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对术前诊断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2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的64排螺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行上腹部平扫+增强三期扫描,观察其64排螺旋CT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28例胃癌患者均经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出现动脉期异常强化,表现胃壁不规则增厚21例(75.0%),局部软组织肿块7例(25.0%),其中胃窦部肿瘤12例(42.9%),贲门部肿瘤8例(28.6%),胃体小弯侧肿瘤6例(21.4%),胃体大弯侧肿瘤1例(3.6%),胃壁广泛性病变1例(3.6%)。周围及后腹膜淋巴结转移11例(39.3%),肝转移2例(7.1%),门静脉癌栓1例(3.6%)。结论 64排螺旋CT可显示胃癌肿块大小、形态、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对胃癌的术前分期评估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X线检查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十二指肠和壶腹周围肿瘤除外)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前影像学资料(全消化道钡餐X线造影、CT、B超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中小肠腺癌9例,间质瘤5例,恶性淋巴瘤4例,腺瘤1例,阳性检出比分别为:CT为79%;超声为16%;全消化道钡餐X线造影42%。多层螺旋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钡餐造影和超声,(P〈0.05或P〈0.01)。结论多层螺旋CT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已成为目前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最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前应用64排螺旋CT评估对于手术方案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纳入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188例,所有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CT评估,记录术前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比较,并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手术方案选择的关系.采用Kappa值检验诊断一致性试验,相关性检验采用等级Spearman相关.结果 64排螺旋CT术前评估得到CT-TNM分期准确度为75.5%,与病理TNM分期一致(Kappa值=0.641,P<0.001).直肠癌手术方案的选择与CT-T分期(r=0.307、P<0.001)、CT-M分期(r=0.148,P=0.043)、CT-TNM分期(r=0.208、P=0.004)和肿瘤厚度(r=0.524、P<0.001)具有相关性.结论 64排螺旋CT行术前评估直肠癌,可以得到肿瘤厚度、CT-M分期和CT-T分期三个影响手术方案选择的客观指标,为外科医师预测直肠癌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上腺囊性占位的多排螺旋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囊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表现。结果 27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囊性病变中,肾上腺单纯囊肿6例,肾上腺出血、感染或自发性出血所致的假性囊肿4例,肾上腺囊性淋巴管瘤3例,肾上腺神经鞘瘤2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2例,嗜铬细胞瘤囊性变6例,原发性肾上腺癌囊性变2例,肾上腺腺瘤囊性变2例。多排CT上囊肿的形态密度、囊壁厚度、有无壁结节、局部强化的方式和血供的特点可以鉴别肿瘤性囊肿和非肿瘤性囊肿、良性肿瘤囊性变和恶性肿瘤囊性变。结论肾上腺囊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特征不同,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ELt)在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对104名活体供肾者术前肾脏MDCT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64层螺旋CT检查,对双肾进行非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分别行动脉、静脉和排泄期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膈顶到耻骨联合.扫描完后重建MDCT图像.根据MDCT图像,记录供者肾脏、输尿管、肾动脉及肾静脉的解剖结构和变异情况,并以供肾切取术中被证实的情况作为标准,对比分析术前MDCT检查对供肾的评估作用.结果 104名供者成功完成MDCT检查,肾脏和输尿管异常者8例.除外1例蹄铁型肾,副肾动脉和肾动脉过早分支的发生率分别为27.2%(28/103)和12.6%(13/103),有双肾静脉者3例,左肾静脉位于腹主动脉之后者3例.共有93名供者成功接受供肾切取术,术中证实,术侧供肾和输尿管异常与术前MDCT检查结果一致;术侧副肾动脉的检出率为80%.直径大于1 mm的副肾动脉和肾动脉过早分支术前均被MDCF检出;肾静脉均与术前MDCT检查结果一致.结论 活体供肾切取前采用MDCT检查能准确显示肾脏的解剖结构和血管变异情况,对供者选择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前应用64排螺旋CT评估对于直肠癌手术方案选择的价值.方法 对纳入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51例患者术前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r tomography,MSCT)检查,记录术前MSCT分期和预计手术方案,与术后病理分期和实际手术方案进行比较,诊断一致性试验采用Kappa值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等级Spearman相关.结果 MSCT术前评估得到CT-TNM分期准确度为74.5%,与病理TNM分期高度一致(Kappa值=0.658,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下缘距齿状线的距离(F=3.386,P=0.042)和肿瘤厚度(F=4.542,P=0.016)为影响直肠癌手术方案选择的因素.Spearman相关检验显示,CT-M分期(cc=0.369,P=0.008)、CT-TNM(cc=0.365,P=0.008)分期和肿瘤厚度(cc=0.319,P=0.023)与手术方案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分析MSCT术前评估结果与手术方案的关系,当同时满足CT-M1期和肿瘤厚度≥20 mm时,行姑息性造瘘的可能性为75%;而当MSCT提示CT-T期<4cm,同时肿瘤下缘距肛缘≥7cm时,能成功实施保肛手术的可能性为86%.结论 运用MSCT对直肠癌患者行术前评估,可以得到肿瘤厚度、CT-M分期和CT-T分期3个影响手术方案选择的客观指标,为临床医师预测直肠癌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经中  陈刚 《腹部外科》2013,26(1):29-30
目的 探讨CT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诊断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经术后病理学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Bismuth-Corlette分型标准比较术前及术后的分型结果.结果 CT和MRCP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诊断分型准确率分别为80.0%、92.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CP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诊断分型准确率较CT高,对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在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肾结核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4(19~73)岁.左肾结核17例,右肾结核13例.临床表现尿路刺激症状者18例、腰痛18例、血尿6例、发热者2例、体检偶然发现2例、左阴囊肿大为主要症状者1例.术前均采用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评估CTU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 30例患者中,CTU诊断肾结核29例(97%).其中肾实质内多发囊性低密度灶肾盂无扩张积液25例,结核钙化18例,肾盂输尿管管壁增厚、输尿管管腔狭窄17例,肾皮质变薄12例,膀胱挛缩充盈不良2例.IVU诊断肾结核9例(30%),肾盂、肾盏未能显影20例.1例CTU示左输尿管下段结石、左肾盂及输尿管扩张积液,IVU示左输尿管结石、左肾积水,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左肾结核.结论 CTU具有快速薄层扫描、容积重建及图像后处理功能,对于中晚期IVU 不显影的肾结核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结肠成像术(CTC)在检出结直肠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2例疑诊结直肠病变患者进行CT扫描、结肠气钡双重造影(DCBE)检查、结肠镜检查,将CT数据传至工作站后处理。获取CTC图像,将所得CTC、DCBE的检查结果与结肠镜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C检出病变的敏感度96.49%、特异度90.91%、准确率95.59%。DCBE检出病变的敏感度91.23%、特异度72.73%、准确率88.24%。两种检查对病变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6,P=0.319)。CTC检查直径≤5.0mm病变的敏感度80.95%、特异度86.96%、准确率84.09%。DCBE对直径≤5.0mm病变检出的敏感度57.14%、特异度69.56%、准确率63.64%。两种检查对直径≤5.0mm病变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9,P=0.422)。CTC检查直径5.1~9.9mm病变的敏感度91.67%、特异度100%、准确率94.12%;DCBE检出直径5.1~9.9mm病变的敏感度75.00%、特异度80.00%、准确率76.47%。两种检查对直径5.1~9.9mm病变检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1,P=0.374)。CTC、DCBE检出直径≥10.0mm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为100%。结论CTC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在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检出的应用中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足踝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吕冬亮  金晶  谷水君  祝莹  徐斌  邵华  韩琦 《中国骨伤》2011,24(6):522-526
目的:通过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提示足踝部外伤后X线检查阴性、临床高度怀疑有骨折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必要性,以期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31例足踝部外伤病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21~67岁,平均35岁。均有明确外伤史,主要表现为足踝部疼痛,局部肿胀,压痛点固定,压痛明显,活动受限。31例X线检查均阴性,因临床高度怀疑骨折而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螺旋CT检查发现11例骨折,共累及17处。单发骨折6例,多发骨折5例。单发骨折中,外踝骨折1例,距骨骨折1例,足舟骨骨折1例,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1例,跟骨骨折2例;多发骨折中,内、外踝骨折1例,内踝、跟骨、距骨骨折1例,距骨、足舟骨骨折1例,足第1、2楔骨骨折1例,第2、3跖骨基底部骨折1例。结论:足踝部外伤后X线片检查阴性、临床高度怀疑有骨折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可明显提高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及司法鉴定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胰腺癌血管侵犯程度及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28例胰腺癌病人进行腹部螺旋CT检查,并做二维、三维重建图像.分别按照Loyer分型标准、Lu分级标准及本研究制定的标准评价胰腺周嗣重要血管的侵犯程度,评价胰腺癌是否可切除.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各标准对血管可切除性评价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乳腺分叶状肿瘤14例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原则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1993年6月至2001年2月收治的14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平均年龄35岁,按WHO分类标准,其中良性5例,交界性5例,亚性4例。7例行局部切除术,4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随访11例,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6-96个月),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2年死于远处转移,3例行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结论:保证1-2cm切缘的扩大局部切除术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DCT在肝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经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31例,分析术前MDCT检查,观察肿瘤病灶大小、部位、强化方式、周围及远处侵犯情况、肝内胆管扩张以及肝脏、胆囊等改变,并与手术及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该组中MDCT定性诊断符合率达93.5%.77.4%的病例MDCT判断梗阻部位及Bismuth-Corlette分型与手术结果相符.MDCT判断分期与临床及TNM分期总的符合率为71.0%,Ⅰ期达100%.结论 MDCT能够较好地检出肝门胆管癌和评价侵犯范围.有助于术前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
胰腺癌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腺癌各种诊断方法的价值,以求进一步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321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首发症状及各种检查方法的阳性例数。结果胰头癌、胰体尾癌和全胰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上腹痛(分别占55.6%、81.0%、87.5%)、腹胀不适(27.8%、39.2%、50.0%)。CA19-9的阳性率达到89.7%。影像学检查阳性率依次为核磁共振(92.0%)、血管造影(91.7%)、CT(84.3%)、B超(80.1%)、胃肠X线造影(46.7%)。结论上腹痛、腹胀不适为胰头癌、胰体尾癌和全胰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CA19-9可为胰腺癌的确诊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所有40岁以上有上腹痛及腹胀不适的患者均应行B超检查以排除胰腺癌;对临床上怀疑胰腺癌的患者应常规行CT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区域血流灌注和代谢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PET/CT血流灌注成像和代谢成像技术分别定量检测33例乳腺癌患者肿瘤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血流灌注指标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表面渗透性(Ps)以及代谢指标标准摄取值(SUV);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术后肿瘤标本CD31、CD105和VEGF的表达,计算其相应的微血管密度MVD(CD31)和MVD(CD105).分析区域血流灌注和代谢指标与MVD(CD31)、MVD(CD105)和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MVD(CD31)仅与肿瘤边缘区域的BF相关(P<0.05);MVD(CD105)与肿瘤中心和边缘区域BF、PS以及SUV均相关(P<0.05),而与BV无关(P>0.05).结论 乳腺癌区域血流灌注和代谢的高低与血管生成有关,通过PET/CT所获得的肿瘤区域血流灌注和代谢结果可反映肿瘤的血管生成状态.  相似文献   

16.
胫骨平台骨折螺旋CT重建对手术治疗的 指导意义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根据螺旋CT重建图像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探讨骨折分型对手术治疗方法的指导意义。方法: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6例,男95例,女31例;年龄23—58岁,平均33.5岁。所有患者行螺旋CT扫描重建图像,提出分型方法。其中中央压缩型13例,劈裂型8例,劈裂压缩型79例,粉碎型(性)26例。并根据骨折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及骨折固定方法。结果:126例患者经0.5~4年,平均1.2年的随访。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对手术前后进行评分统计。手术前后疼痛、主动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稳定性及患者自我评价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螺旋CT重建图像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能正确的指导手术入路、复位和内固定的选择,并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壁韧带样瘤的CT表现,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3年3月,黄山首康医院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壁韧带样瘤21例患者的CT资料。结果21例病理证实的患者中,均为单发,病变发生于腹直肌,肿块呈梭形或类圆形,肿块最大为3.8 cm &#215;7.4 cm,肿块边界清晰,与肌肉组织分界欠清。肿块平扫时的密度等于或低于肌肉组织的密度,16个肿块密度均匀,5个肿块密度欠均匀,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结论腹壁韧带瘤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精准医疗的开展极大地影响了外科手术的理念与实践,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选择手术治疗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尤其在各种治疗手段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摆正外科手术在多学科合作模式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我们从目前的热点问题中筛选出十大热点问题,根据最新的数据以及临床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可以解决外科医生是否手术、何时手术、何种手术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