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4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ISR术治疗。按TME原则完全游离切除直肠后,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完成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或者改行Mile’s术式,13例行回肠预防性造口,2例发生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比较满意,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9-40个月,1例于术后15个月发生肝脏多发转移再次入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对于术前评估早中期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肿瘤没有侵犯肛门内括约肌,采用腹腔镜TME联合IRS术是安全可行的,提高了保肛成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局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可行性,并评价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肛门功能。方法分析2000-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经选择的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病人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部手术遵循TME原则,肛门手术在直视下距病灶下缘2cm切断直肠黏膜和肛门内括约肌,经括约肌间隙向上游离达肛管外括约肌环上方与腹部手术会合,近端结肠与肛管完成端端吻合。前瞻性随访术后病人肿瘤复发与肛门排便功能状况。37例病人完成手术,并发症包括发生急性肺栓塞并死亡1例,盆底肌肉出血1例,吻合口漏3例。36例病人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0(24~60)个月。3例(8.33%)吻合口复发,其中1例死亡;1例同时肺、腹膜转移于术后24个月死亡;2例因肝转移分别于术后16、24个月死亡;1例腹腔内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于术后16个月死亡。术后6个月肛门括约肌功能已比较满意。结论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方法是一种可选择的安全性高、根治效果好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支撑吻合管的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下对14例低位直肠癌病人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根治性切除,用支撑吻合管完成超低位结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超低位结直肠-肛管吻合成功14例,吻合时间l5~30 min,直肠系膜均完整切除,其中结肠与外科肛管吻合8例,结肠与解剖肛管吻合6例。术后病人肛门括约肌功能、排尿功能良好,未发生吻合口狭窄与吻合口瘘者。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优良率为85.71%(12/14)。寿命表法计算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8.57%(11/14)及7.14%(1/14)。结论〓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支撑吻合管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低位 /超低位 /行结肠 -肛管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 方法 按TME原则 ,在腹腔镜下对 4 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低位 /超低位 /结-肛吻合术。 结果  4 2例腹腔镜TME、低位 /超低位 /结肠 -肛管吻合术均获成功 ,保肛率 10 0 %。手术时间 (110~ 2 10 )分钟 ,平均 12 5分钟 ;术中出血 (5~ 80 )ml,平均 2 0ml;术后 1~ 2天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 ,住院时间 (5~ 14 )天 ,平均 8天。术后 18例应用了止痛剂 ,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腹腔镜下行TME低位 /超低位结肠 -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保肛率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外 ,对自主神经丛的保护更准确 ,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排尿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用于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肿瘤根治效果及肛门功能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4月~2004年8月经选择的超低位直肠癌病人接受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直肠癌保肛手术37例的临床资料。腹部手术遵循TME原则,肛门手术在直视下距病灶下缘2cm全层切断直肠或肛门内括约肌,经括约肌间隙向上游离达肛管外括约肌环与腹部手术会师,近端结肠与肛管完成端端吻合。前瞻性随访术后病人肿瘤复发与肛门排便功能状况。结果全部病人均完成手术。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死亡1例,盆底肌肉出血1例,吻合口漏3例。本组有3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0个月。吻合口复发3例,其中,死亡1例。同时肺、腹膜转移于术后24个月死亡1例,因肝转移分别于术后16、24个月死亡2例,因腹腔内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于术后16个月死亡1例。术后6个月,病人肛门括约肌功能已比较满意。结论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方法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性高、根治效果好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66例患者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患者完成腹腔镜TME保肛术,其中3例行回肠预防性造瘘,1例中转行Miles术。手术时间(158.2±12.8)min,手术切除淋巴结14~28枚,肿瘤下缘距远切缘(2.26±0.27)cm。术后恢复排气时间2~5 d。术后总并发症率18.5%(12/65),其中吻合口瘘5例(7.7%),4例进行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二次手术行横结肠造瘘术后痊愈。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0个月),局部吻合口复发2例,均二次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7例远处转移,其中死亡3例。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障碍,经训练,术后12个月肛门功能的优良率为89.2%。结论腹腔镜TME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不仅能达到根治要求,而且保肛术效果良好,符合现代外科对低位直肠癌根治和保肛并重的治疗理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腹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癌灶下缘距肛缘4~5 cm的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加结肠套叠重建内括约肌保肛术进行临床分析.52例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28~76岁,平均为56.3岁.癌灶下缘距肛缘4 cm 18例,癌灶下缘距肛口5 cm 34例.病理诊断直肠腺癌52例,其中高分化者21例,中分化者29例,低分化者2例,腺瘤癌变6例.Dukes分期:A期28例,B期24例.结果 52例术后随访率为88%(46/52),术后随访时间2个月至12年,中位随访时间为5.9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3.8%),吻合口狭窄3例(5.7%),术后6~12个月时肛门排便控制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术后局部复发3例,术后5年生存牢为24/33例(73%).结论 切除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保肛术能保留良好的肛门排便控制功能,不增加局部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对超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接受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手术的35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肿瘤下缘距肛门2~5(平均3.4)cm;高、中分化腺癌32例,绒毛状腺瘤癌变3例;pTNMⅠ期16例,ⅡA期15例,ⅢA期3例,ⅢB期1例。术后末端回肠造口狭窄1例,吻合口瘘3例(均为未行末端回肠造E1者)。经4~49(中位时间16)个月的随访.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复发.1例死于肝转移。随访满1年的19例患者术后1年排粪次数为1~4次/d.控便时间5min以上。结论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具有根治、保肛和微创的优点!侣廊进行严格的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 excision TME)基础上采用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 resection 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经验和初步结果。方法患者选自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的超低位直肠肿瘤患者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34~75岁。手术方式:腹部手术施行TME,会阴部手术施行ISR。术后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有无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结果本组患者均施行该手术,手术无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8年,平均3年10个月,46例手术后获得较好的肛门功能,Kirwan分级1~4级。2例手术后直肠癌局部复发,其中1例死亡。2例手术后肛门狭窄,再次手术扩肛。结论内括约肌切除(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以达到在根治性的前提下保留肛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直肠的直肠癌根治术疗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评价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直肠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3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加经肛门内外括约肌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状线2cm以内,有18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先进行放、化疗。腹部手术施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向下切断骶骨直肠韧带和部分肛提肌达肛门外括约肌环上缘,沿外括约肌环和肠壁(内括约肌)之间再向下分离1—2cm。肛门手术组在癌灶下缘2cm之齿状线下方垂直于肛管长轴切开内括约肌全层,然后沿肛门内、外括约肌环间隙向上游离,与腹部手术组会师。将近端结肠或结肠储袋与肛管或肛管.齿状线行端端吻合。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较好。平均随访12个月,29例患者无复发和转移;1例出现复发和转移,另1例癌胚抗原19.9,但未发现转移灶。结论经肛门内外括约肌同切除直肠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根治性,并保留较好的肛门功能,是一种可选择的根治性保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保证根治性的前提下,保留肛门功能和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成为低位直肠癌治疗的重要目标。对于距离齿状线小于2cm或距肛缘5cm内的超低位直肠癌,传统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使患者承受永久性造口的痛苦,而内括约肌切除术(ISR)解决了部分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因切除肛门及永久性造口而导致生活质量较差的问题。本文将对ISR的研究现状、适应症、手术进展及预后等结合现有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腹腔镜TME联合ISR术治疗的42例低位直肠肿瘤患者(腹腔镜组),同时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开腹行TME联合ISR术治疗的44例低位直肠肿瘤患者(开腹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临床病理特点、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术后临床病理特点相近。腹腔镜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总体手术时间(min)明显小于开腹组(181.2±65.4 vs 216.6±82.9,t=2.192,P=0.031),出血量(ml)亦明显小于开腹组(83.2±37.5 vs 117.4±33.0,t=4.495,P〈0.01)。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并发症发生率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肛门功能自我评价以及KIRWAN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术前评估早中期低位甚至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肿瘤没有侵犯肛门内括约肌的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ISR术是安全可行的,提高了保肛成功率,保留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腹括约肌间切除(ISR)术后肛门功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同一组医师实施经腹ISR治疗的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Wexner排粪失禁评分评估肛门功能,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肛门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96例经腹ISR患者均完成Wexner评分量表的评估,平均随访时间32.7月,其中83例(86.5%)排粪控制良好(Wexner评分小于10分)。Wexner评分与术后随访时间呈线性负相关(r=-0.078,P=0.00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距肛缘距离(P=0.043)、吻合口距肛缘(P=0.001)及新辅助放化疗(P=0.001)与术后肛门失禁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吻合口距肛缘小于2 cm(P=0.020)和新辅助放化疗(P=0.001)是经腹ISR术后排粪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腹ISR术后多数患者肛门功能良好,吻合口距肛缘不足2 cm和新辅助放化疗是影响术后肛门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 (IRS) is a surgical technique used to preserve sphincter function, mainly cases of low rectal cancer located less than 5 cm from the anal verge [1, 2]. There have been reports of laparoscopic ISR [3, 4], but discussion of the specific techniques used in this laparoscopic surgical procedure have not been sufficient. For better outcomes of this sophisticated procedure, extreme care must taken to prevent perforation of the rectal wall and to preserve the external sphincter muscle. The most difficult steps for ISR are the circular dissection and separation of the internal sphincter muscle from the external sphincter and puborectalis using the perineal approach. The authors’ techniques and the advantages of laparoscopic ISR are shown by a video presentation of three rectal tumor cases. Also, the perioperative outcomes for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ISR with this technique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5.
改良Parks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2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江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7):479-480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低位直肠癌根治和改良Parks手术吻合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29例中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吻合口瘘1例,经引流换药等处理后治愈。吻合口狭窄1例,扩肛半年后治愈。29例术后肛门功能良好,1年后每日排便1~2次者29例,良好率100%。术后均采用综合化疗方案化疗,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29例)、76.8%(22例)、65.5%(19例)。结论低位直肠癌根治采用改良Parks手术保肛治疗,疗效较好,生活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治疗Ⅲ度混合痔术后肛管直肠压力。方法前瞻性入组2010年问在武汉市第八医院肛肠外科住院治疗的114例Ⅲ度混合痔患者,根据患者选择分别予以PPH术(63例)或DGHAL术(51例)。术后第2、6、12及18月对所有病例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测压指标包括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高压带长度。结果术后各随访时间点,DGHAL组患者肛管静息压均明显高于PPH组[术后2月:(56.2±2.6)mmHg比(43.2±3.1)mmHg;术后6月:(55.2±2.1)mmHg比(45.1±2.5)mmHg;术后12月:(53.2±3.0)mmHg比(40.2±3.2)mmHg;术后18月:(55.3±2.6)mmHg比(43.2±2.5)mmHg;均P〈0.01];肛管高压带长度亦明显长于PPH组[术后2月:(3.45±0.14)cm比(2.95±0.22)cm;术后6月:(3.46±0.12)cm比(2.94±0.26)cm;术后12月:(3.45±0.12)cm比(3.01±0.21)cm;术后18月:(3.56±0.12)cm比(3.02±0.23)cm;均P〈0.01]。但两组患者肛管最大收缩压和直肠静息压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GHAL和PPH术均为治疗Ⅲ度混合痔的有效术式,但DGHAL术在缩短肛门功能恢复时间和维护肛门功能方面更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