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采用胸骨正中下段切口开胸治疗复杂先心病30例。皮肤切口上端平双侧乳头连线,下端达剑突上端,长5~8cm,胸骨上端劈至胸骨角,不横断。结果显示:30例均显露良好,无与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本切口与常规正中开胸相比,切口隐蔽、创伤小、出血量少、开关胸时间短。与右侧开胸术相比,能充分显露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左上腔静脉等,并从理论上探讨了治疗复杂先心病的可行性。作者认为,本切口是治疗复杂先心病的一种微创切口,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右腋下小切口胸骨下段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1999年2月至2003年6月对4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36例瓣膜替换、法乐氏四联症等手术,行胸骨下段小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与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治疗对比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我科各类经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入路主动脉手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胸骨上段小切口各类主动脉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数据及临床结果,共63例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51例(81.0%),女12例;年龄(49....  相似文献   

4.
小切口胸骨下段劈开心脏跳动下心脏手术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我们完成各类心脏手术 30 0例 ,其中 10 0例在正中小切口胸骨不完全劈开心脏跳动下心脏手术 ,效果满意。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男 5 2例 ,女 4 8例。年龄 3~ 4 9岁 ;先天性心脏病平均 9 5岁 ,风湿性心脏病平均 35 5岁。病种包括室间隔缺损 (VSD) 4 1例 ,房间隔缺损 (ASD) 2 6例 ,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 4例 ,二尖瓣病变 2 8例 (二尖瓣置换 2 6例 ,二尖瓣成形 2例 ) ,左心房粘液瘤 1例 (摘除术 )。心功能I~II级者 71例 ,II~III级者 14例 ,III~IV级者 15例。心胸比率0 4 8~ 0 5 7者 71例 ,0 5 8~ 0 70 2 0例 …  相似文献   

5.
第二肋间横断胸骨小切口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胸腺的异常有极大的关系。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早期施行手术,经典的纵劈胸骨下胸腺切除术已经取得了良好的随访结果,但是对胸腺切除术而言,这样的大型切口显得创伤过大。我院胸外科自1998年以来开始对111例不伴胸腺瘤或者较小的A至B2型的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了第二肋间横断胸骨的切口,进行胸腺(包括较小的胸腺瘤的)切除,对这些患者进行了疗效随访,对影响症状缓解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一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202例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施行心内直视手术.胸骨下段小切口从剑突至第2肋间正中锯开胸骨,并横断右半侧胸骨,切口长6~12 cm,保持胸骨柄的连续性.心内直视手术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平均胸腔引流量为186.15±65.27 ml.手术死亡3例,死亡原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室颤动和肾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1~42个月,无晚期死亡. 结论胸骨下段小切口结合心脏不停跳技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大部分心内直视手术,临床效应互补,既有创伤小、出血少、美观等优点,又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横断胸骨第2肋间与胸骨正中切口行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效果,以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6月~2007年5月行胸腺切除术治疗633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切口将其分为横断胸骨组(1989年6月~2007年5月,568例)和正中切口组(1989年6月~1996年5月,65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采用χ2检验分析手术并发症、肌无力危象发生率。结果与正中切口组相比,横断胸骨组手术时间短[(71.1±14.4)min vs(110.0±11.7)min,t=8.829,P=0.000],术中出血量少[(56.4±15.7)ml vs(100.1±11.3)ml,t=9.406,P=0.000],胸腔引流时间短[(1.7±0.4)d vs(3.1±0.6)d,t=8.463,P=0.000],引流量少[(87.6±23.9)ml vs(99.9±11.2)ml,t=2.213,P=0.033],住院费用低[(11833.0±2167.2)元vs(15333.0±4141.4)元,t=2.594,P=0.017],术后住院时间短[(8.6±1.1)d vs(12.2±3.0)d,t=4.503,P=0.000],手术切口短[(7.9±1.2)cm vs(17.3±4.8)cm,t=7.911,P=0.000],切口感染发生率低[0%(0/568)vs 6.2%(4/65),P=0.000],胸骨裂开发生率低[0%(0/568)vs 7.7%(5/65),P=0.000],肺部感染发生率低[0%(0/568)vs 3.1%(2/65),P=0.010],手术后住院期间肌无力危象发生率低[8.8%(50/568)vs 16.9%(11/65),χ2=4.417,P=0.036]。2组术后第1年、第2年、第3年完全缓解率差异无显著性[21.8%(52/238)vs 19.5%(8/41),χ2=0.113,P=0.737;28.2%(67/238)vs 26.8%(11/41),χ2=0.030,P=0.862;31.9%(76/238)vs 31.7%(13/41),χ2=0.001,P=0.977]。结论横断胸骨第2肋间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安全性好,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胸腔引流和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能降低术后肌无力危象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美观,而且横断胸骨组能取得正中切口组手术同样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经胸骨上段小切口(ministernotomy, MS)进行A型主动脉夹层(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TAAD)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胸骨上段MS入路TAAD手术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3月我中心接受胸骨上段MS进行TAAD手术病人35例,收集病人一般资料、围术期数据及临床结果。经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到同期在本中心接受了全胸骨切开(full sternotomy, FS)的TAAD病人436例。PSM后纳入常规切口组70例。35例MS手术病人中,行升主动脉、全弓替换+降主动脉支架置入24例,行Bentall手术、全弓替换+降主动脉支架置入8例,David手术3例。结果 3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延长切口,无术中死亡。术后二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行透析2例。均无术后胸骨哆开并发症,肺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开胸组。结论 胸骨上段MS入路对于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及弓降部显露良好,不明显增加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风险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2岁。于健康体检时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纵隔增宽。CT检查发现上中纵隔、气管食管间隙内,第1~6胸椎下缘,有边界清、CT值为113Hu、不强化的均质肿块;气管、食管上段及周围血管受压、移位;诊断为脂肪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Perceval免缝合生物瓣在胸骨上段/肋间微创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3—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单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通过术前评估后成功应用Perceval免缝合生物瓣实施胸骨上段/肋间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记录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资料及超声测量数据。结果 共纳入5例单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其中女3例、男2例,平均年龄71.2岁。5例患者均成功植入Perceval免缝合生物瓣,手术成功率100%,3例经胸骨上段小切口,2例经右侧肋间小切口,其中2例患者同期行升主动脉成形术。术中平均体外循环时间61.0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2.2 min。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瓣周漏、房室传导阻滞、脑卒中等并发症。结论 Perceval免缝合生物瓣操作简单,可有效缩短总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降低围术期风险。同时,免缝合生物瓣的临床应用推动了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发展和推广,二者结合有效兼顾了手术疗效和微创化治疗,且安全性和有效性可靠,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38例小切口全胸骨切开心脏手术的经验。方法2004年6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皮肤小切口,自剑突上缘1—2cm起,向上长7~10cm止于第3肋,全胸骨切开行择期心脏手术38例。结果38例手术均获成功。总手术时间175~359min,平均84min;引流量110~760ml,中位数380ml;术后住院7~32d,平均10d。术后早期并发症3例,其中1例心律失常,2例发热,均治愈;无开胸止血,切口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38例随访3—18个月,平均9个月,症状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0.45-0.73,平均0.62。结论小切口全胸骨切开心脏手术安全,创伤小,无须特殊器械,操作简单,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改良胸骨下段小切口心瓣膜置换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经改良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心瓣膜置换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效果. 方法 81例心瓣膜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4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8例,双瓣膜置换术23例,三尖瓣成形术29例,左心房血栓清除 左心耳内缝扎术19例.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和双瓣膜置换术皮切口分别自第4、第3肋间水平至剑突根部,自下而上呈倒"J"形,纵行劈开胸骨分别至第3、第2肋间处向右侧弧形横断胸骨.切口长度7~13 cm. 结果全组无手术和术后死亡,发生并发症2例.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6.0±31.6分钟、81.0±47.8分钟、3.4±1.0小时和8.0±2.3天.术后胸腔引流量250±222 ml,有62例(76.5%)患者未输血.73例随访3个月~3年,所有置换的瓣膜位置和功能均正常,无瓣周漏. 结论采用改良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心瓣膜置换术安全可靠、美观、创伤小、恢复快,并不延长手术时间,早期结果满意.但须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手术者具有较熟练的心内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颈胸骨劈开径路切除食管上段癌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食管上段癌病人 43例 ,分别采用经颈胸骨劈开径路 (A组 2 0例 )和传统经胸径路 (B组 2 3例 )两种术式 ,观察两组病人的切除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切除率高于B组 (P <0 .0 5 ) ;手术出血量、术后肺部并发症A组低于B组 (P <0 .0 5 ) ;A组手术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 (P <0 .0 5 )。结论 经颈胸骨劈开径路切除食管上段癌术式具有切除率高、手术创伤小的优点 ,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比较经右腋下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01—2018-01间收治的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采用右腋下小切口手术的50例患儿作为小切口组,将采用骨正中切口手术的70例患儿作为胸骨正中切口组。比较2组术中输血量及术后辅助通气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小切口组术中输血量及术后辅助通气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胸骨正中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比较,右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输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辅助通气、监护及住院时间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11例单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采用胸骨上段上切口,部分劈开胸骨,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开放循环后心脏自动复跳9例,除颤复跳2例;所有患者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时间30-102min。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4-12h。无二次开胸止血和切口感染,切口均为1期愈。术后随访11例,随访时间6个月-2年,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主动脉机械瓣膜功能良好,1例患者出现切口疤痕轻度增生。结论 胸骨上段小切口径路可以很好地显露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可实施任何单纯主动脉瓣手术,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颈、胸骨上段劈开径路手术治疗上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并探讨食管癌外科治疗手术径路的选择以及术后并发症等问题。方法采用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以游离颈部食管,将胸骨上段部分劈开,充分显露及游离上胸段食管及肿瘤;经腹部切口游离胃后行胸段食管内翻拔脱,将胃经食管床上提后行食管胃吻合。颈部吻合23例,纵隔内吻合14例。结果37例上胸段食管癌患者的癌肿全部切除,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3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发生声音嘶哑12例,7例声带功能逐步恢复。结论经颈、胸骨上段劈开径路对上胸段食管的显露满意,可在直视下完成食管及肿瘤的游离。手术切除率高,术后发生危重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微创右腋下直切口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实施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80例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经常规胸骨正中切口手术,观察组实施微创右腋下直切口手术。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2组术后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比较,应用微创右腋下直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8月对75例经CT测量肿瘤最大径1 ~11 cm的胸腺瘤在电视胸腔镜下施行胸腺瘤切除,腋前线第5肋间做1.0 cm观察孔,主、副操作孔长1.5 cm,常规为第3肋间腋前线及第5肋间锁骨中线,可适当调整.电钩沿膈神经前纵行切开术侧纵隔胸膜达瘤体上下极,钝性分离暴露瘤体后处理肿物下极并游离至对侧纵隔胸膜.自下而上游离并处理胸腺静脉后完整切除瘤体.对合并免疫相关疾病的患者除切除瘤体与胸腺外进行前纵隔脂肪清扫.结果 围术期无死亡病例,57例全胸腔镜下完成,17例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完成,1例因术中左无名静脉破裂出血而中转开胸.术后并发肺部感染6例,肌无力危象1例,静脉血栓形成2例.66例随访7 ~58个月,平均12.8月,1例C型胸腺瘤术后8个月复发,第15个月死于全身转移,余65例无复发或转移.29例合并MG者,14例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2例无改善;2例合并PRCA者,1例部分缓解,1例无改善.结论 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手术教学培训对心血管手术胸骨正中切口的瘢痕状况的影响。方法 2022年4月-6月 于我院心血管外科开展“手术教学培训”活动,选取同期32例胸骨正中切口心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 选取2022年1月-3月32例胸骨正中切口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胸骨正中切口愈合时 间、瘢痕宽度、瘢痕评分、切口并发症以及患者美观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胸骨正中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 照组,瘢痕宽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瘢痕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厚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18.75%(P<0.05);观察组患者美观满意度 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4.38%(P<0.05)。结论 手术教学培训可促进心血管手术胸骨正中切口愈合, 改善瘢痕宽度,降低瘢痕评分、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