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经颈后肌间隙入路椎板成形术与正中入路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脊髓病(multi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7月~2016年5月治疗的66例M-CSM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6例行经颈后肌间隙入路椎板成形术(观察组),30例行颈后正中入路椎板成形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失血量明显增加,但轴性症状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13.89%vs 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评分、VAS评分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术后JOA评分改善速度更明显(P0.05)。两组术后3、12个月的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术后12个月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维持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颈后肌间隙入路与正中入路行椎板成形术治疗M-CSM的临床效果相当,但前者并发症更少,且更有利于长期维持理想的颈椎曲度及活动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保留半侧肌肉韧带的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8年1月在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接受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的59例MCS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8例保留颈椎半侧肌肉韧带(保留组),31例未保留颈椎半侧肌肉韧带(非保留组)。测量2组患者椎板开门角度、脊髓后漂移距离、颈椎活动度(ROM)及颈椎曲度等影像学参数。记录2组患者术中情况、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保留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非保留组高,住院天数短于非保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椎板开门角度和脊髓向后平均漂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保留组ROM丢失较非保留组少;保留组颈椎曲度维持良好,非保留组颈椎曲度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JOA评分及其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留组颈部VAS评分改善程度较非保留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无感染、再关门及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出现,保留组轴性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非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7% vs.22.5%,P<0.05)。结论 保留半侧肌肉韧带的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MCSM可取得与传统手术相似的神经减压效果,虽然手术步骤增加,但有利于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和颈椎曲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3.
颈3椎板切除单开门成形术对颈椎轴性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传统C3~7椎板成形术进行改良,探讨C3切除、C4~7成形的改良椎板成形术是否相对于传统的椎板成形术能有效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接受C3椎板切除的椎板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的44例颈椎病患者作为试验组(A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12~27个月);同期接受传统椎板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7个月(12~40个月)。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JOA评分、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及轴性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JOA评分恢复率,A组患者为59.2%±11.3%,B组患者为60.1%±1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患者的比例为22.7%,B组为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2.1%±1.6%,B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6.4%±3.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曲度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4.6°±4.0°,B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11.6°±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3椎板切除的椎板成形术在获得良好神经减压效果的同时,可以维持颈半棘肌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减少对颈椎后伸机制的破坏,从而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方法对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08年6月~2011年9月,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A组41例患者行改良术式,即保留颈半棘肌肌止,切除C3椎板,C4-7“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B组37例患者行传统C3-7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计算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及术前术后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的变化,研究两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恢复率,A组为(57.5±19.4)%,B组为56.3±19.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百分比,A组丢失(2.86±2.44)%,B组丢失(5.31±2.12)%,B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明显多于A组.术后颈椎活动度,A组患者术后丢失(8.27±5.03).,B组患者术后丢失(11.06±6.9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颈半棘肌肌止,C3椎板切除,C4-7“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椎管成形术,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同样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同时能有效防止颈椎曲度指数及颈椎活动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5.
颈椎后路减压术后脊髓后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和椎管成形术后脊髓后移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 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4年 6月至 2007年 9月 6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例资料, 男 41例, 女 24例;年龄 39~75岁, 平均 56.3岁。 33例采用颈后路选择性椎板切除术(切除组), 32例采用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开门组)。两组患者术前日本矫形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cia tion, JOA)评分、颈椎曲度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 1年, 评估两组的脊髓后移距离、神经功能 (JOA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指数丢失及轴性症状评分。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 26~47个月的随访, 平均 34个月。切除组术后 1年脊髓后移距离(1.4±0.6) mm, 开门组(3.3±1.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切除组 JOA评分改善率 60.5%±21.3%, 开门组 61.1%±1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除组颈椎曲度指数丢失 3.3%±1.7%, 开门组 3.1%±2.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除组 18.2%(6/33)的患者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 开门组为 33.3%(10/30), 两组轴性症状临床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择性椎板切除术后脊髓后移距离小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脊髓后移程度与术后功能恢复程度及颈椎曲度无关, 而与轴性症 状有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生理曲度、活动范围的中远期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0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7~68岁,平均52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2~C7 Cobb角)及活动范围(ROM)。结果: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5~8年,平均7年。JOA评分术前为7~13分,平均9.5分;末次随访时为9~17分,平均14.0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改善率为52%。C5椎管/椎体比率术前为0.56~0.8,平均0.67;末次随访时为0.86~1.42,平均1.21,与术前比较椎管矢状径扩大明显(P<0.05)。术前C2~C7 Cobb角中立位为0°~16°,平均7.8°;末次随访时为4°~16°,平均8.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过伸位31°(24°~38°),过屈位-2.7°(-11°~0°)。术后颈椎前凸无明显减少,所有随访患者无一例出现后凸畸形。但术后颈椎活动范围较术前减少,平均ROM为28°,与术前(42.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过伸位26°(21°~29°),与术前(2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过屈位7°(5.5°~19°),与术前(1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回植的棘突与掀起的椎板骨性融合,回植的C2棘突附着点及椎板的门轴侧均骨性愈合,未出现再次关门情况,椎管形态维持良好。结论: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维持生理曲度具有良好效果,但颈椎活动范围有部分丢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传统C3~7椎板成形术进行改良,观察改良手术疗效,探讨其能否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改良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0例(A组),A组患者平均年龄65.7岁(45~83岁);男14例,女6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12~27个月).传统术式对照组(B组)为本院同期行传统C3~7椎板成形术的18例患者,B组患者平均年龄59岁(46~75岁);男11例,女7例;平均随访时间为25 个月(12~50个月).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JOA评分、颈椎曲度角度、颈椎活动度及轴性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 JOA评分恢复率,A组患者为46.5%,B组患者为54.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患者的比例为10%,B组为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Cobb's角11.2°±9.2°,B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Cobb's角10.9°±10.1°,A组和B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曲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6.9°±4.0°,B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11.6°±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3椎板切除保留C2棘突半棘肌附着、同时保留C7棘突颈背肌肉附着的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能获得良好神经减压效果,同时可以最大程度维持颈半棘肌和颈背肌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减少对颈椎后伸机制和颈椎稳定机制的破坏,从而保留颈椎的活动度和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保留颈半棘肌肌止的椎板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确定行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时完整保留C2颈半棘肌肌止是否能有效维持颈椎术后矢状序列,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方法]2002年3月~2003年12月,本院行保留颈半棘肌肌止的椎板成形术48例,其中32例获得至少2a的随访列为试验组,对患者术前、术后的JOA评分、颈椎轴性症状严重程度、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本组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分别为(9.0±2.9)和(12.5±3.1),恢复率(44.9±26.9)。手术前、后有明显症状颈椎轴性症状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6.8%和18.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患者颈屈指数、颈椎活动范围等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差别。[结论]保留颈半棘肌肌止的椎板成形术可以减少对颈椎后伸机理的破坏,有效维持术后颈椎矢状序列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路单开门短节段侧块螺钉内固定结合“锚定法”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不稳定型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采用短节段侧块螺钉内固定结合“锚定法”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的35例不稳定型CSM患者(A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结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27例不稳定型CSM患者(B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临床指标及手术前后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ROM)、椎管矢状径及扩大率、椎管横截面积、脊髓后移距离等影像学参数,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疗效,并观察术后轴性症状、C5神经根麻痹、椎板“再关门”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2组随访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时间B组长于A组,末次随访时颈椎ROM A组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2组颈椎曲度、颈椎ROM、椎管矢状径、椎管横截面积、JOA评分、VAS评分、N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颈椎曲度、椎管扩大率、椎管横截面积、脊髓后移距离、JOA评分、VAS评分、NDI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术后发生轴性症状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B组术后发生轴性症状5例、C5神经根麻痹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93%(7/27);2组术后均未发生椎板“再关门”;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后路单开门短节段侧块螺钉内固定结合“锚定法”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不稳定型CSM,可明显改善患者脊髓功能,维持颈椎曲度及稳定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06年5月,1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即受压节段两端行部分椎板切除,中央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A组),23例患者接受传统C3-7,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作为对照组(B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JOA评分改善率、减压程度、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及轴性症状严重程度进行随访,并比较评估。结果41例全部获得随访,JOA评分恢复率A组为(62.0±26.4)%,B组为(62.7±19.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术后MRI均显示椎管减压充分.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A组为(2.75±2.68)%,B组为(5.23±2.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A组为(7.21±4.07)°,B组为(13.16±6.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者A组为22.2%.B组为5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获得了良好的神经减压效果,与传统C3-7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相比,在对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的影响以及轴性症状发生率等方面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铰链侧断裂后采用新型棘突悬吊法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6月—2019年4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采用ARCH钢板并单节段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术中发生铰链侧椎板断裂(≤2个节段)30例.早期发生铰链侧椎板断裂的15例患者未行任何处理(对照组),后期的15例患者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留颈半棘肌的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9年7月行后路双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的1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切断C2棘突半棘肌将患者分为颈半棘肌切断组(C3~C7椎板成形术,102例)和颈半棘肌未切断组(C3椎板切除、C4~C7椎板成形术,87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价;AS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颈托固定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轴性症状(AS)总发生率为30.2%(57/189),其中颈半棘肌切断组37例(19.6%)、颈半棘肌未切断组20例(1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VAS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但保留颈半棘肌的手术方式缩短了手术时间,保持了颈椎曲度和活动度,有助于减少术后A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评价微型钛板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2年2月,观察4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行微型钛板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对比术前及术后JOA评分,在CT上测量C5节段椎管术前、术后6个月的矢状径,计算椎管扩大率[(术后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100%],观察单开门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6~24个月)。术前平均JOA评分8.2分,术后平均JOA评分14.8分。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为8.6±1.1 mm,术后6个月为16.1±0.9 mm,椎管扩大率为(74.3±14.4)%。术后6个月,可以观察到单开门门轴侧骨融合,无螺钉松动及再“关门”现象。结论〓微型钛板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满意,防止再关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症(CDS)和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结合ARCH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节段性OPLL(OPLL组)及多节段CDS(CDS组)共7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颈椎活动度的变化等。结果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Cobb角(C2-7)丢失值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神经功能改善率及手术并发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LL及CDS患者采用该术式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OPLL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以及颈椎活动度丢失均大于CDS患者。  相似文献   

15.
"锚定法"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目的评价“锚定法”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对129例颈椎病患者常规行后正中入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门轴一侧的侧块上选择钻孔点,采用Magerl方法置入直径为3.5mm、长度10~12mm的钛质松质骨螺钉。先将粗丝线系在螺钉的根部,螺钉置入侧块后将丝线一端经棘突根部的预穿孔穿过,开门后拉紧丝线并打结,使椎板保持在开门状态。术后颈围领保护2周。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6~18个月)。术前平均JOA评分7.8分、40分法评分14.5分,术后平均JOA评分15.5分、40分法评分35.5分。术后2个月时颈部疼痛、僵硬感和活动受限者轻度84例、中度32例、重度13例。术后6个月时仅23例仍然有轻度颈部疼痛、僵硬感和活动受限。未见螺钉松动和再“关门”现象。结论“锚定法”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操作简单、维持“开门”效果好。术后患者颈部症状恢复快,早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全椎板切除减压、椎管扩大成形与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等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116例中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A组)37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B组)49例,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C组)30例;根据JOA评分、颈部轴性症状及X线表现比较平均改善率。结果:经3~36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各组术后3个月和12个月与术前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2个月改善率,A组比B、C两组较术后3个月时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3种手术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的神经功能改善率低,疗效维持时间短,颈部轴性症状及颈椎后突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手术治疗过伸位K线阳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2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收治的72例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行椎板成型术、45例行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根据OPLL骨化最高点相对于K线的位置,分为K线阳性组(标准侧位片K线阳性,39例)和过伸位K线阳性组(标准侧位片K线阴性但过伸位侧位片K线阳性,33例)。记录术前和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计算恢复率。结果术后1年,K线阳性组JOA评分由术前的(11.3±2.9)分提高到(14.2±3.0)分(P<0.05),过伸位K线阳性组JOA评分由术前的(10.5±1.8)分提高到(13.3±2.7)分(P<0.05),但术前、术后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线阳性组和过伸位K线阳性组恢复率分别为(51±22)%和(44±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伸位K线阳性颈椎OPLL患者施行后路手术可以获得与K线阳性患者相当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路单开门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3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40例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伴颈椎椎管狭窄症18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22例;均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A组采取传统门轴侧肌肉椎板剥离入路方式,B组采取改良的门轴侧经多裂肌间隙入路。记录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椎管矢状径以及术后门轴侧组织液渗出面积,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无切口感染、脑脊液漏等情况发生,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2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JOA评分、术后椎管矢状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VAS评分、术后NDI、门轴侧渗出液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于A组。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MCSM伴椎管狭窄及多节段颈椎OPLL具有良好的疗效,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与传统肌肉骨膜下剥离入路相比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及NDI改善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探讨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应用上述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1例,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49岁,临床疗效采用JOA进行评分。结果:平均随访2年6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6.3%,无一例发生再关门现象或颈椎反曲畸形。结论:单开门棘突重建椎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较好,棘突重建是防止颈椎不稳及反曲畸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微型钛板内固定结合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沂南分院采用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3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对患者术前及术后3周、15个月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椎管矢状径、轴性症状严重程度、颈椎活动度(ROM)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10~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术后3周、15个月JOA评分及椎管矢状径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术后3周及15个月的JOA评分、椎管矢状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轴性疼痛发生率12%。术后ROM较术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微型钛板内固定结合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