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静脉动脉化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对2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进行肝脏血管重建加门静脉动脉化的应用,探讨此手术方法在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均施行扩大的左半肝加尾状叶切除,1例同时进行门静脉的节段性切除,2例均附加肝动脉的节段性切除,其中1例肝动脉已无法修复,另1例动脉修复不满意,术后造影显示已阻塞。对2例患者均进行门静脉动脉化处理,同时为了防止继发的门静脉高压对肝动脉进行限流。通过2例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以及随访,提出对门静脉动脉化的使用及其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术后恢复均较为顺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未发生早期肝脓肿和胆漏等并发症,随访可见动静脉吻合口通畅,肝脏再生良好。其中1例术后10个多月通过动脉限流目前尚未出现门静脉高压症。结论 在肝门部胆管癌行扩大的半肝切除术时,应用门静脉动脉化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并有防止肝衰竭、肝脓肿和胆漏的作用,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动脉限流可以防止术后门静脉高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肝癌与肝癌化及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作者创立了经埋植式给药装置(IDDS)直接动态监测门静压力变化的新方法,并发现此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了解肝切除、肝动脉结扎或栓塞、肝动脉门静脉化疗等治疗手段对门静脉压力的影响,也有助于了解肝癌病程中门静脉压力的动态变化情况并评估继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动脉化对实验性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微血管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肝门部胆管癌 ,有血管、神经浸润时最理想的根治性手术是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整块切除[1] 。为此我们提出了用门静脉动脉化的方法[2 ] 来解决整块切除时肝脏供血、门静脉回流和术后肝脏血管重建的问题。结合肝外胆管癌多伴有梗阻性黄疸 ,我们建立了梗阻性黄疸时门静脉动脉化的动物模型 ,并通过对该模型肝脏的组织学检查和血管铸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对此加以研究。1.实验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及分组 :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 ,体重 2 5 0~ 30 0g。本实验共分 4组 ,每组 5只大鼠 ,除第 2组为梗阻性黄疸 5d后处死外 ,其…  相似文献   

4.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前后肝硬化病人肝脏血流灌注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肝脏阻抗血流图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肝脏血流灌注改变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肝脏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分别在术前1周、术后2周检测肝血流阻抗改变,同时用Doppler检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阻抗血流图表明,和对照XEG相比,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肝动脉、门静脉向肝血流灌注明显下降,总肝灌注量降低;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术后门静脉向肝灌注增加,肝动态的向肝灌注无显著改变。Doppler测定表明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门静脉直径增加,血流量增加,但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别;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与术前无差别。结论:肝硬化病人肝动脉、门静脉向肝有效血流灌注都降低,肝脏总血流量下降;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增加大部分病人的门静脉向肝血流灌注,但对肝动脉的向肝灌注无显著影响;肝脏阻抗血流图作为反映肝脏动态血流灌注的无创性检查,对于评价肝硬化病人的肝脏血流及评价手术对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门静脉动脉化曾用来增加门胜分流术后的入脉血流。1992年Iseki等报告将部分门静脉动脉化来提高门静脉血的氧分压,以防止大范围的胰胆管手术后肝动脉阻塞所引起的肝坏死。本文作者利用回结肠动脉、静脉进行门静脉的动脉化来预防肝手术后肝动脉阻塞引起的肝衰,并报告了该手术的操作技巧及适应症。手术操作及临床资料首先行肝脏手术,然后暴露回盲部,游离回结肠动静脉的远端部分,在放大镜下,将回结肠动静脉用7-0的聚丙烯线连续对端缝合。残肝动脉血流不足的原因是肝动脉重建失败,肝固有动脉阻塞后侧支形成不足及肝动脉不能重建。作者对…  相似文献   

6.
肝脏是一个血管化的器官。每分钟通过肝脏的血流量约1500ml,占心排出量的25%。肝脏血流的独特之处是经过两个不同的流入渠道(肝动脉、门静脉)合二为一。它们有不同的来源。门静脉被认为是肝脏的功能性血管,提供能量代谢的底物。故门静脉血流受内脏循环调控,是可以代替的。而肝动脉是随着肝内胆管系统的发生、发展而形成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肝脏是机体重要代谢器官,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从结构上,人们曾将肝脏划分为肝实质细胞、血管系统、胆道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四大部分。肝脏具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管供应。肝动脉供血占1/4~1/3,门静脉供血占3/4~2/3。肝动脉和门静脉在肝内不仅有丰富的交通支,肝脏还含有大量的侧支动脉。肝动脉的终末血管支或直接注入肝血窦,或注入门静脉终末血管网。Mcmichael 在猫的实验中阻断肠系膜上动脉或静脉时,发现猫的门静脉压力降低30~40mmH_2O,但并不降到零,还有50mmH_2O。这50mmH_2O 门静脉压是靠肝动脉交通支维持。相反,阻断肝动脉时,门静脉压降低15~25mmH_2O。因此,Wakim 认为肝细胞单靠门静脉血液即可以生存。  相似文献   

8.
扩大肝切除伴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血管再建术现已用于治疗胆管癌和胆囊癌 ,标准肝切除术的死亡率较低 ,但扩大肝切除术常因残留肝脏功能不足而致很高的死亡率。残留肝脏的功能主要依据于肝再生 ,而后者依靠能量供应。约 80 %流入肝脏的血流是来自供氧不足的门静脉 ,如能将门静脉动脉化 ,供肝的血液则有高饱和度的氧。实验观察门静脉动脉化后的氧供、肝能量代谢和肝再生情况。取Wistar雄鼠作实验 ,在麻醉下剖腹 ,在肝门处游离和切断肝动脉 ,用聚乙烯管套入近端肝动脉 ,并插入门静脉属支 ,在门静脉内置一超声血流仪探头 ,测门静脉压 ,采门…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疗效与肝脏的血灌注量以及门静脉血流量有关。因此,希望能用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来测定肝动脉及门静脉的血流量以便确定最佳手术方案。肝脏的血管造影已可用以判断血管的形态,同位素方法则已被用以测定肝脏的总血流量。本文介绍一种应用同位素扫描技术测定肝血流中动脉流量和门静脉流量的新方法。检查方法的原理:自静脉注入放射性示踪剂后,可以看到流经肝脏的示踪剂曲线呈双峰状,这是肝动脉和门静脉对肝脏的双重血灌注的表现。对曲线的动脉相和门静脉相作积分处理,就可得出动脉血流和门静脉血流在肝脏总血流量中的组成关系,结合用同位  相似文献   

10.
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对大鼠肝脏血管铸型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用部分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肝血流后对肝脏微血管和组织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部分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肝脏血流的实验模型,观察该模型大鼠肝脏微血管和组织学的变化。结果:行门静脉动脉化手术后1个月动物肝脏组织未见明显异常。血管铸型标本显示肝窦略变粗,较正常充盈,肝窦无明显变形,仍呈放射状分布于中央静脉的周围。墨汁灌注标本显示肝窦内墨汁灌注规整,略显增宽,颜色均匀并加深。结论: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后在近期内不影响肝脏的微血管及组织学结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一种临床少见的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肝动脉-门静脉瘘进行诊治分析。方法:报告本院1999-2008年收治的3例非肿瘤性肝动脉.门静脉瘘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回顾文献进行总结。结果:肝动脉-门静脉瘘可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症.但与常见的肝病性门静脉高压症有截然不同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需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其治疗以肝动脉栓塞和手术治疗为主要方式。结论:非肿瘤性的弥漫性肝动脉-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栓塞治疗为首选,手术治疗可在栓塞无效时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用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肝血流对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建立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肝脏血流的大鼠实验模型 ,通过该模型对大鼠的一般情况及对肝脏血流量和门静脉压的影响进行了为期 1个月的观察。结果 大鼠在行门静脉动脉化后黄疸很快消退、7- 10d体重即可恢复术前水平。肝脏血流量和门静脉压在术后 1个月时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门静脉动脉化后 1个月以内对肝脏的血流动力学不会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肝阻抗血流图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肝脏血流灌注改变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肝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在术前1周、术后2周检测其肝血流阻抗的改变,同时用Doppler彩超检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肝阻抗血流图测定结果表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肝动脉、门静脉向肝血流灌注明显下降,总肝灌注血流降低[(0.053±0.011)比(0.031±0.009)、(0.033±0.011)比(0.018±0.008)、(7.7±3.0)比(3.5±1.7),P<0.05];断流术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门静脉向肝灌注增加[(0.018±0.008)比(0.026±0.006),P<0.05],肝动脉向肝灌注无显著改变.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动脉、门静脉向肝有效血流灌注都降低,肝脏总血流量下降;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能增加大部分患者的门静脉向肝血流灌注,但对肝动脉的向肝灌注无显著影响;肝阻抗血流图对于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肝脏血流及手术对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肝血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用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肝血流对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肝脏血流的大鼠实验模型,通过该模型对大鼠的一般情况及对肝脏血流量和门静脉压的影响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观察。结果:大鼠在门静脉动脉化后黄疸很快消退、7-10d体重即可恢复术前水平,肝脏血流量和门静脉压在术后1个月时各组之间差异无显性意义(P>0.05)。结论:门静脉动脉化后1个月以内对肝脏的血流动力学不会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动脉血代替门静脉血灌注肝脏的设想最初是由Cohn( 1 95 2年 )和Fisher( 1 95 4年 )根据门静脉高压门腔分流术后肝脏血液灌注减少 ,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高而提出的[1 ,2 ] 。随后许多学者作了大量动物实验研究 ,证实用适当流量和压力的动脉血灌注肝内门静脉时 ,动物在分流术后可维持正常的肝血流量、血氨和血胆酸水平 ,保证肝脏的正常解毒功能 ,肝细胞形态保持不变。自从 1 960年以来 ,门静脉动脉化 (APV)的概念由于它的各种临床应用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 ,在行端侧吻合门体分流治疗肝硬化的过程中 ,APV首先被临床应用去降低分流术后肝性…  相似文献   

16.
门静脉压力测定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式选择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肝脏储备功能研究主要用于评估术后恢复过程,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需依据病人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这对提高手术效果极为重要。门静脉高压时血流动力学最突出的表现是门静脉压力升高,这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形成的主要因素。肝脏血流动力学研究包括①肝静脉压力梯度、门体分流率测定;②门静脉系统血管的直径和通畅性;③侧支血管的部位、多少和大小;④门静脉人肝血流量(部分向肝、部分离肝或完全性离肝血流):⑤肝动脉血流量等。  相似文献   

17.
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与术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hypertension ,PHT)病人的术式选择不仅应考虑病人的病因和肝脏代偿能力,而且须根据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这对提高手术效果极为重要。肝脏血流动力学研究包括术前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 )、门体分流率(PSS)测定,门静脉系统血管的直径和通畅性,侧支血管的部位、多少和大小,门静脉入肝血流量的多少(部分向肝、部分离肝或完全性离肝血流) ,及肝动脉血流量等内容。常用的术前血流动力学研究方法主要有多普勒超声(DUS) ,磁共振门静脉系血管成像(MRPVG) ,经动脉门静脉造影及肝静脉插管测压、造影术等。术中测定游离门静脉…  相似文献   

18.
门静脉动脉化对实验性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根据肝门部胆管癌的病理学特点 ,在行根治性手术时可能需采用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整块切除。本研究就是要了解用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肝血流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肝脏血流的梗阻性黄疸大鼠实验模型 ,通过该模型对大鼠的一般情况及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 行门静脉动脉化手术后 1周黄疸完全消退 ,术后 7~ 10d体重即可恢复术前水平 (5 / 5 )。流式细胞仪和DNA电泳检测显示无 1例出现肝细胞凋亡 (0 / 5 )。结论 该方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门静脉动脉化是一种为防止肝脏缺血导致的肝损害而将动脉血灌注入门静脉的方法.本文就其在肝移植、肝门部肿瘤和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选择自1998年3月至2006年6月我院手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与非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各33例进行肝动脉压力对门静脉压力影响的对比研究,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动脉压力和门静脉压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