相对固定专科分组护理的临床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手术医生对护理分组后手术配合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45名外科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分组前后医护配合质量评价,分组后手术室护士配合质量评价各指标比较,分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组后(88.89%)明显高于分组前满意度(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护理专科分组,整体配合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改善了医护关系,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满意度,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王海燕 《当代医学》2010,16(32):130-130,14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协作,加强医护配合,为患者手术成功提供保障。方法通过对手术室护士与临床医生沟通、协作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对应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的沟通、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医生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建立新型的协调、和谐的医护关系,提高手术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作为标准化沟通方式在手术室巡回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月~6月采用SBAR沟通模式,通过制订手术室巡回护士术中交接表格等措施提高手术室巡回护士交接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结果运用SBAR沟通模式后,巡回护士交接班问题发生率由原来的13.6%降至4.6%,交班时间由原来的(13.1±4.5)分钟降至(7.4±2.1)分钟,交接双方的满意率由原来的79.5%提高至96.6%,巡回护士工作合格率由89.8%上升至96.6%。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后规范了手术室巡回护士交接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团队协作能力,保证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病情高危预警评分(MEWS)和医护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胸外科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 00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将MEWS评分及SBAR沟通模式运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早期预警。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前潜在危重症患者早期识别率、病死率,医生、护士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医生、护士、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前潜在危重症患者早期识别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MEWS评分和SBAR沟通模式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观察可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谢健  李建鹏 《现代医学》2014,(9):1094-1097
目的:探讨规范化术前访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术前访视,对照分析两组术前访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前的S-AI与T-AI评分、入室后心率与血压及术后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规范化术前访视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状况,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手术室规范化护理培训的方法及其培训效果。方法:对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护理培训,对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执业能力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规范化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执业能力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规范化护理培训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执业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并且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诱导期血液透析伴焦虑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沟通,干预组在常规一般沟通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调查2组一般人口学特征、社会文化等背景信息,评估2组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程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焦虑程度低于干预前(P〈0.01),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干预前(P〈0.01);对照组干预后焦虑程度降低,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干预前提高(P〈0.01)。但干预组干预后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有效地缓解透析患者诱导期焦虑,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王晓俊  杨琼  李世荣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150-151,15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2月~2011年1月实施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前的患者3057例为对照组,2011年2月~2012年1月实施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后的患者3349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制度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14%(5/3499)、0.23%(8/3499),均优于对照组[0.95%(29/3057)、1.01%(31/3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护理流程、专业技术、仪表行为、语言沟通得分为(94.48±0.68)、(94.59±0.69)、(94.77±0.75)、(94.90±0.74)、(95.43±0.78)分,均优于对照组[(89.82±1.00)、(89.48±1.03)、(90.06±0.92)、(89.32±1.30)、(89.59±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疗环境、专业技能、服务态度、护患关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紧急预案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整体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降低了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吴雪琼  马继  陈丽  蔡丽  李向青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52-153,157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标识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2年1月~2012年12月以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手术室为单位,将5~8号手术室作为A组(23例),将9~12号手术室作为B组(23例),A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管理,B组患者全部实施常规的护理风险管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A组的护士工作压力进行分析,并将其与B组护理人员的压力进行对比.比较患者的投诉率和满意度、医生的满意度、护理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率,以及护理人员的主要压力源.结果 A组患者的满意度得分[(72.9±23.6)分]显著低于B组[(86.2±25.1)分],A组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96.3%,87.4%)显著高于B组(74.8%,66.7%).A组投诉率与差错率(0.2%,0.2%)显著低于B组(0.9%,0.6%).B组护理人员对时间分配、工作量大小等方面的工作问题感到紧张,B组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较A组大(P<0.05).结论 手术室采用护理标识进行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的压力源,减轻护理人员工作紧张感,减少差错率,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手术室应用分层管理前后临床护士职业压力与满意度的改变,探析分层管理在手术室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以我院手术室为研究对象,实施以科学管理和行为管理为基础,以“我包干我负责”为理念,实施护士分层目标管理,评价全科临床一线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评分.结果 管理后满意度总分、工作状态及人际关系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除工作环境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外,压力源总分和其他维度评分比较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 分层管理使手术室现有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增加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感,降低护士工作压力源,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常规管理法与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我院新生儿护理人员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法,观察组采用分层次管理法。比较两组管理前后操作评分、理论知识评分及相关指标评分情况。结果(1)管理后两组护士操作评分及理论知识评分均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体工作满意度、福利待遇满意度、排班满意度、家庭和工作的平衡、专业发展满意度、工作被称赞与认可满意度、对工作的控制与责任感、同事关系及交流机会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开展分层次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士工作及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手术室细节护理的临床方法,探讨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012岁择期手术患儿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使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经过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无菌操作优秀率远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实施细节护理,提高了手术室的无菌操作优秀率,降低了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手术室感染预防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绩效管理的效果,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在作者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绩效管理制度,对比分析制度实施前后医生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制度实施后,患者对护士生活照料、护理技术、热情服务、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出院指导、功能锻炼等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医生对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护理态度、医护配合、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在危重护理、基础护理、优质护理、病房管理、文件管理等护理方面的质量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制度实施后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妇产科优质护理工作中实施绩效管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能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确保护理工作能持续、稳定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