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的性别应该在染色体(核性别)、外生殖器形态、生殖道和性腺都是一致的。如果出现矛盾现象或同时具有男性及女性特征者,就应称为两性畸形。但是有少数病例外生殖器近乎正常,也可能是两性畸形。此外,抚养性别及心理情况也应符合个体性别。两性畸形又根据存在的性腺分为真两性畸形和假两性畸形。真两性畸形具有两种性腺,外生殖器一般多是混合型,假两性畸形分为男假两性畸形和女假两性畸形。前者性腺为睾丸,后者性腺为卵巢。现仅就两性畸形的诊断和处理谈谈我们的粗浅体会。1.关于真两性畸形的细胞遗传学检查,核型为46XX 者占60%,余者为46XY,46XX/46XY,46XX/47XXY,45XO/46XY 及45XO/47XXY 等嵌合体。因此真两性畸形染色体不能做为主要诊断依据。必须证实卵巢、睾丸同时存在或卵睾性腺。染色体检查对真两性畸形的手术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女性两性畸形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正常性别分化包括染色体性别确定、性腺及附属性器官分化以及外生殖器分化三个生理过程。大多数人性染色体和生殖系统发育一致,表现为正常的男性或女性。如果某些患者的生殖器官,特别是外生殖器兼具男女两性特征,影响性别的确定,称为两性畸形。Anne Fausto-Ster-ling曾报道两性畸形的发生率为1·7%。Sax[1]则认为,这一数字包含如曲细精管发育不良(Klinefelter)综合征、特纳(Turner)综合征及晚发型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大多数医生并不认为是两性畸形的情况。如将该名词定义为染色体性别与表型性别不一致,则两性畸形的发病率约为0·018%…  相似文献   

3.
一、诊断:①男性假两性畸形;②17a一羟化酶缺乏综合征。二、诊断依据及分析1.患者染色体为46,XY核型,届男性;第一性征不发育或缺如,如子宫及附件未查见,睾丸不明显,阴蒂稍肥大,外生植器完全为女性,但是幼女型;第二性征不发育,如无陵毛、明毛、乳房不发育,皮肤黝黑。说明患者体内缺乏性激素(雌、雄激素),检验亦证明雌二醇(E。)、单回(T)低下,促性腺激素偏高(FSH、LH、PKL)。此病是由于17a一羟化酶缺乏,肾上腺皮质网状带不能由孕烯酸甜合成来九团和雌激素。此酶缺乏是由常染色体基因缺陷所引起的,生殖腺不论是…  相似文献   

4.
性别畸形     
张忠恕 《生殖与避孕》1997,17(5):311-315
一个具有不同程度的两性特征,即不合乎典型男女特征的人,约占总人口的5~10%,极端严重的性异常就是两性畸形。人类的性别畸形的种类较为复杂,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以及预后各有所不同。应尽早作出诊断,以决定选择性别并及早纠正性别。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性别畸形和决定性别的SRY基因的研究进展,对问明SRY基因性反转综合征、性别发育异常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有重要意义。一、性染色体与性别“性”是男女两性在生物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从不同层次或水平区别如染色体性别、性腺性别、内外性器性别、激素性别、社…  相似文献   

5.
假两性畸形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近10年来收治的20例仅两性畸形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及治疗。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为最常见的男性假两性畸形12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导致女性假两性畸形的最常见类型,7例;单纯性XY性腺发育不全1例。  相似文献   

6.
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是一种罕见的假两性畸形。作者复习了有关文献,结合报道之二例就其发生及其与性腺肿瘤发生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特别强调性腺发育不良者应尽早检查染色体核型,测定H—Y抗原值,以便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两性畸形的病因、分类和治疗复杂 ,本文总结我院收治的 3 1例资料完整、入院治疗的两性畸形患者 ,对其发病机制、分类及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979年 1月至 1999年 1月收治 3 1例两性畸形 ,同期妇科入院患者 4 9918例 ,发生率为 0 62‰ ,就诊年龄 4~ 2 4岁 ,平均 14岁。根据染色体、染色质检查、手术探查情况、术后性腺病理 ,按最新分类方法[1] ,分为以下 3大类。1 1 性激素异常  10例均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年龄 4~ 15岁 ,社会性别均为女性。 9例查染色体核型为 4 6,XX ,1例未查。 10例口腔粘膜染色质检查见X小体。就诊时…  相似文献   

8.
正女性假两性畸形是指核型为46,XX,内生殖器为女性生殖腺而外生殖器类似男性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在新生儿性别畸形中的发病率为1/16 000~1/20 000[1]。其中,单纯男性化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所致的女性假两性畸形,通常由于只有外阴发育异常而无失盐表现、患者及家属对此病的认识不足、患者的自卑情绪等精神心理障碍及就诊医院较低的医疗水平,导致就诊及确诊较晚,  相似文献   

9.
46,XX男性和46,XX/45,X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性别决定区基因(SRY)在性分化和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以及PCR技术检测外周血SRY基因。结果 病例1的核型为46,XX,SRY( )。诊断为46,XX男性性反转综合征。病例2的核型为46,XX/45,X,SRY(-)。诊断为Turner嵌合型。结论 SRY基因检测比Y染色体更能预示睾丸组织的存在,是诊断性别发育异常患者的重要手段。性腺的病理取决于性腺组织的染色体核型和SRY基因。除SRY基因外,还存在多个参与性别决定和分化的基因,性分化异常表现高度遗传异常性。  相似文献   

10.
鉴于患者目前的症状、体征,应进一步行如下检查:1.B超:行B超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女性内生殖器,了解其发育情况,如果有则诊断真两性畸形,如果仅在相当于内生殖器部位处探测到小的包块,则需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其性质。2.性腺活检:以确定腹腔内性腺的性质。3.实...  相似文献   

11.
79例XY性腺发育异常患者性腺肿瘤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表型为女性、染色体含有Y或Y成分的性腺发育异常患者的性腺肿瘤发生情况.方法 1989年10月至2005年12月间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因性腺发育异常手术切除双侧性腺的患者共79例,所有患者均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Y基因性决定区检测以及相关激素和酶检测,影像学检查了解性腺位置.行经腹或腹腔镜下性腺切除术,所有手术标本均行病理检查.结果 79例患者中,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41例,其中发生精原细胞瘤1例、支持细胞腺瘤2例,占7%;170r羟化酶缺乏症患者14例,其中发生支持细胞腺瘤1例,占7%;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患者4例,其中发生性腺母细胞瘤及无性细胞瘤1例,占1/4;XO/XY性腺发育不全患者16例,其中发生精原细胞瘤及性腺母细胞瘤1例,占6%;睾丸退化患者4例中无肿瘤发生.发生肿瘤的性腺多位于盆腔内,发生肿瘤的年龄集中于15~23岁.结论 表型为女性、染色体含有Y或Y成分的性腺发育异常患者易发生性腺母细胞瘤和生殖细胞肿瘤,一旦确诊宜及早切除双侧性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rader5型女性假两性畸形的畸形特征与矫治方法。方法对1994年5月至2004年8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Prader5型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进行研究,在观察畸形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并实施矫治手术,进而对手术效果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Prader5型女性假两性畸形有4大畸形特征;针对畸形特征,对18例患者实施了手术矫治,效果满意;首次提出对女性假两性畸形的手术分度诊断。结论根据畸形特征设计的Prader5型女性假两性畸形矫治手术新颖、科学、操作简单、对患者损伤小,效果好,值得推广;手术分度诊断对女性假两性畸形的畸形程度和手术难易的判断及术后康复指导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性分化与发育异常的新分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性分化与发育异常的分类一直沿用真两性畸形、女性假两性畸形与男性假两性畸形[1] 。近年来由于生殖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 ,对每种性分化与发育异常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简单的按真、假两性畸形分类已不足以反映各种类型的性分化与发育异常 ,需要制订一个更为科学与实用的分类法。我组自 80年代以来 ,对性分化异常试用了一种简便和实用的分类法[2 ] 。在 2 0年间我院收治了临床所见的各种类型性分化与发育异常 5 0 0余例 ,并于 1996年总结 45 0例并获卫生部科技一等奖 ,说明这一分类是切实可行的。现介绍如下。1 人类性别分类的依据人类有 6…  相似文献   

14.
黄筱桐  罗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2):154-156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小眼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30日至2019年4月30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超声科产前超声检查提示小眼畸形的胎儿超声图像及临床资料。结果:产前超声诊断小眼畸形胎儿12例,孕妇平均年龄27.92±4.50岁(高龄1例);平均孕周26.33±3.50周。12例胎儿中单侧小眼畸形8例,双侧小眼畸形4例;单纯小眼畸形3例,合并其他部位发育畸形9例(颜面部结构异常5例;颅内结构异常6例;胸部发育异常2例;心脏发育异常3例;消化系统发育异常2例;多囊性肾发育不良1例;腹腔积液1例;羊水过多4例);重度小眼畸形8例。12例胎儿中7例行羊水穿刺或引产后胎儿染色体检查,其中4例无明显异常,3例胎儿染色体异常(13-三体综合征2例;21-三体综合征1例)。2例孕妇及配偶行自身染色体检查,其中1例母亲染色体为46,XX,inv(9)(p12q13),父亲染色体未见明显异常(其胎儿染色体未见明显异常);另1例双方染色体均未见明显异常(其胎儿染色体结果为21-三体综合征)。所有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小眼畸形的孕妇均选择引产,引产后证实与产前诊断结果一致,产前超声诊断小眼畸形符合率为100%。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能够直观地观察胎儿眼部发育情况,对产前诊断胎儿小眼畸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因位于 X-染色体上决定雄激素受体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的睾丸女性化综合征是男性假两性畸形的一种,染色体核型为46,XY,性腺为睾丸并能分泌睾酮,表型为女性.新生儿发病率为1/12000.本文将三姐妹同患此病有关病史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性发育异常患者中外生殖器性别不清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165例外生殖器性别不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因和临床诊治情况进行总结。结果165例外生殖器性别不清患者中,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28例(17.ooA),早孕期外源性雄激素过多3例(1.8%),不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69例(41.8%),45,XO/46,XY性腺发育不全56例(33.9%),真两性畸形7例(4.2%),睾丸退化综合征2例(1.2%)。165例患者均行外阴阴道整形术,其中133例切除了性腺。结论引起外生殖器性别不清有多种病因,临床需根据病因、外生殖器发育情况、染色体与性腺、社会性别、患者心理和个人意愿等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X-Y-染色体的特异片断Amelogenin基因为进行孕早、中、晚期胎儿性别和两性畸形病人的性别判定提供了一个准确快速的可靠方法。方法1997年8月至2000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应用PCR技术对58例孕妇(其中孕早期绒毛30例,孕中期羊水14例,孕晚期脐带血14例)和3例两性畸形病人外周血提取DNA进行X-Y-Amelogenin染色体特异片段检测。结果 男性呈现977bpX和788bpY染色体特异片段,女性呈现977bpX特异片段。DNA扩增片段长度差为189bp。胎儿的产前诊断和临床性别判定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病理报告,临床性别表型一致。结论 通过检测.Amelogenin基因进行胎儿性别产前诊断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207例性分化异常的10种类型,即真两性占16.76%,女假两性占15.46%,男假两性占13.5%,Turner征占20.29%,Klinefelter征占11.6%,46,XX性腺发育不全占20.79%,X或Y多体占3.86%,XY型性腺发育不全占5.3%,性别识别错误占1.45%,易性癖占0.97%。提出性别确认及处理原则,为8例患者更正了性别。  相似文献   

19.
一、病例摘要 例1:患者24岁,社会性别女性,因“诊断两性畸形17年,要求隆胸”人整形科。患者出生时外生殖器模糊不清,未见阴道口,两侧阴唇融合,按女性抚养。8岁时在泌尿科就诊,查染色体46XX,诊断为两性畸形。当时查阴蒂肥大,大阴唇融合,因阴蒂肥大行阴蒂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XY女性是指具有女性或近似女性的表型及外生殖器而性染色体为XY的个体,自幼多作为女性抚养,多因闭经或阴蒂肥大而就诊。这类患者的性腺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有的因性别不明或在青春期后出现闭经、男性化以及不育等,给患者本人及家庭造成负担。自1981年2月至1983年5月,我们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G带染色体分析,共发现此类患者13例,归纳为以下五种类型:①XY性腺发育不全3例,②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2例,③不全雄激素不敏感6例,④真两性畸型1例,⑤性腺母细胞瘤1例。现报道如下。一、体征本组13例中,患者身材1.50米以上者10例,其中4例1.70米以上,身材矮小者3例。乳房未发育或稍发育者12例,只1例真两性畴型者乳房发育好。本组5例性腺发育不全者外阴发育差,有阴道及幼稚子宫,无阴毛,阴蒂不大,手足长大,似无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